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制度执行,如果不按章办事,就会导致有章不循;如果强调照章办事,教师觉得制度是冰冷的,感到管理者“目中无人”。因此,管理者需要掌握“四不”策略。
关键词:制度;执行;策略
学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按章办事,就会导致有章不循;如果时时处处强调照章办事,教师觉得学校制度是冰冷的,没有人性化,感到管理者“目中无人”。当前学校制度执行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学习制度深度和广度不够。学习上存在形式主义,学习制度坚持得不好,客观上强调工作忙、压力大和事务多,有时不耐心、不耐烦、不耐久,实则是缺乏学习的钻劲和恒心。学用结合的关系处理的不够好,写文章、搞材料有时上网拼凑,求全求美求好看,结合本单位和实际工作的实质内容少,实用性不强。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工作标准不高,唱功好,做功差,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二是工作执行力不强。日常工作中领导与教师谈心谈话少,对干部思想状态了解不深,疏于管理。学校虽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等规章制度,但执行的意识不强,有时流于形式。比如,集体备课制度,有时虽然备了,但在具体上课时没有按照集体备课的内容去落实。
三是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有时工作上习惯于照猫画虎,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存在着求稳怕乱的思想和患得患失心理,导致工作上不能完全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去干,缺少一种敢于负责的担当和气魄。
为了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以上局面,真正把制度用好,管理者需要掌握以下一些策略。
一、“决”而不“绝”
所谓“决”而不“绝”,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对违纪者给予相应的处罚,但要让违纪者心悦诚服,认为管理者有人情味,做事不绝情。
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管理者在做出决定之前,就必须对违纪者违纪的原因、动机进行全面了解,并加以分析,最后做出判断,确定违纪的性质,以及产生的后果。如果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就没有必要當众宣布处罚决定,可以直接与当事人交换意见,告诉他违反了制度中的哪一条规定,并提醒他今后应该注意什么;如果当事人的违纪行为已经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管理者就应果断地作出处罚决定,但在当众宣布之前,最好先与当事人交换意见,并向其阐明作出处罚决定的理由。这样,违纪者才会感到管理者尊重他、理解他、关心他,从而促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增强凝聚力。这对推动制度的全面实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相反,如果只简单地根据违纪者违纪的表象作出处罚决定,轻者,违纪者对处罚无动于衷;重者,违纪者会产生“顶牛”思想,与领导对着干,到头来,不但不能维护制度的严肃性,还会让下属与领导之间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活”而不“乱”
所谓“活”而不“乱”,就是指管理者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既要灵活,又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不丧失工作的原则。
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不能机械地照制度生搬硬套,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处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效应,把单位管“活”。反之,要么“活”而无度,失去章法;要么“死”而刻板,没有生气。
三、“宽”而不“松”
所谓“宽”而不“松”,就是要给被管理者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但又要让被管理者意识到不可为所欲为。
要做到这一点,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就要做到既不能时时、处处、事事都死死的用制度限制人,让被管理者感到压抑,又不能让被管理者无拘无束。因为,管得过紧或过松,都会使被管理者的精神进入一种疲软状态。
四、“细”而不“碎”
所谓“细”而不“碎”,就是指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管得很细致,但又不能对琐碎的小问题都一一对照制度处理。
这一点,在管理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工作中很多细小的不良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就很有可能酿成大问题。但是,如果事事都照章而行,非有一个结果,一则,管理者十分辛苦,二则,被管理者也不易接受,到头来,弄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矛盾重重,不但没有推动工作,反而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学校要抓好制度落实,首先是校级领导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学校领导都不能严格按制度执行,那么制度必然是形同虚设。如何抓落实,提高执行力,首先是一个“敢”字。作为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敢”字当先,是抓不好落实的。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一团和气,怕得罪人,要落实必须敢于直面矛盾,敢于指出违背制度的人和事,只有指出才能纠正,纠正了违规的人和事,制度才能正常运行。其次还要有个“会”字。这里主要指要讲究落实的方法,既要尊重保护教师,又要能够落实制度,推进制度的正常运行。同时要真正做好落实,还要有个“细”字。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致入微,方能真正起到改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颖秀著.《学校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荣德著.《学校管理新策略》.科学出版社.
