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人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育。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是高等学校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继往开来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使命。如何在当今和谐社会背景下保证高校青年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研究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时代迫切的需要。文章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对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通过这些路径,使高校青年教师达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成为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刘萍(1970-),女,山东青岛人,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体育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山东青岛26655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73-02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发展战略中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青年教师的总数占高校教师总数一半,作为高校教育骨干后备军的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重任是高校向前发展的主力军,也是高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当今和谐社会背景下更多地关注青年教师的需求与发展,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保持青年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深入分析青年教师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专门制定解决青年教师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措施,保持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是当今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对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和谐社会指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应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服从和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局,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持续稳定做出贡献。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关注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高教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教学理念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这就给高校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复杂性和艰巨性,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其规律与原则,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宏大目标。
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从微观视野下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加,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高校人力资源的流动加大。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外语水平较高,计算机能力较强,学历较高,现代科学意识较强,他们受市场经济冲击的流动性很大。流动的趋势是:基础性教育院校向综合性院校流动,中小城市院校向大中城市院校流动,内地院校向沿海地区院校流动,办学效益差的院校向办学效益好的院校流动,国内院校向国外院校流动,一些其他成员流出教育系统,成为企业家、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校外兼职的在教师群体也在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下“从一而终”的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他们对自己人生发展的目标不断产生动摇。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待遇较低、敬业精神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原因也困扰着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从中观视野下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使高校出现一种趋势,重点院校或实用性强的专业成为人才市场的热门需求,而普通院校的文史哲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和其他一些基础理论专业,不同程度地受到冷落。高校中利益的分化,使一些青年教师心态失衡,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积极性。经济发展加速推进,市场主体逐渐多元化,市场关系逐步复杂化,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缺陷不断显现,负面效应越来越大,中华民族“重义轻利”和“社会本位”的传统观念遭到冲击和挑战。这些变化必然会影响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和行动,使其思想产生自主性、选择性和差异性,使其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呈现多样化。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3.从宏观视野下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直接影响着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和行为。国家政治经济高速的发展,使留学归国的高校教师逐年增多,青年教师群体不断增大,高校青年教师状况更趋复杂。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定岗定编、高校青年教师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对政治发展和自身修养方面欠缺较多。分配制度改革“效率优先,按劳取酬、优劳优酬”,造成了教师待遇的差异,加之长期面临知识不断更新、受教育者要求越来越高的压力,以及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压力,使高校青年教师的心态更为复杂。网络化使青年教师工作方便自如,生活多姿多彩。知识视野大大开阔,平等民主意识加强。但是,网络世界纷繁复杂,西方政治文化的渗透对青年教师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和道德观念都产生的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高校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应朝多元化发展。用竞争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向前发展,各高校应在青年教师职称评审、科研经费申请、奖项评选、年终考核等方面尽量公平竞争、择优而用,使竞争机制向良性发展,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各高校还应加大青年教师对院系工作和建设的知情权力度,使青年教师尽可能的参与决策,提高青年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各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时,应将人才稳定与引进并重、使用与培养结合、个人发展与团队合作并进。通过做课题、搞科研项目有意识地锻炼他们,努力构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平台。
