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备课,过去我们常讲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学生当然很重要,但备教材更为基础。或者说准确解读教材才是整个教学大厦的地基。要准确解读教材,笔者认为需要立足于文本和生活去解读。
关键词:立足文本;立足生活
如何备好语文课?过去我们常讲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学生当然很重要,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不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我们的备课就是无的放矢。但如果要在这两者之间区分出谁更基础的话,我以为,备教材更为基础。做到准确解读教材呢?我认为需要立足于以下两点:
1 立足于文本解读
所谓立足于文本解读,就是根据作者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以作者所设置的语境为边界,既不缩小,也不扩大,合理解读。关于这一点,四川大学李华平教授曾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姑娘的全部幸福,就是舔着两毛钱的白糖棒冰。
这句话没有上下文,作者将“幸福”同“舔着两毛钱的白糖棒冰”相关联,“白糖”甜蜜,两毛钱“便宜”,“舔”说明在慢慢品味,也就是说,幸福本身是简单而甜蜜的,它需要慢慢品味。透过这句话,我们能看到一个心境恬淡,懂得知足的人物形象。如果这些内容你没有给读出来,你的理解可能不够全面,将文字本身应有的含义缩小了。如果你据此读出小姑娘的家境贫穷,那就不合适了。因为一个“舔着两毛钱的白糖棒冰”的小姑娘固然可能是贫穷的,可谁又能确定一个并不贫穷的小姑娘就一定不会满脸幸福地“舔着两毛钱的白糖棒冰”呢?既然没有上下文,对于这种不能从上下文中必然得出的理解,我们就得果断放弃,否则,就会造成对文本的理解不准确。
由此可见,准确地解读文本需要我们首先关注作者的选词造句,这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在关注遣词造句的基础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联系上下文。还记得2016年9月,我在参加州里的一个教学比赛时,抽到的题目是《送东阳马生序》。关于这篇文章,无论是参考书还是各类教辅资料,大家的着眼点都在宋濂的“勤且艰”。如果我也从这个角度入手,那我的教学有什么新意呢?又怎么能打动学生呢?于是,我将这篇文章从头到尾素读了不下五遍。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抓住了“嗜学”一词,“嗜”有贪求之意,所谓“嗜学”也就是“非常好学”,为了突显自己的“嗜学”,作者不遗余力地渲染了他的得书之难、求师之难、生活之难。身处如此艰难环境的作者,在面对别人的锦衣玉食时,却还能做到“略无慕艳意”,只因为“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爱书而难得,好学却饱经挫折,这样的生活,还有“乐”吗?答案是肯定的。何以见得?文中是有铺垫的。当作者讲完得书之难后,不无自豪地写了一句“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作者讲完求师之难后,结尾不忘告诉读者“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一个嗜学之人能够遍观群书,追慕圣贤之道而能有所闻,这本身足以让人感到快乐,而克服重重困难之后最终如愿以偿所带来的快乐更是无以伦比。正是在这样的解读之下,我看到了宋濂幸福的源泉——高雅的情趣、健康的追求、顽强拼搏之后所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一番解读之后,这篇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内容,全面、准确把握宋濂在求学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苦難和难点——把握人生路上“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形成正确的苦乐观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那么,立足于文本解读是不是就不要知人论世了呢?不是这样的。知人论世同样重要,只不过这种方法相对于立足于文本,或者说披文入情来讲,应该将之放到辅助地位。毕竟,人的精力是复杂的,感情是丰富,认识是多方面的。社会大环境,个体气质,人生经历,所有这些固然能形成一个人性格的主要方面,但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凝聚在某篇文章中的特定情感,特定认知还是得要从文本本身出发,去寻找解读的密码。
2 立足于生活解读
为什么今天的我们再读几千年前的古人的诗文,还能和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是因为尽管时空在改变,说话的方式在改变,但人世间事理逻辑没变,情感体验没变。正是有这些不变的东西存在,所以当我们在解读文本时,适当带入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助于理解得更深刻。我们来看看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不少资料都将其归纳为思乡。理由在最后一句“仍怜故乡水”。但我认为仅仅把这首诗的主旨归结为怀乡是不全面的。就文本本身来看,前三联将荆楚大地雄浑、独特的美景刻画得非常充分,作者对此的喜爱之情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刻画这些美景的作用是不是就是如有些解读者所说的仅仅起一个反衬作者思乡之深情的作用呢?就这一点的理解,我们需要结合作者写作此时诗的背景来看。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年轻,再加上胸怀壮志,再加上第一次离乡,就地理位置来看,走得并不算太遥远,此时的他,内心还是期待满满,憧憬多多。就像我们第一次出门旅游看到不同于故乡的风景一样,怀乡当然也有,此时此刻也许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绮丽风光的赞赏、惊叹吧?如果我们硬要悖离于人之常情去解读作品,除了硬塞一个结论到孩子的脑海里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倘若这样,孩子感觉语文无味,感觉语文不可琢磨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深入地解读了文本还只是教学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好的教学设计,不能让孩子喜欢上你的课堂,再好的文本解读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至少不能充分起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我们又该怎样上课呢?这又是另外的话题,我们还是下次再谈吧。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关键词:立足文本;立足生活