[3]毛亚庆著.《学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制度;执行;策略
学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按章办事,就会导致有章不循;如果时时处处强调照章办事,教师觉得学校制度是冰冷的,没有人性化,感到管理者“目中无人”。当前学校制度执行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学习制度深度和广度不够。学习上存在形式主义,学习制度坚持得不好,客观上强调工作忙、压力大和事务多,有时不耐心、不耐烦、不耐久,实则是缺乏学习的钻劲和恒心。学用结合的关系处理的不够好,写文章、搞材料有时上网拼凑,求全求美求好看,结合本单位和实际工作的实质内容少,实用性不强。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工作标准不高,唱功好,做功差,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二是工作执行力不强。日常工作中领导与教师谈心谈话少,对干部思想状态了解不深,疏于管理。学校虽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等规章制度,但执行的意识不强,有时流于形式。比如,集体备课制度,有时虽然备了,但在具体上课时没有按照集体备课的内容去落实。
三是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有时工作上习惯于照猫画虎,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存在着求稳怕乱的思想和患得患失心理,导致工作上不能完全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去干,缺少一种敢于负责的担当和气魄。
为了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以上局面,真正把制度用好,管理者需要掌握以下一些策略。
一、“决”而不“绝”
所谓“决”而不“绝”,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对违纪者给予相应的处罚,但要让违纪者心悦诚服,认为管理者有人情味,做事不绝情。
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管理者在做出决定之前,就必须对违纪者违纪的原因、动机进行全面了解,并加以分析,最后做出判断,确定违纪的性质,以及产生的后果。如果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就没有必要當众宣布处罚决定,可以直接与当事人交换意见,告诉他违反了制度中的哪一条规定,并提醒他今后应该注意什么;如果当事人的违纪行为已经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管理者就应果断地作出处罚决定,但在当众宣布之前,最好先与当事人交换意见,并向其阐明作出处罚决定的理由。这样,违纪者才会感到管理者尊重他、理解他、关心他,从而促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增强凝聚力。这对推动制度的全面实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相反,如果只简单地根据违纪者违纪的表象作出处罚决定,轻者,违纪者对处罚无动于衷;重者,违纪者会产生“顶牛”思想,与领导对着干,到头来,不但不能维护制度的严肃性,还会让下属与领导之间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活”而不“乱”
所谓“活”而不“乱”,就是指管理者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既要灵活,又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不丧失工作的原则。
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不能机械地照制度生搬硬套,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处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效应,把单位管“活”。反之,要么“活”而无度,失去章法;要么“死”而刻板,没有生气。
三、“宽”而不“松”
所谓“宽”而不“松”,就是要给被管理者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但又要让被管理者意识到不可为所欲为。
要做到这一点,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就要做到既不能时时、处处、事事都死死的用制度限制人,让被管理者感到压抑,又不能让被管理者无拘无束。因为,管得过紧或过松,都会使被管理者的精神进入一种疲软状态。
四、“细”而不“碎”
所谓“细”而不“碎”,就是指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管得很细致,但又不能对琐碎的小问题都一一对照制度处理。
这一点,在管理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工作中很多细小的不良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就很有可能酿成大问题。但是,如果事事都照章而行,非有一个结果,一则,管理者十分辛苦,二则,被管理者也不易接受,到头来,弄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矛盾重重,不但没有推动工作,反而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学校要抓好制度落实,首先是校级领导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学校领导都不能严格按制度执行,那么制度必然是形同虚设。如何抓落实,提高执行力,首先是一个“敢”字。作为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敢”字当先,是抓不好落实的。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一团和气,怕得罪人,要落实必须敢于直面矛盾,敢于指出违背制度的人和事,只有指出才能纠正,纠正了违规的人和事,制度才能正常运行。其次还要有个“会”字。这里主要指要讲究落实的方法,既要尊重保护教师,又要能够落实制度,推进制度的正常运行。同时要真正做好落实,还要有个“细”字。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致入微,方能真正起到改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颖秀著.《学校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荣德著.《学校管理新策略》.科学出版社.
[3]毛亚庆著.《学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