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机械制图》课程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之一。为了达到该课程的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过去上课时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而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的应用,现在教师上课又改以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主、传统教学模式为辅。以下主要将两种模式如何结合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相互渗透 合理应用
首先,制图课和多媒体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各有所长。
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最主要的两种途径,多数学生的学业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传统制图课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互动的交流环境,教师和学生易实现直接沟通,教师“教”和学生“学”可及时反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博学和人格魅力。
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创造性思维得以延伸,想象力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这种互动的情感教学是任何现代教育技术都无法取代的。制图课的传统教学媒体如实物、模型、挂图等,即经济又方便,学生即可见又可触,“教”与“学”之间的讨论、沟通及时,效果好。学生在观察、联想、设想、比较等思考后,实践性较强,动手能力等潜能易得到充分发挥。
但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如教师徒手黑板作图能力等),有积极授课的情绪,丰富的经验,善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增强教学的穿透力、吸引力。否则,传统的课堂教学会出现呆板、生硬、拖沓等平铺直述的现象。
另外传统黑板作图讲解易出现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思维出现“休眠”而不知所云的现象,挂图“注入式”教学会出现很多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利用计算机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或用计算机直接教学的模式,又称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其特点是将点、线、面和各种形体通过动画等形式直接展现在图板上,表现形式丰富。点、线、面和各种形体的讲解等用多种方法展现,直观形象,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大大得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空间概念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为学生提供了形象、逼真的感情材料,感染力强。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法不易或不能做到的。
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利用其三维图像或动画在投影原理、组合体切割与叠加、截交与相贯、剖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教学上,更能强调“动”和“真”。教师可以反复地进行三维图像旋转演示和投影再现。从而使这些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直观易懂,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在有限的课时内,可合理、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有利于突出重点,淡化和解决难点,教学效果好,并且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其次,两种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可以互补,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制图课的教学质量。
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对传统教学讲授中感到困难的抽象内容的讲解、疑难点解决等诸多方面已设计好,“教”的过程已程序化、光电化了,然后利用生动的动画效果等方法展现出来,学生的认真观察、理解、想象、比较等“学”的过程就显现的非常重要。而很大部分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是靠文字和讲解等传统方式来叙述或补充的。
显而易见,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才可以使《机械制图》课教学过程的“教”和“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根据制图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其教学过程应以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两者相互渗透。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原则,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明确多媒体教学的目标,对每—章节课堂教学的环节,课件运用,都要事先进行精心安排和设计,不能整个教学过程都用多媒体,这样不但达不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并会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
为此,一方面在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中,可重点在“投影原理”、“三视图的形成”、“点、线、面的投影及其规律”、“剖视和剖面”、“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切入辅助传统教学。其章节的内容、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各知识点联系、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重要性等,须用传统教学方式讲授,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学”先进入状态,给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并在有动手作图的实践后,再有选择地、可重复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动画效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另一方面,在多媒体的演示和讲解后,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表现欲望,及时回到传统教学上来,给学生作图的实践时间,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出会看图、会绘图的专业素质。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练习后,对出现的问题,用多媒体进行辅导和复习。
通过直观演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很好地使学生消化所学内容。不仅帮助学生强化了空间想象能力,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画图和看图能力的提高。小结有声有色,内容可见,纲目分明,知识联贯,重点突出,比传统教学小结效率高。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可充分体现制图课的实践性原则,也可让教师体会出精讲多练、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的合理性。
如果制图课全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教学信息量大,画面呈现速度快,学生的思维易受课件画面的吸引,几乎没有思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想象力,易出现“信息飞逝、过目而忘”的现象。在“黑暗”的多媒体教学环境里,如果长时间使用,使人易疲劳,学生是否接受了教学内容,教师不易观察到,易扼杀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没有了传统的课堂情感,其不良后果甚于传统教学。
最后,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逐步提高,使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各有利弊,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既不要排斥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不要为使用而使用,而应是积极地了解二者的教学特点,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找出它们结合的切入点,将这两种教学法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共用于教学活动中,使教有所长,学有所得,教学相长。
两种教学模式的相互渗透、合理应用,并不是一个简单使用多媒体的问题,它需要教师对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内容非常熟悉,对多媒体教学切入点、切入时机、切入程度要认真备课,能熟练操作。对如何在多媒体教学中也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地教学设计和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内容对学生做必要的讲解和启发,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合理地把握住“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能交流教学信息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学习和体会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并努力实践,不断研究和探索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和特殊规律,使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相互渗透 合理应用
