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中学语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语文教师应弘扬个性,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多开展交锋讨论。作文训练以培养学生思维多向性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创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应弘扬个性,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上苦下工夫。
一、教师要个性处理教材。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必须有鲜明的个性,个性是艺术的灵魂,泯灭了个性的语文教学,就没有了精神。培養创造性的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教学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教师要独具个性地研读处理教材,学会对教材进行加工提炼,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特色鲜明地设计环节,安排结构,控制节奏,不当教参与学生之间的二道贩子,不做优秀教案的传声筒。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感受真切,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寻思路,领略意境。“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百个语文教师对同一篇课文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个性的教师能分清教材内容的主次,对重点难点“重锤敲击”,对次要处则“轻轻扣击”,甚至忍痛割爱。同时能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在熟视无睹中发现教材的闪光点,大胆地加工剪接,把教材变成最优化的教学媒介。
二、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开展交锋讨论。
课堂仍是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主战场,要营建一种宽松自由,活泼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创见,开展交锋讨论,改变过去的一言堂,在没有有形的压制和无形压力中,尊重学生,与学生说成一片。在阅读教学中,交锋式讨论常采用以下方法:
1、设置认知矛盾,诱发学生争鸣。同一问题,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巧借认知矛盾能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引导同学向纵深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争鸣中求知,能发展阅读、思维,讲述能力,学生考虑的不是怎样答问,而是驳倒对方,不同的观点互相碰撞,讨论与反驳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双管齐下,在这样的讨论中,教师会欣喜地发现学生的真情实感和许多意想不到的“真知创见”。
2、巧借知识疑点,点燃思绪火花。老师要善于激起学生思维探索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问为什么,追根究底,释疑求真,直至否定既有结论。
3、品味推敲语言,提高思辩能力。语言教学要想引导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创造,必须抓住语言品味,瞻言见貌,披文入情,在语言的体味中深究课文,在词句的琢磨中把握作者心灵的博动,在词章的涵咏中培养语感,在思维的碰撞中引发争鸣,从阅读品味到思辩,由储存消化到运用,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过程。
三、激活写作思维,进行创新作文。
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进行创新写作思维训练。作文教学就要给学生作文的自由,给他们抒写独特灵性的空间,让学生笔下涌动真情实感,作文才有个性。作文教学应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表达独特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开卷未必有益”“没有‘异想’,哪来‘天开’”“近墨者未必黑”之类的创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语文教学应通过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组织课外读书活动,办墙报、小报,举行故事会、朗诵会、演说竞赛,进行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成立文学社团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和多思、多问、多做,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强创造意识,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造力。
总之,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精神,中学语文教学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研究、程文霞、学科教学·语文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能力培养、魏爱华,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
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程德翠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应弘扬个性,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上苦下工夫。
一、教师要个性处理教材。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必须有鲜明的个性,个性是艺术的灵魂,泯灭了个性的语文教学,就没有了精神。培養创造性的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教学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教师要独具个性地研读处理教材,学会对教材进行加工提炼,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特色鲜明地设计环节,安排结构,控制节奏,不当教参与学生之间的二道贩子,不做优秀教案的传声筒。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感受真切,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寻思路,领略意境。“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百个语文教师对同一篇课文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个性的教师能分清教材内容的主次,对重点难点“重锤敲击”,对次要处则“轻轻扣击”,甚至忍痛割爱。同时能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在熟视无睹中发现教材的闪光点,大胆地加工剪接,把教材变成最优化的教学媒介。
二、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开展交锋讨论。
课堂仍是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主战场,要营建一种宽松自由,活泼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创见,开展交锋讨论,改变过去的一言堂,在没有有形的压制和无形压力中,尊重学生,与学生说成一片。在阅读教学中,交锋式讨论常采用以下方法:
1、设置认知矛盾,诱发学生争鸣。同一问题,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巧借认知矛盾能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引导同学向纵深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争鸣中求知,能发展阅读、思维,讲述能力,学生考虑的不是怎样答问,而是驳倒对方,不同的观点互相碰撞,讨论与反驳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双管齐下,在这样的讨论中,教师会欣喜地发现学生的真情实感和许多意想不到的“真知创见”。
2、巧借知识疑点,点燃思绪火花。老师要善于激起学生思维探索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问为什么,追根究底,释疑求真,直至否定既有结论。
3、品味推敲语言,提高思辩能力。语言教学要想引导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创造,必须抓住语言品味,瞻言见貌,披文入情,在语言的体味中深究课文,在词句的琢磨中把握作者心灵的博动,在词章的涵咏中培养语感,在思维的碰撞中引发争鸣,从阅读品味到思辩,由储存消化到运用,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过程。
三、激活写作思维,进行创新作文。
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进行创新写作思维训练。作文教学就要给学生作文的自由,给他们抒写独特灵性的空间,让学生笔下涌动真情实感,作文才有个性。作文教学应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表达独特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开卷未必有益”“没有‘异想’,哪来‘天开’”“近墨者未必黑”之类的创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语文教学应通过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组织课外读书活动,办墙报、小报,举行故事会、朗诵会、演说竞赛,进行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成立文学社团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和多思、多问、多做,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强创造意识,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造力。
总之,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精神,中学语文教学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研究、程文霞、学科教学·语文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能力培养、魏爱华,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
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程德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