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革命摇篮井冈山南麓的遂川县,灵峰耸翠,山清水秀。绵延不断的山岭上,井然有序地生长着一排排金橘树。每到金秋,放眼望去,在郁郁葱葱的金橘树上黄澄澄的金橘挂满枝头,好一派“金橘之乡”的丰收景象。
“六年前,我们县非常荣幸地被列为省级首批课改实验区;六年来,我们在课改这块实验田里风雨兼程;六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首往事,曾经的风雨已不再让我们忧虑,明天的行程将更加值得憧憬!”2007年12月13日,在遂川县课改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会开幕式上,县教育局局长罗华的总结报告一开篇,就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诠释了遂川教育人对“敢闯新路”“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的独特理解。
遂川县系国家级贫困县,广大山区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2002年秋,遂川县在被列为吉安市第一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后,县教育局抓住契机,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切入点,在全县开展了诸如课例研究竞赛、合作备课、“双送”活动等一系列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了变少数人参与为人人参与、变教师个人单兵作战为团队集体攻关的教研氛围,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已经成为全县教师的自觉行动。近年来,遂川县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中小学出现了学生快乐学习、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快速发展的喜人局面。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茁壮成长
2007年12月14日,在泉江小学的操场上,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机令人目不暇接,分成若干活动小区的偌大操场成了流动的展览大厅,遂川县课改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会城区学校现场会在这里举行。记者在学生“小导游”的引导下边走边看,踢毽子的学生蹦来跳去,玩得花样繁多,尽显阳光体育的风采;书法组的学生挥毫泼墨,“风华正茂”四个大字一气呵成;刺绣、舞蹈、腰鼓小组的学生各领风骚……那真是一个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场面,几百个参与活动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向省、市、县及其他学校来宾展示他们的特长,表达他们的快乐。
记者来到“三字经”活动展示现场,只见学生们正手拿快板边打节奏边说唱:“住校生,真能干,生活自理好习惯。洗净餐具把米放,一日三餐不能忘。端饭排队好儿样,剩饭剩菜桶里放。”“专门为住校生的衣食住行编儿歌?”看到记者的疑惑,县教研室的刘崇江老师解释说:“遂川县地处山区,学生住得分散。网点布局调整后,每个中心小学都有了住校生,学校老师既要当老师也要当家长。为落实实践育人的要求,泉江小学、西溪中心小学等一些学校就用童谣的形式编写了像《养成教育三字经》之类的学生读本,组织住校生开展内容新鲜、形式新颖的礼仪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除了引导学生熟读《养成教育三字经》外,我们还开展了‘诚信’‘善行’‘感恩’等专题读书活动以及‘大手牵小手、同读一本书’系列共读活动。”采访中,泉江小学校长刘裕十分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些活动不仅在泉江小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带动全县其他学校开展了以构建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观看了学生的表演和听了刘裕校长的介绍,记者与所有参观者一样从内心里感慨起来,有益的读书活动,正如英国哲学专家留卡儿所说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那样,在浓郁书香的对话中,遂川县中小学学生的道德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这正是学生们对校园充满向往与热爱的奥妙所在。
据了解,遂川县的许多中小学不仅开展了读书活动,还开设了“小记者”“小节目主持人”“小播音员”“小农场劳动实践”等各种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自主参与、自我管理,并经常参加全县性的中小学生体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说到课改带给学生的变化,遂川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县课改指导小组组长罗豪自豪地告诉记者:“新课程强调学生成长的过程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茁壮成长,这是我们践行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六年的实践证明,这着棋走对了!”
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
为了更好地总结全县六年来的课改成果,进一步深入细致地推动农村课改,遂川县教育局把这个活动既作为一次经验总结会,又作为一次工作动员会,会议的成果展示活动不仅在县城举行,而且还根据全县特点将农村中小学分成六个片区连续举行,让课改的春风吹进每个师生的心田。
12月17日上午,记者在遂川县衙前片区采访时看到,在禾源小学叶琼华老师执教《木笛》的教室里,坐满了来自衙前片区各学校的教师,教室外的走廊上都挤满了人。当叶老师用极富感染力和启发性的语言提出富有思辨性的问题时,学生个个高举着右手,跃跃欲试,生怕老师叫不到自己发言。教学气氛之活跃,学生思维之敏捷,让现场的每个人无不点头叫好。而在遂川县大汾片区的教师座谈会上,几位优秀教师成长的经验介绍,更是让记者感受到了教师在课改中获得的成功喜悦和快乐。
“我叫朱传家,今年54岁了,一直在中学教学思想品德课。课改启动后,我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年轻教师一起不断地更新观念、积累经验。在2005年全省初中思品研讨会上,我执教的思想品德课以创新的教学设计博得了与会教师的热烈掌声,获得了全省一等奖。课改,燃起了我青春的激情。”遂川县戴家埔乡马槽小学是一个大山深处的一人一校的教学点,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在这所学校任教的李堂华老师更是激情满怀:“我能够被评为全省优秀班主任,功归课改!”
