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开展,在生活中渗透,挖掘儿童的已有经验,指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识字能力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字左右。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讲究“教”与“学”的方法,必然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得出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才能提高识字效率,才能有效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识字能力。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但容易分散,况且单纯的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挂图等),帮助并促进学生识字。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识字,不断创新探索识字方法。如教“跑”、“拍”等字时,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拨,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和好奇感,我在教象形字时,先画成图画,然后引导学生把图片与字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字。如教“口、耳、目”等字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看看口、耳、目的形状,然后出示汉字,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再将教材对应的图和字用线连接起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很快记住了字形。
二、灵活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低年级学生应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把识字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乐趣。方法有:归类识字法、编故事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近、反义词识字法、编顺口溜、口诀、儿歌识字法等,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如第三册《语文园地四》中“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泡、饱、跑、抱、袍、炮”用儿歌来认识这六个字,这样的儿歌不仅读起来顺口有趣,还便于学生记忆生字的形状结构,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记忆,学生还会自编儿歌,自主记忆。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
三、愉快识字,其乐融融
在课外生活中识字,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它是课堂识字的补充与扩展。我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把生活当成他们识字的大课堂。鼓励他们多留意生活实际,如认商店里各种商品的名称、食品包装袋和报刊杂志上的字等,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就请教别人或查字典。做生活的有心人,让生活教会自己更多的汉字。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我还要求学生把课外认识的字收集到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定期巩固、交流、展示,比一比谁的课外识字量大、识字渠道广、学习积极性高,并评选班级“识字大王”。这既增加了识字量,也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动手动脑的能力。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开展,在生活中渗透,挖掘儿童的已有经验,指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识字能力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字左右。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讲究“教”与“学”的方法,必然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得出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才能提高识字效率,才能有效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识字能力。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但容易分散,况且单纯的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挂图等),帮助并促进学生识字。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识字,不断创新探索识字方法。如教“跑”、“拍”等字时,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拨,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和好奇感,我在教象形字时,先画成图画,然后引导学生把图片与字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字。如教“口、耳、目”等字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看看口、耳、目的形状,然后出示汉字,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再将教材对应的图和字用线连接起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很快记住了字形。
二、灵活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低年级学生应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把识字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乐趣。方法有:归类识字法、编故事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近、反义词识字法、编顺口溜、口诀、儿歌识字法等,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如第三册《语文园地四》中“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泡、饱、跑、抱、袍、炮”用儿歌来认识这六个字,这样的儿歌不仅读起来顺口有趣,还便于学生记忆生字的形状结构,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记忆,学生还会自编儿歌,自主记忆。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
三、愉快识字,其乐融融
在课外生活中识字,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它是课堂识字的补充与扩展。我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把生活当成他们识字的大课堂。鼓励他们多留意生活实际,如认商店里各种商品的名称、食品包装袋和报刊杂志上的字等,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就请教别人或查字典。做生活的有心人,让生活教会自己更多的汉字。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我还要求学生把课外认识的字收集到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定期巩固、交流、展示,比一比谁的课外识字量大、识字渠道广、学习积极性高,并评选班级“识字大王”。这既增加了识字量,也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动手动脑的能力。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开展,在生活中渗透,挖掘儿童的已有经验,指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