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改革开放后传播学被引入我国并迅速发展,很快便引起了中国新闻界的关注。传播学与新闻学既具关联性又存在着差异,国内对于传播学和新闻学关系问题的争论一直非常激烈。本文首先回顾了学者们对于新闻学和传播学关联性的论断,后又分析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差异性,旨在帮助人们理清思路,做到理性审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
  【关键词】
  理性审视;新闻学;传播学;关系
  0引言
  新闻学在我国的发展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北京大学1918年成立新闻学研究会,标志着我国的新闻学的诞生。随后徐宝璜《新闻学》问世、邵飘萍发行《实际应用新闻学》,这些著作的先后出现标志着我国新闻学的成熟。传播学则是改革开放之后传入我国并获得了迅速发展,一度成为我国的一门“显学”。由于新闻学与传播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所以“新闻学拓展出传播学”、“传播学将取代新闻学”等一系列论断层出不穷,但是也有丁淦林、李良荣等一些知名学者从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产生背景等众多方面论述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不同。本文梳理了一些对于传播学和新闻学二者关联性问题的有影响的争论,然后又分析了二者在产生的背景、所具有的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旨在引导人们理性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以便更好的开展对于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研究与教育工作。
  1有关新闻学与传播学关联性的论断
  1.1 新闻学“拓展”出传播学
  对于新闻学、传播学二者关联性的问题,甘惜分、高永振以及何光先等学者认为传播学是由新闻学拓展出来的,所谓传播学研究无非就是从一些新的视角、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拓展新闻学的研究领域、拓展新闻学的研究对象而已,因此传播学应该从属于新闻学,还将传播学称为“广义新闻学”。例如1988年何光先在《现代新闻学》中指出“传播学成为新闻学研究不可回避的新课题”,“应该把传播学列入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这种观点主要出现在传播学进入我国的初期,那时学者们认为传播学所研究的内容都是新闻学应该研究的内容,因此提出了“新闻学拓展论”的观点。传播学在发展初期的研究对象确实与新闻学有所重合,因此说两者具有关联性不无道理,但是传播学是在政治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片面的认为传播学属于新闻学是不合适的。
  1.2传播学会“取代”新闻学
  上世纪90年代,邵培仁、胡正荣等学者提出了“取代论”,认为新闻学将逐渐转向传播学,将成为大众传播学或者被大众传播学所取代。例如1995年邵培仁与叶亚东合著《新闻传播学》指出“传统的新闻学已经失去了光辉”,于是倡导“改革新闻学,给新闻学引进新的方法、植入新的基因”,为此,邵培仁等名家预测新闻学会先发展成新闻传播学,而后彻底变为传播学,传播学“取代”新闻学是“社会的需要、历史的必然”。随后1997年胡正荣发文指出传播学的发展轨迹是“新闻学发展到大众传播学,最后再发展成传播学”,同样支持传播学将“取代”新闻学这一论断。虽然有众多学者赞成这一观点,但是不得不承认新闻学中像“事务新闻学”等内容是传播学始终未涉及到的,而且从“取代论”提出到现在已有近20年,丝毫没有出现新闻学将被传播学“取代”的迹象,所以这一论断就不攻自破了。
  1.3.新闻学与传播学将“融合”
  学者们除了认为新闻学将被传播学“替代”外,另有学者提出了大众传播学与新闻学研究将融为一体,难以区分,更有学者认为两者将会“融合”为“新闻传播学”这一新的学科。持这类观点的学者有陈力丹、童兵等一些名家,在他们的倡导下传播学和新闻学将“融合”为“新闻传播学”的论断很快引起了轰动,随即出现了大量关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专著。例如1996年徐小鸽发行了《新闻传播学研究》,明确提出了“将传播学与新闻学有机结合”,并声称自己的使命是“建立一门新兴学科,即新闻传播学”。刘卫东在1999年出版《新闻传播学概论》中则直接定义:“新闻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和活动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也主张在传统的新闻学基础上构建新闻传播学。陈力丹更是在多篇论文中提出“传播学和新闻学二者已经融合”。传播学同新闻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是不容置疑的,两者在互相借鉴的基础上发展是有可能的,但是两者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众多方面是存在差异的,所以简单的认为它们将“融合”成一个学科可能性不大。
  2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差异性
  由以上对于新闻学与传播学关联性的论断可以看出,新闻学和传播学关系密切,但是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两者产生背景存在差异
  众所周知,许多学科都是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新闻学也不例外,它正是人们新闻实践的产物。新闻事业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新闻学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于20世纪诞生,新闻学早期的著作基本都是涉及包括采访、写作以及编辑等在内的实际新闻运转业务,后来扩展到评述、总结新闻事业的历史等。此外,新闻学自产生之初就侧重研究新闻事业与民主整治的关系,例如《解放日报》等一些党报理论。与新闻学相比,传播学则是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学科,它伴随着电子传媒等大众传播事业的兴盛而出现,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美国。随着以新闻和广告等为传播内容的大众传播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受到大众传媒业越来越大的影响,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借助社会学、信息科学、哲学以及政治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来对社会上的信息交流活动进行跨学科研究,这是传播学所产生背景,显然与新闻学存在着巨大差异。
  2.2 两者研究对象和领域各异
  新闻学和传播学二者无论是在研究对象上还是在研究领域上都是存在差别的。从研究对象上看,新闻学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大众传媒上所承载和传播的新闻信息,如什么是新闻、新闻的特质以及新闻采写编评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大众传媒与社会的关系,如国家和政党对传媒业的运用、管理;第三部分则是大众传媒及其活动。正如钱辛波在《新闻学是一门科学》中所言:“什么是新闻学?那就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和它对社会影响的一门科学”。与新闻学相比,传播学要研究包括传播媒介、传播者和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众多对象,除此之外公共关系、电影、广告、图书以及大众文化等内容也是其研究对象。因此可见,虽然二者研究对象和领域有重合部分,但是总的来讲是各有側重的。   2.3 两者研究方法不同
  传播学在研究方法方面也不同于新闻学。例如,注重研究方法是传播学的一个优点和特点,只就其实证研究而言,它就具有个案研究、抽样调查、控制实验以及内容分析等。此外,传播学在研究方法上还带有十分鲜明的思辨性。如美国作为传播学大国,一直强调将心理实验、社会调查等研究方法运用到传播学中,通过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定量的分析来得到结论,以此作为完善传播活动的科学依据。相比之下,新闻学对研究方法则显得不够重视,由于它侧重于媒介的新闻和评论方面,带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一般以定性研究为主,通过归纳、演绎等基本的推理方法来进行研究。
  2.4两者的功能有别
