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因此识字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越是在低年级,越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越要善于组织儿童学习,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识字教学 创设条件 提高能力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正如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因此识字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何在趣味识字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学生识字能力”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在识字教学中,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识字,会更好的提高其自学能力,促进其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识字阶段,不同字型,识字教学难点不同。低年级儿童所学的最常用汉字其识字难点不是字音和字义而是字型结构。为此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选择方法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再随机指导。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准确拼读生字,学生掌握了字音,学习有了兴趣,就会想这个字怎么写?而此时我并不急于直接给学生范写,而是让学生自己试着书写,写完后小组内相互比较,对照,了解别人是怎样写的,并说说自己在写这个字时注意到哪些笔画变化,字型结构有什么特点?看看到底是别人写的好还是自己写的好。这时学生自然就会强烈期盼教师给予评判,这时我再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写,引导学生比较、对照不同的笔画顺序的的写法的异同点。课堂上我还经常让学生找出本课中你认为最难写的或最容易写的字。即使有的学生对某个汉字已经很熟识,我仍会故作好奇的问:“你读读看这是什么字?你说说看,你是怎么记住的的?”或“你觉得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要提醒大家注意?”对此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记忆方法。如教学“舞”有的学生说“舞是四个人在跳,所以中间部分是四个竖不能写成三个竖。”还有的学生说“下半部分的第十二画(横)和第十三画(竖折)上分开写的不要连在一起。”教师再及时地予以热烈的表扬和肯定,学生会因为自己的方法和别人的不同并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而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知识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闪现创造的火花,学习的结果也是深刻的,难忘的,是学生自己的。
二、激发兴趣体验识字乐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识字兴趣和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才能愉快学习。很多学生的识字都是由乐趣转化为习惯,这种可贵的识字兴趣和良好的识字习惯,足以支撑他们在识字的征途中不断进取,获得极大的成功和愉悦,终身受益。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对新事物好奇,喜欢游戏的年龄特征,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方法,如猜字谜、编故事、游戏、编顺口溜等尽可能地采用实物、图画、幻灯片、动作、表情或语言描绘等手段,让学生通过看、听、摸、想、演、说等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儿童的脑海里,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教学“游”有许多学生把右半边写成折文为纠正字型我告诉同学:“游”是一个小孩(子)在(方)型的水(三点水)池里戴着帽子(卧人旁)在游泳。在学写“散”的时候学生因为先学了“错”、“借”等就把“散”的左下角的“月”写成“日”。我让同学们和我一起想办法纠正这个字,有一个同学就说:晚上月光很好,吃完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月”光”下“散”步。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字的认识也强化了汉字音形义的联系。符合儿童爱动、好奇,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等心理特点,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生活识字,拓宽识字途径
任何一种识字方法,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劣势,只用一种识字方法包打天下,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在现今的视听时代,孩子生活中接触到很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是儿童识字的活教材。可以引导孩子专门准备一本剪贴本,把自己收集到的商标、广告语等让孩子自己动手剪、画、贴在本子上,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交流,识字成了一个创造的过程。再加上定期举行各种主题的识字交流活动课,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我喜欢的一句广告词”、“我认识的商品名称”等,给孩子搭设平台,为孩子提供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使儿童从广阔的周围环境,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就会形成一种“越认越识”“越识越认”的良性学习规律。
识字教学的过程不是为了教学生识了字就算完成任务,学生能否自己独立识字才是关键。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学生对学习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识字教学 创设条件 提高能力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正如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因此识字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何在趣味识字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学生识字能力”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在识字教学中,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识字,会更好的提高其自学能力,促进其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识字阶段,不同字型,识字教学难点不同。低年级儿童所学的最常用汉字其识字难点不是字音和字义而是字型结构。为此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选择方法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再随机指导。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准确拼读生字,学生掌握了字音,学习有了兴趣,就会想这个字怎么写?而此时我并不急于直接给学生范写,而是让学生自己试着书写,写完后小组内相互比较,对照,了解别人是怎样写的,并说说自己在写这个字时注意到哪些笔画变化,字型结构有什么特点?看看到底是别人写的好还是自己写的好。这时学生自然就会强烈期盼教师给予评判,这时我再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写,引导学生比较、对照不同的笔画顺序的的写法的异同点。课堂上我还经常让学生找出本课中你认为最难写的或最容易写的字。即使有的学生对某个汉字已经很熟识,我仍会故作好奇的问:“你读读看这是什么字?你说说看,你是怎么记住的的?”或“你觉得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要提醒大家注意?”对此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记忆方法。如教学“舞”有的学生说“舞是四个人在跳,所以中间部分是四个竖不能写成三个竖。”还有的学生说“下半部分的第十二画(横)和第十三画(竖折)上分开写的不要连在一起。”教师再及时地予以热烈的表扬和肯定,学生会因为自己的方法和别人的不同并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而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知识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闪现创造的火花,学习的结果也是深刻的,难忘的,是学生自己的。
二、激发兴趣体验识字乐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识字兴趣和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才能愉快学习。很多学生的识字都是由乐趣转化为习惯,这种可贵的识字兴趣和良好的识字习惯,足以支撑他们在识字的征途中不断进取,获得极大的成功和愉悦,终身受益。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对新事物好奇,喜欢游戏的年龄特征,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方法,如猜字谜、编故事、游戏、编顺口溜等尽可能地采用实物、图画、幻灯片、动作、表情或语言描绘等手段,让学生通过看、听、摸、想、演、说等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儿童的脑海里,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教学“游”有许多学生把右半边写成折文为纠正字型我告诉同学:“游”是一个小孩(子)在(方)型的水(三点水)池里戴着帽子(卧人旁)在游泳。在学写“散”的时候学生因为先学了“错”、“借”等就把“散”的左下角的“月”写成“日”。我让同学们和我一起想办法纠正这个字,有一个同学就说:晚上月光很好,吃完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月”光”下“散”步。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字的认识也强化了汉字音形义的联系。符合儿童爱动、好奇,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等心理特点,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生活识字,拓宽识字途径
任何一种识字方法,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劣势,只用一种识字方法包打天下,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在现今的视听时代,孩子生活中接触到很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是儿童识字的活教材。可以引导孩子专门准备一本剪贴本,把自己收集到的商标、广告语等让孩子自己动手剪、画、贴在本子上,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交流,识字成了一个创造的过程。再加上定期举行各种主题的识字交流活动课,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我喜欢的一句广告词”、“我认识的商品名称”等,给孩子搭设平台,为孩子提供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使儿童从广阔的周围环境,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就会形成一种“越认越识”“越识越认”的良性学习规律。
识字教学的过程不是为了教学生识了字就算完成任务,学生能否自己独立识字才是关键。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学生对学习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