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老生常谈、无法回避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存在太多的不尽如人意:“廉价”表扬,失真;模糊评价,失准;纠错不力,失“导”……原因固然很多,但缺乏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是重要原因。在此,筆者就“课堂教学评价”话题,从增强课堂教学评价的情感性、导向性、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略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一、课堂评价要融入情感,“情动辞发”催奋进
教师的课堂评价影响着学生情绪的高涨、情感的迸发。因为,情绪、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能直接诱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句表扬的评价,有的教师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是一种违心的恭维,有的
则说得激情满怀,让人觉得是发自肺腑的赞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评价必须融入教者的情感体验,用简洁而恰当的语言,真切表达自己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赞扬与鼓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上公开课时,对学生读课文的评价是:“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如此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的评价,学生犹如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欣喜不已。有一次贾老师在重庆上课,抽了一位智力有障碍的孩子读书,足足等待了三分钟,待孩子读完后,贾老师这样评价:“虽然你读的我一个字也没有听懂,但是面对这么多听课的老师,你能够勇敢地站起来发言,你是全场最勇敢的孩子!”在此,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贾老师的课堂评价是在与孩子真心交流、真情对话,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拨动孩子的心弦,打开孩子的心扉,催生孩子的心智。
二、课堂评价要及时纠错,“润物无声”明方向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个性迥异、聪明好奇的教育对象,而学生的学习则是一个“生疑—释疑—再生疑”的反复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富有个性化,有些问题带有普遍性。课堂上出现这些带有个性和共性的问题,教师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而要通过巧妙、机智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及时纠正,为进一步学习明确方向。如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可以这样评价:“你读正确了,如果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读课文要像说话一样,同学们又没追你,你干吗读得那么快呀!”“读课文不能一字一顿地读,一字一顿地读就是‘唱书’了,词语要连着读,跟着老师念念这些词语。”“你读书的声音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如果能加上表情就更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 这样,针对学生读课文时出现的不同问题,及时给予提醒和纠正,融朗读技巧指导于评价之中,达到“润物无声”。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一个学生在给“姆”字组词时说“养母”,顿时学生一片哗然。此时,这位老师是这样评价的:“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他说的是‘养母’的‘母’还要……”那位学生顿时领悟到了,连忙补充说:“是‘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可见,教师评价的这一补充与提示,不仅化解了学生答错问题时的尴尬,而且为学生的思考与回答指明了方向。
三、课堂评价要拾级而上,“柳暗花明”促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有时教师预设的问题可能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得学生无从下手;也可能提问方式方法不当,把学生的学习引进了死胡同。出现如此情况,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反馈,采用评价的方式,或化解问题,或引发思考,或巧妙点拨,引导学生拾级而上,由“山重水复”变得“柳暗花明”。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巴迪写了一首小诗,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冷场一会儿后,一个学生举起了小手,轻声回答道:“老师,我觉得母亲和父亲都说得对,因为课文最后说‘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顿时教师领悟到自己提出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了学习的死胡同,于是评价道:“你的回答让我体会到母亲和父亲对巴迪写的这首小诗评价的重要性,那么你是赞成母亲的评价,还是赞成父亲的评价?请仔细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你赞成的理由。”这样教师便化解了难题。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生练习写人的习作时,一个学生交流时说道:“我准备写我们的语文老师,写他向我们讲述他小时候下河摸鱼的事。”于是,这位教师灵机一动,评价道:“你还真够胆大哈,竟把老师小时候‘见不得人’的事给抖了出来。是啊,老师讲小时候下河摸鱼,实际上是在向你讲述他小时候的童年趣事。那么,你觉得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顿时学生领悟到,应抓住老师向他们讲述的自己的童年趣事来表现老师和蔼可亲、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性格特点。可谓经典评价,让学生茅塞顿开,达到“柳暗花明”的最佳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堂评价具有反馈学情、目标导航、启发思考等多重功效,它是课堂教学的助推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所以,课堂上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快速作出反应,以准确、精练、幽默、风趣而富有激情的评价,不断促进学生的学,改进教师的教,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创建高效而鲜活的课堂的效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溪县珠海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一、课堂评价要融入情感,“情动辞发”催奋进
