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l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这个年代,早已不通过简单的军事力量去衡量一个国家,越来越被世人所认可的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民的文化素质。一个国家人民的素质决定了这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未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个国家的政府对于国民的素质教育都花费了巨大的心思,时代的进步,给大家带来的不仅仅是日益便捷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是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提升。而要想提升全民族的素质,那么从我们民族的未来抓起是必须的。这就要求从孩提时代,就要注重对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一、小学生科学素养低下的原因
  (1)一些科学基本知识的匮乏。很多孩子的父母给孩子耗费巨资去满足他们基本的物质需要,但是忽略给予他们丰富的精神食粮。
  (2)丧失了对新鲜事物的研究。如今的时代,不管孩子多大,对于父母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每次的分数,至于孩子们所喜爱的一些与学习相关性较小的东西,比如艺术、画画等等,父母都漠不关心。不可否认,父母对于孩子们学习的观念也对孩子们选择的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孩子都比较关注立竿见影的学习,对于那些见效长久的学习类型就没有了动力,所以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在这些孩子身上也难以找到。
  (3)沒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当今社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明星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社会上各个领域的名人一抓一大把,而我们的孩子对于那些偏娱乐的名人更是如数家珍,当提到一些科研领域的名人时,他们大多都缄口不语。诚然,每个领域都有杰出的人物,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给予肯定。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是谁在背后一直为了我们的幸福而努力研究。如果孩子只关注那些明星的生活状态,而不去为我们的科学人员喝彩,那这个社会的发展就是畸形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去牢记更多的科学工作者,这样一来,他们才有了奋斗的目标,社会才有了未来与希望。
  二、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为了使小学生对科学产生探究的欲望,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做到:
  (一)使科普教育满足大众的口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科技的发展史上更是有优秀人物层出不穷,学校应该注重对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学文化,让他们明白科学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前景,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相关活动,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并且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使他们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最终争取让每一个孩子树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远大宏图。
  (二)在教学中让孩子爱上科学
  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去让孩子对科学教育产生兴趣,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通过教学的方式。众所周知,对新事物充憧憬憬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如果一个人对新出现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想去探索它,那么我们会说这个人充满了好奇心。而这样的人,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有着探知其根底的欲望。也正是这样的人,在他们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推动了自身的进步,推动了科学的进步。老师所需要的就是去引导这样的学生,让他们将自己高涨的探索欲望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用别的方式来使孩子们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枯燥的数据与课本是不够的,老师可以把科学研究和一些大家比较喜欢的项目结合起来,从而使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这样的项目也很多,例如有奖问答等等。此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孩子真正喜欢上一门课程时,那么他必将在这门课程上有所建树。而让他喜欢上一门课程的关键就是兴趣了。有了这一点,一个人的学习就会变成他乐此不疲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他们不断地探索,获得新的知识,而且自身沉浸在其中,没有劳累的感觉。那么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也成了关键,其实当一个孩子获得父母的夸赞时他就会产生自信,这里也不例外,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夸赞,鼓励,那么慢慢地兴趣之门就会徐徐打开了。
  (三)让孩子了解到更多的科研工作者
  一个杰出的人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当孩子的心里播种下某个人很厉害的种子之时,他就会努力朝那个方向去奋斗。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要让他们找到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以此来激励他们。这样的科学家人类历史上数不胜数,就以爱迪生为例吧。爱迪生家庭并不富裕。在学校里也不受老师、同学的喜欢。所以爱迪生早早辍学,在家钻研。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为人类带来光明,不用再靠煤油灯照明。为了这个目标,他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的努力给他带来了后世无穷的赞美。爱迪生的一生,是兢兢业业努力钻研的一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生。
  三、结束语
  “使小学生科学素质提高”迫在眉睫,这要求所有的教育人员不断丰富自身,对学习教育事业保持高度的热情,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为祖国输送有思想、敢质疑、有能力的新时代的栋梁。
其他文献
对学生的德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而学校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最重要的阵地之一,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又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丰富,也是最根本的德育工作之一。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数学课堂中不仅有丰富的数学学科知识,还存在很多德育教育的资源,数学教师不仅要教好数学学科知识,更要能开发数学内容中的德
数学需要进行大量细致的思考,也是一种高层次智力活动的学科。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能够帮助小学数学的学习提出有针对性和合理化的建议。通过对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包含的有遗传因素、家庭教育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等,都会导致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数学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加强数学教学,激发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在人的一生当中,小学的识字量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2500个,而低年级学生要掌握1200多个,占小学识字量的一半。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学生认字的方法,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善于认字。  一、营造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识字
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因为口语表达是一个人将自己的所想用语言讲给别人听,然后口语交际是将语言组织好以后应用的一个结果。所以,如何
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改革,在很多地区新课程理念改革已经执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国家针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改革力度和决心一直有增无减。只有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才能积极为小学生打造浓厚的趣味性和积极性的课堂,积极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积极面对小学语文枯燥且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处于
科学的课程属性极为广泛,是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窗口。小学低年级学段科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应注重与高年级现行科学课程的衔接,兼顾课程资源的整合,以及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围绕“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目前我國的科学课程教育始于小学三年级,低年级学段并没有固定的科学教材。然而,科学课程是小学生了解客观世界的窗口,是发展他们智力的重要媒介,因此,小
如何理解《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中关于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弹性活动连接,幕墙及其连接件能否与主体结构焊接连接等问题提出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