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 越幸运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 1
  2013年8月,我以全县中考第150名的成绩被县一高录取。
  初入一高,发现这里与初中的学校大不相同。我在镇上读的初中,那时已经有些坐在后排的同学吊儿郎当不读书,老师也不管。而高中,哪怕高一刚开始,目所能及的每一位同学,都在很努力地学习。


  晚上回寝室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带着书。很多同学甚至早上四点半就起床了,看得我胆战心惊。好多次,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我没有听懂,或者自以为听懂了,结果练习做得惨不忍睹。会时时刻刻被同学们吓到,因为老师上课提的问题,周围的同学好像都知道答案,配合得特别好。我也不算小肚鸡肠的男生,但是每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上又有一个同学冒出来答对的时候,我就莫名其妙心惊肉跳一下,心里直想:完了完了,这个人怎么也这么厉害!
  自始至终,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就是不会鸡血满满、闻鸡起舞立志考清华北大的人。只是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接触了更优秀的人,自己也会自然发生改变。
  我无法四点半起床,天天咬碎了牙也只能做到六点起。只好逃掉早操,带着早饭去教室吃,一边吃一边看昨天做错的题。
  那时候心地非常纯正,一点私心杂念都没有,除了有点怕,有点自卑,剩下的就是把自己没懂的题目想明白,跟着MP3背英语课文,努力体会文言文和诗词的含义,仅此而已。就这样一点一滴,多归纳一类题型,多问老师一个疑点,每天充实地度过,也有一种平静的快乐。
  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发下来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考了全班第三名,年级第78名。
  县一高两个星期休息一次,成绩发下来的时候我还不能回家。晚上偷偷用手机给父母打电话,故作冷静地说“我考了班里第三名”,其实内心有一种巨大的欢喜炸裂开来。
  有的时候,你没有做出战斗力爆表的样子给任何人看,只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学习,在努力,在思考,在提高自己,这就是真真正正的努力了。
  0 2
  不久之后就文理分科了,我选择了理科。我是个军迷,很想成为一名国防科技工程师。
  期末的时候,我考了班里第10名,但并不觉得难过。因为直到现在,我才可以确定,上一次的成功并不全是运气。我的付出,的确是有回报的。
  说来奇怪,努力也可以上瘾,就是那种思考—学习—掌握技能—做题更快正确率更高—成就感爆棚—继续学习的美妙循环。
  寒假我根本不想玩,就沉浸在这种努力的快乐里,无法自拔。
  高一下学期的时候,我从年级七八十名左右,一直稳定上升,高二开学的时候已经在二十名左右了。
  此时此刻,我还没有想过考清华,因为我们县高中大约三四年才能出一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每年考的最好的学长学姐,大多也是去了中科大、交大。
  高二时,我遇到了高中阶段最大的瓶颈:物理电学部分学得一塌糊涂。
  整本物理选修3-1,我几乎都是懵的。为什么电子放在一个所谓的“场”里面就要受力,怎么判断电流的方向,电场线磁感线到底怎么分布……做选择题的时候真的到了10个错8个的地步,欲哭无泪。
  后来高考结束,跟学弟学妹分享交流的时候,大家问我那时怎么办?
  我能怎么办?如果学习是一出真人秀,那这时候估计会有观众心疼我;如果我父母事业有成,都住在城里,那他们也可以时时刻刻开导我,随时注射鸡血,定期熬制鸡汤。可惜,这些我都没有。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男孩子,家在六线县城的乡镇,除了时间和头脑,一无所有。
  生活永远是一个人的修行,我无权脆弱,无处逃避,无法放弃,只能向前,只能做题,只能努力。
  那会儿我睡觉的时候脑子里都是电磁场。上课听不懂就记下来,走路、吃饭、洗衣服,全都在想。10个选择题错8个?很好,幸亏是现在错了,还有时间,还能弥补。死活想不通?那就问老师。去高二物理组办公室,逮不到我们班的物理老师,别的班的物理老师也行。脸皮薄?不好意思问?怕老师笑话?
