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医疗改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根据2009年中央提出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2020年,要建立起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等。总体来看,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基本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新医改制度的影响下,药品加成被取消,只保留了中药品加成,这对医院的经营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要求其必须向一定程度的自收自支转变。2010年,我国颁布了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其中明确了成本核算方面的详细内容,截至目前对我国医院成本管理工作起到了重大帮助作用,且很多医院已经初步形成了全过程成本核算,但是在新医改制度下,其成本核算执行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成本核算必要性出发,分析当下新医改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现状,并尝试给出优化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医院成本核算质量。
关键词:新医改制度;成本核算;医院;现状;策略
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医院对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成本核算只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新医改制度以医院的长远发展为方向,重新明确成本核算范围,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理论支撑,本文对新医改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策略的研究,对促进医院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成本核算概念及必要性
(一)成本核算
所谓成本核算,即对生产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为成本管理分析和管理控制提供信息基础。以医院为例,它能够帮助医院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药费收入、药品支出、营业外支出和收入等的界限,如果涉及药品生产的话,还包括成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与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等[1]。在医院成本核算中必须基于以下几点原则:
1.合法性原则
这不仅是医院成本核算中需遵循的原则,更是所有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中都需要秉持的原则,即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必须是符合法律、法令等制度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比性原则
即医院的成本核算,不能按照相关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展开,需要根据国家一直使用的医院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以及同行业其他医院约定俗成的会计方式展开,在各个科室部门等实施时必须统一口径,便于横向、纵向多方面的对比、总结,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
3.相关性原则
即成本核算必须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与及时性,有用性指成本核算要为医院负责人提供有用的信息,能够使其在成本管理、预测、医院发展方向等方面起到实质性帮助作用;及时性是指成本核算信息的时间性,及时的成本核算与数据反馈,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4.配比性原则
在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基于“谁得益,谁担责”的原则,集中或分类成本消费,成本分摊按照各科室实际工作情况准确的分摊计入,使之能够清晰的反映出科室相关成本情况,具体的成本支出与对应的科室可进行配比。
(二)成本核算必要性
1.迎合价值运动规律
医院属于服务事业单位,同样存在着多层次的经济结构,除了担任为人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作用,还要对自身经营中的经济利益负责(包括职工福利奖金等),而这些普遍存在的经济联系是通过商品交换进行的,必须按照一定价值运动转移规律展开,故有了成本核算[2]。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反推动作用
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深入,以药养医已经不足以维系医院运行,卫生经费的不足迫使医院必须进行成本核算,从自身的成本管理中入手,精简开支,调整经营策略和手段,以维系医院的长远运行,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新医改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现状
(一)成本核算方式单一
当下很多医院基本上形成全成本核算模式,实现了按科室分摊成本,但是就成本核算方法来看,其依旧不够完善。其一,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从原本简单粗暴的人员分摊,转向了医院内部科室绩效分配上,或者将医院收入支出的节点作为成本核算目标,但是却忽略了医疗服务项目等为核算对象的系统核算,如诊次、床日等,这些其实都可计入到成本核算中,可由于成本核算资料的缺失,无法提供精准成本数据;其二,信息传递存在一定滞后性。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基本上实现了医院全成本的智能化处理,结合现代信息化的建设,线上核算已经成为了医院成本处理的日常。但是在新医改制度要求下,能够满足《医院财务制度》的核算软件并不多,尤其是很多中小型医院其信息化网络系统运行时间不长,存在很大不稳定性,手工核算依旧存在,成本核算方式未得到扩充。
(二)理论指导缺失
