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增设法定刑的三理由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受贿罪增设独立的法定刑,这既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在要求,又是“法定刑”的题中之义,同时有利于广义的受贿罪法定刑相统一。
  关键词:受贿罪;法定刑
  依我国《刑法》之规定,受贿罪依照贪污罪的法定刑配置予以定罪量刑。探究立法意图,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之所以未在本条中罗列出贪污罪的法定刑,或许是避免立法重复、累赘的初衷使然。然而,这种表达方式实际上既致使法定刑配置不合理,又违反了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之一——罪刑相适应原则。笔者认为,受贿罪应该增设独立的法定刑,其理由主要有三:
  一、增设独立的法定刑,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在要求
  我国现行《刑法》第五条规定了罪刑相适应原则,这一原则内容之一要求刑罚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而具体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可以通过罪质体现。所谓罪质,是犯罪构成主客观要件统一表现的犯罪性质,是犯罪的质的规定性[1]。刑法首先应着眼于罪质的不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轻重有别的法定刑。司法机关在量刑时,也要首先确定与该犯罪的罪质相对应的法定刑[2]。
  无疑,受贿罪与贪污罪具有不同的罪质,既然二者罪质不同,则二者的社会危害程度和刑事责任大小应都不同,然而我国《刑法》规定受贿罪的定罪量刑依据贪污罪的法定刑,显然有悖离刑罚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的要坟,也同时违背了罪刑要适应原则。因此,基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在要求,受贿罪设立其独立的法定刑能更好地体现受贿罪与贪污罪之间不同的罪质,有助于人们对两罪的社会危害性更清晰地了解。
  二、增设独立的法定刑,是受贿罪的“法定刑”题中之义
  所谓法定刑,是指与特定的犯罪行为相对应,在《刑法》各该条中规定的刑罚[3]或指《刑法》分则及其他刑事法律中的分则性规范对各种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刑种与刑度(刑罚的幅度)[4]。由法定刑的定义,我们不难得知,不同的犯罪行为都有自己相对应的法定刑,这是现代刑法罪刑法定的表现,罪刑法定当然离不开刑罚的法定。
  然而,一个难以释然的现象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受贿罪却没有自己独立的法定刑,其定罪量刑的依据完全是依照贪污罪的法定刑。这恰如某学者所言:“仅从法的形式角度分析,两罪居然在法定刑档次、幅度、刑期、情节条件、犯罪数额、附加刑方面完全一致,这无论与基本理论还是实际要求都相去甚远,甚至是悖离”[5]。实际上,即使在我国古代,刑法也规定了受贿罪与贪污罪不同的法定刑[6]。可见,增设独立的法定刑,有其必要性,实为受贿罪的“法定刑”题中应有之义。
  (三)增设独立的法定刑,有利于广义的受贿罪法定刑相统一
  广义的受贿罪包括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单位受贿罪和受贿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单位受贿罪都规定了各自的法定刑,而且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独立的法定刑,并不依照职务侵占罪的法定刑量刑。这里,显然立法者意识到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罪质不同,并予以各自相应独立的法定刑。那么,我想问的是:为什么立法者就没有意识到受贿罪与贪污罪也具有不同的罪质,也需要各自相应独立的法定刑呢?凭什么受贿罪一定要仿照贪污罪的法定刑定罪量刑呢?难道仅仅为了立法简洁而竟然可以违背刑法的基本原则。
  或许有人会问,虽然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职务侵占罪具有各自独立的法定刑,但是两罪法条规定的法定刑都是一样的。我的回答则是:既然两罪的法定刑都是相同的,那为何不能像受贿罪的法定刑那样表述呢?笔者认为,法定刑表述相同只能表明他们的社会危害性相似,但是相似有别于相同,其体现的罪质还是有差别的[7]。如果不将他们的法定刑独立表述,而是依照某一罪的法定刑,那么他所体现的罪质就是相同的,这会使人们误认为两罪的社会危害性相同,相反,受贿罪如增设独立的法定刑,有利于广义的受贿罪法定刑相统一和刑法典体系更合理。
  注释:
  [1]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第57页。
  [2]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第65页。
  [3]木村龟二:《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社,第433页。
  [4]赵长青:《刑法学》,法律出版社,第377页。
  [5]顾尧:《浅淡受贿罪法定形配置之不足》,《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如唐律《职制》四十六“受人财为请求”条规定:“诸受人财而为请求者,从赃论加二等。”而唐律《贼盔》三十六“监临主守自盗”条规定:“诸监临主守自盗及盗所监临财物者,加凡盗二等,三十匹绞。”
  [7]实际上,不仅仅公司、企业人员与职务侵占罪的法定刑表述相同,我国刑法典还有许多不同的罪名的法定刑表述也相同,如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诈骗罪与抢夺罪等。
  (作者通讯地址: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检察院,江西 萍乡 337000)
其他文献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设立对捕后在押人员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机制。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是指人民检察院根据捕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证据的收集固定情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等,审查其是否具有再次犯罪或者妨碍诉讼的危险性,并根据审查结果作出是否建议侦查机关变更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决定。为了全面理解、把握该项规定,笔者结合检察工作实践,就如何
期刊
