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液中胆固醇特别是LDL-c浓度的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可明显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体内大部分胆固醇结合于LDL,经肝细胞表面的LDLR代谢和清除。LDLR是位于细胞表面的跨膜受体,其表达受到胆固醇和其它许多物质在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的调控,上调肝脏LDLR的表达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的最主要手段。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能上调肝脏LDLR表达的药物是他汀类,他汀类药物能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结果通过SREBPs途径使LDLR基因的转录增加。总体来讲他汀类具有出色的降胆固醇疗效,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因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等)不能耐受其治疗,另有部分患者单用他汀类疗效欠佳而需联合用药。因此,筛选新型降胆固醇药物一直是调血脂药物的研究重点。 通过对传统中草药物的筛选,我们首次发现小檗碱(Berberine,BBR)能上调肝细胞LDLR的表达,并且在体内具有明确的降血脂疗效。BBR是从黄连和黄柏等中药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是具有明确化学结构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BBR在我国已经有很长时间的临床应用历史,过去主要作为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腹泻,其疗效和安全性均得到普遍认可。 为了研究BBR降胆固醇作用的分子机制,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体内外实验。BBR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HepG2细胞后能显著上调LDLR mRNA的表达。BBR的作用是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其上调LDLR表达的作用在处理细胞2h后即可出现,并可维持至少24h。BBR增加LDLR表达的作用不受培养基中胆固醇浓度高低的影响。BBR作用后能使细胞表面LDLR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显著增强细胞对DiI-LDL的吞噬作用。BBR上调LDLR表达的作用是特异性的,因为它对HMG-CoA还原酶、LRP、ApoB等其它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无影响。 BBR上调LDLR表达的机制与他汀类药物不同,因为BBR对HMG-CoA还原酶的活性无影响。BBR作用后不能使细胞内SREBP-2活性形式的含量增多,说明SREBP-2在BBR上调LDLR表达的过程中不起作用。BBR与Lov联合作用于细胞后LDLR表达水平的上调程度较两者单用均更为明显,说明两者具有相加效应。 以带有LDLR启动子和Luc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细胞后再用BBR处理,结果BBR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