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n1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城镇化既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是社会现代化的推进器。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加速城镇化对于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城镇规模的扩大是城镇化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结果,但必须根据资源环境的现实国情对土地、水体、能源资源进行保护性利用,对大气、水源等环境污染实行控制,使城市规划与建设必须在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展开,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23. 020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23- 0042- 04
  
  1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1.1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我国城镇化经历了相当曲折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前的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户籍管理制度,我国城镇化过程受到严格控制。根据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我国1949年的城镇化程度为10.6%,1957年为15.4%,1975年为12.2%,1978年为12.5%,具有较强波动性。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资渠道多元化、城镇非正式部门的就业潜力增大等提高了城镇吸引力和吸纳力,乡村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剧增等因素,对城镇化形成巨大推力。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城镇化速度大大加快。1949-1978年的29年间,城镇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仅提高了1.9个百分点,1978-2009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提高了31.4个百分点。
  1.2 城镇化加速发展是必然趋势
  按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城镇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世界银行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700美元提高到1 000~1 500美元、经济步入中等发展国家行列时,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40%~60%。199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的水平,城镇化率达到30.5%。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2 000美元、全国城镇人口57 70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3.9%,逐渐接近世界城镇化47%的平均水平。和1996年相比,10年增加13.4个百分点,表明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期,并将持续发展,这与下列因素有直接关系:
  一是观念因素的推动。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看,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克服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43.9%,但仍有亿万农民不能充分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也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是长期滞后的压力。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城镇人口的增长,也造成了城镇化水平长期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城镇化水平长期停留在30%以下。横向比较,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长期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
  三是产业发展的推动。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将成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劳动力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由劳动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第二、三产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必然加快、规模必然增大,经济发展动力逐步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成为必然。
  2加速城镇化进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维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实践表明,城镇化进程加快给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显著的压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促进社会现代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面临着生产生活污染叠加,点、线、面源污染共存,新旧污染物交织,水、气、土污染相互影响的复杂态势,生态经济系统呈现无序化和非持续性,出现了城镇化与区域环境要素的不协调现象。
  2.1 土地资源的承载压力加大
  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城镇的快速扩张,反映在空间上就是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自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2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推进,但一些地区城镇化发展忽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脱离了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和节约土地的原则,建设布局在空间上出现无序化乃至失控,耕地被大量吞噬。
  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使空间失控更为严重。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城市用地扩张,城市人均综合占地达到110~130平方米的高水平——这是大多数人均耕地资源比我国多几倍乃至10多倍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目前,导致空间失控和蔓延式发展的因素中,除了滥建开发区这一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外,许多短视行为和不合理现象还在继续,如不切实际地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政府办公区大搬家,乱砍滥伐树木盲目修建大马路、高成本绿地等,“大学城”也成为新一轮大规模“圈地”的形式。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近几年来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直到中西部地区,到处都在大办工业园区,许多地方虽然没有引来多少工业项目,但先把土地圈起来,有的地方工业园区面积已占到县域面积的10%甚至20%以上,导致部分地方优质耕地成片被毁。由于土地价格低、補偿不到位,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出现了一批“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据统计,仅在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3万公顷,其中70%以上是征地。一些城市投入大量的资金、土地等资源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城市的面貌确实变化很快,许多县城甚至乡镇都建设了漂亮、豪华的广场,但是对转移农村人口、增加城乡就业则关注不够。在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事实面前,今后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必须与节约土地、合理布局紧密联系起来。
  2.2 加剧了环境污染
