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班主任对其本职工作有责任感,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老师,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还是联系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管理好班集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以身作则 尊重学生 正确对待学生 激励学生 促进教育教学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班主任只有具有务实精神,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和凝聚力,才能有感召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
效。该如何做好班级工作呢?
1 以身作则,影响学生
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是班集体的核心和统帅,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学生,特别是处于年级的小学生,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向师性,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重视、关怀。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德无才,无法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活动,也会使学生染上老师的不良习惯,进而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班主任威信对于管好一个班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加强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做学生为人处事的楷模。如:我布置学生劳动,自己先亲自动手,看见废纸亲自把它捡起来等,今天该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这些行为教师在无形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育或要求学生做某些事时他们都乐意接受。
2 尊重学生,促进教育
受到尊重,享受平等,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尊重学生,常常聆听学生的心声,处处考虑学生的需求,时时保护学生的尊严,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敬佩。尊重学生,既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能消除学生的局促感、紧张感,又鼓励了学生,学生的话匣子被打开,裸露了心声,发表了意见,宣泄了委屈,排遣了郁闷,学生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与舒畅,也更喜欢老师,亲近老师,愿意与老师说心理话,老师的教育和引导敞开了学生心灵的大门。
3 发扬民主,培养班干部,发挥核心力量
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制定“班级公约”,进行科学管理,建立良好班风。我曾接管过一个非常乱的班,表现在:迟到、旷课现象经常发生,上课吵吵闹闹,甚至与老师顶嘴,个别学生还有小偷小摸行为,全班47个人中有1/2学生被领导或群众告过状。我接管后,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作依据,从本班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严格的管理措施,措施中既有量化的管理,又有评优、奖励条例。首先,充分发扬民主,召开班委会,分析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然后商讨出“班级公约”稿,交全班讨论,定稿后再公布实行。在制订的“班级公约”中,第一,突出了学生的学习目标。第二,订得具体、可行,既没订得过高,也没订得过低,原则上经过努力多数人可以达到。第三,注意激励学生竞争心理。这样的“班级公约”制订并公布实行后,既统一了学生的行动,又有效地改变了班里的混乱状态。
讲究工作方法,进行有效管理。公布“班级公约”后,还要辅以有效的管理方法。首先,培养班干部的独立工作能力,使他们成为老师得力助手,形成自觉管理的约束形式。主要突出一个“放”字,辅以一个“帮”字,做好学生班干部的参谋和后盾。班主任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比事事都要班主任亲自要好得多。
耐心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纪律性,建立良好的班风。在学生群中,多数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受到家人的宠爱,形成了惟我独尊,以自为中心的心理,导致他们对集体荣誉不关心,不守纪律,为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事经常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展守纪律、爱集体等教育活动,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争做“四有”新人。两个星期后,一盘散沙的班,松松垮垮,小偷小摸的行为不见,而是被评为“文明班级”称号的班集体。因此,任何一个集体都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才有良好的班风。
4 正确对待后进生
现在的后进生,一部分沉默寡言,在同学面前自卑、不合群、畏惧老师。但还有一部分是比较顽劣的,如上课迟到、说话、故意扰乱课堂秩序、下课打架,甚至干一些违法的事。面对不同的后进生,我用不同的方法去亲近他们,了解他们后进的原因,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后进的面貌。在生活上,多给他们关照,给予他们父母般的爱与温暖。有的后进生是父母不在身边或者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管教。有的是单亲家庭,生活困难等。了解、掌握他们各种情况后,我有针对性地和他们谈谈心,聊聊天,循循善诱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做到雪中送炭,及时给予他们最需要的爱和关怀,做他们心灵的朋友。还要多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树立了他的威信,增强了他的学习的
热情和信心。只要我们倾注了爱,并积极正确的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就一定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5 要勤家访
家访是沟通教师、教师、学生心灵的桥梁,使三者共处一室,促进膝谈心,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的方法。班主任上门家访,会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这对学生是一个鼓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容易使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家访的重点要放在学生身上,通过与家长交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窥探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情况,了解了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发现学生的特长,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也让家长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鼓励孩子增强自尊心、进取心。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班主任更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以科学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做好班主任工作。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就一定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教好我们的学生,干好我们的事业,才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跨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社,2006.9
2 钟海清.班主任工作常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白先同.教育心理学.广西师大教育系印
4 王建平.开启心灵的钥匙.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5 王呈祥.奠基中国—教师的爱与责任.海南出版社
【关键词】 以身作则 尊重学生 正确对待学生 激励学生 促进教育教学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班主任只有具有务实精神,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和凝聚力,才能有感召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
效。该如何做好班级工作呢?
