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镇保护与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20063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内古镇保护现状分析,对古镇文化保护与公共设施设计关系要素的梳理,探讨了古镇文化保护与公共设计结合的可行性。并以山西大阳古镇为例,对其古镇文化进行勘察与整理,在实地调研原驻民与游客行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实施与设计流程。试图将古镇文化与公共空间、公共设施设计相统一,为维护古镇风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关键词:古镇保护 公共设施 大阳古镇
  前言
  历史古镇,凭借其独特的文化与自然风景,对精神追求日益提高的国民产生了无法拒绝的吸引力。但是现阶段的古镇发展,在全球文化大融合、国内城市大更新的背景下,日渐失去了其作为地域文化浓缩集合体,对各个地区民族社会活动、文化底蕴、历史风貌及人文传承的承载作用,变成了现代化城市的复制品,变成了披着历史文化外衣的商业点。
  现有历史古镇保护主要集中于我国实行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包括对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要求,但在具体保护实践中,由于资金不足,保护难度高等原因,保护点通常集中在那几座知名的历史建筑与特殊的历史文物上,而对古镇整体所内涵的传统生活方式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只停留在照片与文字记录上,对古镇文化的表达与传承保护的作微用收效甚微。针对这样的现状与问题,文章提出将古镇文化元素与公共设施设计结合,把有价值的文化内涵经过产品设计的方法表现于公共设施上,这样在保持古镇文化与生活的活性联系的同时,也对古镇文化传承与空间营造起到着补充、影响的积极作用。以山西大阳历史古镇为例,对古镇风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及挖掘,同时结合现代公共设计设计理论,研究文化与公共设施设计的结合要素,为历史古镇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一、古镇公共设施现状及设计意义
  古镇是我国传统文化浓缩的集合体,不同的古镇反映了不同地域里各民族的社会活动过程,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历史风貌,传承干百年的文化,诉说着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圆。其特殊的地域文化正是古镇价值的集中体现。同时,公共设施是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与人们的公共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影响着人们对城市文化的感知与认可。文章以公共设施为切入点,研究古镇文化内涵与公共设施设计的关系,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并扩展地域文化的应用与影响范围。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深入探讨古镇及古镇文化对其内公共设施的影响关系,并总结设计依据与研究方法,其对古镇空间规划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再者,在设计过程中,挖掘了大阳古镇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对大阳文化传承意义重大。最后,本文以实用的角度阐述古镇文化,对古镇文化的展示及内涵的认识有重要指导意义。
  现有古镇公共设施大多只是复古风格的公共设施,甚至有些古镇开发者不加思考地直接将现代城市通用的公共设施照搬过来,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古镇风貌的严重破坏,更起不到对古镇文化的保护作用。另外,古镇不仅是一个供游客旅游参观的目的地,更是原驻民长期生活与休息的场所,所以古镇公共空间的规划,公共设施的设立要考虑的不只是旅客的行为与需求,更重要的是保留符合古镇原驻民的日常生活与民俗习惯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
  二、古镇文化与公共设施的要素关系
  (一)设计目的与保护目标的统一性
  古镇保护的目标主要是活态的古镇文化,包括了历史古镇的自然生态环境,古镇空间,建筑特色,传统装饰与手工艺,还有古镇原驻民的生产生活,传统风俗活动以及古镇开发后游客的游览行为特点多方面元素,并且这些元素是活态的、综合的、相互作用影响的。
  设计目的就是针对古镇文化的传达性设计,让公共设施在方便人们的生活与游览作用的同时能成为本土文化载体,从而在物质层面上去落实历史古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因此,设计目的与保护目标都是对历史古镇文化元素的传承与活化表达,让保护不再只是纸面上的一句宣言。
  (二)设计元素与保护范围的一致性
  在设计目的与保护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公共设施设计的关键点在于设计元素的提取。设计元素包括了产品的使用人群,对应人群的行为方式,造型元素、产品配色、材料、尺寸选择,还有其人文要素的代表。恰好,这些元素可以从历史古镇文化的保护范围中完美提取。
