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狄马加的长诗《裂开的星球》的思考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Des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摘下令我们视而不见、自以为是的镜片,从而能察觉到那些裂缝——那些据我们所知,地球极有可能从中滑下的裂缝呢?要怎样才能估算出幻想力量无远弗届的危险,代之以不可或缺的谦逊呢?有没有办法去懂得我们必须摆脱人类的傲慢可以主宰地球的想法呢?这种反思全球化的艰难任务必须果断地反对那些被广泛传播、长期抱持——因而也被珍爱——的态度,而另一方面,也有些人们相信他们能将一切都归因到进化论上,自视为进化的巅峰,他们多半忽略了一点:他们不过是地球的儿女,地球是他们唯一可以随意支配的世界,然而,这种易得性不应当引发鲁莽的抢夺和傲慢的驱赶这类产生于过度欲望的行为,而应当带来生命与世界的和谐相处。世界构成了人类,人类有意或无意地设计了世界,这两种设计的变化过程通常并不立刻揭示出它们的结果。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反思,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可以确定的是一些灾难,例如一场全球疫情,会带来改变。而这些改变能否持久很成问题。最近,一条突然开裂的缝隙看起来出乎意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全球传播,越过国土的疆界,袭击年轻人也袭击老年人,不分贫富一律侵害。病毒的猖獗化为一张世界的全面X光片,从骨骼到细胞彻底展示了人性。它令缺陷、摩擦、道德败坏、发育不良、罪恶和美德、失败和成功都清晰可见,显示出我们的恶鬼、我们的邪魔、我们的恩人,时而还有我们的天使,失去保护却发人深省的天使们。
  突如其来地,我们清楚地看到,人们固守他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任何事情、所有事情的想法已经太久了。相互矛盾的判断在过去和现在都引人注目。一些科学家所推荐的事情被其他人拒绝,认为是可想象到的最可憎恶的胡话,而一些政治家认为需要做的事,却被其他人认为是危及国家及其制度的犯罪。无论预期如何,许多地区的正常社会生活突然间陷入停顿,城市和地区被隔离,航班暂停,一些工厂不再生产。也许即使那些从不疲于幻想世界末日景象的人也未能料到这样的事件。既不是喧然众议的气候灾难,也不是可怕的政治走向导致混乱和屠杀,而是一种微小的病毒引发了全球隔离,这大概超出几乎所有政治家和科学家的想象,因为即使在对世界的可控性的狂想中,也不曾设想过一场瘟疫能钳制住整个人类。一种尚未预见到放松的钳制。
  近年来,诗人们一直都在以低沉却坚韧的声音谈论和歌唱一种包括所有地区的改变。他们的诗歌并不是关于新冠,而是关于要对可能以不断增长的速度将地球大面积地变得不再宜居的发展模式做出根本性的改变。而彝族诗人吉狄马加以独特的方式懂得这种改变是必要的。一方面,他知道人类的自我教化和世界的进步更新是难分难解地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他也明白自己是一长列已经认识到这种联系的诗人和哲学家中的一员。吉狄马加作为一位博学的诗人,点出了一组同行的名字,他们工作在不同时代的各个大洲上,形成了一种接力,即使各自处于艰难境地,也让进步更新的梦想保持鲜活。
  他浑然一体的思想轨迹包括了亚当·密茨凯维奇、胡安·鲁尔福、瓦尔特·本雅明这些截然不同的人格。此外,吉狄马加魔法般地召唤出各个地区包含的、必定从自以为是的炫耀力量的僵冷岩石中爆发出来的智慧思想。他的目标是清晰的,正如他在长诗《裂开的星球》中直言:
  “让我们给饥饿者粮食,而不是只给他们数字。”
