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众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
也要同时看到,中国制造要转变为中国智造甚至中国创造,还有一些门槛要过。最根本的,中国创造还需要更多过硬的核心技术,在更多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铸造中国创造的骨架和灵魂。
“中兴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
通过这次事件,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中国工业水平、科技水平发展迅猛,但在需要沉淀的“核心技术”方面我们依然欠了不少债。
中国核心,任重道远。
美国一纸禁令让处于贸易战混乱现状的国有芯片产业一片哗然,中兴渡劫,只是个开始。背后折射的是中国核心技术方面的尴尬境地。
中兴事件后,“中芯”能崛起吗?
此次的中兴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也让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状况再度聚焦于公众视野。
中兴事件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不容小觑,一时间喧嚣四起,呼吁“大力发展芯片技术”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芯片产业”的激进言论。对此,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这是“危险的”。
产业的完善绝非一朝一夕,在中兴危机之前,中国就有过汉芯一号“海龟博士靠民工磨出的芯片骗取上亿经费”的丑闻,其相关科研机构也元气大伤。
另一方面,“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芯片”的口号一旦成真,伴随而来的还有源源不断的研发资金,但巨额的投入反而会造成新一轮的混乱,投机分子的参与也无可避免,而缺乏监管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最终受损的仍是整个产业。
中兴渡劫,仍需要国家、行业、企业的共同发力,需要一步步有条不紊的渐进。中兴事件,为日渐兴起的一些“盲目自信”的言论泼了一瓢冷水,我们也许该正视中国在“核心技术”方面的某些不足。
美丽经济的背后
化妆品产业又被人冠以“美丽经济”的名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化妆品产业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市面上的国产品牌,就有美加净、大宝、欧珀莱、相宜本草、百雀羚等。
但这些与其说是“大牌”,不如说更接近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在目前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可能性依然很小。
化妆品产业的完善,一方面需要技术,一方面还需要精妙的营销设计。
技术方面,尤其注重精细化工、医疗、生物方面的科研积累,没有上百年的品牌积累,短时间的成就难以与兰蔻、欧莱雅之类抗衡。
营销设计方面在近几年有所突破,比如欧莱雅与故宫淘宝和国家博物館文创产品的包装合作。但可惜的是此次合作虽然博人眼球,却仅仅是个“外衣”式的营销噱头。
工业机器人:加重焦虑还是杞人忧天
“全球每10个工业机器人中,就有3个在中国使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工业机器人供应商主席安德烈亚斯·保尔这样描述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如今,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连续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
但中国在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方面,还只能说是刚刚起步,才将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发展重要方向。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坦言,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并非易事。
以市场上常见的RV减速器为例,其加工工艺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和严格的生产环境要求,即使是“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典ABB,德国库卡)”,也并非都是自主生产。
工业机器人有三大核心技术其实也就是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控制器(控制技术)、减速机、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目前基本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
“中国制造”还需努力
无论是容易获得暴利的化妆品产业,还是收益“不如卖肥皂”的芯片产业,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都拥有极高的试错成本,而这项高昂的成本恰好是使产业走向成功的基本保障。它一方面需要资本的大力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培养人才——即拥有匠人精神,能承担多次实验失败、精益求精的科研人员。
然而资本的逐利本质和占据当今社会价值观主流地位的思想导向都使得科技精细化发展困难重重:
类似“未成年创业者一夜暴富的神话”等等充满噱头的文章能在几小时内刷爆各大社交媒体,紧随而来的是人才市场供需差距带来的种种焦虑和离“多元化”越来越远、逐渐趋同的人生规划理念,走上社会的毕业生几乎无一例外拥抱房地产与金融行业……
金融、地产、互联网行业融入了过饱和的资源,而高新科技制造行业的资源却始终处于匮乏状态。只要这种畸形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中国智造”就难免停滞不前。
中兴事件余热未散,虚拟经济吸食实体经济养分这一事实也逐渐被暴露,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也被一再呼吁。
也要同时看到,中国制造要转变为中国智造甚至中国创造,还有一些门槛要过。最根本的,中国创造还需要更多过硬的核心技术,在更多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铸造中国创造的骨架和灵魂。
“中兴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
通过这次事件,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中国工业水平、科技水平发展迅猛,但在需要沉淀的“核心技术”方面我们依然欠了不少债。
中国核心,任重道远。
美国一纸禁令让处于贸易战混乱现状的国有芯片产业一片哗然,中兴渡劫,只是个开始。背后折射的是中国核心技术方面的尴尬境地。
中兴事件后,“中芯”能崛起吗?