2.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青年教师成长环境。青年教师在教学上是主力,在班级管理中是强者,在科研上力争上游,这些是青年教师的梦想,他们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就希望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应该为青年教师营造一个“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软环境,让青年教师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3.加强青年教师被使用的信任感。青年教师有非常强烈的被信任要求,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地位正好符合这种要求。青年教师对工作热情度高、充满自信,在工作中敢作敢为,自信心强,有着非常迫切的成就欲望,因为他们就业的时间短、经验不足,思想有顾虑,他们非常希望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赏识和信任,特别是领导的信任。对青年教师来讲,领导的支持与信任是最有力的奖励。作为管理者和领导,应充分相信青年教师的智慧,尊重他们的建议,让他们在信任的激励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4.加大力度关怀和爱护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工作的时间短,工资低,面临着成家立业,奉养老人和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等问题。所以,他们心理压力很大,物质需求很高。领导应更多地关心和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中的难题,努力创造条件,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5.培养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建设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高校发展的动力在于学科建设。要想办好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学,就要舍得投资建设高级的甚至接近世界水平的实验室,为学科带头人创造好的物质条件,才能拓宽他们科研攻关的难度。要依托实验室的建设,培养青年教师中有潜力、有创新、有成果的青年博士、硕士,使他们组成学科带头人后备军,组织院士和知名专家对他们进行专门培养,鼓励有真才实学的学科带头人大胆创新,不断创造新科技尖端项目,加快学科队伍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6.加强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对青年教师必然的要求,青年教师是否有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青年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高校要结合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大对青年教师师德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地培养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7.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后续培养。高校办学资金紧张,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着师资队伍的培养。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中青年教师越来越多,要求培养的青年教师也越来越多。为此,高校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强师资培养工作,确保师资培养经费到位。经费使用要力争合理,对不同的培养方向应采取不同的经费使用办法。青年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很强烈,他们希望得到进修提高的机会。各高校应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一起抓,不断培养动态的人才梯队,不断输送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学习进修,应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8.加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青年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要经常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青年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使青年教师认识到教书育人的光荣,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为培养高质量人才而努力工作。教书育人是一种无上光荣的事业,青年教师要自强、自爱、自尊、自重,牢固树立职业的光荣感。同时,又要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总之,在和谐社会下人才竞争非常激烈,高校应放眼未来,坚持把青年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使用、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参考文献]
[1]谢维和.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基本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
[2]刘旺.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3]连丽霞,雷新华,张蓉.可持续发展与我国西部农村妇女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6(2).
[4]李慧.中学青年教师成长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对策[DB/OL].http://dlib. 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07&filename=2007173852.nh,2007-10-19.
[5]韦铁源.行动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最佳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0(9).
[6]李海莲.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师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3).
[7]梁德全.关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8).
[关键词]和谐社会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刘萍(1970-),女,山东青岛人,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体育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山东青岛26655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73-02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发展战略中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青年教师的总数占高校教师总数一半,作为高校教育骨干后备军的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重任是高校向前发展的主力军,也是高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当今和谐社会背景下更多地关注青年教师的需求与发展,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保持青年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深入分析青年教师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专门制定解决青年教师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措施,保持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是当今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对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和谐社会指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应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服从和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局,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持续稳定做出贡献。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关注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高教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教学理念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这就给高校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复杂性和艰巨性,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其规律与原则,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宏大目标。
