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阳建筑大学教师 110168
【摘 要】当今中国正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上,虽然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四化同步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快速推进,同时我国城镇化也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趋势。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给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满足“发展与转型兼容”的状态。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这是我国关于城镇化“最新”的定义。
目前我国城镇化所处的状态是53.7%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6%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城镇化在政府的推动下不断地快速发展,但是依然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率,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亟待解决。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发展过于追求速度、盲目规划
我国一些地区城镇化发展过于追求速度和盲目规划,导致城镇化的质量普遍偏低,影响了我国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些地方政府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为了突出地方政绩,热衷于制造形象工程盲目规划,片面追求城镇化发展的速度,造成城镇化建设比较粗放,劳民伤财的局面时有发生。有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极不合理,许多城市存在着城市郊区开发不规范,大量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造成“楼多人少”,有的城市已经出现了“鬼城”的现象,不利于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
2.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发展水平差距大
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其主要表现在:城市居民人均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普遍高于乡镇农村居民;城市的交通、教育、卫生和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发达,城乡尤其是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不公平的户籍管理制度、扭曲的土地管理制度、分割的教育制度、歧视的劳动就业制度、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制度等导致城市居民和乡镇居民在生产和生活的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有失公平性。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城市和乡镇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激化了社会矛盾。
3.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地方政府选择“舍旧建新”
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缺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管理工作不到位,蕴涵了丰富文化底蕴的大量文物遗迹遭到严重破坏,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建筑,这对于任何一个城镇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这充分体现出一些政府部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极不重视,同时这也导致一些城市失去了自己的魅力及特色。
4.城镇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差
最近几年,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出现了沙尘满天飞、城市热岛效应、严重的雾霾和水土污染,其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地方政府会积极发展工业化,招商引进大量工业投资项目。更多的企业存在意味着要占用更多的资源,排放更多的污染物。同时,由于环保法的不完善和地方政府的疏忽监管,滋生了一些企业胆大妄为地随意排污的现象,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给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癌症村,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遭到严重的污染,有地不能种,有水不能喝。为了治理环境,政府又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5.“四化”不能同步发展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我国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又一大创新。目前,虽然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都是在不断协调地发展,但“四化”的步伐却并不一致,融合不够、互动有限、协调性不行,导致城镇化的不可持续问题越来越严重。按照我党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四化同步”发展要求,目前我国“四化同步”存在明显缺陷,主要表现:(1)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够。(2)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有限。(3)城镇化与农业化协调性不行,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
二、解决发展新型城镇化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制定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的长远发展城镇化的规划
在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合理地规划新型城镇化的蓝图,结合城镇经济结构和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规划城镇化的发展。要节约集约地利用城镇土地,合理开发城乡土地资源,减少和避免城镇中各种资源的浪费,提高城镇建设投资密度。同时,结合地方特色发展地方城镇化,借鉴其他城市或国家发展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做好长远规划工作。
2 要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转变成城乡一体化。需要做好下面工作:
(1)消除不公平的户籍管理制度。
直到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户籍制度依然将公民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人们的求学升学、劳动就业、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居住等都与户口挂钩,这种制度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全国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划分,建立统一平等的户籍管理制度,赋予农村人真正的公民权利,消除户籍歧视,在我国真正的实现人人平等。
消除不公平的户籍管理制度,必须尊重社会经济发展和考虑城市发展的有限承载力,逐渐放宽城市的户籍管理控制,推行实施关于户籍改革的听证制度,科学地建立进入城市的户籍制度标准,全面提高户籍管理制度的服务水平,实现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向动态控制转变。
(2)统筹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切实解决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措施之一。政府要逐渐增加对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将公共资源集中到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上;实施城乡一体化教育制度,均衡教育服务资源;完善农村公共卫生设施,深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困境,开设免费的技能培训学习班,鼓励和支持创业等。同时中央政府要做好财政拨款监督工作,避免和消除一些地方政府贪污和截留,做到专款专用。
(3)正确地引导农民发家致富,增加农民收入。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使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能力,正确
