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丝”是一个理所当然会为自己的偶像不遗余力地撒钱、买专辑、看演唱会的族群。然而英国女人、《妈妈咪呀!》的“教母”朱迪·克莱梅彻底颠覆了这一定义。钟情于瑞典乐团ABBA的同时,她靠“包装贩卖”ABBA的音乐大赚了一笔。最近英国《每日电讯报》称,她以7500万英镑的身价,29%的财富年增长率跻身“英国最富有的女人”之列。
朱迪·克莱梅一直被媒体称为“了不起的企业家”,在去年由她担任制片的电影《妈妈咪呀!》大获全胜之后,她更是成为演出行业的新贵。
从1996年在伦敦爱德华王子剧院的首场演出开始。由她制作的《妈妈咪呀!》音乐剧便在全球开花,到现在门票收人累计超过20亿美元,观众人次累计超过3000万。环球影业,老戏骨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皮尔斯·布鲁斯南也被这个概念吸引,纷纷加入《妈妈咪呀!》的行列,众星捧月使得去年这部同名电影也获得好评。在音乐剧《妈妈咪呀!》上演10周年之际,朱迪的银行账户已达到近九位数,登上了一年一度的《时代》周日版“富豪榜单”,被评为“2008年上升速度最快的富豪”。捞单上一同出现的名字还有安德鲁·韦伯、保罗·麦卡特尼和埃尔顿·约翰等知名音乐人。多年前,她还只是安德鲁·韦伯的作品幕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如今却坐在伦敦西区的高级办公室里,穿着最新款的名牌时装,或许偶尔能从忙碌的工作中回忆起最初的契机。
《妈妈咪呀!》的“教母”
“人人都说那不是开演的好时机。可你猜怎么样?交通停滞了,防护栏升起来了,ABBA的粉丝挤满了整个街道。”
在那个由舞曲、球面灯,爆炸头和喇叭裤组成的上个世纪80年代,如果没有接受过瑞典乐团ABBA音乐洗礼的人,那么他的人生几乎是不完整的。1982年,朱迪·克莱梅第一次听到ABBA的音乐便深陷其中,和她身边的大多数人一样,随时会跟着《跳舞皇后》和《给我!给我!给我!》的节奏起舞。然而在伦敦市政厅爵乐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管理与音乐的专业背景注定让她区别于普通的粉丝。她心里早就清楚,自己会成为一名舞台幕后工作者,而非傻乎乎地追捧台前的偶像。
早在1977年毕业之后,朱迪便在莱斯特的干草海马剧院担任舞台管理。当时她住着租来的公寓,没有暖气。不能洗澡,周薪只有30英镑。条件虽然艰苦,但她却乐在其中。到了1980年,她成为蒂姆·莱斯的助手,参与了音乐剧《猫》的制作。1982年,莱斯开始进行《象棋》的创作。合作的对象正是ABBA乐团的两位男性成员比约恩奥瓦尔斯和本尼安德森。虽然这是朱迪与ABBA成员的第一次接触,但一个大胆的想法还是毫不迟疑地跳进了她的脑海:“把ABBA的流行歌曲做成音乐剧怎么样?”
瑞典人的保守和固执让人难以想象。和这两个大胡子长达十几年的拉锯战恐怕让无坚不摧的朱迪到现在都还心有余悸。直到1997年,她的这个想法才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97年底,她终于获得了歌曲的版权。随后,孤注一掷的她卖掉了自己的公寓用来筹集资金,大家都认为她疯了。后来,她又从宝丽金公司拉来了150万美元的投资作为前期费用。1999年4月首演的情景让她至今仍历历在目:“人人都说那不是开演的好时机。可你猜怎么样?交通停滞了,防护栏升起来了,ABBA的粉丝挤满了整个街道。”
首演数周后,朱迪收到了一个信封。那是她的第一张版税支票,面额1万英镑。就在几分钟前。她还在为投资者们是否会亏钱而烦恼。
50岁的“永动机”
“想当初,我不顾一切投入全部家当,图的并不要是要赚多少回来,而是要看到ABBA音乐在各种表演形式上的价值。”
首演成功后,朱迪的头脑中又孕育着一个更有野心的想法:“为什么不能让《妈妈咪呀!》走向世界呢?就像《猫》和《歌剧魅影》一样!”就这样,《妈妈咪呀!》的全球之旅就开始了。
这其实是一招险棋。2001年在百老汇公演时,美国人尚未走出“9·11”的悲痛。尽管处在如此特殊的大环境下,《妈妈咪呀!》还是很争气地获得了满堂彩。汤姆汉克斯当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给朱迪打了电话:“我的制作公司,想把你的音乐剧改编成电影。”好莱坞的各色经纪公司和制作公司开始陆续向她发起合作意向,但都要求按照好莱坞的方式来做这部电影。“好莱坞那几百万打发不了我们”,在演出界浸淫了快20年的朱迪态度坚决,“我们坚决不卖版权,电影只能在音乐剧主创人员的控制下进行。”这在当时看来又是一个大胆的举动。
对于这个女人“要么按我的要求来拍,要么拉倒”的态度,好莱坞大概是头一次碰上。最后,环球影业耐不住对电影的渴望,答应了朱迪的要求。让梅丽尔·斯特里普做女主角是任何想拍出好电影的导演的梦想。朱迪还记得去纽约见斯特里普时的情形:“见到她时,我就像个小女孩一样‘啊’地叫起来,她也回报了同样的惊呼。”梅丽尔·斯特里普想演这部戏的决心似乎比朱迪还要迫切,她反复地问道:“真的?你真的想要我来演?”当得到确认时,这名被奥斯卡提名15次,获奖两次的老戏骨尖叫起来:“太棒了!我就是妈妈咪呀!”
