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都说农民供养大学生负担沉重,到底有多重?这些大学生对家庭的回报又如何?作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家庭得到的回报并不高,有的父母甚至在子女毕业四五年之后还在为“学债”奔命。尽管如此,更多的农村父母还是走上了负债供子女上学的路,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跳出“农门”。
关键词: 辽宁省阜新市农村生源 教育 学校教育
一
学生的发展成长,与家庭环境是紧密联系的,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品德、才智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其产生的作用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如何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与探索的问题。
近三年,在对辽宁省阜新市农村生源学生的家访过程中,我对农村家庭子女的大学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也发掘出了困扰农村家庭关于子女教育方面的几个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根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一)农村家庭的低收入与大学教育的高收费之间的强烈反差。这是农村家庭与大学教育之间重要的矛盾之一。诸如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庭年纯收入为5000元左右,而大部分学生每年的学习费则近万元。巨大的经济压力,沉重的生活负担,不仅使农村家庭的父母省吃俭用仍无力支付,同时也使子女的求学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大多数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极易产生自卑、孤僻等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业。追溯根源,国家对于农村家庭子女的大学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各类的奖助学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家庭的经济压力,但是这些也只是杯水车薪,无论是奖助学金的数额还是覆盖面,都是远远不够的。
(二)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子女大学教育与就业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这是制约农村子女学业培养的重要瓶颈之一,很多农村家庭父母把大学想象成为一个简单的链条,即“大学=就业=走出农村=高待遇”,这种单纯而片面的思维模式,无论与当前大学生教育情况,还是就业形势,都相去甚远。子女步入大学后,父母将注意力转移到经济支持,而对于子女的培养情况、学业发展、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却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因为他们还天真地认为,现在的大学生还是千金难求的“金字招牌”,只要能使子女顺利毕业就已经十分满足。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源是农村所处环境闭塞,信息渠道不多,使农村父母不能对于当今的大学教育与当今的就业环境有宏观的把握,即大学教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而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也是十分严峻的。
(三)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子女大学教育投入缺乏理性。在家访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孩子未来的就业发展情况,“只要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好,投多少钱也值”,这里既有父母对于孩子未来发展情况的美好憧憬,却深深隐藏着一种对于教育投入的盲目性。由于受自身的知识层次限制,很大农村父母对于教育投入缺乏理性的认识,谈到合理的策划也就更不现实了。对于他们来说,合理的预期就只有一个:无论代价如何,我的孩子一定要有出息。
二
对于农村家庭在子女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一)国家应该对于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政策予以倾斜。虽然农民的收入不高,但是国家可以通过一些针对农村家庭子女切实可行的优惠教育政策,来努力保障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进一步加大助学贷款力度,放宽助学贷款条件,提高奖助学金的额度,扩大奖助学金的覆盖面,使其能更有力地惠及更多的农村子女。针对严重贫困的农村子女,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如减免学费,提高补助等。对于农村的就业,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帮扶,减轻农村家庭的负担与压力。
(二)加强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当今子女大学教育和就业情况的了解。打通农村的信息渠道,使农村家庭能接触到当今的社会第一手讯息。拓宽多元化的沟通交流方式,使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环境能有准确的定位和宏观的把握,这样不仅能保证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子女进行经济上的支持,更重要的还能将其的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关心子女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修养的提升等相关方面,因为只有全面地发展,才能在未来严峻的就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投入观念。对于子女的教育投入应该日趋理性,不应该是“要什么给什么”,不仅应该做到清楚地了解每笔投入的用途,而且应该对于这笔投入的价值进行有效的评判。彻底改变跟风的做法,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理财习惯。
三
几年的调查,带给我的不仅是对于一些真实情况的了解,更是激发了我对于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农村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深深的反思。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千千万万,他们努力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来气。他们很累,他们一张张笑脸背后,很可能隐藏的是难以诉说的心酸。中国大学生再也不是天之骄子,只是中国数以万计的平凡劳动者中的一员。而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更是没有一丝娇贵,因为他们没有富裕的家庭,显赫的背景,有的只是一颗积极踏实的心。当然,令我敬畏的还有那一位位朴实的庄稼汉,这些农村大学生的父母虽然挣扎在贫困的边缘,却没有放弃希望,他们为了子女的学业殚精竭虑、耗尽心血,然而他们却很满足,因为他们在子女身上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他们相信子女一定会出人头地,即使提到子女在上大学的只言片语也足以使他们心血沸腾好一阵子。可敬、可爱是我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父母深切感悟后的概括,一股发自内心深处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前行,虽是举步维艰,却是坚毅非常。
我们应该始终相信,我们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聚是一团火,散如满天星”,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尽己所能,改变农村家庭子女受教育现状的愿望并非遥不可及。
参考文献:
[1]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2]赵伟.中国的城乡差距:原因反思与政策调整[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2004,(6).