我国财政部、卫生部在1998年印发了《医院财务制度》,这是较早的医院相关财务管理准则,其中对医院各项活动的指导要求,与现在医院内外部复杂的环境不匹配,其中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内容包括各项硬性条件要求,与现代各级别的医疗机构实际运行存在一定出入,无法保持一致性,导致医院的成本核算均按照自身财务制度展开,缺乏统一的标准约束。从某种角度来看,部分医院实施的成本核算,仅限于部门科室成本支出,仅供医院内部使用,没有延展到前端医疗器械采购、后端设备报废等环节,不能称为真正的全成本核算,其数据真实性有待考察。这种各自为政的运行模式,导致医院无法与同行业其他等级相同的医院进行成本对比,无法发现成本核算中的具体问题,难以
优化[3]。
(三)成本回溯不到位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核算能够实现向下分摊,同样还能够向上回溯。一方面,虽然很多医院采用了新医改制度中的三级成本分攤方法,但在分摊流程中仍然存在些许不合理之处,例如新医改制度中,规定项目核算总额中不包括单独收费的卫生材料费和药品费(并非指药品成本,仅指药品购买价格),但是部分医院将其混为一谈,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无法形成成本精准分摊;另一方面,成本回溯渠道不通畅,在新医改制度中,详细列举了成本分析的重要性和成本分析的方法,但是在实际上很少有医院会对已经生成的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复盘分析,甚至成本核算工作成为了编制财务报表的必要流程,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问题。此外,部分医院对成本核算信息系统运用并不到位,上述提到其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性。先进的信息系统是成本核算科学化的基础,一是市面上专门针对医院成本核算的信息系统开发力度不够,再加上像医院这类特殊的事业单位,其对信息系统的准确性等有较苛刻的要求,现阶段还没有搭建好各系统间的渠道,无法实现信息高效传递,甚至不利于保留成本信息,导致其回溯查询分析工作进行较差。 三、新医改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策略
(一)强化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新医改制度中明确指出,成本核算工作要根据核算对象的不同,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等,同时成本核算要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对于三甲医院以及有能力的其他医院,还可将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负责人必须深刻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强化成本核算方法运用,选择与医院实际发展匹配度高的核算单元。其一,扎实做好医院成本核算基础工作,构建全新成本核算架构,选择合适成本核算方法,规范化数据采集。成本核算涉及范围广泛,可成立专门成本管理小组,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科室、部门管理者参与,同时设置成本核算工作岗位,负责各科室成本接洽,至此形成由上及下、由下及上的双向参与模式;其二,强化成本核算培训工作。正如上文所说,成本核算并非单一科室、职工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因此医院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深刻认识到成本核算重要性,如财务人员,可强化其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专业技能培训,普通科室人员,深化其业务层面成本核算认知,在此基础上,可循序渐进逐阶段强化其信息系统成本核算操作,形成专业化、标准化成本核算[4]。
(二)做好政策保全,强化政策解读
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必须满足相关政策要求,同时也要受到政策、准则的各方面指引。第一,从医院层面来讲,必须强化其政策解读,尤其是成本核算相关,做好对政策的利用,合理划分核算单元,确定职工角色,梳理成本项目,同时按照国家政策要求确定要素编码;第二,从国家层面来讲,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保全,建设与现代医院发展需求吻合的政策,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医院成本核算提供理论指导。
(三)强化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建设
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医院成本核算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已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医院必须结合新医改制度要求,进一步加强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统建设。首先,做好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工作,以人为本,一要强调不同科室部门的职工融合,打好配合,辅助其信息化建设,二要做好核算系统的对接,积极运用医疗方面的先进系统,如HIS系统、SPD院内物流管理系统、DRG或DIP付费管理等,前延到采购、后续到资产处置,做好各项系统的对接工作,实现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同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成本核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进行成本核算,不仅是提升内部成本管理的重要举措,更是其适应政策要求、经济环境发展的必然措施,其成本核算质量的提升,一方面明确医院内部各科室、部门的成本明细,另一方面对发挥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维系经济市场秩序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脱离了政府的帮助后,医院的竞争愈发激烈,要想维系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能力,而成本核算是其中很好的突破口。本文从新医改政策下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基础核算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入手,提供简单成本核算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医院实现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红梅.新医改制度下公立醫院成本控制的措施探讨[J].商讯,2019(10):155+157.
