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目前总人口约200万。该国很重视高等教育,67%的适龄人口都在接受高等教育,全国高等教育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例约为1.25%。斯洛尼亚共有3所公立大学,在校生81617人,其中三分之二的学生就读于卢布尔雅那大学;此外还有一所很小的私立大学。斯洛文尼亚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和远景,对其他人口规模较小的国家以及具有学术治理和管理传统优势的欧洲大学都有借鉴意义。
发展现状
斯洛文尼亚的高等教育遵循平等主义原则。公立大学都负有研究使命,并对全日制本科学生免学费。学生在中学最后一年的结业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就能进入大学学习。那些不够条件的学生则会被夜校以及其他非全日制的教育项目录取,这些项目都是要收费的,但能够获得和全日制学生一样的学位。
与许多欧洲大学一样,斯洛文尼亚的大学校长们都是教师选举出来的,而且学生也参与投票(占20%)。校长们每四年一个任期,可以经选举后连任,学院院长也是选举出来的,整个教育体制具有强烈的自治色彩。校园兴趣小组(包括自发的和受资助的学生联合会以及教师兴趣小组等)也都充满活力。
斯洛文尼亚在《2011年国家高等教育规划》中,列出了到2020年要实施的一连串高等教育和研究的改革行动。该规划的目标是改善斯洛文尼亚的研究基础设施,增加科研产出,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促进高等教育体制的多样性。
斯洛文尼亚的世界一流大学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然,没有一所斯洛文尼亚的大学可以把发展目标制定为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或英国牛津大学竞争,因为这个国家没有那么多钱建设,也没有那么多人力支持。不过,该国至少还有一所大学可能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学,并在许多学术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这就是卢布尔雅那大学。
决定学术未来的六大要素
取得卓越学术的具体道路要视不同国家和大学的实际情况而定。斯洛文尼亚的一些现实情况为提升大学竞争力造成了阻碍,这些问题也困扰着其他许多国家和大学。尽管政策和治理问题很可能获得大幅改善,但它们现在仍然是棘手的问题。决定斯洛文尼亚学术未来的因素至少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治理。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斯洛文尼亚顶尖的学术领军人物会被选举成为四年一个任期的领导人物。他们一般会在结束任期后重新回归教师队伍。例如,大学校长由学术共同体(包括教师和学生)选举产生。大学校长和院长们一般协商治理学校,很少有人会愿意发起可能导致学术共同体强烈反对的行动。这意味着大学很少有强势的内部领导力做出有争议的决定。选举出来的高级管理层也不可能会将那些提升学术能力的必要决策付诸行动。
二是经费。斯洛文尼亚的全日制本科生不用交纳学费,非全日制学生以及一些研究生要交学费。因此,大学非常依赖于政府的直接拨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体制中,公共经费从来都不能同时保障机会公平和学术卓越。斯洛文尼亚要成为世界一流的优秀国家,就需要为研究型大学的昂贵成本找到额外的支持经费。全部寄希望于政府拨款是不切实际的。向所有学生征收学费(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助学金)这条路也可能走不通。同时,政府还需要提高经费,并且保证必要的资源是可持续供应的。通过与工业界以及其他机构合作,大学可以获得额外收入。卓越的大学只有获得持续的经费投入才能繁荣起来。
三是学术分化。斯洛文尼亚的3所公立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享受相似的拨款政策。即使是在一个小国,大学之间也有必要区分出不同的使命。斯洛文尼亚只能负担一所研究型大学,即卢布尔雅那大学。其他大学的历史较短且规模较小,必须专注于本科层次的教学。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必须谨慎地集中投入。当然,如果强制已有大学在未来改变角色并控制研究和博士生教育发展,会引发相当大的争议。
四是“操纵”。学术方向和政策的决定不能都留给学术共同体来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只能由政府实施。尽管与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学者们)磋商很有必要,但是不同的决策都将不可避免地由外部人士制定。在斯洛文尼亚,高等教育常属于政治考量的范围。
五是选择性的追求卓越。很少有大学能使所有专业都达到世界一流。一个小国需要谨慎选择那些可以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领域,以及那些必须达到优秀的领域。基于国家需求、实际经济现状以及当下的学术优势和兴趣,可以集中选择少数领域(包括跨学科领域和前沿领域),提供定向经费和其他资源。
六是国际化。服务国家目标和在国际舞台上大展身手之间总是存在一条明显的界限。卢布尔雅那大学如果渴望成为世界一流,就必须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如提供更多英语的学术项目,并开始有意地在中欧、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发挥强有力的领导,适当地与北美和新兴亚洲国家发展合作关系。斯洛文尼亚是中欧做研究的好地方,卢布尔雅那大学可以在研究前南斯拉夫和该地区的挑战和潜力方面打造跨学科优势。
