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趣.寻法.实践.激情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r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课堂组织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均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研究实践的问题。2012年4月6日,浔中中心小学成功地举办了“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设计”课题研讨会,下面我就结合会上一年级林秀明、郑秋香两位教师提供的《统计》和《找规律》两课的教学,谈谈如何让低年级学生有效参与学习。
  【关键词】促趣;寻法;应用;激情
  一、情境创设有效性——促趣乐参与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学生年龄还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有待培养。因此富有挑战性的有意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的探索动力、参与欲望的必然要求。
  如《找规律》一课,林秀明老师创设了“老师要画什么”的情境让学生猜:
  ①林老师先画苹果,学生瞎猜再画(苹果、梨、桃……),谜底无奇不有;
  ②林老师接着画一个梨,学生再猜(桃、苹果、梨……),期待老师赞同;
  ③林老师再画一个苹果,学生就大胆肯定地猜“梨”;
  ④林老师再画一个梨,学生发现了规律,就异口同声说苹果、梨,苹果、梨,苹果、梨……
  学生从小声瞎猜到齐声喝彩,开放了学生的猜想空间,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主动地去猜想、去寻找,发现了数学规律的简捷性,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参与欲望。
  二、建构新知实效性——寻法再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既学会展示自己,又要学会赏识别人的才能;既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既要学会竞争,又要学会合作。简单地说,就是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往,促使学生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愉快地与别人和谐相处,从而促使学生引起思维的冲击和碰撞,产生生命的冲动和创新的激情,点燃学生创新智慧的火炬。
  如郑秋香老师执教《统计》这课时,她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授法策略,课件展示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主动探寻方法,通过全班交流从图中得到的整理方法自主尝试解决,把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完善之。接着再通过展示成果,挖掘统计图的内含,从中发现统计图的简洁美——一目了然,能够很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课的始终大多采用同桌合作学习方式,要求孩子们一人说,另一人注意听,再试着互相评价说得怎么样,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这样做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勇敢地在同伴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锻炼学生同伴间的倾听与质疑的能力和习惯。
  三、游戏活动趣味性——实践获新知
  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的游戏,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激发兴趣,消除孩子生理与心理上的疲劳,还可以悟理益智,丰富学习。游戏真的可以把学生引进“乐学”的大门。
  如林秀明老师组织的为三男六女歌唱小组有规律地设计队形的游戏活动,小组唱的队伍一到讲台前,林老师就开展置疑活动:
  师:这队形美吗?
  生:不美!
  师:为什么?
  生:没规律。
  此时学生跃跃欲试,纷纷参与到有规律设计队形活动中,并争先恐后地上讲台为小组唱的队伍设计队形:
  ①男女女·男女女·男女女;
  ②女男女·女男女·女男女;
  ③女女男·女女男·女女男;
  ④男女女女男女女女男。
  以上排列规律老师有意识按规律适时板书,从中让学生发现在前三种排列方法之间也存在规律——男女女·女男女·女女男(后一种比前一种,每个男生均是后移一个位置)。特别是第四种,有个学生说太好看了——对称美,但没规律,林老师不急于作出判断,而是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让学生互说理由,互相辩论,既强调了规律得连续循环出现三次(四人一组,人数不够),又激起学生再学习再用好数学的欲望。
  因此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尽可能把课间操等活动环节以数学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既能在动中学,学中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盎然,在玩中復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评价激励性——激情得喜悦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的一种策略。
  比如在课堂中,两位老师都尽量使用激励性语言,“你的想法真不赖,能想到与众不同的东西,真好”、“比比谁的眼睛最雪亮”、“很有创见的思想”、“好样的,加油”等。以激发、鼓励、勉励等教育原则,营造“在激励中学习,在激励中成长”的作业场所,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体验学习成功喜悦,使其内化为稳定的内部动因;同时,对学生的某些过失或错误,使用引导性语言“瞧瞧,专注的眼神多迷人”、“勤于思考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等,促其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正做到激发需求,感知趣味,激发上进心。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蒲坂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网络是近年来热门而又时尚的话题, 21 世纪的人们必须要懂电脑,能掌握运用电脑来进行工作和学习的手段,否则那则是现代科技文盲。任何事物有利但也有弊,这也是事物的必然关系,本文从学生网络自我保护意识的现状出发,进行分析,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角度进行了对策探讨。  【关键词】网络;自我保护;现状;对策  现在许多孩子对网络非常迷恋,经常有家长抱怨说女儿刚满7岁,玩起电脑来绝不亚于成人。
期刊
“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但身边许多的教育者们在痛苦着,许多的受教育者也在痛苦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认为,这是因为教育中教育者常常大权在握,主宰一切,反而作茧自缚不得轻松。没有激发学生本身存在但尚未被挖掘的巨大潜能,并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学生来说,这种成功无论是微小的还是巨大的,都是一种努力的认可,前进的推动。如果做到这样,那么受教育者一定是快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教师的职责是在教学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展示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的氛围中展现生命活力。现今语文阅读教学,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所充斥,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呼唤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个性发展有更深的根基,个性的展示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个性阅读;创造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正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将来就业中,从事任何一门专业,都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内容。本文针对的是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所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法,用来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以此来说明怎么才能调动起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多元化与复杂性使现代的中学生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使成长在网络时代的中学生见多识广。由此,学校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而身处管理第一线的班主任手中制约学生的东西也越来越少。学生是需要管理的,但又如何实施和运作,这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构建;和谐;关爱;公平  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班主任,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实践着。从而悟出:努力
期刊
【摘 要】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改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指出,问题性教学活动应该抓住问题生动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有效性教学  数学学科是一门实用性的基础学科,是思维能力进行运用和展示的学科,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内涵和要义的生动反映和集中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优劣,都可以通过数学问题的解法过程和解题思路进行有效的展示和体现。传统问题教
期刊
课标指出: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理解”是读懂、领会祖国的语言文字,“运用”则是领会语言的表达形式,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理解”不是终点,“运用”才是目标。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以《我最好的老师》为例,谈谈如何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领悟表达形式,学习表达方法。  一、制定目标,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  于漪老师说:“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它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取向和课堂的教学效果。”假
期刊
【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和听、说、写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然而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因备课思想的束缚,以讲代读,采用分析式的方式进行,学生的读被剥夺,效率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文章就以探究式为出发点,结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对阅读教学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 氛围;心境;质疑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
期刊
一、引言  教书育人是为了培养具有优秀思想品德、各种学习能力(特别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社会建设人才,这正是目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高度重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孟子也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系统的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方法,培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个性品质,提高小学生的數学素养,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要实现这一目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的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是以数学内容为载体的对一数学内容的一种本质认识,因此是一种隐形的知识,它要在解决问题的不断实践中才能理解和掌握,要通过反复体验才能领悟和运用。  一、小学数学涉及到的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