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立意与解读存在冲突”这一现象入手,剖析了现象背后存在的设计者与使用者缺乏一致的“图式语言”这一症结,进而以“万科·第五园”这一例成功探索来描述了他们是如何建立了一套“可识别立面”,并向使用者诠释了“中国情结”这一立意的。最后,从理论上总结并分析了实现“可识别性”需要运用的各项视觉组织要素。
关键词:可识别;立面;立意;解读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069-02
1 立意与解读
(1)“可认知性”的议题让我们意识到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立意与解读的关系。一个经过设计的立面,起初用各种线条尺寸来构思、创建、划定,然后经过各种材料的使用进行表达,那么它必定会引出某种意义。问题在于怎样在立面中能以一种可被使用者释码的方法来进行编码。
(2)由于设计者非常喜欢从形式、色彩、光线、材料、构造等知觉的角度入手进行设计与表达,但使用者则倾向于从联想的角度对立面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并解释。下面的一则例子是阿姆斯特丹的“老人之家”立面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它可以说明这一“误读”的现象。设计者设计出了精美的构图,用不同材质的材料进行了准确的表达,但使用者看到了这种白框与黑填空的构件以十字架与棺木的形式出现,有一种非常消极的联想。由此可见,设计者即使认识到了认知的重要性,也仍然需要问一下我们是在与哪一群人讨论,特别是当我们与使用者是远非同类型的两个群体,这一斟酌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中国情结的立意与表达
设计者如何创造富于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建筑,让使用者可以去解读和识别?如果做得很具象,好像仿古建筑俗得厉害;而太抽象了,却又不一定有中国的感觉,如何找到具象还是抽象的平衡点,成为体现“中国情结”的关键。
纵观“万科·第五园”的探索,是追寻“中国情结”的一次大胆而有意义的尝试,下面就来逐点分析一下它是如何确立了立面的可识别性的:
2.1细微之处见精神
在“万科·第五园”中,他们充分利用中式民居传统的建筑符号:或许是江南水乡的水磨石墙,或许是北方农村的牌坊门楼,或许是深山小镇里的青石板……分别抽取传统院落的语言符号,重新融合到全新的组合中去,构置成全新概念的院落形式,从而达到人文氛围的营造,自然感的强调,见图1。
2.2单体设计
在建筑的单体设计中,也突出了传统因素,这表现为设计师对中式民居的庭、院、门的塑造,采用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符号,如安徽的马头头墙、北京四合院的垂花门、云南的“一颗印”、广东的“镬斗屋”、江南的“四水归堂”天井院……再仔细推敲,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构置,通过寻找装立面的对比和共性,在碰撞中寻求一种共鸣,从而形成一种打破时间、空间维度限制的全新建筑。
2.3材料使用
在建筑材料的应用上,也突出了传统和现代两方面的要素。行当采用现代建筑材料,使之与中国古典文义的元素相融合,钢、玻璃、大面积开窗及室内空间的合理重构,这现代生活方式提供好的适应性。
2.4色彩选用
在色彩上,如图2采颜色用素雅、朴实的颜色,穿插少许亮色,使整个社区给人一种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的亲和和感觉,白色、灰色传达了非常民俗的中国气氛,而它们同时又是很纯粹的现代主义的色彩词汇,因此,中国传统美学因素和西方现代住宅形态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中国传统民居在外观色彩上一直比较节制,或者主说一直比较“素雅”,没有过多的颜色,“黑、白、灰”这三种无色系列长期在传统民居的外观上占据着地位,北方多以灰色为主,而南方则主要以黑白为主,所谓黑瓦白墙墙,而“万科·第五园”中在色彩上也是追求“舍艳求素”,追求朴素而简洁的外观效果。
2.5外觀处理
在外观的处理中,集中在提炼“墙”的形象上,纵观中式建筑几千年来几乎都承袭着一种十分突出的外部形式,那就是“墙”的形象,如城墙、宫墙、院墙等。特别是民居建筑,各种高低长短虚实不一的墙体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形成符合“礼制”的形式,其整体建筑在外观上一般来说是外实内虚,外俭内繁的,这些极具防御性的高发明奖裨外墙,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当然并不完全适用,但其对住宅私密性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在第五园中,他们很突出墙的形式,也凸现了中国形式的传统特征。
2.6内部处理
