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环境在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它因此也得到了教育研究人员的大量关注。有关课堂环境的研究持续了数十年之久,它的文献数量也是很庞大的。其中有相当多一部分是关于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研究,主要是研究哪些因素导致了学生课堂环境感知的差异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生的课堂环境感知。然而,国内已有研究中鲜有关注学校环境是否会对学生的课堂环境感知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学校环境对学生课堂环境感知的影响,以便我们能掌握更多关于改善当前英语课堂环境的细节。本文的这项研究是基于Lewin的心理动力场理论,认为学生的课堂行为是学生与课堂环境交互的结果。量性数据是采用问卷的形式收集的,问卷采用的是《大学综合英语课堂环境评估标准》(CCECEI),这一问卷从9个维度来评估大学英语课堂环境,分别是:同学间的亲和关系,教师的支持,课堂参与,任务取向,学生间的合作,平等性,学生的责任,教师的领导和教师的创新。调查对象选自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一所本科师范院校,人数比例是1:1,被试是来自13个专业的448名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每位参与对象都完成了一份问卷,收集的数据通过SPSS16.0进行处理。这一量性研究给研究人员分析性别和学校环境是否对课堂环境产生影响提供了大量的有效信息。本研究旨在探讨:1)高等院校学生课堂环境感知的总体情况;2)不同性别学生间课堂环境感知差异;3)不同类别院校间学生英语课堂环境感知差异。此次调查主要得出了以下结果:1)高等院校的英语课堂环境总体来说是比较乐观的。2)女生对英语课堂环境的感知优于男生。从两校全体被试的角度出发,女生与男生的显著差异存在于教师支持,任务取向,学生间的合作,学生的责任和教师的领导。3)高职学生在问卷考察的9个方面的课堂环境感知得分都高于本科学生,两校的学生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支持,课堂参与,学生间的合作,教师的领导和教师的创新5个方面。本研究从学生感知方面着手,对英语课堂环境进行评估以后得出了几点启示。首先,学校应该努力创设宽松自由的师生关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师关系,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合理分配班级男女比例,鼓励教师创新。其次,教师应该尽量为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性别的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度不同的学生提供足够且等量的帮助,提高所授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在自身的努力和同事的帮助下提高业务能力能力以便成为学生得以依赖的人。最后,学生应该友好相处,增加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感,在学习中加强同学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