[2]吕静.新医改政策下医院成本控制方法的相关探究[J].管理观察,2018(08):161-163.
[3]李淼军.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成本核算及控制问题探究[J].经济师,2017(09):90-91.
[4]朱云峰.新医改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探究[J].中国市场,2017(03):168-169.
关键词:新医改制度;成本核算;医院;现状;策略
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医院对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成本核算只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新医改制度以医院的长远发展为方向,重新明确成本核算范围,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理论支撑,本文对新医改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策略的研究,对促进医院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成本核算概念及必要性
(一)成本核算
所谓成本核算,即对生产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为成本管理分析和管理控制提供信息基础。以医院为例,它能够帮助医院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药费收入、药品支出、营业外支出和收入等的界限,如果涉及药品生产的话,还包括成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与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等[1]。在医院成本核算中必须基于以下几点原则:
1.合法性原则
这不仅是医院成本核算中需遵循的原则,更是所有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中都需要秉持的原则,即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必须是符合法律、法令等制度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比性原则
即医院的成本核算,不能按照相关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展开,需要根据国家一直使用的医院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以及同行业其他医院约定俗成的会计方式展开,在各个科室部门等实施时必须统一口径,便于横向、纵向多方面的对比、总结,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
3.相关性原则
即成本核算必须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与及时性,有用性指成本核算要为医院负责人提供有用的信息,能够使其在成本管理、预测、医院发展方向等方面起到实质性帮助作用;及时性是指成本核算信息的时间性,及时的成本核算与数据反馈,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4.配比性原则
在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基于“谁得益,谁担责”的原则,集中或分类成本消费,成本分摊按照各科室实际工作情况准确的分摊计入,使之能够清晰的反映出科室相关成本情况,具体的成本支出与对应的科室可进行配比。
(二)成本核算必要性
1.迎合价值运动规律
医院属于服务事业单位,同样存在着多层次的经济结构,除了担任为人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作用,还要对自身经营中的经济利益负责(包括职工福利奖金等),而这些普遍存在的经济联系是通过商品交换进行的,必须按照一定价值运动转移规律展开,故有了成本核算[2]。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反推动作用
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深入,以药养医已经不足以维系医院运行,卫生经费的不足迫使医院必须进行成本核算,从自身的成本管理中入手,精简开支,调整经营策略和手段,以维系医院的长远运行,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新医改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现状
(一)成本核算方式单一
当下很多医院基本上形成全成本核算模式,实现了按科室分摊成本,但是就成本核算方法来看,其依旧不够完善。其一,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从原本简单粗暴的人员分摊,转向了医院内部科室绩效分配上,或者将医院收入支出的节点作为成本核算目标,但是却忽略了医疗服务项目等为核算对象的系统核算,如诊次、床日等,这些其实都可计入到成本核算中,可由于成本核算资料的缺失,无法提供精准成本数据;其二,信息传递存在一定滞后性。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基本上实现了医院全成本的智能化处理,结合现代信息化的建设,线上核算已经成为了医院成本处理的日常。但是在新医改制度要求下,能够满足《医院财务制度》的核算软件并不多,尤其是很多中小型医院其信息化网络系统运行时间不长,存在很大不稳定性,手工核算依旧存在,成本核算方式未得到扩充。
(二)理论指导缺失
我国财政部、卫生部在1998年印发了《医院财务制度》,这是较早的医院相关财务管理准则,其中对医院各项活动的指导要求,与现在医院内外部复杂的环境不匹配,其中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内容包括各项硬性条件要求,与现代各级别的医疗机构实际运行存在一定出入,无法保持一致性,导致医院的成本核算均按照自身财务制度展开,缺乏统一的标准约束。从某种角度来看,部分医院实施的成本核算,仅限于部门科室成本支出,仅供医院内部使用,没有延展到前端医疗器械采购、后端设备报废等环节,不能称为真正的全成本核算,其数据真实性有待考察。这种各自为政的运行模式,导致医院无法与同行业其他等级相同的医院进行成本对比,无法发现成本核算中的具体问题,难以
优化[3]。
