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俊雅 水墨神韵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ua_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青花瓷器生产史上,一共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元代,元青花的魅力贵在其原料,其创作的对称与严谨的画风。伦敦佳士得拍卖公司于2005年5月以14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元)成交价拍出的“鬼谷出山图”青花罐代表了元一朝青花的魅力。第二次的高潮是在明永宣两朝,这一时期的成功离不开永乐大帝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带回的苏麻离青给永宣两朝日益成熟的白胎上以永无可取代的青花色料之美,但这一朝的青花产品大部在引进国外原料的同时也广泛吸收了国外的文化与艺术,致使这一时期优秀的官窑青花制品在器型上标新立异,纹饰上也因中央的政策规范而雷同。相比之下,中国青花史上的第三次高潮——康雍时期,采用本土的青花原料和突出的水墨艺术,重视民窑创新,其成就实在是让人称赞。
  笔者很喜欢康熙朝的青花瓷器,它们是古典青花艺术的精华。清新俊雅,富含蕴意,在清三代的青花中独具魅力。正如《陶雅》一书所言:“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清之浓美者,亦可独步本朝矣。”这不是绝对的夸张,康熙朝的青花,其精美让人心动,水墨用色更使人震撼。无论在器型还是装饰纹样以及釉色配合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开拓与创新。
  在我国传统中,竹象征气节,并有青士、绿玉等美称。竹纹,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题材。用青花绘竹子,色彩简单,对比鲜明,具有水墨画竹的艺术效果。康熙朝青花的竹纹,是中国古代瓷绘竹纹艺术的一次飞跃发展,竹子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辅助纹饰,更形成了多种以竹为主体纹饰的青花艺术装饰。从青花竹纹的特点来看康熙的青花瓷,亦能顿感其“青花五彩”之意蕴、之俊美。
  按照通常的分类,康熙瓷器分早中晚三期。康熙早期(1662—1680年)的竹纹并不是很完善,多由民窑生产,这一时期出现的竹纹,有相当一部分是与文人画相结合的,造型及画风尚有明末遗风。在一些青花绘竹林七贤、庭院仕女类器物上,多以丛竹为背景。竹干较为纤弱且不相交,多运用几竹相聚的画法,根处或以三点法绘以草衬托,用点和线的变化来表现明暗关系,俗称为“沙地”或者“梅花点”,这反映了在康熙青花瓷的创作中对版画的暗面处理技法的学习。竹叶比较单薄,多以“个”字或“介”字表现,这一类画法沿袭了明末崇祯年间的外销类青花笔筒上竹纹的画法。同时,这一时期的竹纹也结合传统的人物故事,如以《西厢记》等故事为主体纹饰的人物故事盘,竹纹作辅助纹,画风写意,竹干上分浓淡,竹叶往往一笔点染,成散射向下状,初期笔触较细,犹如鸡爪“个”字形态。另外何一部分多是出现在碗盘类器皿中,初具康熙青花的写实及分水特征,但层次感不强。一般来说,竹节较为粗短,竹叶稀疏,勾线填色不太严谨,青花的色泽比较单一,浓淡层次少,一般为民窑生产的内销大宗产品。
  康熙中期(1680—1701年)的青花瓷器是康熙朝青花瓷器的代表。由于在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之后,从明朝末年开始的“官搭民烧”的做法形成一种固定的制度,官窑器大多数在御厂内完成制坯成型的工序,然后在民窑中搭烧。这一制度的实行,形成了官窑、民窑竞争的局面,使得民窑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精细程度,在技法上吸收了官窑精工细做的经验。景德镇民窑青花产品,以大件的青花瓷产品为主,包括传统的梅瓶和创新发展的大方瓶,以及各类花觚、凤尾尊、棒槌瓶、观音尊等,同时也生产各类盘碗、罐等。此时的青花色泽开始出现浓淡深浅的变化,且呈色稳定,逐步发展为“青花五彩”。青花竹纹的绘画利用青花色料的成熟,结合传统墨竹画法,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康熙中期民窑瓷器上的竹纹在表现形式上,一方面仍以丛竹的形式强调竹子的整体隽秀美感,主要出现在一些大件的罐、梅瓶或方瓶上。表现的内容主要以传统的松竹梅、蕉石竹、竹雀等为主,但在绘画上,有所创新。它追求竹枝的摇曳变幻,竹叶较之明代尖细,四周散射式的图案式画法,更多表现了水墨竹绘艺术。竹叶整体向下,用笔饱满,以分水技法表现叶片的明暗对比关系,竹叶交错繁密,竹枝茂盛交叉,画面构图饱满,用笔有力。不乏俊雅之美。
