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6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家长总是抱怨别人那他是生活的败将,是说不上快乐、幸福的。他们的抱怨时间久了就没人听、没人信了,于是孩子就成了听众和对象。孩子承受的往往是家长过度的情绪宣泄,孩子的事只是个导火索而已。无论“怨母”还是“怨父”,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是一样的。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
  我们班还有个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在我的课堂我会不断的鼓励他,他有点滴的进步我都会及时的表扬他,与此同时我和家长也及时的沟通过,现在这个孩子已经进步很大了,最开始不会动笔现在这个孩子经过我和家长双方面的努力在写字方面写得非常认真,学习积极性也很高,这个孩子进步让我很欣喜,以前这个孩子真是让我很纠结很头疼,所以说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学会尊重孩子,这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还有些家长,因为过于苛求家人而心中充满了抱怨。这样的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满足现状,恨不得孩子学习上“一口吃个胖子”。所以一旦对孩子某方面稍有不满,家长就会唠叨抱怨没完没了。心理学家指出,无休止地抱怨,或者向他人施加压力等行为,都是对一个人的精神施暴。孩子的承受能力毕竟有限,一旦这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要不就“给个耳朵勉强听着”,要不就本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原则“反驳”家长。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会引起新一轮的矛盾爆发。
  孩子学着“拉客观” 不从自身找原因家长对诸事的不满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我有个同学班里有一个孩子,他发现“有其母必有其子”。“一般来说,乐观积极的家长会带出向上积极的孩子,而消极抱怨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家长也如此”。他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证明了这一点,“我带过不少学生,多数孩子很有朝气,很有自信心,但一些学生的表现却让我揪心。比如一个的女孩某次试唱考级没考好。我让她找找原因,她想了半天,说了一大堆理由,什么她旁边的同学上课老说话,打扰她听讲;老师上课时声音比以往小自己听不清等。我见她就是不说自己的原因,忍不住问她"你怎么不从你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她却把小脖子一梗,理直气壮地说:"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其实和她的父母接触后不难发现,他们也是"找客观"的高手:上班时若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后往往毫不避讳地当着孩子的面抱怨,抱怨领导不公,抱怨人际关系不好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很难培养出乐观向上的性格。”
  而且,明事理的孩子會十分厌恶家长的这种消极情绪,学习上一旦有困难有时我也会学着父母怨这怨那的,对学习失去信心,对万事万物都抱着消极的态度。”过分、不间断地抱怨,我们会觉得父母是在向我们施加压力,这样会让我们觉得身上的负担好重。其实,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辛苦,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父母的抱怨可能是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但是有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可见,家长爱抱怨,不仅不利于孩子乐观积极的个性培养,还会招致孩子的厌烦,对家长来说,这绝对是受累不讨好。
  父母抱怨需回避 健康氛围助成长父母的个性、对问题的态度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而关于抱怨这个话题,美国著名作家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恳切地和读者交流:抱怨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将人们困于问题当中,使他们沉浸在失意、沮丧中,无法自拔。所以,尽管家庭是放松身心的地方,但记者提醒家长注意,在孩子面前,在外承担了各种压力的家长还是要注意调整心态,以乐观、坚强的一面去面对孩子。毕竟,家长无意的消极语言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应该用快乐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而对于那些抱怨孩子学习不够优秀的家长,希望他们能看到孩子的优点而不是揪着缺点不放手。就像那则古老的小故事所说“不要悲观地看到半个空杯子,而要看到还有半杯水”。当然,抱怨的确是情绪发泄的直接方法,有些妈妈回家后情不自禁就抱怨起来,在此,记者提供一个“亡羊补牢”的方法:万一妈妈忍不住抱怨起来,事后可以主动向孩子“认错”,告诉她遇到问题不能抱怨,要从自身找原因,告诉孩子妈妈那样做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让孩子帮忙“监督”。这样孩子就会明白“抱怨”是无效且错误的,以后看待问题就会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味“找客观”了。
  鼓励能让孩子觉得温暖,能够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像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作为一名教师看到孩子的进步是我最大的快乐!
其他文献
一个影响苹果未来的重要决定  苹果旗下的AppleA系列芯片之所以总能优于同期Android阵营竞品,主要就是它们融合了苹果独家的“自研”核心架构,較之基于ARM公版架构设计的骁龙、天玑、麒麟等竞品有着天生“傲骨”。  但是,iPhone也并非天生强大,至少在iPhone4之前,苹果手机搭载的都是三星旗下的S5L8900和S5PC110处理器(图1),在性能上并没能和Android阵营手机拉开差距
期刊
学习设备  随着无纸化社会的推进,我们在大学生活中的学习设备更多依托于数码产品,有些课程甚至不再需要递交纸质作业。早年每个上大学的人都会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笔记本作为刚需产品,不但是学习、写论文的必备数码设备,更是我们以后工作的基础设备。此外墨水屏电纸书等产品可以方便我们日常阅读资料、文献,也可以作为我们的学习设备使用。下面笔者推荐了一些数码产品,希望可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平板电脑  随着时代的发
期刊
环保教育旨在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自然界生物的意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是我园教育的宗旨以及对孩子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与关爱。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我们更应该树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一切为了孩子的未來,为了未来孩子的一切”。为当代孩子的未来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未来的孩子准备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代际之间的和谐发展,达到人类、环
期刊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今多数幼儿园课程以主题活动形式进行,活动过程中许多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经常需要家园共同参与搜集。然而,每个班级的家长都存在着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职业、思想、状况各不相同,对幼儿教育的理解、重视程度也不一致等多种现实性问题,造成了部分家长在资料搜集、任务配合的过
期刊
為了贯彻落实《规程》“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这一保教目标,我们朝阳幼儿园根据要求,安排了足够的户外活动,以保证幼儿的生长发育。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不但有利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展,而且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户外活动我们本着以玩为主。玩,在户外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活动本身就是让幼儿充分休息大脑,活动神经,是幼儿最高兴
期刊
常规教育既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常规教育的质量,我们必定要更新观念,挖掘常规教育的潜力,加强幼儿行为能力和意识的内化:  一、更新观念,充分利用常规教育资源  未来全球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幼儿只有从小了解、认识其生存的客观环境,学习与人共处,会用一
期刊
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奋斗的目标。在幼儿园中加强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组织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在《规程》中提出,在幼儿园教育中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不少于3小时。户外活动作为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不仅能有效地锻炼身体,而且能更多直接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大人一定要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的事,不要怕孩子出危险,不要怕孩子做错了;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孩子通过自己的实践,就能够学会独立,就能够自己去处理自己的生活,使生活成为自己的事情。但是,当前大部分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全家人将其视为掌上明珠,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有父母包办代替,幼儿生活在这样环境中常常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因此,家长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创
期刊
每年9月份的新生入园,都伴随着幼儿此起彼伏的哭闹声,这是幼儿分离焦虑的一种情绪反应。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他依赖的人或最初照顾他的人分离时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 环境的变化。幼儿离开熟悉的、宽松随意的家庭,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会使他们感到无助、焦虑和不安。  二、 人际关系的变化。幼儿由原来少数而朝夕相处的养育者转
期刊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就是强调在体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积极性情感。我们在实践中以情感教学理论为基础,倡导快乐运动的理念,培育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增强幼儿的惜物感、合群感、信赖感、求知感、美感和自信心,促进了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然而,并不是开展了体育活动就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效果,我们认为只有注重了幼儿情感教育的体育运动才算是完整的体育,才能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