如何备好语文课?过去我们常讲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学生当然很重要,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不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我们的备课就是无的放矢。但如果要在这两者之间区分出谁更基础的话,我以为,备教材更为基础。做到准确解读教材呢?我认为需要立足于以下两点:
1 立足于文本解读
所谓立足于文本解读,就是根据作者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以作者所设置的语境为边界,既不缩小,也不扩大,合理解读。关于这一点,四川大学李华平教授曾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姑娘的全部幸福,就是舔着两毛钱的白糖棒冰。
这句话没有上下文,作者将“幸福”同“舔着两毛钱的白糖棒冰”相关联,“白糖”甜蜜,两毛钱“便宜”,“舔”说明在慢慢品味,也就是说,幸福本身是简单而甜蜜的,它需要慢慢品味。透过这句话,我们能看到一个心境恬淡,懂得知足的人物形象。如果这些内容你没有给读出来,你的理解可能不够全面,将文字本身应有的含义缩小了。如果你据此读出小姑娘的家境贫穷,那就不合适了。因为一个“舔着两毛钱的白糖棒冰”的小姑娘固然可能是贫穷的,可谁又能确定一个并不贫穷的小姑娘就一定不会满脸幸福地“舔着两毛钱的白糖棒冰”呢?既然没有上下文,对于这种不能从上下文中必然得出的理解,我们就得果断放弃,否则,就会造成对文本的理解不准确。
由此可见,准确地解读文本需要我们首先关注作者的选词造句,这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在关注遣词造句的基础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联系上下文。还记得2016年9月,我在参加州里的一个教学比赛时,抽到的题目是《送东阳马生序》。关于这篇文章,无论是参考书还是各类教辅资料,大家的着眼点都在宋濂的“勤且艰”。如果我也从这个角度入手,那我的教学有什么新意呢?又怎么能打动学生呢?于是,我将这篇文章从头到尾素读了不下五遍。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抓住了“嗜学”一词,“嗜”有贪求之意,所谓“嗜学”也就是“非常好学”,为了突显自己的“嗜学”,作者不遗余力地渲染了他的得书之难、求师之难、生活之难。身处如此艰难环境的作者,在面对别人的锦衣玉食时,却还能做到“略无慕艳意”,只因为“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爱书而难得,好学却饱经挫折,这样的生活,还有“乐”吗?答案是肯定的。何以见得?文中是有铺垫的。当作者讲完得书之难后,不无自豪地写了一句“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作者讲完求师之难后,结尾不忘告诉读者“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一个嗜学之人能够遍观群书,追慕圣贤之道而能有所闻,这本身足以让人感到快乐,而克服重重困难之后最终如愿以偿所带来的快乐更是无以伦比。正是在这样的解读之下,我看到了宋濂幸福的源泉——高雅的情趣、健康的追求、顽强拼搏之后所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一番解读之后,这篇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内容,全面、准确把握宋濂在求学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苦難和难点——把握人生路上“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形成正确的苦乐观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那么,立足于文本解读是不是就不要知人论世了呢?不是这样的。知人论世同样重要,只不过这种方法相对于立足于文本,或者说披文入情来讲,应该将之放到辅助地位。毕竟,人的精力是复杂的,感情是丰富,认识是多方面的。社会大环境,个体气质,人生经历,所有这些固然能形成一个人性格的主要方面,但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凝聚在某篇文章中的特定情感,特定认知还是得要从文本本身出发,去寻找解读的密码。
2 立足于生活解读
为什么今天的我们再读几千年前的古人的诗文,还能和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是因为尽管时空在改变,说话的方式在改变,但人世间事理逻辑没变,情感体验没变。正是有这些不变的东西存在,所以当我们在解读文本时,适当带入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助于理解得更深刻。我们来看看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不少资料都将其归纳为思乡。理由在最后一句“仍怜故乡水”。但我认为仅仅把这首诗的主旨归结为怀乡是不全面的。就文本本身来看,前三联将荆楚大地雄浑、独特的美景刻画得非常充分,作者对此的喜爱之情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刻画这些美景的作用是不是就是如有些解读者所说的仅仅起一个反衬作者思乡之深情的作用呢?就这一点的理解,我们需要结合作者写作此时诗的背景来看。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年轻,再加上胸怀壮志,再加上第一次离乡,就地理位置来看,走得并不算太遥远,此时的他,内心还是期待满满,憧憬多多。就像我们第一次出门旅游看到不同于故乡的风景一样,怀乡当然也有,此时此刻也许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绮丽风光的赞赏、惊叹吧?如果我们硬要悖离于人之常情去解读作品,除了硬塞一个结论到孩子的脑海里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倘若这样,孩子感觉语文无味,感觉语文不可琢磨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深入地解读了文本还只是教学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好的教学设计,不能让孩子喜欢上你的课堂,再好的文本解读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至少不能充分起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我们又该怎样上课呢?这又是另外的话题,我们还是下次再谈吧。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