  另一方面,竹纹也广泛地出现在大方瓶的瓶颈至瓶口部位,或是凤尾尊、观音尊、壶等器型的主体纹饰之上,起辅助瓶身主体纹饰的作用。这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晚明开始出现,康熙时被广泛运用,一直影响到清朝后期。绘竹基本采用写意手法,线条更为纤细俊雅,竹枝并非全然挺直,而是随器物的弧度,或瓶颈部形状变化呈弯曲不折、柔中带刚的摇曳姿态。同时,分水技术明显提高,青花釉料用色自如,艺术效果显著,虽用墨不多却清新俊雅。后期,笔触逐渐放开,更具墨竹绘画技法,竹枝竹叶的绘画上枝叶更趋繁密。
  此时,竹纹还广泛地出现在民间的日用碗盘类器皿之上,除常见粗略的松竹梅、蕉竹外,还有一类单独的竹纹出现。但在竹纹的绘画上更加注重形态写实,单独的竹叶绘画上通常采用双勾的技法,再添色渲染。和其他纹饰组合时,则兼工带写,画面较之明代清雅。
  此期御窑厂也重新恢复生产,但主要是偏重于颜色釉的生产,青花瓷除大量的仿明官窑器外,多以小件的日用瓷和文房用具居多,但亦颇具特色。康熙朝政治上的辉煌成就影响着瓷器的青花纹饰风格。这些官窑瓷器上的竹纹洒脱苍劲,竹干粗壮,枝叶茂盛,极具写实之细致,亦含摇曳风姿之韵味,并富有生机勃勃之势。而且在这一时期,也有一部分开始强调竹叶,单独构成纹饰,或与灵芝组合,并以青花、青花斗彩的形式出现,通常构图饱满,双勾填色的画法较为精细。如故宫所藏的青花竹纹罐,其罐上的青花竹叶色泽浓艳而不单调,并在叶片当中出现清晰可辨的留白所表现的叶脉,绘工还以浓淡不一的笔法区分竹叶的正背面。“寿”字纹摇铃尊是这一时期的官窑代表器物,竹子作为常青植物之一,与“寿”字结合,并在近足处青花双弦纹内绘竹纹,构图疏朗大方,竹纹刻画细腻,特别是斜向横出的竹枝随风摇曳,竹叶细长,层次感较强。竹纹的表现随器形的变化而变化。
  此时更因为对青花料分水技法的熟练掌握及西方画透视技法的学习,竹叶的浓淡过渡自然,更富有立体感。较之该期民窑产品,更突出了康熙青花的水墨“分水”皴染技法。
  同时,康熙青花瓷器上的青花竹纹不仅仅作为装饰图案,还有与竹形器型相结合的器物,如上述的青花竹纹罐,竹叶与罐的竹节相统一。还有故宫藏的“岁寒三友”青花茶壶,竹叶还与以青花竹节作装饰造型的壶流相结合。虽图案性不及明代,但写实性、水墨感及形态的变化上,都表现了该期青花作品之成就。
  康熙晚期(1701—1722年),由于对明初青花的模仿广为追求,官民窑都对这种呈色鲜艳的煅烧的珠明料没有及时地推广。其民窑的竹纹,青花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向浅淡灰暗过渡,且呈色不稳;官窑竹纹随着各类色釉的发展,更趋向于以不同色彩表现竹纹,竹纹在青花瓷产品上的表现,略趋繁缛。
  中国的绘画艺术一直强调水墨的自然与统一,青花艺术在我国的成功发展正是因为它的青白二色也表现了水墨画中的黑白二色的雅致。中国的文人一直偏爱水墨画,其中的墨竹艺术,更因其竹子本身的不畏严寒,不趋炎附势的清高坚贞气节备受历代文人雅时之青睐。中国的瓷绘艺术是伴随着中国绘画而成长起来的,它紧随中国绘画的发展与变化,瓷器绘画中的竹画艺术发展也是如此。而青花所绘竹纹,色彩对比鲜明,能表现出竹纹的清雅之风。而康熙一朝的青花竹纹,更因胎、釉的进步,特别是分水技法的完善,而尤具水墨效果,让中国瓷器上的竹绘艺术达到顶峰。同样,通过对青花竹纹的分析与鉴赏,亦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康熙青花瓷永恒的魅力。
  
  (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笔者收藏有一件瓷盘,正面有浮雕塔形图案和“表忠塔”三个大字,并印有“明治三十七八年战历,忠魂永远二辉夕旅顺白玉山顶,总丈夕二百十八尺”文字。背面印有“昭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旅顺要塞司令部许可济昭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旅顺要港部司令部许可济”。  据查资料,瓷盘中的表忠塔就是现位于大连旅顺口的白玉山塔。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政府为“慰战死者英灵,千秋传载其英烈”,当时的日海军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
期刊
收藏界素有“官窑优于民窑,琢器胜于圆器”之说,其实,民窑圆器也精彩。综观时下,收藏大军浩浩荡荡,淘宝势头如火如茶。在人们把收藏的目光紧盯“官窑”与“琢器”时,“民窑圆器”留下了空档。笔者为工薪阶层,入道不长,量入而出,不敢奢求,六年来采用避“官”就“民”,避“琢”就“圆”,避拍场就地摊的“战略战术”,也“淘”得一些好东西。每每请出把玩观赏,其乐融融,有道是“珍宝”共赏,本人不敢独享,现介绍几件,以
期刊