摘 要: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中央重点部署和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自觉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高检院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深刻把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之间的密切联系,紧紧围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谋划推进工作。本文拟通过对当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实践分析,运用新的思维探索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力求实现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跨越。
期刊
一、对政治肌体的危害  商业贿赂滋生腐败,官商勾结侵蚀吏治。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医药购销、产权交易等领域成了职务犯罪的高发地带,“工程上马,干部落马”,中纪委就"领导干部违规干预插手工程招标投标"进行调研后发现,近年来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区的交通厅厅长在公路建设工程中因贪污受贿而被判刑。  商业贿赂盛行所导致的官商勾结和结党营私,以贿赂为纽带,受贿的官员和行贿的商人结成立以共同体,
期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又是家庭的核心。没有稳定和谐的婚姻家庭,社会稳定的基石将难以稳固。据2011年8月12日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2008年全国法院一审受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共计1286437件,2009年为1341029件,2010年为1374136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各地法院反映:家庭矛盾增多,离婚率居高不下。婚姻纠纷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1998年在美国召开了国际家
期刊
司法建议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依法延伸审判职能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民法院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提升司法能力和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司 法建议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全国各地人民法院也在司法建议的司法实践中做了不少积极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司法实践。最高院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建议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服务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司法建
期刊
王某某,某国有控股纺织公司(以下简称“纺织公司”)销售经理,雷某某,某外资服装公司(以下简称“服装公司”)贸易部主管。  二十年前,他们是象牙塔里的同窗好友,风华正茂;十年后,他们是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前程似锦;二十年后,他们是铁窗中的贪污共犯,身败名裂。  是什么,让他们沉沦?  为什么,君子之交会变成沆瀣一气?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  东窗事发  2013年4月9日9时30分,反贪局
期刊
案件简介:2012年6月23日21时许,陈某以每次抽头20元的价格,在其所租赁的租房内容留妇女小张从事卖淫活动,并为其提供床铺、卖淫用的避孕套等物品。后正当小张与嫖客杨某在从事卖淫嫖娼活动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查获。经查,卖淫女小张患有梅毒,但陈某并不知情。  分歧意见:根据2008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七十八条的相关规定,容留二人次
期刊
一、案情简介  王某系沿海某镇财政所会计,2009年8月,其受该镇财政所委托,向下属各村收取“海域使用金”12万元并存放于财政所账上。此时恰好王某的朋友陈某因企业缺少流动资金,遂请王某帮助其融资。王某就将上述12万元“海域使用金”借给陈某使用。2009年11月,镇财政所询问王某“海域使用金”的收取情况,因陈某尚未归还12万元借款,王某遂将其代为管理的镇国有农场租金中取出12万元交还给财政所账户。 
期刊
摘 要: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增设专章比较系统、全面的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做了特别规定,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制度,进一步健全了逮捕制度,对于非羁押措施的扩大适用,特别是教育、感化、挽救犯罪的未成年人,帮助其尽快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未成年人严格限制逮捕措施的适用中几个突出的方面做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未成年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社会调查制度;刑
期刊
摘 要:中国梦就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是以“三个必须”作为努力的方向。中国梦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之梦,检察机关不仅可以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同时检察机关大力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又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三个方向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检察文化建设;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