  1.使用人群:古镇原驻民与游客
  公共设施的定义是指由政府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根据需求设置给公众使用的公共市政设施或设备。从定义明显可以看出,公共设施的受众为在该区域生活和工作的人。而置于历史古镇环境中,其对应的是原驻民与观光游客。这两者同时也是古镇文化的直接接触人群,其对公共设施的认知与体验对古镇文化的传达具有重要的影响。
  2.产品功能设计与形为方式、空间布局
  功能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为研究使用人群的行为方式與内在需求,包括其形为特点、活动空间与活动流程。实质为原驻民生活工作习惯、游客的需求与古镇公共空间布局。另外,公共设施针对性强,功能单一,所以对公共设施功能类别的选择,安放设施的数量,分布的疏密等就需要根据古镇公共空间的分布,对各个公共空间进行功能划分,并针对不同公共空间的活动人数,活动行为,与活动需求来进行统计,最终使公共设施的功能与影响范围相对应,形成一份合理的古镇公共设施功能需求图与分布图,满足居民与游客需求。
  3.造型元素与古镇风貌特点
  因现代公共设施的批量化生产与设计无差别化,强行应用于古镇空间中难免会对古镇风貌的历史属性造成冲突,形成文化的不兼容;而古镇建筑风貌、传统手工艺品的工艺与造型特点与当地代表性地点、建筑、人物特点或者活动都是绝佳的产品设计造型元素。不同的地域文化会形成不同的建筑特征,装饰风格,甚至不同的信仰与认知方式;将这些元素造型进行提取,抽象,完全可以用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而造型要素直观的讲,可以是对地域特色形象最直接提炼与模仿,深层次来说这些造型元素的合理化运用也隐性的表现了地域文化的特点、风俗人情等人文因素(如图2、3)。   4.产品配色与古镇环境、装饰风格
  视觉是对人体感知影响最大的感官,有研究表明人类视觉认知优先级最高的为色彩,其次是形状与质感。公共设施也是依托色彩来呈现的,公共设施的色彩能突出展示其内在属性,传达人们对公共空间或娱乐或休闲或安静或宗教的情感需求。在产品配色过程中古镇整体环境风貌中的色彩、公共环境的色调、公共空间情感需求,甚至古镇传统装饰风格等色彩元素都是公共设施设计的重要参考,公共设计配色要与空间整体色彩相协调,又要结合其建筑色,装饰色,文化色,宗教色做出合理的搭配,做到统一而不显单调(如图4、5)。
  5.材料与古镇文化
  材料是公共设施的实现基础,选择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加工方式决定了公共设施的呈现状态与表现内容。如木材给人以温暖质感,但易腐蚀;塑料给人活泼年轻,但易变形;不锈钢则给人以冰冷严肃一样,但缺失亲和力等。公共设施的材料选择要综合考量材料的成本,材料的性质:是否为本地出产,公共空间的情感需求与材料的感征是否一致,材料的加工是否符合当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6.尺寸与古镇公共空间
  公共设施的尺寸决定着人们使用的舒適与否,其相对环境的尺寸大小也对人的心理感知,动作形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产品的绝对尺寸在设计上要根据人机工程学相关理论,用人类的生理尺寸,心理尺度,行为尺度与操作习惯等因素去制定。而相对尺寸了也需要去具体考量,如开阔环境中或者狭窄环境中的公共设施则要根据当下公共空间的表达意境与功能需求去评定。
  7.人文代表与古镇场所精神
  任何产品都不是单纯为功能而设计的,更代表了一个地域的风俗文化或者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如日本特有鸟居建筑,就代表了特有的神学宗教文化,古镇公共设施设计更应该与古镇精神文化及空间环境相结合,树立场所精神概念。公共设施的设立在满足生活与物质需求的同时,在古镇这一特殊的精神休憩场所内,还应该起到唤起原住民的精神共呜,帮助游客感受古镇精神与文化认可的作用。具体来说,公共设施设计可以结如当地神话传说,历史名人,传统文化活动元素,让其不再是个孤立的设施或者装饰,能够融合居民,环境与精神做到对场所精神的营造与宣导。
  三、山西大阳古镇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上文探讨了公共设施设计与古镇文化保护结合要素,表明公共设施设计应以古镇文化为原素材,同时对历史古镇文化保护也可以通过公共设施的设计来实现。
  历史古镇的公共设施其实质仍是产品,其设计流程同样可以参照产品设计的调研分析——构思表达一评估实施——反馈调整的基本过程,重点是对古镇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挖掘与应用。
  (一)设计调研
  1.古镇现状调研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访谈,实地调研挖掘古镇地域文化现状,如地域,民俗活动文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建筑特点,宗教及教育资料,并形成古镇地域文化地图。
  大阳古镇位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西北,距离市中心25 km,古镇东西长约5 km,南北宽约3 km,总占地面积约15.58 km2,体风貌保存完整,现存主体为一条横贯东西的明清老街,老街两边400余座古民居建筑,多为官或经商聚财等大家族院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是典型山西大院型古镇,代表了沁河流域最典型的建筑形态与生活方式。大阳古镇历史文化构成特色鲜明,有以“秦汉以来中国古城镇的活化石”为典型代表的大院城镇结构、“九州针都”传统制铁制针工艺、表现飞燕阿阳学舞的“阳阿奇舞”、北方特色的礼乐祭祀活动、传统石雕木雕、剪纸、面塑、早期晋商文化还有大阳大量的官邸大院与历史建筑等,都是迫切需要保护与传承的古镇文化。
