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它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但又不是唯一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学习,但必须有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是对问题的探究,是过程化的学习,不一定强求结果。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探索;策略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过程性的特点,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才能促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研究性学习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同学们也普遍反映,通过研究性学习,体会到了研究的乐趣,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了。但根据笔者的实践与思考,目前县镇域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起色不大,除了前两篇文章提到的课程资源单一、教师的指导缺失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怎么选择提材,没有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以及图书馆等资源。
1.充分利用农村家乡的资源,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难点之一就是没有现成的教材。《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們充分利用农村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拓展。家乡的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技园区等等,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
2.立足课堂,把教材直接作为硏究对象
学校是个主战场,课堂是个主阵地,既有空间保障又有时间保证。把教材直接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如语文的阅读教学,可以对关键词句进行探究; 可以对人物形象进行探究;可以对主题进行多元思考和深化延伸。还可以尝试由教材引申出研究课题,如学习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探究“《史记》精彩对白欣赏” “先秦的人才观” “从毛遂、烛之武、蔺相如到诸葛亮”。学了《归去来兮辞》后,结合初中学过的《桃花源记》,可以探究 “我看陶渊明隐居” “古代几种理想社会比较” “构想现代的陶渊明”。这些课外课题是课堂研究的自然延伸,是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具体运用和升华,目的是引发兴趣,激发思维,学会探究和发现,并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看问题和深入分析的思维习惯,不一定每篇都写成论文。
3.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利用图书馆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手段。资料查阅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对照一定课题找寻相关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或将一定的成果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成败得失分析,以认识其经验和教训,为现实服务。我校图书室的藏书不算丰富,但是要进一步提高其利用率;阅览室每年订购100多种报纸杂志,搜集信息比较方便。如果说课堂教学过程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那么图书馆的阅读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熏陶过程,它对研究性学习的影响细致入微,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境界。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特别是资料查阅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作为学校书刊情报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图书馆,是学生采集信息的主要基地。
4.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争取家长的支持
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让家长理解和支持孩子的研究性学习,并且以学习者、参与者的姿态介入孩子的研究性学习,最起码做到在情感上予以支持,建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社会支持系统。县镇域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力量和教学设施相对不足,学生家长是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得到他们的支持,对学校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要。
5.指导教师要更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倾听、合作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结果,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求家长理解、支持和帮助,承担不可推卸的义务,只有这样,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在县镇域普通高中顺利实施。
6.淡化结果,不要急功近利
这是涉及研究性学习初衷的问题。我认为,指导学生做课题,重点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研究过程,学会研究方法,培养研究意识及相应的合作能力,因此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决不否认课堂教学以外的、以课题研究形式进行的实践活动和研究活动。在贫困地区县镇域的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还是要以学校为主要空间,以学科教学为依托,以教师为主要引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实践探索[J].蔡明忠.地理教育. 2015(05) .
[2]还课堂真实面目——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总结和反思[J].方平.地理教学.2015(07).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探索;策略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过程性的特点,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才能促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研究性学习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同学们也普遍反映,通过研究性学习,体会到了研究的乐趣,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了。但根据笔者的实践与思考,目前县镇域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起色不大,除了前两篇文章提到的课程资源单一、教师的指导缺失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怎么选择提材,没有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以及图书馆等资源。
1.充分利用农村家乡的资源,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难点之一就是没有现成的教材。《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們充分利用农村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拓展。家乡的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技园区等等,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
2.立足课堂,把教材直接作为硏究对象
学校是个主战场,课堂是个主阵地,既有空间保障又有时间保证。把教材直接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如语文的阅读教学,可以对关键词句进行探究; 可以对人物形象进行探究;可以对主题进行多元思考和深化延伸。还可以尝试由教材引申出研究课题,如学习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探究“《史记》精彩对白欣赏” “先秦的人才观” “从毛遂、烛之武、蔺相如到诸葛亮”。学了《归去来兮辞》后,结合初中学过的《桃花源记》,可以探究 “我看陶渊明隐居” “古代几种理想社会比较” “构想现代的陶渊明”。这些课外课题是课堂研究的自然延伸,是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具体运用和升华,目的是引发兴趣,激发思维,学会探究和发现,并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看问题和深入分析的思维习惯,不一定每篇都写成论文。
3.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利用图书馆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手段。资料查阅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对照一定课题找寻相关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或将一定的成果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成败得失分析,以认识其经验和教训,为现实服务。我校图书室的藏书不算丰富,但是要进一步提高其利用率;阅览室每年订购100多种报纸杂志,搜集信息比较方便。如果说课堂教学过程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那么图书馆的阅读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熏陶过程,它对研究性学习的影响细致入微,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境界。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特别是资料查阅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作为学校书刊情报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图书馆,是学生采集信息的主要基地。
4.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争取家长的支持
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让家长理解和支持孩子的研究性学习,并且以学习者、参与者的姿态介入孩子的研究性学习,最起码做到在情感上予以支持,建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社会支持系统。县镇域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力量和教学设施相对不足,学生家长是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得到他们的支持,对学校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要。
5.指导教师要更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倾听、合作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结果,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求家长理解、支持和帮助,承担不可推卸的义务,只有这样,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在县镇域普通高中顺利实施。
6.淡化结果,不要急功近利
这是涉及研究性学习初衷的问题。我认为,指导学生做课题,重点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研究过程,学会研究方法,培养研究意识及相应的合作能力,因此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决不否认课堂教学以外的、以课题研究形式进行的实践活动和研究活动。在贫困地区县镇域的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还是要以学校为主要空间,以学科教学为依托,以教师为主要引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实践探索[J].蔡明忠.地理教育. 2015(05) .
[2]还课堂真实面目——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总结和反思[J].方平.地理教学.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