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洁与不洁”的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本文通过次角林村落村民对自家旧衣物的处理方式来探讨其背后的洁净观念。
关键词:“洁与不洁”观念;旧衣物;处理方式
位于拉萨市东南方向的次角林村 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其村平均海拔为3500米。东西北面环山围绕,北面面朝拉萨市,与拉萨之间被拉萨河相隔着。其村落的主要生产方式是通过种植小麦和青稞、土豆等高海拔农作物为主。其村落一直是有着传统文化和浓厚宗教信仰的藏族村落。在此村落中有三个大小不同的寺庙:次角林寺(由八世达赖喇嘛的经师噶钦益西坚赞所建)、宗赞拉康(是供养本村落护法神赤宗赞的地方)、日吾追曾三座寺庙,此三座寺庙都属格鲁派寺庙。
对于“洁与不洁”每一种文化都有不同的界定方式和其背后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体系。在次角林人们则是通过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知来界定符合自己逻辑的“洁与不洁”,又通过这种洁净观念来划定自己的身体边界。在当地,这种“洁与不洁”的观念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对周边事物的分类。在当地“洁与不洁”的观念也表现在村民对旧衣物的处理上。然而至今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来定义这一文化现象。它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处理方式即有其宗教的意义也与世俗生活息息相关。
在历史上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开始采取与周边国家的联姻和亲的方法进而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和吐蕃的文化水平。他通过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使得同两国之间建立了联姻关系,当时两位公主进藏不仅带来了嫁奁,佛教也随着两位公主的进藏在吐蕃也大面积地传播开来,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佛教的教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之相对应的印度等级制度也随着佛教对藏民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在田野调查中所观察到的那样,次角林的村民会将自家旧衣物丢向树上进而对其进行的处理,使自己免受疾病、肮脏、危险的境况达到自己的洁净、健康、美好的状态。他们处理旧衣物的方式正是从其洁净观念出发而形成的一种现象。
次角林村民他们处理自家的旧衣物的方式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卖掉、给认识亲朋好友或烧掉。他们更喜欢将旧衣物丢在树枝上,越高越好。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自己的衣物将被别人踩踏或用做其他的地方,进而使自己患病、受到威胁;而放在树枝上的衣物安全且干净,这样可以达到自身的健康、美好。这种做法与在藏区人们不喜欢随便拍照或把照片送给人家,害怕别人将自己的照片放在不干净的地方或对其进行巫术等无形伤害时,往往将照片作为其媒介,使人感到身体不适、病魔缠身。而将自己的衣物挂在树枝上即是为了防止以衣物为媒介对自己进行一种无形的伤害,还可以让鸟类通过此衣物来安家。在藏区人们认为山草树木是有生命的不能对其进行伤害。所以当你问到自家的旧衣物挂在树枝上不仅有害于树木的生长,而且有损于环境污染。但当地村民很肯定地告诉你该处理方式是最适合、最環保的。在他们的眼里他们认为将旧衣物卖掉或送给别人,如收到衣物的一方如没能好好保管,而对其进行一些不正当的行为(不干净),将会使衣物的主人生病或发生不测。如果将旧衣物烧掉的话,其烟雾会对空气进行污染进而影响环境。所以将旧衣物挂在树枝上既不会使自己生病又不会进而对环境造成直接性的污染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在次角林村民的生活里人们非常重视用“洁与不洁”观念来确定自己身体的洁净,而这种洁净又是相对的。透过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村民终究是出于对洁净观念的看法,进行着这种旧衣物的处理。然而这种洁净观念正是受到了印度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在印度等级制度的形成其根源是根深蒂固的洁净的分类,“洁净”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印度“洁净”是作为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中的一个标准,不同族姓的不同“洁净”程度划分生活中一系列的准则,包括婚姻、职业、饮食等。而印度人深受宗教洁净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社会结构体系。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的宗教意义和世俗性的生活。
刘志杨在总结了其他族群的一些类似的文化行为,他提出每个文化和社会在界定“洁净与不洁净”的同时,其实也在划定自己的边界,包括身体的边界和社会内外的边界。如今次角林村进行着现代化的改革过程中,所遭遇的巨变和其他中国传统社会是一样的,其原有的传统的观念开始被打破,一些新的观点和原先村落格局的变化,使次角林的村民在其生活方式的剧烈变革中措手不及。在历史上,次角林村落作为一个较为传统、流动性较小、其地域较为封闭和生产方式单一,使得该村落在时代的巨变中遭受了更多的挑战,如原先对旧衣物的处理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时人们面对的不但是对“新生活”的接受,还有一个与“旧传统”的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通过对变迁的旧衣物的处理方式而晋升的人们对身体净化的行为来体现。