在内部的处理上,则强调院的作用,如图3种种院落形式的采用,着力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当中那种“内向”型的空间,依稀可以感觉到江南住宅“四水归堂”的性格。这也是中国风水上一直强调的所谓“藏风”、“聚气”的理念之所在,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人性上更为内敛含蓄的品格取向。其实说白了,在中国老百姓的骨子里面,谁不希望拥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呢?万科·第五园煞费苦心所设置的种种“院落空间”就是冲着这个自己拥有小天地的期望来的。通过街坊-街巷-大院小院-内院的空间层次上的过渡,在强调私密性和领域感的同时也为邻里之间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场所。
3 如何建立可认知的建筑立面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建立一个可以被使用者识别的立面,需要从多个视觉要素——形状、色彩、质感、尺度、围合程度以及符号等方面体现出来,这些要素作用于人的感官,展示着建筑的性质。下面拟对这几个要素进行简要的阐释:
(1)形状:形状是首要的基本要素,是使用者认识和区别对象的主要依据。立面的形状一般是从一个简单的基本几何形态通过变异、加工、重组而衍生出来的。
(2)色彩:在立面的各种视觉要素中,色彩是最敏感和最富有表情的要素,色彩会引起人的心理活动,且产生的基础是使用者日常经历的生活体验,如色彩的冷暖感、远近感、轻重感软硬感……,色彩还具有象征和激发使用者联想的作用,合理而适当地应用色彩可以使建筑的立面更加完善,更具识别性。
(3)质感与肌理:
“质感”是物体表面质地的特性给使用者的视觉感受,肌理中的“肌”可以理解为材料的质地,“理”是表面的纹理,在立面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肌理服从于立在的整体造型,使质感的使用恰到好处,如图4。
(4)尺度:它涉及立面的形象,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否能恰当的符合于使用者的心理要求,等级分明的立面尺度设计,使人在趋近建筑的过程中,从远至视野里都有可以观赏的内容,有利于表达立面的丰富感和层次感。
(5)封闭与开敞的程度:空间的围合程度决定于其限定要素的造型洞口的形式,它影响到使用者的私密性和安全感。
(6)符号:如图5设计者把这种对象与某事物相联系,当这种规定被人类集体所认同,从而成为这个集体的公共约定,它具有传达和表意的功能,建筑设计者将信息转化为符号,建筑实体建成后,使用者符号还原为信息,所以建筑师与使用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交流性”。
4 结语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建立一个可以被识别的立面,需要综合处理形状、色彩、质感与肌理、尺度、封闭与围合程度、符号等视觉要素,不同的建筑类型、功能、技术在建筑造型上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反映,但只有掌握并自如地运用上述的各项视觉组织要素,才能准确地实现设计者“立意”的表达。
关键词:可识别;立面;立意;解读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069-02
1 立意与解读
(1)“可认知性”的议题让我们意识到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立意与解读的关系。一个经过设计的立面,起初用各种线条尺寸来构思、创建、划定,然后经过各种材料的使用进行表达,那么它必定会引出某种意义。问题在于怎样在立面中能以一种可被使用者释码的方法来进行编码。
(2)由于设计者非常喜欢从形式、色彩、光线、材料、构造等知觉的角度入手进行设计与表达,但使用者则倾向于从联想的角度对立面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并解释。下面的一则例子是阿姆斯特丹的“老人之家”立面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它可以说明这一“误读”的现象。设计者设计出了精美的构图,用不同材质的材料进行了准确的表达,但使用者看到了这种白框与黑填空的构件以十字架与棺木的形式出现,有一种非常消极的联想。由此可见,设计者即使认识到了认知的重要性,也仍然需要问一下我们是在与哪一群人讨论,特别是当我们与使用者是远非同类型的两个群体,这一斟酌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中国情结的立意与表达
设计者如何创造富于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建筑,让使用者可以去解读和识别?如果做得很具象,好像仿古建筑俗得厉害;而太抽象了,却又不一定有中国的感觉,如何找到具象还是抽象的平衡点,成为体现“中国情结”的关键。
纵观“万科·第五园”的探索,是追寻“中国情结”的一次大胆而有意义的尝试,下面就来逐点分析一下它是如何确立了立面的可识别性的:
2.1细微之处见精神
在“万科·第五园”中,他们充分利用中式民居传统的建筑符号:或许是江南水乡的水磨石墙,或许是北方农村的牌坊门楼,或许是深山小镇里的青石板……分别抽取传统院落的语言符号,重新融合到全新的组合中去,构置成全新概念的院落形式,从而达到人文氛围的营造,自然感的强调,见图1。
2.2单体设计
在建筑的单体设计中,也突出了传统因素,这表现为设计师对中式民居的庭、院、门的塑造,采用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符号,如安徽的马头头墙、北京四合院的垂花门、云南的“一颗印”、广东的“镬斗屋”、江南的“四水归堂”天井院……再仔细推敲,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构置,通过寻找装立面的对比和共性,在碰撞中寻求一种共鸣,从而形成一种打破时间、空间维度限制的全新建筑。