  新闻学和传媒学的功能是指两者在与社会和大众的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能力和功效,两者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新闻学重点突出新闻报道,其最重要的功能正是通过新闻报道来满足公众的日常需要、维持新闻传播系统的稳定。例如我们能够利用《人民日报》、《光明日報》等报纸来获知新资讯,正是新闻学作用的体现。此外,对时事发表评论也是新闻学重要作用的一大体现,发表时事评论能帮助人们明确媒介或者他人对当下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总的来说,新闻学侧重培养具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才,通过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来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与新闻学相比,传播学所发挥的功能更为宽泛,它不仅能够发挥监视环境、协调社会等作用,而且还能传承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如传播学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它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正如李希光所言,传播学所讲授的内容除了一些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包括公关、组织传播等在内的实用课程,这些理论和方法能够直接为各类工商企业、组织机构以及公关公司服务,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新闻学和传播学是各自独立的两门学科,两者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融为一科,而是要互相借鉴和影响,协同发展。正如王勇所言:“从新闻学与传播学两个学科的前景来看,它们有着各自的轨迹和方向,虽然有的时候也可能出现相交的情况,不过它们却不会永久的重合下去,因此新闻学和传播学谁也不能替代彼此”。新闻学和传播学既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又具有明确的差异性,应该理性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在正确明确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促进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携手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董天策.理性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3]唐远清.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辨析[J].讨论与争鸣,2007(05)
  [4]齐爱军.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特质比较分析[J].传播学研究,2009(07)
其他文献
安全管理,教育先行。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  1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  搞好安全教育培训既能增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又能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可以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长效发展的有力保障。  1.1 安全教育培训能够增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可以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自觉遵守法
期刊
【文章摘要】  近几年来,中国自从加入WTO后,中国物流业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同时物流业在经济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和比重越来越大,但截止至今,我国只有部分先行发展企业构建有完整的综合指标体系,我国物流统计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物流统计指标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缺乏相关统计经验和准确统计数据,因而难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去分析和规划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精准、有效的统计数据是
期刊
【文章摘要】  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失地农民的总量已经达到4000万—5000万人左右,而且仍以每年约300万人的速度递增,预估到2030年时将增至1.1亿人左右。这些失地农民,由于失去土地后没有得到合理的安置,沦为新时代的游民,成为社会稳定的隐忧。本文主要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的。  【关键词】  失
期刊
【文章摘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也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动植物食品生产以及工业原料都是通过农业活动来获得的,但当前的农业却进入到了发展的瓶颈期。这主要是由于1950年后制定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影响,农民将农产品以低价出售,再用高价去购买工业产品,形成了较大的产品贸易差。同时,城镇经济迅猛发展,但农村的农业经济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使得农
期刊
【文章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高新技术设备广泛应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精干高效、善打硬仗的职工队伍,在铁路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更好的服务于安全生产,是我们的首要职责。  【关键词】  铁路职工;培训;安全生产  铁路企业要在竞争中重获优势,谋求发展,就必须建设一支掌握高新技术,能适应多方位需求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因此如何建设
期刊
【文章摘要】  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中,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带动有着促进作用,有利于帮助教职工挖掘工作潜能,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只有合理设计评价标准,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提升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实力的提高。笔者将对激励与约束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高校;人力资
期刊
【文章摘要】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健康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乌鲁木齐水业集团自2011年成立以来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企业文化,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转化于力”上下功夫,在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上
期刊
基金项目: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会展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Y1109) 《高职会展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文章摘要】  高职会展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困境是:教学管理制度僵化,校企合作缺乏时间保证;专业课程设置宽泛化;校企合作层次低;校企合作稳定性差;办学规模小,专业影响力不强。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提升学生能力专业化程度;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期刊
【文章摘要】  农村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建设的重要部分,搞好农村会计人才建设是保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以及资金的安全、合理、合法调配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于农村会计人才现状,指出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紧迫性,并从思想、政策、定位等三个角度,指出如何加强农村会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农村;会计人才;观念  “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确保
期刊
1 当前企业对于人员的管理模式  1.1 建立相应的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  当前企业的招聘已经由大学引进逐渐演变成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越来越多这样的真才实学。在招聘过程中中国路桥集团,坚持“毫无例外,价值”,即使由人才推荐信发出的上级领导,也必须参加统一考试;大多数企业都有自己固定的招聘流程,如测试,面试,专业评估,综合评价;从专业性的道德评价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的配置,涵盖广泛的。  训练的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