随着村落的建设,原先的农田被征收后都盖起了房子;林子的树木数量也有所减少,加之村落人口流动性的增强,每家每户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受到外来文化和其他传统习惯的影响。使次角林村的村民对自家旧衣物的处理也变得多样化,不在是原先的丢向树枝上那么简单。他们开始将自家的旧衣物给别人作为二手开始出售增加其收入;还向自家的亲朋好友赠送,既能使对方减少这一方面的开支,又能使双方关系变得更加融合;树木数量的减少加之整个村子作为文化创意园区,将衣物挂在树枝上既不美观,也对村里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次角林的村民们开始从之前的“洁与不洁”出发的旧衣物的处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作为村民密切关注的“洁与不洁”并没有随着旧衣物的处理方式而变得不一样,只是村民对其“不洁净”的东西,掀起了一股仪式热。这种现象正是因为旧衣物的处理方式发生了变化,使村民觉得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不洁净”东西的缠绕,进而通过净化来达到自身的洁净。这种净化方式通过两种形式来表现:一是桑烟的净化;二是净水的净化。
次角林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煨桑是当地每个家庭每日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据田野调查得知,村民在进行煨桑仪式时其过程是不能间断的。煨桑的净化来源与桑烟,而桑烟其实是用火焚香,因此桑烟的净化其实源于火。火本身在很多民族的文化中具有净化的功能。而另一个净化方式则是通过净水的净化。这里所说的净水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的水,而是由喇嘛及神圣仪式上加过持的水,因为其神圣性使其拥有净化作用。所以净化的行为也是一个洁净的行动。故本村的村民正因为其旧衣物的处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他们觉得当前旧衣物的处理方式“不洁净”所以他们就时刻进行着净化仪式,使自己不会因旧衣物为媒介而病痛侵袭、出门不吉。
次角林村民的旧衣物的处理方式的改变使“洁净”也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文化的变迁带来了变化。故本文通过从洁净观念对次角林村民的旧衣物的处理方式进行对比,而考察其村落社会人文传统和生活方式变迁。
参考文献
[1]恰白·次旦平措.西藏通史[M].西藏:西藏古籍出版社,2004.
[2]扎草曼.净化的隐喻:迭部恰告藏人的“洁净”观念与“净化实践”[J].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06.
[3]刘志杨.洁净与社会边界[J]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12.
[4]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M].黄剑波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关键词:“洁与不洁”观念;旧衣物;处理方式
位于拉萨市东南方向的次角林村 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其村平均海拔为3500米。东西北面环山围绕,北面面朝拉萨市,与拉萨之间被拉萨河相隔着。其村落的主要生产方式是通过种植小麦和青稞、土豆等高海拔农作物为主。其村落一直是有着传统文化和浓厚宗教信仰的藏族村落。在此村落中有三个大小不同的寺庙:次角林寺(由八世达赖喇嘛的经师噶钦益西坚赞所建)、宗赞拉康(是供养本村落护法神赤宗赞的地方)、日吾追曾三座寺庙,此三座寺庙都属格鲁派寺庙。
对于“洁与不洁”每一种文化都有不同的界定方式和其背后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体系。在次角林人们则是通过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知来界定符合自己逻辑的“洁与不洁”,又通过这种洁净观念来划定自己的身体边界。在当地,这种“洁与不洁”的观念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对周边事物的分类。在当地“洁与不洁”的观念也表现在村民对旧衣物的处理上。然而至今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来定义这一文化现象。它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处理方式即有其宗教的意义也与世俗生活息息相关。
在历史上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开始采取与周边国家的联姻和亲的方法进而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和吐蕃的文化水平。他通过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使得同两国之间建立了联姻关系,当时两位公主进藏不仅带来了嫁奁,佛教也随着两位公主的进藏在吐蕃也大面积地传播开来,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佛教的教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之相对应的印度等级制度也随着佛教对藏民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在田野调查中所观察到的那样,次角林的村民会将自家旧衣物丢向树上进而对其进行的处理,使自己免受疾病、肮脏、危险的境况达到自己的洁净、健康、美好的状态。他们处理旧衣物的方式正是从其洁净观念出发而形成的一种现象。