2.3材料使用
在建筑材料的应用上,也突出了传统和现代两方面的要素。行当采用现代建筑材料,使之与中国古典文义的元素相融合,钢、玻璃、大面积开窗及室内空间的合理重构,这现代生活方式提供好的适应性。
2.4色彩选用
在色彩上,如图2采颜色用素雅、朴实的颜色,穿插少许亮色,使整个社区给人一种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的亲和和感觉,白色、灰色传达了非常民俗的中国气氛,而它们同时又是很纯粹的现代主义的色彩词汇,因此,中国传统美学因素和西方现代住宅形态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中国传统民居在外观色彩上一直比较节制,或者主说一直比较“素雅”,没有过多的颜色,“黑、白、灰”这三种无色系列长期在传统民居的外观上占据着地位,北方多以灰色为主,而南方则主要以黑白为主,所谓黑瓦白墙墙,而“万科·第五园”中在色彩上也是追求“舍艳求素”,追求朴素而简洁的外观效果。
2.5外觀处理
在外观的处理中,集中在提炼“墙”的形象上,纵观中式建筑几千年来几乎都承袭着一种十分突出的外部形式,那就是“墙”的形象,如城墙、宫墙、院墙等。特别是民居建筑,各种高低长短虚实不一的墙体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形成符合“礼制”的形式,其整体建筑在外观上一般来说是外实内虚,外俭内繁的,这些极具防御性的高发明奖裨外墙,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当然并不完全适用,但其对住宅私密性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在第五园中,他们很突出墙的形式,也凸现了中国形式的传统特征。
2.6内部处理
在内部的处理上,则强调院的作用,如图3种种院落形式的采用,着力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当中那种“内向”型的空间,依稀可以感觉到江南住宅“四水归堂”的性格。这也是中国风水上一直强调的所谓“藏风”、“聚气”的理念之所在,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人性上更为内敛含蓄的品格取向。其实说白了,在中国老百姓的骨子里面,谁不希望拥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呢?万科·第五园煞费苦心所设置的种种“院落空间”就是冲着这个自己拥有小天地的期望来的。通过街坊-街巷-大院小院-内院的空间层次上的过渡,在强调私密性和领域感的同时也为邻里之间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场所。
3 如何建立可认知的建筑立面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建立一个可以被使用者识别的立面,需要从多个视觉要素——形状、色彩、质感、尺度、围合程度以及符号等方面体现出来,这些要素作用于人的感官,展示着建筑的性质。下面拟对这几个要素进行简要的阐释:
(1)形状:形状是首要的基本要素,是使用者认识和区别对象的主要依据。立面的形状一般是从一个简单的基本几何形态通过变异、加工、重组而衍生出来的。
(2)色彩:在立面的各种视觉要素中,色彩是最敏感和最富有表情的要素,色彩会引起人的心理活动,且产生的基础是使用者日常经历的生活体验,如色彩的冷暖感、远近感、轻重感软硬感……,色彩还具有象征和激发使用者联想的作用,合理而适当地应用色彩可以使建筑的立面更加完善,更具识别性。
(3)质感与肌理:
“质感”是物体表面质地的特性给使用者的视觉感受,肌理中的“肌”可以理解为材料的质地,“理”是表面的纹理,在立面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肌理服从于立在的整体造型,使质感的使用恰到好处,如图4。
(4)尺度:它涉及立面的形象,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否能恰当的符合于使用者的心理要求,等级分明的立面尺度设计,使人在趋近建筑的过程中,从远至视野里都有可以观赏的内容,有利于表达立面的丰富感和层次感。
(5)封闭与开敞的程度:空间的围合程度决定于其限定要素的造型洞口的形式,它影响到使用者的私密性和安全感。
(6)符号:如图5设计者把这种对象与某事物相联系,当这种规定被人类集体所认同,从而成为这个集体的公共约定,它具有传达和表意的功能,建筑设计者将信息转化为符号,建筑实体建成后,使用者符号还原为信息,所以建筑师与使用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交流性”。
4 结语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建立一个可以被识别的立面,需要综合处理形状、色彩、质感与肌理、尺度、封闭与围合程度、符号等视觉要素,不同的建筑类型、功能、技术在建筑造型上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反映,但只有掌握并自如地运用上述的各项视觉组织要素,才能准确地实现设计者“立意”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