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受到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是历史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课题。本文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围绕目标所做的准备、课堂的教学是一个双方面的行为、最终的反思总结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反思总结
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几乎都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课堂效率低下,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新形势下的高效课堂越来越多地引起教师们的关注,那么历史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活”历史,增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知识的程度、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课改课题。
高效教学的实现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完成;第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围绕目标所做的准备。比如本节课你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为完成此目标你的课是怎样准备的、突破手段、同时围绕三维目标所制定的计划是什么等等,既要实际可行又要保证最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备好课,做好教学设计。要对这节课有一个全局的把握,知道本节课的主线是什么,围绕着这条主线教材的各个部分是如何安排展开的,重点是如何突出的和难点是如何突破的。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 熟练地驾驭教材
1.1 整体把握教材 备课时,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讲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知识内在联系,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讲述中国近代史时要整体把握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中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包括四节内容,这四节内容前后联系可看作是一个整体: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列强侵略中国的重要战争,共同促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近代史的开端以鸦片战争为开始,列强的侵略下伴随着中国人民的抗争。这样的讲述,学生就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那么以后讲任何一节时都可放入一条线索中去,使学生能更清楚地把握历史。
1.2 局部拓宽教材 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就理论的深化来说,因中考考试中越来越把历史思维能力作为考查内容,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适当地把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渗透。
2 有序的课堂结构
有序的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2.1 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
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不可随意编造、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温和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津津有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2.2 教学过程中“疑问”与 “解释”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疑问”与“解释”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如讲到商鞅变法的内容时,设问“如何看待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要求学生进行辩论:
正方观点:商鞅变法失败了,商鞅最后被处以车裂,变法内容被废除。反方观点: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虽然被处以车裂但影响深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学生辩論完毕,教师应充分肯定正、反两方的积极态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见解。
3 幽默的课堂语言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幽默感。例如:“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先后顺序,学生容易记错。简练的用“一个小日本带来八个大坏蛋”一句话,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4 恰到好处的小结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复习。一节课的小结应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复习归纳学生记忆的方法。如讲完《马关条约》内容时可归纳为“两口子分工” 不仅使学生记忆牢固,而且知道条约内容的关键所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反思的余波。
第二:课堂的教学是一个双方面的行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既依靠教师能否有效的组织起课堂教学,也依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能否最大程度的参与到课堂中。从学生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好坏取决于学习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习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所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1 学生学会阅读。历史阅读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基本的是要学会读教材、读相关的史料、图画、图表等。可以从教材入手,历史事件的论述是多方面的,但概括精要揭示本质,最关键的表述往往只一句或几句话。在阅读过程中设置问题,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所提问题有密切相关内容上的主要手段。对低年级学生,可由教师先提出问题,如“ 清朝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会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重农抑商政策”和“清朝衰落的原因”的联系起来。对需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才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一般在阅读后提出效果更好。如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是设置悬念,给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比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阅读有利思维发展。阅读中应提倡多问、大胆质疑、人人参与。可引导学生对教材或史料中不理解、不明确的问题质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2 学会讨论。讨论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予讨论历史问题,它的益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占有材料,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争鸣,达到解决问题、深入学习、发展自我的目的。对初中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讨论训练,如对曹操、汉武帝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但注意指导学生既要注意具体史实又要和阶段性特征相结合,从而得出客观的、正确的结论。
第三:最终的反思总结。教师必须通过课后的反思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反思必将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
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有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更需要以一定的历史教学理论和历史专业学识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辩论秦始皇的功过;分角色扮演刘邦、项羽等人;表演历史课本剧立木取信、退避三舍、鸿门宴等历史故事;讨论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及给人们带来的启示等等。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与学生平等交流,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反思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反思教学行为为助力、以反思实施过程为突破。历史教师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年轻的活跃状态,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才能在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的学生面前引导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反思这一方式将会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提高。
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将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每一位历史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开创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从而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李新来.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39).
[2] 戚雪琴.例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与管理,2011(6).
