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综合性,相对来说企业更看重人才的能力而不再是学历。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中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数学教学应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也应在这方面多做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总是注重应试而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记定理、定律,做大量的练习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也许能培养出许多高学历的人才,但是学生今后的发展却受到了限制。因此,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笔者执教多年,对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点自己的见解。
一、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
高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他们深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形象、言谈甚至思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若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体现在教学上,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主线开展教学。当然,教师不能只注重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适合的方法。创新教学并不是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发挥。这种形式主义的创新势必会使教师失去对教学的控制,学生漫无边际地思考、学习。这根本不是新课改的实质。创新教育是在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前提下,教师要适时做恰当的引导,保证学生思考的正确性、有效性。教师若想具备创新精神,就不能死抱着课本,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引入生活中的新事物,灵活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只有这样,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得以实现。
二、教学过程中,要多运用探究式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有较强的逻辑性、延展性。这样的教学内容很适合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识的乐趣。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主要应注重以下几点。
1.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前提。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到亲切感、尊重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放下思想包袱,大胆提问、大胆思考。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信任,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当学生提问时,无论对错教师都要认真对待,认真讲解,并对其加以鼓励。这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距离感,教学效果将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将得到有效的锻炼。
2.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障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探究式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其大脑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才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学习动力。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都不能积极地学习,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思维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诱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恰当的肢体动作、生活化的教具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恰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探究式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中都有好中差的学生,以使好学生带差学生,提高他们的互助学习效率。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各组,时不时地加入到小组的讨论中,保证小组探究的有效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教师不能全盘否定,要接纳学生的思想,和学生一起分析。对学生讨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教师不能直接给予答案,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保障学生的有效思考过程。如果学生过于依赖教师,没有自己的见解,不能进行创新思维,只能是学习的执行者,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当然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教师要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恰当地使用小组学习的教学形式。许多不适合小组学习的教学内容要选择更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三、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只有具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才会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其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教应以引导为主,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形式。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教师不能漫无目的地提问。提问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提出适合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难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学生学习;也不能太简单,太简单的问题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达不到教学效果。问题要有层次性,层层递进,由简入繁,由易入难,由表及里,让学生在寻找答案中一步步掌握知识,深入进去。教师要培养学生深化问题的习惯,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学生思考问题不能立足表面,要揭示问题的实质或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拓展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教师提问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掌握程度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做无用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找出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适时地改变教学策略,才能灵活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所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简答的“教”,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北京:教育研究,2003(2).
[3]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责编 高伟)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总是注重应试而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记定理、定律,做大量的练习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也许能培养出许多高学历的人才,但是学生今后的发展却受到了限制。因此,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笔者执教多年,对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点自己的见解。
一、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
高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他们深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形象、言谈甚至思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若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体现在教学上,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主线开展教学。当然,教师不能只注重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适合的方法。创新教学并不是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发挥。这种形式主义的创新势必会使教师失去对教学的控制,学生漫无边际地思考、学习。这根本不是新课改的实质。创新教育是在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前提下,教师要适时做恰当的引导,保证学生思考的正确性、有效性。教师若想具备创新精神,就不能死抱着课本,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引入生活中的新事物,灵活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只有这样,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得以实现。
二、教学过程中,要多运用探究式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有较强的逻辑性、延展性。这样的教学内容很适合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识的乐趣。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主要应注重以下几点。
1.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前提。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到亲切感、尊重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放下思想包袱,大胆提问、大胆思考。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信任,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当学生提问时,无论对错教师都要认真对待,认真讲解,并对其加以鼓励。这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距离感,教学效果将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将得到有效的锻炼。
2.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障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探究式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其大脑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才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学习动力。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都不能积极地学习,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思维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诱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恰当的肢体动作、生活化的教具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恰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探究式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中都有好中差的学生,以使好学生带差学生,提高他们的互助学习效率。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各组,时不时地加入到小组的讨论中,保证小组探究的有效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教师不能全盘否定,要接纳学生的思想,和学生一起分析。对学生讨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教师不能直接给予答案,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保障学生的有效思考过程。如果学生过于依赖教师,没有自己的见解,不能进行创新思维,只能是学习的执行者,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当然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教师要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恰当地使用小组学习的教学形式。许多不适合小组学习的教学内容要选择更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三、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只有具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才会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其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教应以引导为主,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形式。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教师不能漫无目的地提问。提问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提出适合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难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学生学习;也不能太简单,太简单的问题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达不到教学效果。问题要有层次性,层层递进,由简入繁,由易入难,由表及里,让学生在寻找答案中一步步掌握知识,深入进去。教师要培养学生深化问题的习惯,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学生思考问题不能立足表面,要揭示问题的实质或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拓展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教师提问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掌握程度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做无用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找出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适时地改变教学策略,才能灵活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所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简答的“教”,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北京:教育研究,2003(2).
[3]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责编 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