【摘 要】当今中国正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上,虽然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四化同步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快速推进,同时我国城镇化也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趋势。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给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满足“发展与转型兼容”的状态。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这是我国关于城镇化“最新”的定义。
目前我国城镇化所处的状态是53.7%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6%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城镇化在政府的推动下不断地快速发展,但是依然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率,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亟待解决。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发展过于追求速度、盲目规划
我国一些地区城镇化发展过于追求速度和盲目规划,导致城镇化的质量普遍偏低,影响了我国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些地方政府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为了突出地方政绩,热衷于制造形象工程盲目规划,片面追求城镇化发展的速度,造成城镇化建设比较粗放,劳民伤财的局面时有发生。有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极不合理,许多城市存在着城市郊区开发不规范,大量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造成“楼多人少”,有的城市已经出现了“鬼城”的现象,不利于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
2.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发展水平差距大
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其主要表现在:城市居民人均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普遍高于乡镇农村居民;城市的交通、教育、卫生和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发达,城乡尤其是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不公平的户籍管理制度、扭曲的土地管理制度、分割的教育制度、歧视的劳动就业制度、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制度等导致城市居民和乡镇居民在生产和生活的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有失公平性。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城市和乡镇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激化了社会矛盾。
3.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地方政府选择“舍旧建新”
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缺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管理工作不到位,蕴涵了丰富文化底蕴的大量文物遗迹遭到严重破坏,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建筑,这对于任何一个城镇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这充分体现出一些政府部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极不重视,同时这也导致一些城市失去了自己的魅力及特色。
4.城镇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差
最近几年,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出现了沙尘满天飞、城市热岛效应、严重的雾霾和水土污染,其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地方政府会积极发展工业化,招商引进大量工业投资项目。更多的企业存在意味着要占用更多的资源,排放更多的污染物。同时,由于环保法的不完善和地方政府的疏忽监管,滋生了一些企业胆大妄为地随意排污的现象,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给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癌症村,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遭到严重的污染,有地不能种,有水不能喝。为了治理环境,政府又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5.“四化”不能同步发展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我国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又一大创新。目前,虽然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都是在不断协调地发展,但“四化”的步伐却并不一致,融合不够、互动有限、协调性不行,导致城镇化的不可持续问题越来越严重。按照我党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四化同步”发展要求,目前我国“四化同步”存在明显缺陷,主要表现:(1)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够。(2)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有限。(3)城镇化与农业化协调性不行,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
二、解决发展新型城镇化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制定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的长远发展城镇化的规划
在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合理地规划新型城镇化的蓝图,结合城镇经济结构和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规划城镇化的发展。要节约集约地利用城镇土地,合理开发城乡土地资源,减少和避免城镇中各种资源的浪费,提高城镇建设投资密度。同时,结合地方特色发展地方城镇化,借鉴其他城市或国家发展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做好长远规划工作。
2 要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转变成城乡一体化。需要做好下面工作:
(1)消除不公平的户籍管理制度。
直到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户籍制度依然将公民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人们的求学升学、劳动就业、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居住等都与户口挂钩,这种制度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全国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划分,建立统一平等的户籍管理制度,赋予农村人真正的公民权利,消除户籍歧视,在我国真正的实现人人平等。
消除不公平的户籍管理制度,必须尊重社会经济发展和考虑城市发展的有限承载力,逐渐放宽城市的户籍管理控制,推行实施关于户籍改革的听证制度,科学地建立进入城市的户籍制度标准,全面提高户籍管理制度的服务水平,实现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向动态控制转变。
(2)统筹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切实解决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措施之一。政府要逐渐增加对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将公共资源集中到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上;实施城乡一体化教育制度,均衡教育服务资源;完善农村公共卫生设施,深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困境,开设免费的技能培训学习班,鼓励和支持创业等。同时中央政府要做好财政拨款监督工作,避免和消除一些地方政府贪污和截留,做到专款专用。
(3)正确地引导农民发家致富,增加农民收入。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使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能力,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