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许多建筑工程的设计中,为了避免建筑在总体上设置变形缝,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后浇带设置,使建筑尽量是一整体。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后浇带的定义及其作用,并就其设置和施工技术进行探讨,解决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施工技术
1前言
在混凝土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略微超长,荷载分布不均等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后浇带的设置来解决。超长通过后浇带可以使混凝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得以自由收缩,有效地解决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的沉降问题。很好的保障了工程的质量,实现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笔者在下文对后浇带进行阐述,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同行参考。
2后浇带的定义
后浇带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是施工完成前的最后工序。建筑在前期设计时为了方便建筑的平面布局不影响建筑整体效果,尽量不在建筑上留缝。因此,我们通常在设计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会预留后浇带来代替设缝。可以先将要分缝的建筑物进行独立修建,待不均匀的沉降收缩被建筑消化后,再用无收缩的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填实分缝处。这样,既可以解决高层建筑与相连裙房的沉降的差异,又可以减少混凝土自由收缩应力,而不设永久的变形缝。混凝土施工后浇带由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二大部分组成。建筑物的后浇带是通过施工技术,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除设计规定外,在施工期间必须根据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后浇带的质量。
3后浇带发挥的作用
3.1解决高层建筑与相连裙房的沉降差问题
在高层建筑与相连裙房在施工之前的设计中,就从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思考,利用后浇带的设置将两者进行定时的断开。在设计阶段,对于受力的两个不同阶段应进行考虑,并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受力强度进行校核,在施工完成后的阶段中,应该要充分考虑因沉降差而导致的附加内力。同时采用实测沉降值对沉降进度进行控制。首先,通过实测沉降值来计算后期的沉降差;其次,也可以通过调节时间差来进行调节。
3.2解大面積混凝土浇注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在新浇混凝土硬结之后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收缩,在外界天气较为炎热时,建筑中混凝土会因天气过热而产生膨胀现象,在外界天气过冷时,又会因冷天气而产生收缩现象,完全遵循了热胀冷缩规律。所以如果可以设置后浇带,那么混凝土就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另外也有利于混凝土的散热,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来提高抵制温度变化的能力,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4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设置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具体设置中,不仅要考虑梁、板、等其它构件的受力情况,同时也要考虑以后施工和设备的布置等的因素,使后浇带从理论与实际都可行,来确定后浇带的位置。
在较长的区段上为了不设温度伸缩缝,我们在施工时设后浇带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而并不直接减少使用阶段的温度应力。高层建筑与相连裙房在裙房侧设后浇带减少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应力,所以通过后浇带的板、墙钢筋宜断开搭接,以便两部分的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缩;梁主筋断开问题较多,可不断开,且要配置适量的加强钢筋,也有在后浇带处将钢筋完全断开,并通过钢筋的搭接实现应力传递,这种衙浇带除约束应力积聚的效果将更好,由于是在同一边接区段内100%的搭接,应注意其搭接长度1.6La( Lae )与后浇带宽度的关系。
后浇带应从受力影响小的部位通过(如梁、板1/3跨度处,连梁跨中等部位),不必在同一截面上,可曲折而行,只要将建筑物分开为两段即可。混凝土收缩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完成,一般在45d后收缩大约可以完成60%,能更有效地限制收缩裂缝。后浇带通常用每30~40m设置一道,宽度800~1000mm。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具体设置中,应该遵循明确、清晰的设置流程。在施工时后浇带应按照设计好的图纸进行定位,如遇实际情况无法施工时可另行设计定位,对于后浇带的截面应该根据设计节点详图进行施工。
5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工艺
5.1合理设置模板
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中,应首先对模板进行有效设置,在设置模板时,应严格遵循在设计过程中所划分的混凝土浇筑阶段进行分段施工,不能随意改变模板的设置。为了使其他模板和支撑更有效的周转,并且保证结构构件的安全,模板工程应进行专项设计,并编制施工方案。模板方案应根据平面形状、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确定,对模板及其支架应进行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后浇带应与其两侧梁、板结构的模板及支架分开设置,后浇带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5.2浇筑混凝土结构