  工业化带来城镇化,城镇化带来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聚集,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失去原有的较低水平的动态平衡,显现出发展中的矛盾。一是在大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工业企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一些企业布置在城市中,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些企业逐渐被居民区包围,形成居民和企业的矛盾;二是在小城镇,一些不规范的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吸纳了一定的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但这些工业企业结构偏重,技术含量低、高能耗、高排放问题突出,形成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这些结构性和布局性污染,导致一些城市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削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具有发展软环境的巨大优势,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危害的心理,将污染转移,不仅有污染型的企业,甚至还有废旧物和垃圾,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2005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359.5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13.4亿吨, 城市生活垃圾1.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 549.4万吨,化学需氧物排放量1 414.2万吨。2006年各项指标继续增长,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 594万吨,比2005年增长1.8%;化学需氧物排放量1 431万吨,增长1.2%。从我国近10年来工业废弃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城市污水排放量、垃圾清运量、噪声均值等指标看,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在全球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我国的城市占有很高的比例,因此,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2.3 水资源短缺和破坏现象并存
  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它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城市用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同时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威胁在不断加剧。由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不仅耕地减少,同时湿地萎缩,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特别是围湖养殖以及填湖造地,导致湖泊大量减少,既不利于生态系统平衡,又不利于蓄洪防洪。产业发展粗放增长,使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可用淡水急剧减少。地表水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除大江大河外,多数支流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水质型缺水现象突出。主要水库、湖泊的水质大部分不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城市内湖和纳污河渠几乎全部受到严重污染。江苏太湖和安徽巢湖大规模暴发的蓝藻,正是过去20年中水污染问题不断恶化、积重难返的表现。2006年,我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国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9万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约1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为2.9万平方千米。
  2006年水资源总量下降,用水总量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全年水资源总量25 33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9.1%;人均水资源1 927立方米,减少10%。全年总用水量为5 67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7%,用水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生活用水增长0.7%,工业用水增长1.9%,农业用水增长0.2%。初步统计,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7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51立方米,水资源使用效率处于较低水平。
  2.4 受到矿产、能源等方面的制约
  加快城镇化进程要伴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得到二、三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尤其是在加速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三产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动力源。我国大规模的制造业、建筑业和采掘业等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这些行业一是高能耗,二是耗资源,三是不利于环保。目前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我国能源产业规模和生产总量不断扩大,强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进程。但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却不尽合理,煤炭占能源消费构成近70%,煤炭开采、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我国燃煤消费量大,热效率低,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节能和减排任务十分艰巨。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2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3%。其中,煤炭、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能源类消费量比上年分别增长9.6%、7.1%、19.9%、5.0%、2.4%。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铝、乙烯、水泥分别增长17.2%、32.1%、23.9%、14.5%,仅有铜下降4.0%;能耗增长主要体现在钢铁、煤炭、石油、电力等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1.21吨标准煤,未能实现“十一五”时期每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的目标。
  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的总储量(蕴藏量)就其绝对量而言,是较为丰富的。有关专家估计,若按目前的开采水平,我国石油资源和东部的煤炭资源将在2030年耗尽,水力资源的开发也将达到极致。目前,在世界能源产量中,高质量的液、气体能源所占比例为60.8%,而我国仅为19.1%。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柴薪秸秆等生物能、潮汐等海洋能资源)可采储量较多,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
  2.5 就业吸纳能力不足,加大城市发展负荷
  我国目前具有相当规模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但依靠这些产业的扩张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空间已经不大,城镇化和就业人口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中,第一产业占42.6%,二产业和三产业分别占25.2%、32.2%,我国工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实现产业结构根本转型还需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今后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就要增加800万~1 000万个,目前产业的发展空间及其规模难以持续地提供城镇化带来的就业岗位和规模。当前城市人口密度过大,资源消耗过度、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若是城市贫困人口增加,作为城市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危害的脆弱群体,更无力去改善环境,而其生活方式则会加剧城市生态环境的退化,无疑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发展的压力,引起城市病等其他社会问题。