12.元釉下彩绘水波纹长颈扁腹瓶(图12),口径2.8厘米,底径5.2厘米,高14厘米,1967年南昌市出土,现藏江西省博物馆。贮器。小口,细长颈,扁圆腹,圈足,底足无釉,露灰白色胎。口沿下、圈足均绘褐彩,其余部位满绘水波纹,波兴浪卷,翻滚奔腾,笔势的顺逆往返,运笔的轻重缓急,线条的粗细疏密,都有强烈的节奏和韵律感,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画写意的影响(图12)。成对出土,比较难得。  13.南宋黑釉剔花
期刊
一、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生产于唐代(618—907年)的彩色低温铅釉。它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铜、铁、钻、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里加入很多的炼铅熔渣和铅灰做助熔剂,经过约800度的高温烧制而成。釉面呈现深绿、浅绿、翠绿及蓝、黄、白、赭、褐等多种色彩,但以黄、绿、白三彩为主。唐三彩以铅的氧化物作为助熔剂,目的是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窑里烧制时各种着色金属氧化物熔于铅釉中并向四方扩散
期刊
荷花的高洁典雅和靓丽飘逸为世人所共识。“出淤泥而不染”,又让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按耐不住,不吝把笔墨、水彩尽情挥洒在一波池塘中的荷花、荷叶之上,不少佳作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感慨万千。其中,张大千先生是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绘画荷花的佼佼者,也是中国当代绘画荷花的卓越大家。    张大千的艺术个性风流倜傥,豪迈不羁,潇洒如神仙。刘海粟和张大千一样,都进行过泼墨泼彩画的探索,并作出重要贡献,但艺术风格
期刊
“货布”钱是王莽于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货币改制时铸造的钱币,铸行了长达十年之久,与“大泉五十”、“货泉”合为王莽三大“长命钱”。当时通行一布可当值“货泉”25枚,亦当“大泉五十”钱25枚,其制作与名品“十布”一样工整,在王莽铸币中当属铸量较大的一种。由于“货布”钱造型优美,铸工精湛,近年来随收藏的不断升温,也倍受广大泉友所珍爱,其市场价格由二十年前的5元扶摇直上,现在已经每枚上涨至120元
期刊
根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三月十一日,国民政府令行政院转发财政部执行的《设立省银行或地方银行及领用或发行兑换券暂行办法》规定:安徽地方银行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一月十六日在芜湖长街徽州会馆成立。抗战胜利后随省政府迁至合肥,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十二月九日改组为安徽省银行。1949年5月由人民政府接收,从而结束了该行的历史。  安徽地方银行的历任董事长都是由财政厅长兼任,因工作关系先后
期刊
“泉府元神”背松鹤人物,此钱面文有人释为“本命之神”,有误。  “咸丰通宝”宝福局“一百”,应为生坑品。钱面文字遒劲秀丽,颇具黄山谷之风,虽历百余年,然古意盎然。按清钱定制当十以上应为重宝,此钱当值一百,却称为“通宝”,为宝福局所铸之特例。  “福建通宝”背“二文”,此钱为民国初年铸。背双旗图案,右侧旗帜有五条与六条之分,六条者少见。  “咸丰重宝”宝福局背“一十”,计重五钱,生坑传世品,较少见。
期刊
“宣和元宝”是北宋宣和年问(公元1119-1125年)铸造的年号钱。据有关资料介绍,北宋时期的货币是以铜、铁铸钱为主。“宣和元宝”是宋徽宗赵佶执政时最后铸造的行用钱。但该钱仅见小平铜钱,钱文篆、隶成对,制作精美,因其稀少久为世人所重。  笔者收藏钱币多年,偶得一枚“宣和元宝”铁钱,直径45毫米,穿径11毫米,厚4毫米,重32克。该钱币品相完好,面文光背,钱文旋读篆书“宣和元宝”。笔画圆润流畅,字体
期刊
(一)“朝鲜通宝”阔缘当十大钱    朝鲜开国于公元1393年,高丽王朝李成桂将军废高丽王自立为王,改国号朝鲜。世宗李掏于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始铸“朝鲜通宝”,仁祖李宗于1633年(明崇祯六年)也铸“朝鲜通宝”,正宗十七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铸造了当十大铜钱,分纪值和无纪值两种版别。纪值的背文为“穿上一户、穿右一钱”;光背的又分为面文大字和小字两种版别。同时还铸行“常平通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