  我不怕。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聪明人,也不指望别人像膜拜天才一样膜拜我。有的人用我一半的用功程度就可以考第一、拿状元、去清华北大,我不能。
  我只是一个努力的人。我的努力没有别人的回报那么高,但依然会带给我巨大的改变。
  大概過了一个多月,有一天晚饭时间,在教室一边啃饼干一边翻看错题的时候,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有一层窗户纸突然被捅破了,之前模糊不懂的地方,一个接一个地敞亮起来。我一题一题地看下去,迎刃而解,流畅自然,融会贯通。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把一摞物理错题集翻完,抬头一看,周围的同学已经吃完晚饭回来,第一节晚自习已经开始半个小时了,而我咬了一半的饼干,还拿在手里。
  0 3
  高二暑假的时候,我申请了在学校自习,每天还是按照平日里的作息时间,自己去教室做题、背书,累了就看会儿小说散文,揣摩大作家的笔力。
  暑假过了一半,年级主任找到我,说有一个清华大学夏令营的名额,问我愿不愿意去。当时我很惊讶,学校居然先考虑我。因为我那时的成绩在年级10名左右徘徊,还不算最拔尖的。
  后来才知道,在我前面的同学,男生不是跟爸妈出去旅游了,就是在家歇着;而从河南去北京,学校也不放心让女孩子一个人去。所以他们找到了最放心、最方便的我——也许是因为我每天在学校进出吧。
  我想,或许我现在不去,以后都见不到清华的样子了。于是我决定去。
  怎么来形容在清华园的7天呢?每一分每一秒都沉醉,都被震撼。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学校,花草掩映,树木葱茏。神采飞扬的学生们在路上讨论问题,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穿梭,民国时期的老图书馆好像《哈利·波特》里面的建筑,高高的穹顶,翠绿的爬山虎,安静学习的年轻人。   有一天晚上,我们在紫荆操场联欢,结束后已经十一点了。我不想睡觉,一个人在校园里转,昏黄的路灯下,这所学校有一种温柔朦胧的美。信步走到电子系的系馆,抬头一看,整座大楼依然灯火通明。
  那一刻,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抓住了我,不知不觉,已经泪流满面。
  这就是我的归宿,我的理想,我要来这所大学。不是为了什么光宗耀祖,锣鼓喧天。我只想在这里继续努力下去,跟这些深夜依然在工作的家伙一起。
  0 4
  高三一开始,就有了倒计时的牌子,但是在我心里,已经没有300多天,永远都只剩3天了。我要再多学一点,多练两道题。
  整个高三上学期,我没有回过家,一直住在学校,可是中间仍有几次考试成绩特别差。
  到现在我都记得,高三上学期期中,我考了619分,创历史新低——离清华分数线有70分的距离,而洛阳市第一名是649分。这也意味着,就算我考洛阳市第一,也还有30分的差距才能读清华。
  理想之所以是理想,不是因为我们踮一踮脚尖就能触碰,而是哪怕最后也无法到达彼岸,也会为了它奋力向前。
  清华于我而言,正是如此。我始终相信,越努力,越幸运,不必焦头烂额,不必心急如焚,有因必有果,种瓜决不会得豆。
  我制定了一个适合自己的一轮复习计划,有的地方跟老师的重合,有的地方完全针对我的情况。我数学的排列组合比较弱,需要大幅度提高;我的化学非常好,但还可以进一步掌握顶尖题,这些题在高考中是有区分度的,完全可以成为我的优势。其他科目,我也逐一分析,弥补短板,强化优势,从各个角度变得更强。
  后来高考结束,跟很多同学聊天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根本没有总体的把握,更没有具体的认知,只知道跟着老师的计划一轮二轮三轮,考试又考了几分,跟同学比是个什么位置。其实这些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到底有没有掌握这一类题目,会不会写某种题材的作文,英语听力哪个场景让你犯懵——这才是高中正确的度过方式!
  高三寒假里,我报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我不知道自己实力几何,但我一定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好在自招在高考之后考试,也不会影响我高考的心情。
  0 5
  6月8号下午,高考结束。我走出考场,还没来得及放松,就收拾出之前学校发的自主招生培训资料,坐车前往郑州。
  在郑州,我接受了整整一天的自主招生考试培训,10号上午参加考试。当时我觉得题目并没有想象中的难,会做的大概有2/3,而我原本以为能做1/4就不错了。
  13号上午,接到年级主任的电话,告知我自主招生笔试通过,校长将带我前往北京面试。
  在路上,校长告诉我,我的卷子答得最好的是物理,接近满分。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很多东西。那天晚上吃了一半的饼干,清华园里灯火通明的大楼,刚上高中时紧张自卑的心情……千难万险,我走过来了。
  6月24号出成绩,历史最佳,比清华分数线低13分。1天后接到自招面试成绩,通过了清华最低的一档,降10分。如果以国防生的身份进入清华,政策再降5分。我等于一路踩在悬崖边上,进了清华园。
  我是一個普通人,不是从年级倒数逆袭清北的热血少年,不是始终第一未尝败绩的高中传奇。我以中不溜的成绩起步,在学习的道路上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遭遇过数不清的挫折。