课改,不仅让中老年教师尝到甜头,更让许多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遂川县左安中学的刘本群老师2002年从吉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后,因学校缺数学教师而转岗教了初中数学。由于肯学习、善钻研和主动参与教研活动,短短几年间他便成长为县初中数学学科的带头人,多次荣获县初中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07年又在全市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听了他的精品课后,衙前中学张明亮老师感慨地说:“以前我总是埋怨自己的学生基础差、不配合,在听了刘本群老师的课后才知道,原来还是自己教学设计不够好。”水南明德小学黄九香老师说:“课改前,我习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一股脑儿塞进一个个小脑袋。课改实验后,当我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时,顿时茅塞顿开。于是学会了在课堂上放手,在辅导时放手,在班级管理上放手,孩子们不仅能自主学习,还能自主管理。”
关心、尊重每位教师,为每位教师的成长和成功创造机会,遂川县的“强师工程”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了他们自己。
学校:在校本教研制度的创新中发展
为了展示全县各中小学课改工作历程,促进校际间的课改经验交流,遂川县各中小学分别制作了一些课改成果展板,集中展示学校的课改过程和成果。一直陪着记者采访的县教研室主任刘承体告诉记者,全县各中小学的七十多块课改成果展板上的内容,是各校课改六年成果的一个缩影。
然而在课改初期,遂川县教育局在探索如何由“点”到“面”培训教师上却备尝艰辛。在校本教研像春风般从深圳南山区传开,遂川县被列为“首批创建校本教研工作示范基地”之后,通过建立“一把手负责制、问题会诊制、调研督察制、网络联动制、反馈月报制”的校本教研机制,全县的课改工作才得以扎实有效地稳步推进。
遂川县荧屏小学校长康小玲向记者讲述了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她介绍说,在一次语文组单元测评小结会上,学校组织教师们坐在一起寻找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结果发现阅读题失分太多。学校教务处就因势利导,组织骨干教师互相观摩课堂教学,并对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阅读课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很被动,学生的阅读量太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掌握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倡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全校的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在遂川,像荧屏小学这样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策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做法,校长们称之为“草根研究”。因为,以往遇到教学问题,教师们习惯于请教研员来“释疑解惑”。现在有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通过学校教师自身的努力来解决”。
曾经当过学校校长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修祯对记者说:“县委、县政府着力引导学校进行内部管理变革,校本教研制度的创新是变革中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
课程:本土资源开发遍地开花
说到遂川,无人不提狗牯脑茶。狗牯脑茶是江西的珍贵名茶之一,产于罗霄山脉南麓支脉的遂川县汤湖镇狗牯脑山。该山形似狗头,当地人为其取名“狗牯脑”,所产之茶即从其名。狗牯脑山常年清泉不绝,云雾弥漫,苍松劲竹,百鸟高歌,更有肥沃的乌沙壤土,昼夜温差较大,确是一个栽培茶树的绝妙佳境。产于明代末年的狗牯脑茶,如今是遂川县的地理标志产品,已被列入联合国政府采购商品目录中,茶业成为遂川县的一项支柱产业。在汤湖镇,不仅有清朗秀美的茶山风光,还有内涵丰富的茶文化。茶农娶亲嫁女、走亲访友、生意洽谈,时时处处离不开茶,茶成了汤湖镇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坐落在汤湖镇旁的遂川县阳光希望小学可谓得天独厚,那里的学生大部分是茶农的孩子。该校校长黄闰进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教师个个懂茶,而且学生也是茶的行家。”这一鲜明的地方特色资源,就成了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优势。为此,学校不仅引导教师参与编写校本教材,还邀请了家长、茶厂的技术员、茶艺师、销售能人甚至学生一同参与开发茶文化课程,茶园已成为学生学习茶的大课堂。
在阳光希望小学采访时,正逢身着茶厂工作服的茶技师带着学生来到学校附近的茶园上实践课。在听老师讲解完采摘茶叶的技术要领后,学生们挎着小竹篓,像鸟儿出笼般欢笑着有序地走进翠绿的茶树丛中,其中几个身穿红色上衣的女生特别显眼。记者走上前去,只见一个女生两手同时快速地在新长出的茶树上唰唰地舞动几下,眨眼间的工夫,两个手掌里就捏满了鲜嫩的茶叶。
“老师,刚才您讲的不要漏采是什么意思啊?”一个男同学边采茶叶边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个问题提得好!不要漏采是指由于春茶萌发比较集中,在高峰期之前一般要分两批次专采对夹叶,以免老在树上。上学期一个同学把不要漏采理解成了采光摘净,他一次性把整棵茶树上的叶子全部采光了,茶树成了光头和尚。”老师幽默的讲解引起了学生们会心的欢笑……
遂川县不仅茶叶有名,而且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资源十分丰富。遂川县草林镇圩场就是毛泽东亲手创建的第一个红色圩场,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山上军民提供了棉花、药材、食盐等非常缺乏的物资,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草林中学将这些动人的故事编辑成校本教材《草林红色圩场》,通过开展读一本红书、讲一个红故事、唱一首红歌、访一个红军后代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校长郭显淮对记者说:“遂川县地处井冈山脚下,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我们做老师的有责任让下一代了解家乡的红色历史和革命传统。”