  吉狄马加说得很清楚,给穷人的粮食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必须由人们传递给其他人:
  “当灾难的信号从地球的四面八方发出
  那艘神话中的方舟并没有真的出现”
  一艘方舟不会是什么超自然力量赠予人类的礼物,它在比喻意义上无疑要由人类自己来创造。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就像本文一开始就已经指出的那样:到了同人类可以在地球上做到一切这种普遍想法说再见的时候了。另外,至少还要满足其它两个条件。以传统方式生活的人们将自己看作这个世界的客人,他们有义务感激并留心这个世界。这种谦逊和谨慎需要重振。第二个条件更加彻底:必须以下列前提为出发点,即人类仅是刚开始认识地球上各种联系,森林、冰川和大洋深處许多地方的变化过程还未被探知。它们就是所谓的未知地区。如果一直不能探明它们,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这个世界,会透过几条浮现的裂缝,骤然陷入无法预测的情况当中。换言之,用工匠术语里惯用的专业等级来说:人们不是大师,只能算准学徒。也许,人类只有通过谦虚,才能设计出那艘生存所必需的方舟。
  新冠肺炎触发的大流行倘能带来实际的改变,即使代价高昂,那么它引发的恐怖,尽管有诸般问题,但也有它的好处。如果不是这样,那些警告原始森林深处至少还有上万种可能危及人类的病毒的人们可能就要言中了。我并不想危言耸听,但我们知道此前只寄生在动物身上、同人类毫无接触的那些病毒跳到人身上时会发生什么吗?
  人们应当满怀信心地师法像吉狄马加这样寻求思想中的温柔的诗人。是诗歌持久而精细的探究产生出别样的可能,使之变得可以想象和容易理解。用吉狄马加的话来表达,意思就是:“让昨天的动物猎手,成为今天的素食主义者”。另外还有:“这个星球是我们的星球,尽管它沉重犹如西西弗的/石头”。
  这样的句子应被理解为一种彻底的要求,即勇敢地追逐看似不可能的革新梦想、不要胆怯地放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从遍布问题的雷区中指引一条出路。与此同时,这些句子里清楚地排斥了彻头彻尾的空想。诗人们没有可以随意使用的政治工具来实施他们的计划。他们没有一支军队可以派遣去强化他们的心愿。他们有的只是他们可以用来作为思想源泉的语言。人们如果想的话,可以尽情畅饮并从中汲取力量,用来撑过威胁下筋疲力尽的日子。因为在诗歌的精神之中证实了这句话:关于人类,还有许多歌等待吟唱。
  (胡伟 译)
其他文献
一首诗能干什么?  我的写作从来只遵从我的内心,如果它正好契合了什么,那就是天意。  对于一个民族,在孩子们的课本里选编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好诗,比评诗歌奖更重要。  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写出一首诗了。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不知道我为何开始,又为何停下。然而,每当我发现自己又开始写诗,总是心怀诧异。  灵感和高潮一样不能持久,接下来是技艺。  一个作家的意义就在于他提供了某种语言。语言是表达者的精神气
期刊
诗人老房子是一个具有乡村记忆、城市经验多重身份的写作者。从诗人生活进行考察,诗人出生地是成都,籍贯是大凉山西昌,有下乡的经历,从小县城到大成都,他的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也多次变更,反映在诗歌上,作为说话者,叙述主体,他的诗歌身份多数时候就不是当地人,而是作为“第三人称”的旅客和他者的身份。  所以,在他的大多数诗歌之中,表现出一种旅游者的观察和思辨。你总是看见一个匆匆忙忙的身影,不断寻找精神家园的漂
期刊