首先,制图课和多媒体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各有所长。
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最主要的两种途径,多数学生的学业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传统制图课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互动的交流环境,教师和学生易实现直接沟通,教师“教”和学生“学”可及时反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博学和人格魅力。
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创造性思维得以延伸,想象力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这种互动的情感教学是任何现代教育技术都无法取代的。制图课的传统教学媒体如实物、模型、挂图等,即经济又方便,学生即可见又可触,“教”与“学”之间的讨论、沟通及时,效果好。学生在观察、联想、设想、比较等思考后,实践性较强,动手能力等潜能易得到充分发挥。
但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如教师徒手黑板作图能力等),有积极授课的情绪,丰富的经验,善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增强教学的穿透力、吸引力。否则,传统的课堂教学会出现呆板、生硬、拖沓等平铺直述的现象。
另外传统黑板作图讲解易出现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思维出现“休眠”而不知所云的现象,挂图“注入式”教学会出现很多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利用计算机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或用计算机直接教学的模式,又称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其特点是将点、线、面和各种形体通过动画等形式直接展现在图板上,表现形式丰富。点、线、面和各种形体的讲解等用多种方法展现,直观形象,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大大得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空间概念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为学生提供了形象、逼真的感情材料,感染力强。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法不易或不能做到的。
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利用其三维图像或动画在投影原理、组合体切割与叠加、截交与相贯、剖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教学上,更能强调“动”和“真”。教师可以反复地进行三维图像旋转演示和投影再现。从而使这些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直观易懂,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在有限的课时内,可合理、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有利于突出重点,淡化和解决难点,教学效果好,并且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其次,两种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可以互补,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制图课的教学质量。
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对传统教学讲授中感到困难的抽象内容的讲解、疑难点解决等诸多方面已设计好,“教”的过程已程序化、光电化了,然后利用生动的动画效果等方法展现出来,学生的认真观察、理解、想象、比较等“学”的过程就显现的非常重要。而很大部分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是靠文字和讲解等传统方式来叙述或补充的。
显而易见,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才可以使《机械制图》课教学过程的“教”和“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根据制图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其教学过程应以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两者相互渗透。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原则,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明确多媒体教学的目标,对每—章节课堂教学的环节,课件运用,都要事先进行精心安排和设计,不能整个教学过程都用多媒体,这样不但达不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并会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
为此,一方面在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中,可重点在“投影原理”、“三视图的形成”、“点、线、面的投影及其规律”、“剖视和剖面”、“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切入辅助传统教学。其章节的内容、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各知识点联系、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重要性等,须用传统教学方式讲授,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学”先进入状态,给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并在有动手作图的实践后,再有选择地、可重复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动画效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另一方面,在多媒体的演示和讲解后,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表现欲望,及时回到传统教学上来,给学生作图的实践时间,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出会看图、会绘图的专业素质。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练习后,对出现的问题,用多媒体进行辅导和复习。
通过直观演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很好地使学生消化所学内容。不仅帮助学生强化了空间想象能力,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画图和看图能力的提高。小结有声有色,内容可见,纲目分明,知识联贯,重点突出,比传统教学小结效率高。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可充分体现制图课的实践性原则,也可让教师体会出精讲多练、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的合理性。
如果制图课全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教学信息量大,画面呈现速度快,学生的思维易受课件画面的吸引,几乎没有思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想象力,易出现“信息飞逝、过目而忘”的现象。在“黑暗”的多媒体教学环境里,如果长时间使用,使人易疲劳,学生是否接受了教学内容,教师不易观察到,易扼杀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没有了传统的课堂情感,其不良后果甚于传统教学。
最后,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逐步提高,使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各有利弊,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既不要排斥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不要为使用而使用,而应是积极地了解二者的教学特点,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找出它们结合的切入点,将这两种教学法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共用于教学活动中,使教有所长,学有所得,教学相长。
两种教学模式的相互渗透、合理应用,并不是一个简单使用多媒体的问题,它需要教师对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内容非常熟悉,对多媒体教学切入点、切入时机、切入程度要认真备课,能熟练操作。对如何在多媒体教学中也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地教学设计和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内容对学生做必要的讲解和启发,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合理地把握住“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能交流教学信息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学习和体会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并努力实践,不断研究和探索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和特殊规律,使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