像阳光希望小学、草林中学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一样,遂川县各中小学充分地利用本土资源对校本课程进行了开发与实践。有的颂扬家乡风土人情,如禾源中心小学的《魅力禾源》、碧洲中学的《走进碧洲》、黄坑中学的《简要客家礼俗》;有的着眼学生的专题教育,如禾源中学的《感恩的心》、高坪小学的《千年鸟道》……一校一主题,一校一特色,本本校本教材像一颗颗美丽的贝壳,让记者在翻阅的同时欣赏着、感动着,情不自禁地打开书本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六年的时间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也许略显短暂。可课改的六年,使遂川的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课改,改变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课改,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豪;课改,改变了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家长对教育更加认同、对课改更加支持。相信遂川教育人一定会满怀丰收的喜悦,继续在课改之路上探索前行。在来年金橘飘香时,遂川教育的丰收景象将更加令人瞩目!
□本栏责任编辑 廖肇银
E-mail:[email protected]
“六年前,我们县非常荣幸地被列为省级首批课改实验区;六年来,我们在课改这块实验田里风雨兼程;六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首往事,曾经的风雨已不再让我们忧虑,明天的行程将更加值得憧憬!”2007年12月13日,在遂川县课改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会开幕式上,县教育局局长罗华的总结报告一开篇,就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诠释了遂川教育人对“敢闯新路”“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的独特理解。
遂川县系国家级贫困县,广大山区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2002年秋,遂川县在被列为吉安市第一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后,县教育局抓住契机,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切入点,在全县开展了诸如课例研究竞赛、合作备课、“双送”活动等一系列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了变少数人参与为人人参与、变教师个人单兵作战为团队集体攻关的教研氛围,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已经成为全县教师的自觉行动。近年来,遂川县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中小学出现了学生快乐学习、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快速发展的喜人局面。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茁壮成长
2007年12月14日,在泉江小学的操场上,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机令人目不暇接,分成若干活动小区的偌大操场成了流动的展览大厅,遂川县课改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会城区学校现场会在这里举行。记者在学生“小导游”的引导下边走边看,踢毽子的学生蹦来跳去,玩得花样繁多,尽显阳光体育的风采;书法组的学生挥毫泼墨,“风华正茂”四个大字一气呵成;刺绣、舞蹈、腰鼓小组的学生各领风骚……那真是一个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场面,几百个参与活动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向省、市、县及其他学校来宾展示他们的特长,表达他们的快乐。
记者来到“三字经”活动展示现场,只见学生们正手拿快板边打节奏边说唱:“住校生,真能干,生活自理好习惯。洗净餐具把米放,一日三餐不能忘。端饭排队好儿样,剩饭剩菜桶里放。”“专门为住校生的衣食住行编儿歌?”看到记者的疑惑,县教研室的刘崇江老师解释说:“遂川县地处山区,学生住得分散。网点布局调整后,每个中心小学都有了住校生,学校老师既要当老师也要当家长。为落实实践育人的要求,泉江小学、西溪中心小学等一些学校就用童谣的形式编写了像《养成教育三字经》之类的学生读本,组织住校生开展内容新鲜、形式新颖的礼仪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除了引导学生熟读《养成教育三字经》外,我们还开展了‘诚信’‘善行’‘感恩’等专题读书活动以及‘大手牵小手、同读一本书’系列共读活动。”采访中,泉江小学校长刘裕十分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些活动不仅在泉江小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带动全县其他学校开展了以构建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观看了学生的表演和听了刘裕校长的介绍,记者与所有参观者一样从内心里感慨起来,有益的读书活动,正如英国哲学专家留卡儿所说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那样,在浓郁书香的对话中,遂川县中小学学生的道德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这正是学生们对校园充满向往与热爱的奥妙所在。
据了解,遂川县的许多中小学不仅开展了读书活动,还开设了“小记者”“小节目主持人”“小播音员”“小农场劳动实践”等各种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自主参与、自我管理,并经常参加全县性的中小学生体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说到课改带给学生的变化,遂川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县课改指导小组组长罗豪自豪地告诉记者:“新课程强调学生成长的过程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茁壮成长,这是我们践行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六年的实践证明,这着棋走对了!”