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从微观视野下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加,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高校人力资源的流动加大。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外语水平较高,计算机能力较强,学历较高,现代科学意识较强,他们受市场经济冲击的流动性很大。流动的趋势是:基础性教育院校向综合性院校流动,中小城市院校向大中城市院校流动,内地院校向沿海地区院校流动,办学效益差的院校向办学效益好的院校流动,国内院校向国外院校流动,一些其他成员流出教育系统,成为企业家、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校外兼职的在教师群体也在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下“从一而终”的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他们对自己人生发展的目标不断产生动摇。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待遇较低、敬业精神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原因也困扰着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从中观视野下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使高校出现一种趋势,重点院校或实用性强的专业成为人才市场的热门需求,而普通院校的文史哲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和其他一些基础理论专业,不同程度地受到冷落。高校中利益的分化,使一些青年教师心态失衡,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积极性。经济发展加速推进,市场主体逐渐多元化,市场关系逐步复杂化,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缺陷不断显现,负面效应越来越大,中华民族“重义轻利”和“社会本位”的传统观念遭到冲击和挑战。这些变化必然会影响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和行动,使其思想产生自主性、选择性和差异性,使其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呈现多样化。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3.从宏观视野下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直接影响着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和行为。国家政治经济高速的发展,使留学归国的高校教师逐年增多,青年教师群体不断增大,高校青年教师状况更趋复杂。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定岗定编、高校青年教师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对政治发展和自身修养方面欠缺较多。分配制度改革“效率优先,按劳取酬、优劳优酬”,造成了教师待遇的差异,加之长期面临知识不断更新、受教育者要求越来越高的压力,以及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压力,使高校青年教师的心态更为复杂。网络化使青年教师工作方便自如,生活多姿多彩。知识视野大大开阔,平等民主意识加强。但是,网络世界纷繁复杂,西方政治文化的渗透对青年教师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和道德观念都产生的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高校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应朝多元化发展。用竞争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向前发展,各高校应在青年教师职称评审、科研经费申请、奖项评选、年终考核等方面尽量公平竞争、择优而用,使竞争机制向良性发展,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各高校还应加大青年教师对院系工作和建设的知情权力度,使青年教师尽可能的参与决策,提高青年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各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时,应将人才稳定与引进并重、使用与培养结合、个人发展与团队合作并进。通过做课题、搞科研项目有意识地锻炼他们,努力构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平台。
2.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青年教师成长环境。青年教师在教学上是主力,在班级管理中是强者,在科研上力争上游,这些是青年教师的梦想,他们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就希望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应该为青年教师营造一个“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软环境,让青年教师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3.加强青年教师被使用的信任感。青年教师有非常强烈的被信任要求,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地位正好符合这种要求。青年教师对工作热情度高、充满自信,在工作中敢作敢为,自信心强,有着非常迫切的成就欲望,因为他们就业的时间短、经验不足,思想有顾虑,他们非常希望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赏识和信任,特别是领导的信任。对青年教师来讲,领导的支持与信任是最有力的奖励。作为管理者和领导,应充分相信青年教师的智慧,尊重他们的建议,让他们在信任的激励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4.加大力度关怀和爱护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工作的时间短,工资低,面临着成家立业,奉养老人和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等问题。所以,他们心理压力很大,物质需求很高。领导应更多地关心和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中的难题,努力创造条件,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5.培养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建设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高校发展的动力在于学科建设。要想办好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学,就要舍得投资建设高级的甚至接近世界水平的实验室,为学科带头人创造好的物质条件,才能拓宽他们科研攻关的难度。要依托实验室的建设,培养青年教师中有潜力、有创新、有成果的青年博士、硕士,使他们组成学科带头人后备军,组织院士和知名专家对他们进行专门培养,鼓励有真才实学的学科带头人大胆创新,不断创造新科技尖端项目,加快学科队伍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6.加强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对青年教师必然的要求,青年教师是否有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青年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高校要结合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大对青年教师师德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地培养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7.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后续培养。高校办学资金紧张,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着师资队伍的培养。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中青年教师越来越多,要求培养的青年教师也越来越多。为此,高校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强师资培养工作,确保师资培养经费到位。经费使用要力争合理,对不同的培养方向应采取不同的经费使用办法。青年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很强烈,他们希望得到进修提高的机会。各高校应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一起抓,不断培养动态的人才梯队,不断输送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学习进修,应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8.加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青年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要经常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青年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使青年教师认识到教书育人的光荣,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为培养高质量人才而努力工作。教书育人是一种无上光荣的事业,青年教师要自强、自爱、自尊、自重,牢固树立职业的光荣感。同时,又要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总之,在和谐社会下人才竞争非常激烈,高校应放眼未来,坚持把青年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使用、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参考文献]
[1]谢维和.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基本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
[2]刘旺.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3]连丽霞,雷新华,张蓉.可持续发展与我国西部农村妇女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6(2).
[4]李慧.中学青年教师成长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对策[DB/OL].http://dlib. 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07&filename=2007173852.nh,2007-10-19.
[5]韦铁源.行动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最佳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0(9).
[6]李海莲.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师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3).
[7]梁德全.关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