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策略是较为新颖的方式,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认识到问题导学策略的重要意义,并通过不同的角度加以应用。结合具体的案例针对问题导学策略的运用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问题导学策略;小学数学;运用
   从理论上分析,问题导学策略主要是指课堂教学当中以教材知识作为基础,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对问题加以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的重要性
   1.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问题导学是当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其内容比较简单,在应用问题导学过程当中,可以实现学生对教学节奏的适应,于无形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在问题导学策略的应用过程当中,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对完善教学过程、实现过程最优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活跃小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加以分析,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以此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对问题导学策略的有效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其印象,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满足的,也是新时代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关键[1]。
   3.增进师生情感
   课堂是拉近师生距离、增进情感的主要场所,应用问题导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比如在问答环节,如果学生回答正确,那么可以得到教师的称赞,相反如果回答错误会得到教师的鼓励与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进一步实现教学的目的性与针对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策略的措施
   1.加强互逆性问题的引导
   要想真正发挥出问题导学策略的作用,教师可以应用互逆性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在问题设计的時候,数学教师需要多角度地进行分析,依据教材要求、教材任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一步把握逆向思维的方式,突破学生自身思维的禁锢。当然,值得注意的一点,逆向思维教学难度比较大,尤其在问题设计方面不可趋于表面化,需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得出正确的答案。比如在学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所引起数的大小变化时,根据教材的内容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认识到小数点向右移动与向左移动时数大小变化的情况,对此可以选择互逆性问题,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分析,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有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加深印象[2]。
   2.应用启发性问题进行引导
   启发性问题在引导学生方面可以提高其理解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对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比如在学习“可能性”的时候,便可以采取问题导学法,由教师先提出问题,如果在每个人的面前出现一个小纸盒,纸盒里有两颗胶囊,每一颗胶囊无论大小、形状都是一样的,唯独颜色不同,包括绿色和红色两种,如果从小纸盒中取出其中的一颗胶囊会是什么颜色呢?这个时候数学教师还要加强对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对课件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探究胶囊的颜色。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胶囊选取的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然后得出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刚从小纸盒内拿出胶囊的时候,一定是绿色或者红色,有这两种可能,这便是确定事件。从小纸盒中选出胶囊时有可能会选择绿色胶囊,也有可能会选择红色胶囊,这便是不确定事件,经过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提升知识理解能力,也能正确地掌握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3.引导学生提问
   从属性上分析,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如果在传统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仅仅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则无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在当前新课改的有效深入下,加强对问题导学策略的有效应用,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外,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对学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难点进行表述,然后分析。这种方法能够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又能营造良好的氛围。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导学教学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任务制订完善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比如在学习“分数的乘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重点与难点。
   参考文献:
   [1]彭国荣.关于“问题导学”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21):130-132.
   [2]方金荣,潘江武,方宏伙.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中培养学生“四种能力”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271-27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阶段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要促进中学生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掌握基本技能,启迪智慧,让学生在活动之中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足球教学,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提升,真正让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同步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围绕初中体育中足球教学训练的有效开展策略做一阐述。  关键词:初中足球教學;有效训练;开展;策略  为让中学生拥有健康体魄,促进其全面发展,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开展阳光足球
摘 要:数学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对它情有独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是成功者。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许多女生都是佼佼者,但是到了高中阶段便会出现一个怪现象,她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甚至还出现了部分女生严重偏科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解题思路和逻辑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慧的火花。为了让高中女生的数
摘 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了讨论,并根据人教版教材和初中生的真实学习情况、需要提出了几点建议,如营造良好氛围、精心设计内容、科学布置任务等。希望能够为教师组织学生复习知识、学生深化道德与法治意识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复习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课程基础知识讲解完毕后带领学生复习知识已经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
摘 要:在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但对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越来越重视,同时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关注,抽象能力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并且要利用有效方式及措施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供更有力的帮助,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抽象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课程中有很多知
摘 要:新课改大力提倡,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小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但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依然以传统的讲述模式为主,借助“满堂灌”“一言堂”等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给小学生,潜意识里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得不偿失。为此,随着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的不断渗透,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创设情境、大胆质疑、小组合作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摘 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学习,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基于现有的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减少学生“思而不学”或者“学而不思”的情况,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程度,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从深度学习理念出发,研究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深度学习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初中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翻转课堂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它不仅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转换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传统课堂模式不同的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旨在将新课的教学内容公布给学生,作为他们的课前预习内容,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学习来完成预习工作,并将在预习中遇到的各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世界所知,美好缱绻的《詩经》、详尽真实的《史记》,飞马送别离、桃源看百态,美好的文言文是我们语文学习、立足的根本,尤其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初中时期是文言文打好基础的关键时刻,教师应当尤其重视文言文的理解、阅读。但是在这一时期常常会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死记硬背、不解文意、需要反复讲解,所以作为文言文的教育者要学会调整方法,将趣味性纳入其
摘 要:教师在微课教学中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生物學微课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微课;深度学习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共享理念的逐步深入,开放的教育资源与平台蓬勃发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教学模式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