菩提树的叶子有点像  我活过半个世纪后还能忆起的  那一张张人脸  每一张都似曾相识  菩提树会先往大地的深处扎  然后再从黑暗中浮出来  像一些云絮盘踞,裸露  在树阴下。当我站在树下  树梢轻晃,斑驳的阳光洒满  我蓬松的全身。而此时  方圆百里云淡风轻  百里之内的菩提树都有着  几乎完全一样的神情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  并不急于转世  就在树下多待一会儿  就会听见一颗果实坠地的声音  那
期刊
石头有关节,它喊一声疼痛  屋檐就会提前几天感冒,楼板咳嗽  一个人在砖墙下要站好久,才能和秋天  并肩。阳光来了,它好像更善于缄默  那些说话的人都走了。我也是偶尔想起他们  在某个干净的午后,擦拭干净的石凳子  回家的鸟,如果回忆没有错的话  后面的竹林应该成熟了,每一台缝纫机  都无法将它们的间隔补上,失散多年的兄弟  爱过的人,一场有眼泪的夜晚  群星不断躲避,写信的人抬起头  他想到了地
期刊
盖鲁·瑙姆(Gellu Naum, 1914-2001),罗马尼亚超现实主义诗人、戏剧家、小说家和翻译家。生于布加勒斯特,1933年开始在布加勒斯特大学攻读哲学,1938年前往法国,在巴黎大学继续深造,获得博士学位。1936年,他进入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诗歌圈子,后来又创建了布加勒斯特的超现实主义文艺团体。1950年至1953年间,他在布加勒斯特的农艺学院教授哲学,同时翻译了贝克特、
期刊
太阳从喉咙中升起  我的狂笑仍舊发不出声音  但我的哭泣,从未缺席过一滴泪水  左眼繁星蜂拥,右眼挂着月亮  没有雷鸣,大雨从体内溢了出来  没有清风,千万只绵羊在天空推推搡搡  与自己的幻象告别的人  是没有影子的人  与没在镜中出现的事物  合力推开,残梦虚掩的玻璃门  当一颗石子,怀着皇后的怨恨  与虚构的自己偶然相逢  大地上就撒满无数,破碎的  一小片人间世  ——原载《江南诗》2020
期刊
一个寒冷的冬夜  父亲掌灯,母亲纫线  赶做我们过年的新衣  油灯如豆,照出一小团发黄的光亮  父亲晃动轻鼾,一个激凌又一个激凌  又掌正了灯,脸上渗出沉沉的倦意  母亲微微撩了撩眼皮,瞅着父亲笑笑  摇摇头,又笑笑,在秀发上挑了一下针尖  又挑了一下针尖,繼续佝偻着头  飞针走线,北面墙上  映出他们温婉的影子  沉迷而安详  ——原载《国家诗人地理》 第93期  推荐语  寒冷的冬夜,父亲掌灯
期刊
火车是那种自带诗意的事物。因为远方和对远方的期许,因为出发或归来,因为离愁与别绪,因为一路上经历的朝暮晨昏,因为车窗外不停闪过的异乡山水、田园,因为在列车上跟陌生人同处于狭小空间而越发觉得孤单,因为从琐碎的日常中抽身,不工作、访友,不做饭、上市场,被一张对号入座的车票“拴”在座位上,终于得闲——种种缘由,不知不觉中让火车上的你心间柔软,心池荡漾。即使你不是诗人,诸多感慨吟不成句,你的情思也会受到那
期刊
海边的人,那些出海为生计的人,他们从不轻易赞美大海,只赞美到天气为止,直至收获满满的时候,才会赞美一两句大海。而更多的时候,是诅咒大海,他们是被自己驱赶到大海上,为自身与家人的生存而去冒险获取大海的物质。而居于海边的有关大海的写作者也是打捞者,他所打捞的是:有关大海的记忆、事件、亡灵。  在近海作业的话,一般是一条船,两个人,这两个人大都是父子俩或兄弟俩,也有少数的是叔侄俩。早年的气象预报常常会出
期刊
我信仰普通的一天  此时此地,就是我  我看不见它的途径  我从未看到它如何到达我  它超出一切  我所能感知的知识和真实  它带走此时  离我而去后不知它去向何处  除今天这个地点外我一无所知  只知道环绕我的未知重重  仿佛今天是唯一留下的存在  是属于我的一切,它甚至  赋予我对于今天的信仰方式  只要它在此时此地,是我  (曾虹 译)  关于“信仰”的权威解释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