电影版《妈妈咪呀!》在试映时就获得了空前好评。其中,可能只有男主角皮尔斯布鲁斯南稍微委屈一点。媒体讥笑他“唱起歌来像只毛驴”。布鲁斯南的一番自我解嘲倒是相当云淡风轻:“他们完全可以找个歌手来演,但电影的重点不在这儿。我是来搞笑的,专门负责用007的感觉出演这个角色。”
对于制片人朱迪来说,可谓是豪情满怀:“40岁,我创造了这部歌剧;50岁,我创造了逸部电影。这证明女人可以在任何年龄做她想做的任何事。”这时候,也许朱迪年轻时的朋友们还在大唱ABBA的歌曲《钱钱钱》,而朱迪的荷包都快被撑破了。这部预算6500万美元的电影在垒球已经收获了超过6亿美元的票房,是2008年最卖座的五部电影之一。朱迪的身价也理所当然地翻几番,《妈妈咪呀!》主创团队的成员也无一例外地都成了富翁。
这一切换来了今天的朱迪:她住在骑士桥的豪华公寓里,每个房间都点着昂贵的香氛蜡烛,三角钢琴上排着一长排丝质相框。有报道称她又以900万美元的价格在纽约购置了一处200平米的新居,带豪华厨房,俯瞰第五大道。朱迪对于这种敏感的数字话题往往避而不谈:“我更在乎的是这部作品带给我的兴奋和激动。想当初,我不顾一切投入全部家当,图的并不要是要赚多少回来,而是要看到ABBA音乐在各种表演形式上的价值。”
朱迪曾经对梅丽尔·斯特里普大加赞赏:“她是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其实朱迪自己也毫不逊色。这个在伦敦北部长大的律师的女儿,让自己的作品走到世界各地,在50岁的年纪,也没有任何松懈的念头。“我发现许多50多岁的女人越卖命工作便越年轻飞扬。要问我现在是不是要在蒙特卡罗好好放松一下?答案显然是‘不’。”
用力工作、用力谈判、用力做人,是朱迪的成功秘笈。到现在。最常回荡在朱迪心中的一首歌,也许正是ABBA的《谢谢你的音乐》。
朱迪·克莱梅一直被媒体称为“了不起的企业家”,在去年由她担任制片的电影《妈妈咪呀!》大获全胜之后,她更是成为演出行业的新贵。
从1996年在伦敦爱德华王子剧院的首场演出开始。由她制作的《妈妈咪呀!》音乐剧便在全球开花,到现在门票收人累计超过20亿美元,观众人次累计超过3000万。环球影业,老戏骨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皮尔斯·布鲁斯南也被这个概念吸引,纷纷加入《妈妈咪呀!》的行列,众星捧月使得去年这部同名电影也获得好评。在音乐剧《妈妈咪呀!》上演10周年之际,朱迪的银行账户已达到近九位数,登上了一年一度的《时代》周日版“富豪榜单”,被评为“2008年上升速度最快的富豪”。捞单上一同出现的名字还有安德鲁·韦伯、保罗·麦卡特尼和埃尔顿·约翰等知名音乐人。多年前,她还只是安德鲁·韦伯的作品幕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如今却坐在伦敦西区的高级办公室里,穿着最新款的名牌时装,或许偶尔能从忙碌的工作中回忆起最初的契机。
《妈妈咪呀!》的“教母”
“人人都说那不是开演的好时机。可你猜怎么样?交通停滞了,防护栏升起来了,ABBA的粉丝挤满了整个街道。”
在那个由舞曲、球面灯,爆炸头和喇叭裤组成的上个世纪80年代,如果没有接受过瑞典乐团ABBA音乐洗礼的人,那么他的人生几乎是不完整的。1982年,朱迪·克莱梅第一次听到ABBA的音乐便深陷其中,和她身边的大多数人一样,随时会跟着《跳舞皇后》和《给我!给我!给我!》的节奏起舞。然而在伦敦市政厅爵乐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管理与音乐的专业背景注定让她区别于普通的粉丝。她心里早就清楚,自己会成为一名舞台幕后工作者,而非傻乎乎地追捧台前的偶像。
早在1977年毕业之后,朱迪便在莱斯特的干草海马剧院担任舞台管理。当时她住着租来的公寓,没有暖气。不能洗澡,周薪只有30英镑。条件虽然艰苦,但她却乐在其中。到了1980年,她成为蒂姆·莱斯的助手,参与了音乐剧《猫》的制作。1982年,莱斯开始进行《象棋》的创作。合作的对象正是ABBA乐团的两位男性成员比约恩奥瓦尔斯和本尼安德森。虽然这是朱迪与ABBA成员的第一次接触,但一个大胆的想法还是毫不迟疑地跳进了她的脑海:“把ABBA的流行歌曲做成音乐剧怎么样?”