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
为了更好地总结全县六年来的课改成果,进一步深入细致地推动农村课改,遂川县教育局把这个活动既作为一次经验总结会,又作为一次工作动员会,会议的成果展示活动不仅在县城举行,而且还根据全县特点将农村中小学分成六个片区连续举行,让课改的春风吹进每个师生的心田。
12月17日上午,记者在遂川县衙前片区采访时看到,在禾源小学叶琼华老师执教《木笛》的教室里,坐满了来自衙前片区各学校的教师,教室外的走廊上都挤满了人。当叶老师用极富感染力和启发性的语言提出富有思辨性的问题时,学生个个高举着右手,跃跃欲试,生怕老师叫不到自己发言。教学气氛之活跃,学生思维之敏捷,让现场的每个人无不点头叫好。而在遂川县大汾片区的教师座谈会上,几位优秀教师成长的经验介绍,更是让记者感受到了教师在课改中获得的成功喜悦和快乐。
“我叫朱传家,今年54岁了,一直在中学教学思想品德课。课改启动后,我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年轻教师一起不断地更新观念、积累经验。在2005年全省初中思品研讨会上,我执教的思想品德课以创新的教学设计博得了与会教师的热烈掌声,获得了全省一等奖。课改,燃起了我青春的激情。”遂川县戴家埔乡马槽小学是一个大山深处的一人一校的教学点,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在这所学校任教的李堂华老师更是激情满怀:“我能够被评为全省优秀班主任,功归课改!”
课改,不仅让中老年教师尝到甜头,更让许多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遂川县左安中学的刘本群老师2002年从吉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后,因学校缺数学教师而转岗教了初中数学。由于肯学习、善钻研和主动参与教研活动,短短几年间他便成长为县初中数学学科的带头人,多次荣获县初中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07年又在全市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听了他的精品课后,衙前中学张明亮老师感慨地说:“以前我总是埋怨自己的学生基础差、不配合,在听了刘本群老师的课后才知道,原来还是自己教学设计不够好。”水南明德小学黄九香老师说:“课改前,我习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一股脑儿塞进一个个小脑袋。课改实验后,当我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时,顿时茅塞顿开。于是学会了在课堂上放手,在辅导时放手,在班级管理上放手,孩子们不仅能自主学习,还能自主管理。”
关心、尊重每位教师,为每位教师的成长和成功创造机会,遂川县的“强师工程”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了他们自己。
学校:在校本教研制度的创新中发展
为了展示全县各中小学课改工作历程,促进校际间的课改经验交流,遂川县各中小学分别制作了一些课改成果展板,集中展示学校的课改过程和成果。一直陪着记者采访的县教研室主任刘承体告诉记者,全县各中小学的七十多块课改成果展板上的内容,是各校课改六年成果的一个缩影。
然而在课改初期,遂川县教育局在探索如何由“点”到“面”培训教师上却备尝艰辛。在校本教研像春风般从深圳南山区传开,遂川县被列为“首批创建校本教研工作示范基地”之后,通过建立“一把手负责制、问题会诊制、调研督察制、网络联动制、反馈月报制”的校本教研机制,全县的课改工作才得以扎实有效地稳步推进。
遂川县荧屏小学校长康小玲向记者讲述了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她介绍说,在一次语文组单元测评小结会上,学校组织教师们坐在一起寻找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结果发现阅读题失分太多。学校教务处就因势利导,组织骨干教师互相观摩课堂教学,并对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阅读课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很被动,学生的阅读量太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掌握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倡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全校的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在遂川,像荧屏小学这样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策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做法,校长们称之为“草根研究”。因为,以往遇到教学问题,教师们习惯于请教研员来“释疑解惑”。现在有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通过学校教师自身的努力来解决”。