(三)成本回溯不到位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核算能够实现向下分摊,同样还能够向上回溯。一方面,虽然很多医院采用了新医改制度中的三级成本分攤方法,但在分摊流程中仍然存在些许不合理之处,例如新医改制度中,规定项目核算总额中不包括单独收费的卫生材料费和药品费(并非指药品成本,仅指药品购买价格),但是部分医院将其混为一谈,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无法形成成本精准分摊;另一方面,成本回溯渠道不通畅,在新医改制度中,详细列举了成本分析的重要性和成本分析的方法,但是在实际上很少有医院会对已经生成的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复盘分析,甚至成本核算工作成为了编制财务报表的必要流程,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问题。此外,部分医院对成本核算信息系统运用并不到位,上述提到其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性。先进的信息系统是成本核算科学化的基础,一是市面上专门针对医院成本核算的信息系统开发力度不够,再加上像医院这类特殊的事业单位,其对信息系统的准确性等有较苛刻的要求,现阶段还没有搭建好各系统间的渠道,无法实现信息高效传递,甚至不利于保留成本信息,导致其回溯查询分析工作进行较差。 三、新医改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策略
(一)强化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新医改制度中明确指出,成本核算工作要根据核算对象的不同,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等,同时成本核算要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对于三甲医院以及有能力的其他医院,还可将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负责人必须深刻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强化成本核算方法运用,选择与医院实际发展匹配度高的核算单元。其一,扎实做好医院成本核算基础工作,构建全新成本核算架构,选择合适成本核算方法,规范化数据采集。成本核算涉及范围广泛,可成立专门成本管理小组,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科室、部门管理者参与,同时设置成本核算工作岗位,负责各科室成本接洽,至此形成由上及下、由下及上的双向参与模式;其二,强化成本核算培训工作。正如上文所说,成本核算并非单一科室、职工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因此医院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深刻认识到成本核算重要性,如财务人员,可强化其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专业技能培训,普通科室人员,深化其业务层面成本核算认知,在此基础上,可循序渐进逐阶段强化其信息系统成本核算操作,形成专业化、标准化成本核算[4]。
(二)做好政策保全,强化政策解读
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必须满足相关政策要求,同时也要受到政策、准则的各方面指引。第一,从医院层面来讲,必须强化其政策解读,尤其是成本核算相关,做好对政策的利用,合理划分核算单元,确定职工角色,梳理成本项目,同时按照国家政策要求确定要素编码;第二,从国家层面来讲,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保全,建设与现代医院发展需求吻合的政策,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医院成本核算提供理论指导。
(三)强化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建设
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医院成本核算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已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医院必须结合新医改制度要求,进一步加强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统建设。首先,做好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工作,以人为本,一要强调不同科室部门的职工融合,打好配合,辅助其信息化建设,二要做好核算系统的对接,积极运用医疗方面的先进系统,如HIS系统、SPD院内物流管理系统、DRG或DIP付费管理等,前延到采购、后续到资产处置,做好各项系统的对接工作,实现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同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成本核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进行成本核算,不仅是提升内部成本管理的重要举措,更是其适应政策要求、经济环境发展的必然措施,其成本核算质量的提升,一方面明确医院内部各科室、部门的成本明细,另一方面对发挥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维系经济市场秩序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脱离了政府的帮助后,医院的竞争愈发激烈,要想维系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能力,而成本核算是其中很好的突破口。本文从新医改政策下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基础核算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入手,提供简单成本核算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医院实现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红梅.新医改制度下公立醫院成本控制的措施探讨[J].商讯,2019(10):155+157.
[2]吕静.新医改政策下医院成本控制方法的相关探究[J].管理观察,2018(08):161-163.
[3]李淼军.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成本核算及控制问题探究[J].经济师,2017(09):90-91.
[4]朱云峰.新医改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探究[J].中国市场,2017(0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