  2.6 大气环境、声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空气污染受到城市的人口密度,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因素的影响,达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水平。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 594万吨,比2005年增长1.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 431万吨,增长1.2%。2006年,在被监测的559个城市中,有34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被监测城市数的62.4%;有159个城市为三级,占28.4%;有51个城市为劣三级,占9.1%。在声环境方面,近1/3城市声环境为轻度至中度污染。城乡生产和生活各类污染加剧。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生活污水处理率低,生活垃圾产生量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还较低、尚未完全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产能扩张导致“十一五”时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每年减排2%的目标没有完成。癌症的发病率正在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3推进资源环境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城镇化进程不仅关系到城镇的发展,也关系到农民生活的改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的解决。鉴于我国人口多,而人均资源不多,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必须用最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今后发展最为迫切的要求。
  3.1 树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理念
  我国既需要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又要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类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是今后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我国未来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具体方针,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多年的城镇化历程表明,单纯的大城市和小城镇模式已经没有出路,根据我国的国情,城镇化道路不应局限于一种模式,而是要走多元化、高效率的城镇化道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多年形成的城市群带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和高技术人才,对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起到明显的作用。这样的城市群在其他地区也正在形成规模。实践证明,城市群的规模和密度优势将物流和创造就业的成本降到很低,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重要形式。我国应当集中资源,在未来的20年集中建设这样的高效城市群,同时,强化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城市周边有规划地建设生态示范区,增强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功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也撰文提出借鉴美日经验,到2030年建设“20大都市圈”的设想。指出只有走建设大都市圈的道路,才是在有限耕地资源的基础上,既保吃饭,又保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出路。
  3.2 加强对资源、环境破坏方面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建立预警机制
  发展城市群虽高效,但也不可避免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因此,要加大力度研究考核机制。针对城市空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加剧,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污染愈演愈烈,“白色污染”,“垃圾围城”,绿地减少,建筑密度增大,城市变得日益拥挤不堪,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峡谷效应”时有发生的状况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进行综合化整治。从2006年大气污染防治实行减排责任看,约束性指标的导向作用开始显现,当年实现新增脱硫装机容量超过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4%;集中供热面积增长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实现“十一五”城镇化发展和环境发展的目标,必须继续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环境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立起城市政府与各部门分工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公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城市环境的综合保护。
  3.3 有规划、有计划地推进现代城市发展
  针对目前加快城镇化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在城市规划中划定禁建区、控制区,强化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用地;二是大力推行“双跨越”的建筑节能目标和模式,在北方地区限期推行供热体制改革;三是加强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模式;四是有序发展大城市新区和卫星城,加快城际铁路建设,逐步取代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局面;五是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特色的城市建设规划,切忌盲目照搬所谓郊区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3.4 防止城市出现结构性衰退与功能性衰退
  要根据环境的容量来推进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如我国的一些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衰退,主要是因为资源枯竭、产业结构未能及时优化升级造成的结构性衰退。如我国北方一些缺水型城市,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规模扩大,合理的城市环境容量往往被突破,資源紧缺造成城市整体功能下降,从而造成城市超负荷运转,出现城市功能性衰退。要改变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加强对城市水体、土地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生产能力和产品。
  3.5 采取措施推进企业污染成本内部化、城市环境产权化,运用有效的经济手段,建立治污的惩罚、激励机制
  保护环境,一是要对经济活动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收费。当企业或政府的工程对环境造成破坏时,必须要求其进行整改,以符合国际标准。二是根据资源状况,确定资源和能源费用,甚至提高能源价格,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倡导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此外,还可以抑制能源消耗过多的企业进入城市,形成资源能源屏障。日本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这一政策的可行性。日本的能源价格是美国的两倍还多,人均能源消耗尚不及美国的一半。我国可研究征收能源消费税,用此项税收产生的收益投资更多的公共交通、低成本住宅和环保项目。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无形资产、人力资产、自创商誉的不断涌现,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既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同时也带来一些应用问题。本文就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自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后,心理学成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企业的心理咨询模式管理学是以组织中的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通
韩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科学技术、强调自主创新。我国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
面对自然灾害,各国对巨灾损失分担机制的设计存在明显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结果。关、日两国在巨灾损失分担机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巨灾的损失也得到了很好的弥补。他山之石,可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现代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潜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潜在问题;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20. 049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20- 0083- 02    随着社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