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紧抓高职教育的核心要求,围绕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我院药学专业的建设基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药理学课程建设,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和教材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调整、改革,突出教学应用性、实现教育与生产的结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关键词】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建设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249-01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1]。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总体上依然沿袭本科教学模式,忽视了高职教育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教学形式,已不适应学生职业岗位需求。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2]。为了突出教学应用性、实现教育与生产的结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积极探索药理学课程建设,重构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课程设计理念,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培养,积极建设优质课程资源,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明确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面向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第一线,具有必需的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有一定的管理和营销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专业人才。药理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应面向学生就业岗位群,通过理论学习、技能实训和临床见习,使学生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职业化的能力结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及优良的素质结构。
2.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建设
2.1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行业需求的分析,围绕教学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确定为 “基本知识、行业应用”二个模块。
2.1.1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学习药理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通过该模块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药物剂型规格等知识和常用实验技能。
2.1.2 行业应用模块。以工作岗位职业活动为导向,面向社会药店、医院药房、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等工作领域设置行业应用模块,包括实训(模拟药房、模拟药店、静脉药物配置)、新药进展跟踪、药物不良反应实时了解等主要内容。在仿真和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以实训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合理应用药物能力,用药咨询服务能力,阅读药品说明书、药品分类、保养与储存能力,药物配置能力和药品经营与管理能力,培养与人沟通、协作、协调的能力,促进职业能力的培养。
2.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2.2.1构建“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课堂全程讲授药理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室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为主要教学模式,结合职业技能考核和资格认定,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我系与益丰大药房按照零售药店规范,共同建立了益丰模拟药房,制定对话式“问病卖药”的实训教学方案,提高学生指导患者用药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教师教、自己动手做,在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达到真学,从而促进做。
2.2.2提倡应用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引领,针对专业和职业岗位群,注重技能方法体系和职业活动体系,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如在课程教学中,以药房某一药学服务或药品零售服务或某类药物合理应用为任务、项目,按行业企业标准和规范,在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的反复互动中,学习理论知识,增强应用能力,提高职业能力。
2.3根据专业岗位定位, 更新教学内容,编写课程改革配套特色教材
2.3.1根据专业岗位定位,更新教学内容。据近几年药学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调查结果显示,68%毕业生主要在药品营销工作(医药公司、社会药店),主要接触OTC类药物(非处方药)及复方制剂,但教材中却没包括。因此,在制订教学内容时,应根据毕业主渠道做适当调整,加强以上药物的学习,才能符合职业岗位的服务需求。同时将药理学和药剂学、药事管理、市场营销学等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融入职业资格证考试与技能抽考的标准,形成药理学基础知识与岗位实际应用相并行、相衔接、相互动。
2.3.2编写课程改革配套特色教材。基础模块教学以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规划教材为蓝本,行业应用模块教学则使用学院自编的配套教材。在药学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主持下,编写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与实训指导。此外,收集临床新药应用进展资料,编印新药简介,用于新药进展跟踪、药物不良反应实时了解、新药研发辅助实训教学及常见病用药指导讲义。
2.4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依托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构建药理学精品课程网站,涵盖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及职业培训资源等,并对其中内容经常保持更新。网络课堂上,通过个人空间开展网上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实现教学内容的互动互通全开放式空间教学,激发了学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
2.5“一培二引三联”,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本着“学科要发展,人才是根本”的理念,打造一支合理师资队伍是课程成功建立和维持的关键[3] 。通过“一培二引三联”,我系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 药理学教学团队。
2.5.1“一培二引”是指立足在职培训、适当引进外聘。注重立足自身培养,重点加强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上挂下派”。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或到高一级单位挂职进修培训,及时掌握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提高理论教学水平;轮流安排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及时掌握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提高实践教学技能。二是“双向交流、专兼互动”。专业教师到制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等生产性实习基地挂职顶岗,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上课。三是从企业、行业适量引进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优秀人才。
2.5.2“三联”是指紧密联系深度合作企业,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坚持“足量储备,适量聘用”原则,积极从企业、行业第一线选聘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库。并根据教学实际,选聘适量兼职教师从事专业实践教学。
通过“一培二引三联”,药理学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院药学系药理学教学团队12名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教师9人,占75%;硕士学位者6人,占50%;双师型教师100%。兼职教师均来自企业、医药公司、医院药剂科,主要参与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训指导等工作;负责对药理学实践教学项目的选择及实践教学和考核等工作。
总之,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将本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精益求精的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发挥课程优势,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药学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哈特蔓.语言与语言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2]谢一风. 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比较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中国高教研究 ,2008(9):72 - 74.
[3]韩文根. 论教师质量与教学质量双效应 [J]. 教学与管理 :理论版, 2006(10):26 - 27.
