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随后国内外专家从中国历史和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等多重角度诠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与实践意义,但是从哲学角度对中国梦进行研究的论文少之又少,关于中国梦的马克思哲学基础更是鲜有论及,因此,以马克思哲学为基础进而探讨中国梦的现实基础和实现路径,就成为本文的理论宗旨。马克思哲学的现实观同黑格尔现实观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厘清二者关系,不仅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学理意义,而且对于理解“中国梦”的现实基础和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那么,在马克思现实观与黑格尔现实观对立语境中,以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发展的现实观、人类实践的现实观等三个理论问题为基础,对黑格尔的现实概念进行批判与追问,理论重现马克思哲学现实观的基础内涵。中国梦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无疑来源于中国的历史现实、国情现实和发展现实。理论审视和认识中国梦的三大现实基础,对于探索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道路具有深刻的意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很多种方式,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立足于我国的现状,也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现实,并以36年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奇迹为现实起点,沿着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实践原则,提高物质层面的硬实力和意识形态中的软实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将对研究中国梦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意义。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哲学理论探讨中国梦的现实基础,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与马克思哲学结合起来,尝试说明中国梦实现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