[3] 黄兆恰.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17期供稿文
[4] 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反思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反思总结
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几乎都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课堂效率低下,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新形势下的高效课堂越来越多地引起教师们的关注,那么历史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活”历史,增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知识的程度、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课改课题。
高效教学的实现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完成;第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围绕目标所做的准备。比如本节课你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为完成此目标你的课是怎样准备的、突破手段、同时围绕三维目标所制定的计划是什么等等,既要实际可行又要保证最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备好课,做好教学设计。要对这节课有一个全局的把握,知道本节课的主线是什么,围绕着这条主线教材的各个部分是如何安排展开的,重点是如何突出的和难点是如何突破的。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 熟练地驾驭教材
1.1 整体把握教材 备课时,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讲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知识内在联系,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讲述中国近代史时要整体把握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中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包括四节内容,这四节内容前后联系可看作是一个整体: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列强侵略中国的重要战争,共同促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近代史的开端以鸦片战争为开始,列强的侵略下伴随着中国人民的抗争。这样的讲述,学生就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那么以后讲任何一节时都可放入一条线索中去,使学生能更清楚地把握历史。
1.2 局部拓宽教材 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就理论的深化来说,因中考考试中越来越把历史思维能力作为考查内容,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适当地把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渗透。
2 有序的课堂结构
有序的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2.1 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
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不可随意编造、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温和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津津有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2.2 教学过程中“疑问”与 “解释”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疑问”与“解释”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如讲到商鞅变法的内容时,设问“如何看待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要求学生进行辩论:
正方观点:商鞅变法失败了,商鞅最后被处以车裂,变法内容被废除。反方观点: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虽然被处以车裂但影响深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学生辩論完毕,教师应充分肯定正、反两方的积极态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见解。
3 幽默的课堂语言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幽默感。例如:“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先后顺序,学生容易记错。简练的用“一个小日本带来八个大坏蛋”一句话,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4 恰到好处的小结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复习。一节课的小结应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复习归纳学生记忆的方法。如讲完《马关条约》内容时可归纳为“两口子分工” 不仅使学生记忆牢固,而且知道条约内容的关键所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反思的余波。
第二:课堂的教学是一个双方面的行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既依靠教师能否有效的组织起课堂教学,也依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能否最大程度的参与到课堂中。从学生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好坏取决于学习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习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所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1 学生学会阅读。历史阅读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基本的是要学会读教材、读相关的史料、图画、图表等。可以从教材入手,历史事件的论述是多方面的,但概括精要揭示本质,最关键的表述往往只一句或几句话。在阅读过程中设置问题,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所提问题有密切相关内容上的主要手段。对低年级学生,可由教师先提出问题,如“ 清朝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会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重农抑商政策”和“清朝衰落的原因”的联系起来。对需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才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一般在阅读后提出效果更好。如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是设置悬念,给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比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阅读有利思维发展。阅读中应提倡多问、大胆质疑、人人参与。可引导学生对教材或史料中不理解、不明确的问题质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2 学会讨论。讨论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予讨论历史问题,它的益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占有材料,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争鸣,达到解决问题、深入学习、发展自我的目的。对初中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讨论训练,如对曹操、汉武帝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但注意指导学生既要注意具体史实又要和阶段性特征相结合,从而得出客观的、正确的结论。
第三:最终的反思总结。教师必须通过课后的反思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反思必将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
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有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更需要以一定的历史教学理论和历史专业学识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辩论秦始皇的功过;分角色扮演刘邦、项羽等人;表演历史课本剧立木取信、退避三舍、鸿门宴等历史故事;讨论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及给人们带来的启示等等。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与学生平等交流,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反思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反思教学行为为助力、以反思实施过程为突破。历史教师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年轻的活跃状态,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才能在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的学生面前引导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反思这一方式将会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提高。
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将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每一位历史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开创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从而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李新来.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39).
[2] 戚雪琴.例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与管理,2011(6).
[3] 黄兆恰.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17期供稿文
[4] 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