  唯一让我自豪的是,无论面对多少次失败,多少不可能,我始终没有放弃,一直独自努力,就这样坚持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是这样的努力,为我赢得了宝贵的机会——去清华夏令营的机会,去自主招生考试的机会,跟招生老师面对面商谈的机会。就是这样的努力,让我踩准了每一级跳板,最后以不可思议的成绩和运气,走进了我梦想中的殿堂。
其他文献
成熟的重要標志,不是学会了“表达”,而是学会了“咽下”。
期刊
作者以温暖而轻柔的笔调,借由怀念的料理,细腻刻画出我们的烦恼与失落,却又恰到好处地赋予希望与勇气,展现出生命中微妙却又不可或缺的奇迹!  作者:【日】宮下奈都  出版单位: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8/08  大学毕业后,我现在在便利店工作。不是说便利店不好,可是如果想在小店工作,回故乡的小店工作就是了。甚至辜负父母的期望也要留在这里工作,而工作的地方竟是便利店,我难以启齿。  “我在一家叫
期刊
在这个崇尚金钱和财富的时代,“慢生活”似乎已经成了无用的奢侈品。  其实,许多人有这样的体验,比如那些经常吃山珍海味的老板,吃来吃去还是怀念小时候在农家的院子里,现摘带着露珠的黄瓜、小葱,配上妈妈亲手做的酱。  由此可见,伊壁鸠鲁说得对:快乐多半依赖于精神,较少依赖于物质。  所以,我们都误解了“慢生活”,以为那是一种没有效率的乏味,其实不然。卡尔·霍诺说,“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
期刊
不要等到生病了才知道身体的重要,分离了才知道拥有多宝贵。  大概因为我常坐飞机,每次飞机失事都能挑动我的神经。有一年我坐飞机从堪培拉起飞,飞到中途飞机掉了个头,又回到了堪培拉机场。后来下机才知道飞机的起落架出了问题,还好及时发现,没有酿成事故。其实我没有什么实感,只记得隔座的当地人打电话给儿子,说:“I’m so lucky.”  我记得我第一次跟厄运擦肩而过,是小学四年级。  课间我和小伙伴玩耍
期刊
0 1  我是个从小叛逆的人,和父母的关系一直紧张。  我和我爸出门,两人总是一前一后地走着,互相不说话。刚工作的时候,下了班能去外面社交就不會早回家。初入社会的我,总以为朋友遍天下,不缺陪伴。  对我爸打来的电话,我的回复总是十分不耐烦:“对,对,今晚不回家吃饭了,不要等我!”可我爸还是会固执地在小区门口等我,碰到他的时候,他总假装是刚遛弯回来。  有一次碰到邻居家的阿姨,看到我们父女俩,笑着说
期刊
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地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  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實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过得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  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有人真能积极不懈地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
期刊
世界上有一个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嘱咐你要多穿件衣服,要注意安全,你觉得很烦人,却也觉得很温暖。需要钱的时候,他总会说些赚钱不易之类的话来训你,边教训,边塞钱给你。这个人,叫做父母。  世界上有一个人,和你在一起时候,偶尔会和你打架,偶尔会和你斗嘴。他坏到总是抢你点心,总是向父母打小报告,但也总是爱护你比谁都多,你们有最亲密的关系。这个人,叫做手足。  世界上有一个人,不见面的时候你会一
期刊
第一次知道有抑郁症这个东西的时候是初中。我爸爸妈妈都是医院的工作人员,有时候吃饭看电视的时候会聊些医院的事,但是不多。因为毕竟医院里也没太多好事,最好的事就是没事,而且他们俩也不是一个医院的。那天晚上爸爸下班回家的时候脸都是白的,和妈妈说了几句话,妈妈脸色也变了,他们给我热了饭就出门了。晚上他们回家,我从他们的对话中听到,是隔壁楼的一个叔叔在家里拧开煤气自杀了,我爸妈是去帮忙料理后事的,听说爸爸医
期刊
想适时表现自己,给人好的印象,先得平常多充实自己。如果你是学生,除了课本,也要多读课外读物。即使平时上网随便看,也要懂得组合、整理,让散乱的消息成为系统的知识。  任何功夫都不能白下,任何学问都不能白学,学完就忘等于浪費生命。前事不忘能作后事之师,温故知新可以充实人生。  表现自己别忘了彰显别人,开会时关注自己说的,也要关注别人说的。“蓄势”是为了“待发”,“雌伏”是为“雄飞”。最好的表现时机是:
期刊
01  在地铁上旁观了一对母女吵架,觉得蛮有趣的。  小姑娘大概高中生的模样,正拿着手机刷新闻,忽然伸手戳了戳正眯着眼睛打盹的母亲,紧张兮兮:“妈你看,新闻上说有一家人因为吃了泡得太久的木耳都住院了,你以后千万别把木耳泡那么久了,多危险。”  做母亲的撇撇嘴:“别信这些有的没的,我做了这么多年饭,木耳都是这样吃,你还不是好好长大了。”  “昨天家里的凉调木耳……你不会也泡了好几天吧?”  “是又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