建筑的厚度设置需要严格的遵循施工规范,防止出现因为厚度较大造成的模板侧压力增大,导致模板向外突出,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尺寸误差。垂直缝的施工中,混凝土进行振捣与浇筑时,需要对振捣器、浇筑厚度与模板的距离进行控制,避免振捣过程中发生泥浆的流失,控制好模板与振捣器的距离。
5.3处理浇筑后的垂直施工缝
在使用钢丝网模板时,混凝土初凝后,可以利用压力水进行冲洗,以清除碎片和浮浆,露出冲洗部位的骨料。同时,还应冲洗干净钢丝网片。在混凝土达到终凝时,拆除钢丝网后,还需用高压水对施工缝的表面再次进行冲洗;在使用木模板时,可以用高压水进行冲毛;根据规范要求和实际情况,尽早进行拆模,及时人工凿毛,若混凝土的表面已经硬化,则需要用到凿毛机进行处理;若孔洞或蜂窝严重,应及时修补;在后浇带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喷枪进行表面清理。
5.4后浇带保护
针对底板后浇带,在后浇带两侧墙边,增设挡水砖墙,高度高于底板,及上口采用木盖板进行全封闭保护,以防混凝土、砂浆溅在两侧墙壁上;为避免底板后浇带内有积水流入,应在两侧利用砂浆制成挡水带,底板后浇带两侧集水井应及时抽水,保持后浇带处于无积水状态,降低钢筋锈蚀程度;待后浇带施工缝完成且清洗干净后,利用铁皮或木模板封盖顶部,用砂浆制成挡水带,在四周设置栏杆进行保护,以防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垃圾的堆积,污染钢筋;留设基础承台后浇带后,要进行保护,避免垃圾掉入,并浇水湿润养护两周以上。
5.5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时间
收缩、沉降二种浇筑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伸缩后浇带需依据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决定浇筑时间,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不宜少于两个月。沉降后浇带则需在两侧建筑物沉降基本稳定后进行浇筑。在一些工程项目中,需特定保留后浇带浇筑的时间。在浇筑之前,需用水对施工缝进行冲洗,保持24h湿润,且处理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在浇筑之前,需铺设一层水泥砂浆,且要与混凝土内砂浆保持成分一致。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时混凝土后浇带合理的设置对避免结构的设缝有较大的作用,科学的施工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实现建筑结构整体性与有效连接。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后浇带施工引起重视,控制好后浇带施工质量,建成质量合格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冯雪川.高层建筑结构沉降后浇带的设计探索[J].石油化工设计,2010(3).
[2]陈修富.后浇带施工技术[J],安徽建筑,2006(1).
[3]吕涛.混凝土后浇带分段施工方法初探[J].科技资讯导报,2007(23):88-89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施工技术
1前言
在混凝土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略微超长,荷载分布不均等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后浇带的设置来解决。超长通过后浇带可以使混凝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得以自由收缩,有效地解决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的沉降问题。很好的保障了工程的质量,实现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笔者在下文对后浇带进行阐述,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同行参考。
2后浇带的定义
后浇带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是施工完成前的最后工序。建筑在前期设计时为了方便建筑的平面布局不影响建筑整体效果,尽量不在建筑上留缝。因此,我们通常在设计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会预留后浇带来代替设缝。可以先将要分缝的建筑物进行独立修建,待不均匀的沉降收缩被建筑消化后,再用无收缩的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填实分缝处。这样,既可以解决高层建筑与相连裙房的沉降的差异,又可以减少混凝土自由收缩应力,而不设永久的变形缝。混凝土施工后浇带由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二大部分组成。建筑物的后浇带是通过施工技术,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除设计规定外,在施工期间必须根据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后浇带的质量。
3后浇带发挥的作用
3.1解决高层建筑与相连裙房的沉降差问题
在高层建筑与相连裙房在施工之前的设计中,就从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思考,利用后浇带的设置将两者进行定时的断开。在设计阶段,对于受力的两个不同阶段应进行考虑,并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受力强度进行校核,在施工完成后的阶段中,应该要充分考虑因沉降差而导致的附加内力。同时采用实测沉降值对沉降进度进行控制。首先,通过实测沉降值来计算后期的沉降差;其次,也可以通过调节时间差来进行调节。