然而,国家需求与国际化之间的平衡很难把握。尤其对一个小国来说,各大学都位于智力生活的中心,都是维护和扩大国家语言文化的核心机构。同时,各个大学都是国内最国际化的机构,与外面的世界加强联系的压力很大。作为一个占据地理优势的中欧小国,学术基础设施良好,有达到卓越的潜力,且已经拥有这一地区最好的大学,但这所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还面临着挑战。
发展现状
斯洛文尼亚的高等教育遵循平等主义原则。公立大学都负有研究使命,并对全日制本科学生免学费。学生在中学最后一年的结业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就能进入大学学习。那些不够条件的学生则会被夜校以及其他非全日制的教育项目录取,这些项目都是要收费的,但能够获得和全日制学生一样的学位。
与许多欧洲大学一样,斯洛文尼亚的大学校长们都是教师选举出来的,而且学生也参与投票(占20%)。校长们每四年一个任期,可以经选举后连任,学院院长也是选举出来的,整个教育体制具有强烈的自治色彩。校园兴趣小组(包括自发的和受资助的学生联合会以及教师兴趣小组等)也都充满活力。
斯洛文尼亚在《2011年国家高等教育规划》中,列出了到2020年要实施的一连串高等教育和研究的改革行动。该规划的目标是改善斯洛文尼亚的研究基础设施,增加科研产出,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促进高等教育体制的多样性。
斯洛文尼亚的世界一流大学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然,没有一所斯洛文尼亚的大学可以把发展目标制定为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或英国牛津大学竞争,因为这个国家没有那么多钱建设,也没有那么多人力支持。不过,该国至少还有一所大学可能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学,并在许多学术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这就是卢布尔雅那大学。
决定学术未来的六大要素
取得卓越学术的具体道路要视不同国家和大学的实际情况而定。斯洛文尼亚的一些现实情况为提升大学竞争力造成了阻碍,这些问题也困扰着其他许多国家和大学。尽管政策和治理问题很可能获得大幅改善,但它们现在仍然是棘手的问题。决定斯洛文尼亚学术未来的因素至少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治理。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斯洛文尼亚顶尖的学术领军人物会被选举成为四年一个任期的领导人物。他们一般会在结束任期后重新回归教师队伍。例如,大学校长由学术共同体(包括教师和学生)选举产生。大学校长和院长们一般协商治理学校,很少有人会愿意发起可能导致学术共同体强烈反对的行动。这意味着大学很少有强势的内部领导力做出有争议的决定。选举出来的高级管理层也不可能会将那些提升学术能力的必要决策付诸行动。
二是经费。斯洛文尼亚的全日制本科生不用交纳学费,非全日制学生以及一些研究生要交学费。因此,大学非常依赖于政府的直接拨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体制中,公共经费从来都不能同时保障机会公平和学术卓越。斯洛文尼亚要成为世界一流的优秀国家,就需要为研究型大学的昂贵成本找到额外的支持经费。全部寄希望于政府拨款是不切实际的。向所有学生征收学费(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助学金)这条路也可能走不通。同时,政府还需要提高经费,并且保证必要的资源是可持续供应的。通过与工业界以及其他机构合作,大学可以获得额外收入。卓越的大学只有获得持续的经费投入才能繁荣起来。
三是学术分化。斯洛文尼亚的3所公立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享受相似的拨款政策。即使是在一个小国,大学之间也有必要区分出不同的使命。斯洛文尼亚只能负担一所研究型大学,即卢布尔雅那大学。其他大学的历史较短且规模较小,必须专注于本科层次的教学。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必须谨慎地集中投入。当然,如果强制已有大学在未来改变角色并控制研究和博士生教育发展,会引发相当大的争议。
四是“操纵”。学术方向和政策的决定不能都留给学术共同体来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只能由政府实施。尽管与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学者们)磋商很有必要,但是不同的决策都将不可避免地由外部人士制定。在斯洛文尼亚,高等教育常属于政治考量的范围。
五是选择性的追求卓越。很少有大学能使所有专业都达到世界一流。一个小国需要谨慎选择那些可以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领域,以及那些必须达到优秀的领域。基于国家需求、实际经济现状以及当下的学术优势和兴趣,可以集中选择少数领域(包括跨学科领域和前沿领域),提供定向经费和其他资源。
六是国际化。服务国家目标和在国际舞台上大展身手之间总是存在一条明显的界限。卢布尔雅那大学如果渴望成为世界一流,就必须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如提供更多英语的学术项目,并开始有意地在中欧、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发挥强有力的领导,适当地与北美和新兴亚洲国家发展合作关系。斯洛文尼亚是中欧做研究的好地方,卢布尔雅那大学可以在研究前南斯拉夫和该地区的挑战和潜力方面打造跨学科优势。
然而,国家需求与国际化之间的平衡很难把握。尤其对一个小国来说,各大学都位于智力生活的中心,都是维护和扩大国家语言文化的核心机构。同时,各个大学都是国内最国际化的机构,与外面的世界加强联系的压力很大。作为一个占据地理优势的中欧小国,学术基础设施良好,有达到卓越的潜力,且已经拥有这一地区最好的大学,但这所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还面临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