教师的课堂评价影响着学生情绪的高涨、情感的迸发。因为,情绪、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能直接诱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句表扬的评价,有的教师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是一种违心的恭维,有的
则说得激情满怀,让人觉得是发自肺腑的赞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评价必须融入教者的情感体验,用简洁而恰当的语言,真切表达自己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赞扬与鼓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上公开课时,对学生读课文的评价是:“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如此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的评价,学生犹如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欣喜不已。有一次贾老师在重庆上课,抽了一位智力有障碍的孩子读书,足足等待了三分钟,待孩子读完后,贾老师这样评价:“虽然你读的我一个字也没有听懂,但是面对这么多听课的老师,你能够勇敢地站起来发言,你是全场最勇敢的孩子!”在此,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贾老师的课堂评价是在与孩子真心交流、真情对话,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拨动孩子的心弦,打开孩子的心扉,催生孩子的心智。
二、课堂评价要及时纠错,“润物无声”明方向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个性迥异、聪明好奇的教育对象,而学生的学习则是一个“生疑—释疑—再生疑”的反复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富有个性化,有些问题带有普遍性。课堂上出现这些带有个性和共性的问题,教师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而要通过巧妙、机智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及时纠正,为进一步学习明确方向。如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可以这样评价:“你读正确了,如果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读课文要像说话一样,同学们又没追你,你干吗读得那么快呀!”“读课文不能一字一顿地读,一字一顿地读就是‘唱书’了,词语要连着读,跟着老师念念这些词语。”“你读书的声音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如果能加上表情就更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 这样,针对学生读课文时出现的不同问题,及时给予提醒和纠正,融朗读技巧指导于评价之中,达到“润物无声”。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一个学生在给“姆”字组词时说“养母”,顿时学生一片哗然。此时,这位老师是这样评价的:“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他说的是‘养母’的‘母’还要……”那位学生顿时领悟到了,连忙补充说:“是‘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可见,教师评价的这一补充与提示,不仅化解了学生答错问题时的尴尬,而且为学生的思考与回答指明了方向。
三、课堂评价要拾级而上,“柳暗花明”促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有时教师预设的问题可能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得学生无从下手;也可能提问方式方法不当,把学生的学习引进了死胡同。出现如此情况,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反馈,采用评价的方式,或化解问题,或引发思考,或巧妙点拨,引导学生拾级而上,由“山重水复”变得“柳暗花明”。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巴迪写了一首小诗,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冷场一会儿后,一个学生举起了小手,轻声回答道:“老师,我觉得母亲和父亲都说得对,因为课文最后说‘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顿时教师领悟到自己提出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了学习的死胡同,于是评价道:“你的回答让我体会到母亲和父亲对巴迪写的这首小诗评价的重要性,那么你是赞成母亲的评价,还是赞成父亲的评价?请仔细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你赞成的理由。”这样教师便化解了难题。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生练习写人的习作时,一个学生交流时说道:“我准备写我们的语文老师,写他向我们讲述他小时候下河摸鱼的事。”于是,这位教师灵机一动,评价道:“你还真够胆大哈,竟把老师小时候‘见不得人’的事给抖了出来。是啊,老师讲小时候下河摸鱼,实际上是在向你讲述他小时候的童年趣事。那么,你觉得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顿时学生领悟到,应抓住老师向他们讲述的自己的童年趣事来表现老师和蔼可亲、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性格特点。可谓经典评价,让学生茅塞顿开,达到“柳暗花明”的最佳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堂评价具有反馈学情、目标导航、启发思考等多重功效,它是课堂教学的助推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所以,课堂上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快速作出反应,以准确、精练、幽默、风趣而富有激情的评价,不断促进学生的学,改进教师的教,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创建高效而鲜活的课堂的效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溪县珠海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