次角林村民他们处理自家的旧衣物的方式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卖掉、给认识亲朋好友或烧掉。他们更喜欢将旧衣物丢在树枝上,越高越好。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自己的衣物将被别人踩踏或用做其他的地方,进而使自己患病、受到威胁;而放在树枝上的衣物安全且干净,这样可以达到自身的健康、美好。这种做法与在藏区人们不喜欢随便拍照或把照片送给人家,害怕别人将自己的照片放在不干净的地方或对其进行巫术等无形伤害时,往往将照片作为其媒介,使人感到身体不适、病魔缠身。而将自己的衣物挂在树枝上即是为了防止以衣物为媒介对自己进行一种无形的伤害,还可以让鸟类通过此衣物来安家。在藏区人们认为山草树木是有生命的不能对其进行伤害。所以当你问到自家的旧衣物挂在树枝上不仅有害于树木的生长,而且有损于环境污染。但当地村民很肯定地告诉你该处理方式是最适合、最環保的。在他们的眼里他们认为将旧衣物卖掉或送给别人,如收到衣物的一方如没能好好保管,而对其进行一些不正当的行为(不干净),将会使衣物的主人生病或发生不测。如果将旧衣物烧掉的话,其烟雾会对空气进行污染进而影响环境。所以将旧衣物挂在树枝上既不会使自己生病又不会进而对环境造成直接性的污染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在次角林村民的生活里人们非常重视用“洁与不洁”观念来确定自己身体的洁净,而这种洁净又是相对的。透过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村民终究是出于对洁净观念的看法,进行着这种旧衣物的处理。然而这种洁净观念正是受到了印度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在印度等级制度的形成其根源是根深蒂固的洁净的分类,“洁净”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印度“洁净”是作为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中的一个标准,不同族姓的不同“洁净”程度划分生活中一系列的准则,包括婚姻、职业、饮食等。而印度人深受宗教洁净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社会结构体系。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的宗教意义和世俗性的生活。
刘志杨在总结了其他族群的一些类似的文化行为,他提出每个文化和社会在界定“洁净与不洁净”的同时,其实也在划定自己的边界,包括身体的边界和社会内外的边界。如今次角林村进行着现代化的改革过程中,所遭遇的巨变和其他中国传统社会是一样的,其原有的传统的观念开始被打破,一些新的观点和原先村落格局的变化,使次角林的村民在其生活方式的剧烈变革中措手不及。在历史上,次角林村落作为一个较为传统、流动性较小、其地域较为封闭和生产方式单一,使得该村落在时代的巨变中遭受了更多的挑战,如原先对旧衣物的处理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时人们面对的不但是对“新生活”的接受,还有一个与“旧传统”的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通过对变迁的旧衣物的处理方式而晋升的人们对身体净化的行为来体现。
随着村落的建设,原先的农田被征收后都盖起了房子;林子的树木数量也有所减少,加之村落人口流动性的增强,每家每户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受到外来文化和其他传统习惯的影响。使次角林村的村民对自家旧衣物的处理也变得多样化,不在是原先的丢向树枝上那么简单。他们开始将自家的旧衣物给别人作为二手开始出售增加其收入;还向自家的亲朋好友赠送,既能使对方减少这一方面的开支,又能使双方关系变得更加融合;树木数量的减少加之整个村子作为文化创意园区,将衣物挂在树枝上既不美观,也对村里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次角林的村民们开始从之前的“洁与不洁”出发的旧衣物的处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作为村民密切关注的“洁与不洁”并没有随着旧衣物的处理方式而变得不一样,只是村民对其“不洁净”的东西,掀起了一股仪式热。这种现象正是因为旧衣物的处理方式发生了变化,使村民觉得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不洁净”东西的缠绕,进而通过净化来达到自身的洁净。这种净化方式通过两种形式来表现:一是桑烟的净化;二是净水的净化。
次角林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煨桑是当地每个家庭每日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据田野调查得知,村民在进行煨桑仪式时其过程是不能间断的。煨桑的净化来源与桑烟,而桑烟其实是用火焚香,因此桑烟的净化其实源于火。火本身在很多民族的文化中具有净化的功能。而另一个净化方式则是通过净水的净化。这里所说的净水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的水,而是由喇嘛及神圣仪式上加过持的水,因为其神圣性使其拥有净化作用。所以净化的行为也是一个洁净的行动。故本村的村民正因为其旧衣物的处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他们觉得当前旧衣物的处理方式“不洁净”所以他们就时刻进行着净化仪式,使自己不会因旧衣物为媒介而病痛侵袭、出门不吉。
次角林村民的旧衣物的处理方式的改变使“洁净”也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文化的变迁带来了变化。故本文通过从洁净观念对次角林村民的旧衣物的处理方式进行对比,而考察其村落社会人文传统和生活方式变迁。
参考文献
[1]恰白·次旦平措.西藏通史[M].西藏:西藏古籍出版社,2004.
[2]扎草曼.净化的隐喻:迭部恰告藏人的“洁净”观念与“净化实践”[J].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06.
[3]刘志杨.洁净与社会边界[J]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12.
[4]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M].黄剑波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