作者简介:
黄宁江(1977-),女,心血管药理学硕士,副教授,药学系副主任,湖南省药学特色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建设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249-01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1]。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总体上依然沿袭本科教学模式,忽视了高职教育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教学形式,已不适应学生职业岗位需求。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2]。为了突出教学应用性、实现教育与生产的结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积极探索药理学课程建设,重构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课程设计理念,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培养,积极建设优质课程资源,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明确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面向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第一线,具有必需的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有一定的管理和营销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专业人才。药理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应面向学生就业岗位群,通过理论学习、技能实训和临床见习,使学生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职业化的能力结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及优良的素质结构。
2.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建设
2.1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行业需求的分析,围绕教学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确定为 “基本知识、行业应用”二个模块。
2.1.1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学习药理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通过该模块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药物剂型规格等知识和常用实验技能。
2.1.2 行业应用模块。以工作岗位职业活动为导向,面向社会药店、医院药房、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等工作领域设置行业应用模块,包括实训(模拟药房、模拟药店、静脉药物配置)、新药进展跟踪、药物不良反应实时了解等主要内容。在仿真和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以实训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合理应用药物能力,用药咨询服务能力,阅读药品说明书、药品分类、保养与储存能力,药物配置能力和药品经营与管理能力,培养与人沟通、协作、协调的能力,促进职业能力的培养。
2.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2.2.1构建“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课堂全程讲授药理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室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为主要教学模式,结合职业技能考核和资格认定,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我系与益丰大药房按照零售药店规范,共同建立了益丰模拟药房,制定对话式“问病卖药”的实训教学方案,提高学生指导患者用药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教师教、自己动手做,在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达到真学,从而促进做。
2.2.2提倡应用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引领,针对专业和职业岗位群,注重技能方法体系和职业活动体系,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如在课程教学中,以药房某一药学服务或药品零售服务或某类药物合理应用为任务、项目,按行业企业标准和规范,在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的反复互动中,学习理论知识,增强应用能力,提高职业能力。
2.3根据专业岗位定位, 更新教学内容,编写课程改革配套特色教材
2.3.1根据专业岗位定位,更新教学内容。据近几年药学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调查结果显示,68%毕业生主要在药品营销工作(医药公司、社会药店),主要接触OTC类药物(非处方药)及复方制剂,但教材中却没包括。因此,在制订教学内容时,应根据毕业主渠道做适当调整,加强以上药物的学习,才能符合职业岗位的服务需求。同时将药理学和药剂学、药事管理、市场营销学等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融入职业资格证考试与技能抽考的标准,形成药理学基础知识与岗位实际应用相并行、相衔接、相互动。
2.3.2编写课程改革配套特色教材。基础模块教学以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规划教材为蓝本,行业应用模块教学则使用学院自编的配套教材。在药学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主持下,编写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与实训指导。此外,收集临床新药应用进展资料,编印新药简介,用于新药进展跟踪、药物不良反应实时了解、新药研发辅助实训教学及常见病用药指导讲义。
2.4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依托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构建药理学精品课程网站,涵盖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及职业培训资源等,并对其中内容经常保持更新。网络课堂上,通过个人空间开展网上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实现教学内容的互动互通全开放式空间教学,激发了学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
2.5“一培二引三联”,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本着“学科要发展,人才是根本”的理念,打造一支合理师资队伍是课程成功建立和维持的关键[3] 。通过“一培二引三联”,我系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 药理学教学团队。
2.5.1“一培二引”是指立足在职培训、适当引进外聘。注重立足自身培养,重点加强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上挂下派”。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或到高一级单位挂职进修培训,及时掌握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提高理论教学水平;轮流安排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及时掌握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提高实践教学技能。二是“双向交流、专兼互动”。专业教师到制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等生产性实习基地挂职顶岗,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上课。三是从企业、行业适量引进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优秀人才。
2.5.2“三联”是指紧密联系深度合作企业,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坚持“足量储备,适量聘用”原则,积极从企业、行业第一线选聘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库。并根据教学实际,选聘适量兼职教师从事专业实践教学。
通过“一培二引三联”,药理学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院药学系药理学教学团队12名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教师9人,占75%;硕士学位者6人,占50%;双师型教师100%。兼职教师均来自企业、医药公司、医院药剂科,主要参与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训指导等工作;负责对药理学实践教学项目的选择及实践教学和考核等工作。
总之,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将本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精益求精的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发挥课程优势,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药学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哈特蔓.语言与语言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2]谢一风. 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比较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中国高教研究 ,2008(9):72 - 74.
[3]韩文根. 论教师质量与教学质量双效应 [J]. 教学与管理 :理论版, 2006(10):26 - 27.
作者简介:
黄宁江(1977-),女,心血管药理学硕士,副教授,药学系副主任,湖南省药学特色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