此次的中兴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也让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状况再度聚焦于公众视野。
中兴事件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不容小觑,一时间喧嚣四起,呼吁“大力发展芯片技术”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芯片产业”的激进言论。对此,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这是“危险的”。
产业的完善绝非一朝一夕,在中兴危机之前,中国就有过汉芯一号“海龟博士靠民工磨出的芯片骗取上亿经费”的丑闻,其相关科研机构也元气大伤。
另一方面,“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芯片”的口号一旦成真,伴随而来的还有源源不断的研发资金,但巨额的投入反而会造成新一轮的混乱,投机分子的参与也无可避免,而缺乏监管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最终受损的仍是整个产业。
中兴渡劫,仍需要国家、行业、企业的共同发力,需要一步步有条不紊的渐进。中兴事件,为日渐兴起的一些“盲目自信”的言论泼了一瓢冷水,我们也许该正视中国在“核心技术”方面的某些不足。
美丽经济的背后
化妆品产业又被人冠以“美丽经济”的名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化妆品产业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市面上的国产品牌,就有美加净、大宝、欧珀莱、相宜本草、百雀羚等。
但这些与其说是“大牌”,不如说更接近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在目前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可能性依然很小。
化妆品产业的完善,一方面需要技术,一方面还需要精妙的营销设计。
技术方面,尤其注重精细化工、医疗、生物方面的科研积累,没有上百年的品牌积累,短时间的成就难以与兰蔻、欧莱雅之类抗衡。
营销设计方面在近几年有所突破,比如欧莱雅与故宫淘宝和国家博物館文创产品的包装合作。但可惜的是此次合作虽然博人眼球,却仅仅是个“外衣”式的营销噱头。
工业机器人:加重焦虑还是杞人忧天
“全球每10个工业机器人中,就有3个在中国使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工业机器人供应商主席安德烈亚斯·保尔这样描述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如今,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连续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
但中国在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方面,还只能说是刚刚起步,才将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发展重要方向。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坦言,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并非易事。
以市场上常见的RV减速器为例,其加工工艺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和严格的生产环境要求,即使是“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典ABB,德国库卡)”,也并非都是自主生产。
工业机器人有三大核心技术其实也就是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控制器(控制技术)、减速机、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目前基本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
“中国制造”还需努力
无论是容易获得暴利的化妆品产业,还是收益“不如卖肥皂”的芯片产业,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都拥有极高的试错成本,而这项高昂的成本恰好是使产业走向成功的基本保障。它一方面需要资本的大力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培养人才——即拥有匠人精神,能承担多次实验失败、精益求精的科研人员。
然而资本的逐利本质和占据当今社会价值观主流地位的思想导向都使得科技精细化发展困难重重:
类似“未成年创业者一夜暴富的神话”等等充满噱头的文章能在几小时内刷爆各大社交媒体,紧随而来的是人才市场供需差距带来的种种焦虑和离“多元化”越来越远、逐渐趋同的人生规划理念,走上社会的毕业生几乎无一例外拥抱房地产与金融行业……
金融、地产、互联网行业融入了过饱和的资源,而高新科技制造行业的资源却始终处于匮乏状态。只要这种畸形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中国智造”就难免停滞不前。
中兴事件余热未散,虚拟经济吸食实体经济养分这一事实也逐渐被暴露,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也被一再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