3.2解大面積混凝土浇注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在新浇混凝土硬结之后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收缩,在外界天气较为炎热时,建筑中混凝土会因天气过热而产生膨胀现象,在外界天气过冷时,又会因冷天气而产生收缩现象,完全遵循了热胀冷缩规律。所以如果可以设置后浇带,那么混凝土就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另外也有利于混凝土的散热,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来提高抵制温度变化的能力,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4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设置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具体设置中,不仅要考虑梁、板、等其它构件的受力情况,同时也要考虑以后施工和设备的布置等的因素,使后浇带从理论与实际都可行,来确定后浇带的位置。
在较长的区段上为了不设温度伸缩缝,我们在施工时设后浇带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而并不直接减少使用阶段的温度应力。高层建筑与相连裙房在裙房侧设后浇带减少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应力,所以通过后浇带的板、墙钢筋宜断开搭接,以便两部分的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缩;梁主筋断开问题较多,可不断开,且要配置适量的加强钢筋,也有在后浇带处将钢筋完全断开,并通过钢筋的搭接实现应力传递,这种衙浇带除约束应力积聚的效果将更好,由于是在同一边接区段内100%的搭接,应注意其搭接长度1.6La( Lae )与后浇带宽度的关系。
后浇带应从受力影响小的部位通过(如梁、板1/3跨度处,连梁跨中等部位),不必在同一截面上,可曲折而行,只要将建筑物分开为两段即可。混凝土收缩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完成,一般在45d后收缩大约可以完成60%,能更有效地限制收缩裂缝。后浇带通常用每30~40m设置一道,宽度800~1000mm。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具体设置中,应该遵循明确、清晰的设置流程。在施工时后浇带应按照设计好的图纸进行定位,如遇实际情况无法施工时可另行设计定位,对于后浇带的截面应该根据设计节点详图进行施工。
5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工艺
5.1合理设置模板
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中,应首先对模板进行有效设置,在设置模板时,应严格遵循在设计过程中所划分的混凝土浇筑阶段进行分段施工,不能随意改变模板的设置。为了使其他模板和支撑更有效的周转,并且保证结构构件的安全,模板工程应进行专项设计,并编制施工方案。模板方案应根据平面形状、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确定,对模板及其支架应进行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后浇带应与其两侧梁、板结构的模板及支架分开设置,后浇带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5.2浇筑混凝土结构
建筑的厚度设置需要严格的遵循施工规范,防止出现因为厚度较大造成的模板侧压力增大,导致模板向外突出,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尺寸误差。垂直缝的施工中,混凝土进行振捣与浇筑时,需要对振捣器、浇筑厚度与模板的距离进行控制,避免振捣过程中发生泥浆的流失,控制好模板与振捣器的距离。
5.3处理浇筑后的垂直施工缝
在使用钢丝网模板时,混凝土初凝后,可以利用压力水进行冲洗,以清除碎片和浮浆,露出冲洗部位的骨料。同时,还应冲洗干净钢丝网片。在混凝土达到终凝时,拆除钢丝网后,还需用高压水对施工缝的表面再次进行冲洗;在使用木模板时,可以用高压水进行冲毛;根据规范要求和实际情况,尽早进行拆模,及时人工凿毛,若混凝土的表面已经硬化,则需要用到凿毛机进行处理;若孔洞或蜂窝严重,应及时修补;在后浇带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喷枪进行表面清理。
5.4后浇带保护
针对底板后浇带,在后浇带两侧墙边,增设挡水砖墙,高度高于底板,及上口采用木盖板进行全封闭保护,以防混凝土、砂浆溅在两侧墙壁上;为避免底板后浇带内有积水流入,应在两侧利用砂浆制成挡水带,底板后浇带两侧集水井应及时抽水,保持后浇带处于无积水状态,降低钢筋锈蚀程度;待后浇带施工缝完成且清洗干净后,利用铁皮或木模板封盖顶部,用砂浆制成挡水带,在四周设置栏杆进行保护,以防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垃圾的堆积,污染钢筋;留设基础承台后浇带后,要进行保护,避免垃圾掉入,并浇水湿润养护两周以上。
5.5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时间
收缩、沉降二种浇筑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伸缩后浇带需依据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决定浇筑时间,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不宜少于两个月。沉降后浇带则需在两侧建筑物沉降基本稳定后进行浇筑。在一些工程项目中,需特定保留后浇带浇筑的时间。在浇筑之前,需用水对施工缝进行冲洗,保持24h湿润,且处理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在浇筑之前,需铺设一层水泥砂浆,且要与混凝土内砂浆保持成分一致。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时混凝土后浇带合理的设置对避免结构的设缝有较大的作用,科学的施工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实现建筑结构整体性与有效连接。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后浇带施工引起重视,控制好后浇带施工质量,建成质量合格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冯雪川.高层建筑结构沉降后浇带的设计探索[J].石油化工设计,2010(3).
[2]陈修富.后浇带施工技术[J],安徽建筑,2006(1).
[3]吕涛.混凝土后浇带分段施工方法初探[J].科技资讯导报,2007(2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