1 以身作则,影响学生
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是班集体的核心和统帅,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学生,特别是处于年级的小学生,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向师性,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重视、关怀。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德无才,无法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活动,也会使学生染上老师的不良习惯,进而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班主任威信对于管好一个班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加强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做学生为人处事的楷模。如:我布置学生劳动,自己先亲自动手,看见废纸亲自把它捡起来等,今天该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这些行为教师在无形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育或要求学生做某些事时他们都乐意接受。
2 尊重学生,促进教育
受到尊重,享受平等,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尊重学生,常常聆听学生的心声,处处考虑学生的需求,时时保护学生的尊严,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敬佩。尊重学生,既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能消除学生的局促感、紧张感,又鼓励了学生,学生的话匣子被打开,裸露了心声,发表了意见,宣泄了委屈,排遣了郁闷,学生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与舒畅,也更喜欢老师,亲近老师,愿意与老师说心理话,老师的教育和引导敞开了学生心灵的大门。
3 发扬民主,培养班干部,发挥核心力量
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制定“班级公约”,进行科学管理,建立良好班风。我曾接管过一个非常乱的班,表现在:迟到、旷课现象经常发生,上课吵吵闹闹,甚至与老师顶嘴,个别学生还有小偷小摸行为,全班47个人中有1/2学生被领导或群众告过状。我接管后,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作依据,从本班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严格的管理措施,措施中既有量化的管理,又有评优、奖励条例。首先,充分发扬民主,召开班委会,分析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然后商讨出“班级公约”稿,交全班讨论,定稿后再公布实行。在制订的“班级公约”中,第一,突出了学生的学习目标。第二,订得具体、可行,既没订得过高,也没订得过低,原则上经过努力多数人可以达到。第三,注意激励学生竞争心理。这样的“班级公约”制订并公布实行后,既统一了学生的行动,又有效地改变了班里的混乱状态。
讲究工作方法,进行有效管理。公布“班级公约”后,还要辅以有效的管理方法。首先,培养班干部的独立工作能力,使他们成为老师得力助手,形成自觉管理的约束形式。主要突出一个“放”字,辅以一个“帮”字,做好学生班干部的参谋和后盾。班主任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比事事都要班主任亲自要好得多。
耐心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纪律性,建立良好的班风。在学生群中,多数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受到家人的宠爱,形成了惟我独尊,以自为中心的心理,导致他们对集体荣誉不关心,不守纪律,为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事经常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展守纪律、爱集体等教育活动,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争做“四有”新人。两个星期后,一盘散沙的班,松松垮垮,小偷小摸的行为不见,而是被评为“文明班级”称号的班集体。因此,任何一个集体都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才有良好的班风。
4 正确对待后进生
现在的后进生,一部分沉默寡言,在同学面前自卑、不合群、畏惧老师。但还有一部分是比较顽劣的,如上课迟到、说话、故意扰乱课堂秩序、下课打架,甚至干一些违法的事。面对不同的后进生,我用不同的方法去亲近他们,了解他们后进的原因,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后进的面貌。在生活上,多给他们关照,给予他们父母般的爱与温暖。有的后进生是父母不在身边或者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管教。有的是单亲家庭,生活困难等。了解、掌握他们各种情况后,我有针对性地和他们谈谈心,聊聊天,循循善诱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做到雪中送炭,及时给予他们最需要的爱和关怀,做他们心灵的朋友。还要多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树立了他的威信,增强了他的学习的
热情和信心。只要我们倾注了爱,并积极正确的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就一定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5 要勤家访
家访是沟通教师、教师、学生心灵的桥梁,使三者共处一室,促进膝谈心,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的方法。班主任上门家访,会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这对学生是一个鼓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容易使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家访的重点要放在学生身上,通过与家长交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窥探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情况,了解了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发现学生的特长,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也让家长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鼓励孩子增强自尊心、进取心。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班主任更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以科学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做好班主任工作。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就一定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教好我们的学生,干好我们的事业,才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跨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社,2006.9
2 钟海清.班主任工作常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白先同.教育心理学.广西师大教育系印
4 王建平.开启心灵的钥匙.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5 王呈祥.奠基中国—教师的爱与责任.海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