  2.居民及游客的调研
  通过观察记录与访谈,实地考察的方式,发现并整理古镇原驻民与游客的行为习惯,确定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与情感定位。
  由于开发的原因,部分古镇居民搬出老镇在不远处的新街区定居,但保留完好的区域还有大量居民,并且因新街与老镇比邻,大量居民日间活动还是习惯性地回到老镇区。调查后发现古镇街巷长且窄,照明设施与地面公共设施则要求体量要适中,且分布位置不能占用居民行动区域。西大阳有—块较开阔场地,且为三条街巷交汇,小商贩、孩子、老人大多在这里叫卖与休息,这里主要设置休息系统(公共座椅,步廊,休息亭)。
  针对古镇游客行为需求分为游览前,中,后三个阶段:游览前需求:如停车场、导航牌、排队购票的游客接待中心,等待休息的饮水台、烟灰缸等;还有标识设施、服务设施如:垃圾桶、导视牌、广告、艺术墙等;游览中需求:包括了景区内导引、区域标识、夜间照明、购物、茶饮、公厕等;游览后需求:出入班车、观赏小品、古镇民宿等。
  (二)设计构思表达阶段
  1.提取设计元素
  历史古镇非物质文化构成特色鲜明,将文化元素进行提炼,提取设计符号与设计灵感,并通过借代,简化,移植,分解与抽象等设计手法对形象元素符号进行重构,得到符合古镇地域文化特点的设计元素。大阳北方大院式的建筑形态,代表性的天柱砖塔,姿态多变的楼阁建筑,形态奇异的吴神庙龙树,娲皇庙,汤帝庙、东岳庙的宗教神,还有大阳特有的建筑石雕、木雕装饰都是最直接的造型元素的来源。还有飞燕学舞,传统制铁,铸剑,制针工艺等生活生产元素可以用抽象代表的手法加以运用。
  2.确定不同公共空间的公共空间设施类别与分布
  公共设施按功能可分为交通系统(各类型的交通标志,护栏,铺地,路缘石,路障,公交站台等)、信息系统(广告牌。导向指示牌,信息公告栏,店面招牌等)、照明设施(路灯,景观灯,庭院灯等)、休息系统(公共座椅,步廊,休息亭)、观赏系统(景观小品,水景,壁画等)多种类别,需要结合大阳古镇现有公共空间的环境与功能去确定公共设施的功能类别与分布方案。
  3.古镇文化元素符号与设计结合应用
  在明确设计的功能目标与设计元素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别公共设施的功能作用,选择合理的配色风格、材料及加工工艺,要求色彩风格与环境统一,材料选用与加工方式符合本土地域气候,并将提取的设计元素应用在公共设施设计中,表达出古镇风貌特色,最终形成设计方案。
  (三)评估实施与反馈调整阶段
  设计方案完成后要求进行可行性评估,针对大阳古镇居民留存率高的情况,除专家评估外,居民评估也是不可缺少的。评估内容有设计评估与实施评估:设计评估评价公共设施设计方案是否对合理运用古镇文化元素,是否可以正确的传达。实施评估主要评估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与整体铺设操作难度。结合古镇保护开发的定位、资金预算与居民意见来评估方案的合理性,并对不足点进行调整。在铺设完成设立居民反馈渠道,收集反馈意见,发现缺陷并进行再次评估与修正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古镇蕴含的非物质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人文价值,在地域文化的营造、城市名片的形成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21世纪体验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对古镇空间公共设施的设计,甚至整个城市国家规划设计中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与应用。据此,在以调研统计与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解读古镇文化用产品设计的方法论,并与公共空间,公共设施设计相结合,从空间结构优化、文化内涵表达、古镇居民与游客体验三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新的应用方法论与保护原则,为古镇文化传承、地域文化的发展、公共空间的规划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摘要:符号是承载和传递信息的媒介。本文运用符号学理论,对广州市“美丽乡村”莲麻村的视觉形象标志进行了解构,并对其受众定位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符号莲麻村标志设计  引言  莲麻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北部,隶属从化区管辖,村委会在G105国道附近。该村面积约41.2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人口逾1500人。莲麻村地处丘陵山岗地带,经济模式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种植三季李、水稻等)。近年来,村委
期刊
摘要:汉代作为我国灯具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其灯具以种类丰富、造型独特著称,雁足灯可视为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类。文章对雁足灯的发展背景和类型作了初步的梳理和归纳,以汉代方座雁足铜灯为例,从造型、功能、文化等方面对之进行设计分析。  关键词:设计 汉代 雁足灯  引言  灯的出现时间大约在春秋时期,它是由食器中的豆转化而来的,发展到战国时,灯具便發展出许多式样了。尽管灯具式样繁多,但也可分为:豆形灯、