曾经当过学校校长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修祯对记者说:“县委、县政府着力引导学校进行内部管理变革,校本教研制度的创新是变革中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
课程:本土资源开发遍地开花
说到遂川,无人不提狗牯脑茶。狗牯脑茶是江西的珍贵名茶之一,产于罗霄山脉南麓支脉的遂川县汤湖镇狗牯脑山。该山形似狗头,当地人为其取名“狗牯脑”,所产之茶即从其名。狗牯脑山常年清泉不绝,云雾弥漫,苍松劲竹,百鸟高歌,更有肥沃的乌沙壤土,昼夜温差较大,确是一个栽培茶树的绝妙佳境。产于明代末年的狗牯脑茶,如今是遂川县的地理标志产品,已被列入联合国政府采购商品目录中,茶业成为遂川县的一项支柱产业。在汤湖镇,不仅有清朗秀美的茶山风光,还有内涵丰富的茶文化。茶农娶亲嫁女、走亲访友、生意洽谈,时时处处离不开茶,茶成了汤湖镇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坐落在汤湖镇旁的遂川县阳光希望小学可谓得天独厚,那里的学生大部分是茶农的孩子。该校校长黄闰进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教师个个懂茶,而且学生也是茶的行家。”这一鲜明的地方特色资源,就成了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优势。为此,学校不仅引导教师参与编写校本教材,还邀请了家长、茶厂的技术员、茶艺师、销售能人甚至学生一同参与开发茶文化课程,茶园已成为学生学习茶的大课堂。
在阳光希望小学采访时,正逢身着茶厂工作服的茶技师带着学生来到学校附近的茶园上实践课。在听老师讲解完采摘茶叶的技术要领后,学生们挎着小竹篓,像鸟儿出笼般欢笑着有序地走进翠绿的茶树丛中,其中几个身穿红色上衣的女生特别显眼。记者走上前去,只见一个女生两手同时快速地在新长出的茶树上唰唰地舞动几下,眨眼间的工夫,两个手掌里就捏满了鲜嫩的茶叶。
“老师,刚才您讲的不要漏采是什么意思啊?”一个男同学边采茶叶边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个问题提得好!不要漏采是指由于春茶萌发比较集中,在高峰期之前一般要分两批次专采对夹叶,以免老在树上。上学期一个同学把不要漏采理解成了采光摘净,他一次性把整棵茶树上的叶子全部采光了,茶树成了光头和尚。”老师幽默的讲解引起了学生们会心的欢笑……
遂川县不仅茶叶有名,而且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资源十分丰富。遂川县草林镇圩场就是毛泽东亲手创建的第一个红色圩场,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山上军民提供了棉花、药材、食盐等非常缺乏的物资,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草林中学将这些动人的故事编辑成校本教材《草林红色圩场》,通过开展读一本红书、讲一个红故事、唱一首红歌、访一个红军后代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校长郭显淮对记者说:“遂川县地处井冈山脚下,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我们做老师的有责任让下一代了解家乡的红色历史和革命传统。”
像阳光希望小学、草林中学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一样,遂川县各中小学充分地利用本土资源对校本课程进行了开发与实践。有的颂扬家乡风土人情,如禾源中心小学的《魅力禾源》、碧洲中学的《走进碧洲》、黄坑中学的《简要客家礼俗》;有的着眼学生的专题教育,如禾源中学的《感恩的心》、高坪小学的《千年鸟道》……一校一主题,一校一特色,本本校本教材像一颗颗美丽的贝壳,让记者在翻阅的同时欣赏着、感动着,情不自禁地打开书本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六年的时间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也许略显短暂。可课改的六年,使遂川的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课改,改变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课改,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豪;课改,改变了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家长对教育更加认同、对课改更加支持。相信遂川教育人一定会满怀丰收的喜悦,继续在课改之路上探索前行。在来年金橘飘香时,遂川教育的丰收景象将更加令人瞩目!
□本栏责任编辑 廖肇银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