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行走的弊端 爬行能解决吗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人们的锻炼方式五花八门,有打太极拳的,有舞剑甩鞭的,有扭秧歌、跳广场舞的。不过,也有一些人的锻炼方式是爬行,爬行锻炼者中有老人,也有年轻人。他们大多戴着手套,四肢着地,弯腰弓背,在地上爬行,并不时做出甩胳膊、蹬腿的动作。有人称,这种爬行方法治好了他们的颈椎病。



  直立行走节省能量解放“双手”
  爬行锻炼是否合理和有效,需要从人体结构和进化史来分析。
  人类的祖先最初从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中分离演化出来,成为非洲南方古猿,这种古猿可以离开森林在草原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促成了前后肢的分工,使古猿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也使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更加灵巧,从而让古猿慢慢进化成人。
  然而,这只是进化上的一种传统说法。对于人为何直立行走以及直立行走在演化上的意义,还有许多有意思的解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副教授戴维·雷克·伦等人发表的一项对黑猩猩的研究结果表明,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的黑猩猩比四条腿爬行的黑猩猩更节约能量。于是,他们推论,如果一种生物个体能够在行走和狩猎中节约能量,并且能把更多的能量分配到繁衍中的时候,会产生新物种。
  人类进化为两腿直立行走就可能取决于这样一种能量有效而科学的分配,以及以较少能量办较多的事的经济原则。比如,把上肢解放出来,优势还表现为,用上肢采撷食物,而且要用上肢把食物带回去给配偶和儿女,以及让身体升高以在微风中散发身体的燥热和观察有无危险等。
  很多疾病与直立行走有关
  人的直立行走是一种适应环境并进化的必然,但直立行走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并让人类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直立行走使人原来类似爬行动物的腰和后肢之间的90°拉成180°,让人的身体负重直接作用于脊椎,人体的种种器官也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而垂直于地面,从而导致种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痔疮、自然流产、盆腔淤血、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下肢骨关节炎等。
  以颈椎而言,如果没有疾病而只是要从事一些职业和运动,就非得有粗壮脖子来维系颈椎不可,例如赛车运动员舒马赫就有壮硕的脖子,否则赛车过程中不止是急停疾驶速度的冲击,仅仅是人头的重量就让颈椎不堪重负。人在摇头晃脑时惯性很大,颈部的肌肉如果力量不够强大,反应不够迅速,就不容易控制住头部的晃动。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像急刹车的时候,颈部出现“挥鞭”样损伤,造成颈椎错位或截瘫。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加强颈部的肌肉力量训练,二是要使头部的晃动在极限范围内进行。
  爬行效果还需时间检验
  直立行走给大脑带来的问题是供血不足,给颈椎带来的是颈椎失稳。如果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引发头晕头痛等。所以,适当的爬行则是把大脑的垂直血供临时改为平行的血供,有助于为大脑提供充足的血供。
  人类直立行走后,横陈式的内脏结构变成了垂直叠压式,使得脏器在引力作用下产生移位,胃下垂、子宫下垂、痔疮,甚至自然流产等都是直立行走这种形态产生的问题。另外,直立行走也带来盆腔脏器静脉淤血和淋巴回流受阻,更重要的是,直立行走导致下肢骨关节退变。人类下肢骨关节退变远远重于上肢,这是因为人的体重在直立行走后全部由双下肢承担。最受累的是膝关节,因为劳动和运动会很早就出现关节软骨磨损、半月板慢性损伤、膝关节骨质增生等关节退变疾病。
  鉴于直立行走的种种问题,现代人进行爬行锻炼可能会纠正和缓解直立行走造成的种种身体不适和慢性病症状。但是,爬行锻炼的效果需要时间来检验,而且在进行这项锻炼时,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肩周炎、颈椎椎间盘突出患者不适宜爬行运动,高血压病人不能猛蹲、猛起和猛爬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加重,污水中氮、磷的排放标准也日益严格。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聚磷菌与反硝化菌争夺碳源及泥龄不一致,脱氮、除磷效果很难同时满足要求。
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是反映青年劳动者就业现状的重要指标。对十个城市1795名青年的调查显示,目前青年劳动者仍在一定范围内面临着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签约意愿不足等问题。
在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环节。对此,本文首先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介绍,然后以某土建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miR396小分子为研究对象,分别克隆到了miR396小分子的两个前体(MIR396n,MJR3966),得到转基因植株后,通过Microarray分析、Northern杂交以及遗传学分析
目的探讨性激素水平在女性不孕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不孕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性激素6项,将月经紊乱组(96例月经紊乱性不孕症患者)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