期刊
摘要:意大利贝尔托尼博物馆的设计,着重探讨在數字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如何继承工业设计大师贝尔托尼“向自然学习”的设计哲学。在当代,数字技术对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从建造的角度,数字技术让博物馆空间更丰富化;从展示的角度,数字技术使一部分展示内容虚拟化,与空间本体分离开来,让空间更纯粹化,突出馆藏实物展品的表现力。  关键词:博物馆 自然 数字展示 叙事 互动  一、米兰
期刊
摘要:从人类造物行为的开始到物质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室内设计的发展更加全面化、多元化,而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心理学。人设计行为的本质是满足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统一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在室内设计与心理学的关系中,室内设计中的“格式塔”现象比比旨是,格式塔理论中的“行为”与“意识”深深地影响着室内设计的过程,加深对这一过程的研究,无论在设计方法论上还是空间材质的应用方面,其意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艺术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前现状不佳,而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方向。文章通过展示《APP界面动效设计》教学单元实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与创新四个方面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化资源共享与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中如何深度应用展开探析,为同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提供
期刊
設计说明:这是一款可弯曲的链锯,灵感来源于自行车链条。产品名称为链锯。与以往的锯工具有很大不同,利用车链条刚中带柔的特性,这一创新点来设计此款手持工具。在形式上是一种突破和创新。基于以往市场上存在的锯工具,体形过大,使用局限性等问题,进行改良设计。结构上锯齿之间的连接采用铆接连接在一起,形成链条的状态,且可以更换链条,循环使用。在使用的时候可自由弯曲,针对死角位置有很好的发挥作用,同时,也便于存放
期刊
民族的自信源于对自身的了解。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未来的发展之路。国家制定的“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构建中华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就是要树立国人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我们也必须要拥有中国文化的发言权,去主导和引领世界未来的设计潮流。  有学者表示,“传统技艺”之所以成为过去,是因为不再执生活方式之牛耳;“再设计”之所以成为“焦点”,是因为我们“尊重”她(非物质文化遗
期刊
摘要:文章以南京南站的候车层为例,提出塑造具有苏南省域聚落特色的铁路车站环境的若干设计思路,包括延承金陵古城的中央轴线、重塑苏南传统建筑装饰的设计语言、挖掘苏南微观层面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传达南京南站“人文、博爱”的车站文化精神。旨在对苏南传统建筑装饰文化进行传承与探新设计的同时,将南京南站打造成为功能更合理、文化特色更鲜明、设施更完善的高品质铁路客运站。  关键词:苏南 传统建筑装饰 南京南站
期刊
设计说明:  该方案主要面对的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潮汕新农村的缺陷。由于对城市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原有的城乡流水逐渐消退,逐渐减弱,导致世代相传的当地风景(当地原始风格)脉络逐渐出现断裂的缝隙。由于现在的条件下降,新农村与农村之间必然会形成一个边界,边界可以更加浓厚,使其两边永久性地不连通,边界彼此走向极端。  我们选择的地点位于中国的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樟林村,那里的街道上充满了居民,他们之间的活动
期刊
摘要:中国的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地处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位于象征中西文化交流的古“丝绸之路”上,长长的栈道将一个个石窟连接在一起,洞窟内绘满佛教题材的壁画和彩塑,有飘舞灵动的飞天,肃穆端庄的佛影。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本次设计的选题是以甘肃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为主题的私人会所及陈设设计,设计通过市场调研、文献研究、元素提取、演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