[3]熊景明,葛新斌.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J].开放时代,2003,(3).
[4]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3).
[5]卢乃桂.我国90年代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关键词: 辽宁省阜新市农村生源 教育 学校教育
一
学生的发展成长,与家庭环境是紧密联系的,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品德、才智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其产生的作用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如何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与探索的问题。
近三年,在对辽宁省阜新市农村生源学生的家访过程中,我对农村家庭子女的大学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也发掘出了困扰农村家庭关于子女教育方面的几个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根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一)农村家庭的低收入与大学教育的高收费之间的强烈反差。这是农村家庭与大学教育之间重要的矛盾之一。诸如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庭年纯收入为5000元左右,而大部分学生每年的学习费则近万元。巨大的经济压力,沉重的生活负担,不仅使农村家庭的父母省吃俭用仍无力支付,同时也使子女的求学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大多数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极易产生自卑、孤僻等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业。追溯根源,国家对于农村家庭子女的大学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各类的奖助学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家庭的经济压力,但是这些也只是杯水车薪,无论是奖助学金的数额还是覆盖面,都是远远不够的。
(二)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子女大学教育与就业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这是制约农村子女学业培养的重要瓶颈之一,很多农村家庭父母把大学想象成为一个简单的链条,即“大学=就业=走出农村=高待遇”,这种单纯而片面的思维模式,无论与当前大学生教育情况,还是就业形势,都相去甚远。子女步入大学后,父母将注意力转移到经济支持,而对于子女的培养情况、学业发展、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却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因为他们还天真地认为,现在的大学生还是千金难求的“金字招牌”,只要能使子女顺利毕业就已经十分满足。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源是农村所处环境闭塞,信息渠道不多,使农村父母不能对于当今的大学教育与当今的就业环境有宏观的把握,即大学教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而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也是十分严峻的。
(三)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子女大学教育投入缺乏理性。在家访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孩子未来的就业发展情况,“只要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好,投多少钱也值”,这里既有父母对于孩子未来发展情况的美好憧憬,却深深隐藏着一种对于教育投入的盲目性。由于受自身的知识层次限制,很大农村父母对于教育投入缺乏理性的认识,谈到合理的策划也就更不现实了。对于他们来说,合理的预期就只有一个:无论代价如何,我的孩子一定要有出息。
二
对于农村家庭在子女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一)国家应该对于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政策予以倾斜。虽然农民的收入不高,但是国家可以通过一些针对农村家庭子女切实可行的优惠教育政策,来努力保障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进一步加大助学贷款力度,放宽助学贷款条件,提高奖助学金的额度,扩大奖助学金的覆盖面,使其能更有力地惠及更多的农村子女。针对严重贫困的农村子女,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如减免学费,提高补助等。对于农村的就业,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帮扶,减轻农村家庭的负担与压力。
(二)加强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当今子女大学教育和就业情况的了解。打通农村的信息渠道,使农村家庭能接触到当今的社会第一手讯息。拓宽多元化的沟通交流方式,使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环境能有准确的定位和宏观的把握,这样不仅能保证农村家庭父母对于子女进行经济上的支持,更重要的还能将其的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关心子女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修养的提升等相关方面,因为只有全面地发展,才能在未来严峻的就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投入观念。对于子女的教育投入应该日趋理性,不应该是“要什么给什么”,不仅应该做到清楚地了解每笔投入的用途,而且应该对于这笔投入的价值进行有效的评判。彻底改变跟风的做法,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理财习惯。
三
几年的调查,带给我的不仅是对于一些真实情况的了解,更是激发了我对于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农村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深深的反思。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千千万万,他们努力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来气。他们很累,他们一张张笑脸背后,很可能隐藏的是难以诉说的心酸。中国大学生再也不是天之骄子,只是中国数以万计的平凡劳动者中的一员。而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更是没有一丝娇贵,因为他们没有富裕的家庭,显赫的背景,有的只是一颗积极踏实的心。当然,令我敬畏的还有那一位位朴实的庄稼汉,这些农村大学生的父母虽然挣扎在贫困的边缘,却没有放弃希望,他们为了子女的学业殚精竭虑、耗尽心血,然而他们却很满足,因为他们在子女身上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他们相信子女一定会出人头地,即使提到子女在上大学的只言片语也足以使他们心血沸腾好一阵子。可敬、可爱是我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父母深切感悟后的概括,一股发自内心深处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前行,虽是举步维艰,却是坚毅非常。
我们应该始终相信,我们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聚是一团火,散如满天星”,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尽己所能,改变农村家庭子女受教育现状的愿望并非遥不可及。
参考文献:
[1]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2]赵伟.中国的城乡差距:原因反思与政策调整[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2004,(6).
[3]熊景明,葛新斌.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J].开放时代,2003,(3).
[4]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3).
[5]卢乃桂.我国90年代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