瑞典人的保守和固执让人难以想象。和这两个大胡子长达十几年的拉锯战恐怕让无坚不摧的朱迪到现在都还心有余悸。直到1997年,她的这个想法才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97年底,她终于获得了歌曲的版权。随后,孤注一掷的她卖掉了自己的公寓用来筹集资金,大家都认为她疯了。后来,她又从宝丽金公司拉来了150万美元的投资作为前期费用。1999年4月首演的情景让她至今仍历历在目:“人人都说那不是开演的好时机。可你猜怎么样?交通停滞了,防护栏升起来了,ABBA的粉丝挤满了整个街道。”
首演数周后,朱迪收到了一个信封。那是她的第一张版税支票,面额1万英镑。就在几分钟前。她还在为投资者们是否会亏钱而烦恼。
50岁的“永动机”
“想当初,我不顾一切投入全部家当,图的并不要是要赚多少回来,而是要看到ABBA音乐在各种表演形式上的价值。”
首演成功后,朱迪的头脑中又孕育着一个更有野心的想法:“为什么不能让《妈妈咪呀!》走向世界呢?就像《猫》和《歌剧魅影》一样!”就这样,《妈妈咪呀!》的全球之旅就开始了。
这其实是一招险棋。2001年在百老汇公演时,美国人尚未走出“9·11”的悲痛。尽管处在如此特殊的大环境下,《妈妈咪呀!》还是很争气地获得了满堂彩。汤姆汉克斯当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给朱迪打了电话:“我的制作公司,想把你的音乐剧改编成电影。”好莱坞的各色经纪公司和制作公司开始陆续向她发起合作意向,但都要求按照好莱坞的方式来做这部电影。“好莱坞那几百万打发不了我们”,在演出界浸淫了快20年的朱迪态度坚决,“我们坚决不卖版权,电影只能在音乐剧主创人员的控制下进行。”这在当时看来又是一个大胆的举动。
对于这个女人“要么按我的要求来拍,要么拉倒”的态度,好莱坞大概是头一次碰上。最后,环球影业耐不住对电影的渴望,答应了朱迪的要求。让梅丽尔·斯特里普做女主角是任何想拍出好电影的导演的梦想。朱迪还记得去纽约见斯特里普时的情形:“见到她时,我就像个小女孩一样‘啊’地叫起来,她也回报了同样的惊呼。”梅丽尔·斯特里普想演这部戏的决心似乎比朱迪还要迫切,她反复地问道:“真的?你真的想要我来演?”当得到确认时,这名被奥斯卡提名15次,获奖两次的老戏骨尖叫起来:“太棒了!我就是妈妈咪呀!”
电影版《妈妈咪呀!》在试映时就获得了空前好评。其中,可能只有男主角皮尔斯布鲁斯南稍微委屈一点。媒体讥笑他“唱起歌来像只毛驴”。布鲁斯南的一番自我解嘲倒是相当云淡风轻:“他们完全可以找个歌手来演,但电影的重点不在这儿。我是来搞笑的,专门负责用007的感觉出演这个角色。”
对于制片人朱迪来说,可谓是豪情满怀:“40岁,我创造了这部歌剧;50岁,我创造了逸部电影。这证明女人可以在任何年龄做她想做的任何事。”这时候,也许朱迪年轻时的朋友们还在大唱ABBA的歌曲《钱钱钱》,而朱迪的荷包都快被撑破了。这部预算6500万美元的电影在垒球已经收获了超过6亿美元的票房,是2008年最卖座的五部电影之一。朱迪的身价也理所当然地翻几番,《妈妈咪呀!》主创团队的成员也无一例外地都成了富翁。
这一切换来了今天的朱迪:她住在骑士桥的豪华公寓里,每个房间都点着昂贵的香氛蜡烛,三角钢琴上排着一长排丝质相框。有报道称她又以900万美元的价格在纽约购置了一处200平米的新居,带豪华厨房,俯瞰第五大道。朱迪对于这种敏感的数字话题往往避而不谈:“我更在乎的是这部作品带给我的兴奋和激动。想当初,我不顾一切投入全部家当,图的并不要是要赚多少回来,而是要看到ABBA音乐在各种表演形式上的价值。”
朱迪曾经对梅丽尔·斯特里普大加赞赏:“她是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其实朱迪自己也毫不逊色。这个在伦敦北部长大的律师的女儿,让自己的作品走到世界各地,在50岁的年纪,也没有任何松懈的念头。“我发现许多50多岁的女人越卖命工作便越年轻飞扬。要问我现在是不是要在蒙特卡罗好好放松一下?答案显然是‘不’。”
用力工作、用力谈判、用力做人,是朱迪的成功秘笈。到现在。最常回荡在朱迪心中的一首歌,也许正是ABBA的《谢谢你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