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素质教育倡导面向全体学生,使每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就必须对学困生的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困生自学数学,让他们从后进转化为先进,是值得每个数学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学困生;自学数学;策略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较差、进步较慢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基础不牢固、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作业无法自主完成等. 学困生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和家庭的因素.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对学困生的教育. 本文主要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困生自学数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扣教材,用趣味性的、幽默的语言讲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讲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故事或者解题方法,用生动的例子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调动学困生的积极主动性. 只要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发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产生自学数学的欲望,并付诸于实践. 比如可以出一些数学谜语让学生们猜,引导学困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讲授平面几何时,可以用谜语“两只羊打架”打一几何名词,让学生猜谜底,加深学困生对“对顶角”的认识. 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困生,引导学困生从不会思考问题到逐渐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一些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慢慢串联起基础知识体系,引导学困生自学数学,提高学困生自学数学的能力.
二、习惯策略
学困生学不好数学,主要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不会学习,不愿意动脑筋思索. 有些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对数学学习也有积极性,智力水平也不低,但是数学成绩总是提不上去.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会学习,对一些数学概念、公式、定义、法则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只会搞题海战术,遇到不会的问题,立刻就问老师,问完了也不作整理与反思,更有甚者对此类问题不管不问. 对这样的学困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数学思维活动的规律,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找出 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解决问题时,注意启发学生,不直接给学生指出答案,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随时纠正他们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学生自学数学的习惯,尤其是学困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技能. 三、信心策略
一般学困生都认为数学很抽象、难学,他们对学好数学没有信心,以至于自暴自弃、对学习失去信心. 学困生的意志力往往比较薄弱,很难克服学习上出现的困难,这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引导、适当的鼓励,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首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只有从内心真正尊重他们,才能体现出师生间的平等,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接受数学学习.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弄清楚重难点,对学困生的教学要降低难度,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由易到难,逐层提升. 对学困生不能一下子安排过多内容,要让学生慢慢接受,否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个别辅导给学困生补课. 一般学困生的心理比较敏感,遇到不会的问题,也很难主动地请教别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兼顾到学困生的消化状态,课下给予适当的辅导. 只有这样,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自学数学的能力.
四、问题情境策略
素质教育倡导,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传统数学教学中采用一刀切模式,没有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 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体验成功. 教师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对他们出现的困惑及时地给予引导、鼓励,引导学困生自学,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情感策略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扬. 作为教师不能因为学困生的问题多,就忽视、冷落学困生,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赞美他们. 如果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得到教师及时的发现与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被赏识、被重视,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对学困生尤其要注意不能讽刺、挖苦,要给予适当的启发开导. 学困生回答问题后,要及时地给予正面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即使回答错误,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引导学困生克服困难. 学生得到了肯定与赞扬,会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六、学法策略
帮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对下一节的教学内容,给学困生列出一个专门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预习,做好预习笔记,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并告知学困生,做笔记有利于理解知识,强化记忆. 同时数学教师在学生完成预习后,要及时地检查学困生的预习笔记. 其次,课堂教学中,要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激发学困生的参与热情,对简单的变式、推断部分有意留出让学困生集体展示,时间允许的话尽可能到黑板前展示. 最后,课后要让学生记住所学知识,数学教师要指导学困生记忆的方法. 比如边阅读、边记忆、边思考的习惯,合理地分配学习、复习时间,通过联想推论方法回忆相关学习内容等.
总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困生的心理,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帮助学困生不断地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引导学困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学会学习,养成学困生自学数学的习惯,提高学困生自学数学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龚桂春.对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初探.教育教学论坛,2010(36).
[2]周步文.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育策略浅谈.中国校外教育,2010(9).
【关键词】 学困生;自学数学;策略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较差、进步较慢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基础不牢固、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作业无法自主完成等. 学困生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和家庭的因素.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对学困生的教育. 本文主要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困生自学数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扣教材,用趣味性的、幽默的语言讲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讲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故事或者解题方法,用生动的例子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调动学困生的积极主动性. 只要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发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产生自学数学的欲望,并付诸于实践. 比如可以出一些数学谜语让学生们猜,引导学困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讲授平面几何时,可以用谜语“两只羊打架”打一几何名词,让学生猜谜底,加深学困生对“对顶角”的认识. 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困生,引导学困生从不会思考问题到逐渐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一些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慢慢串联起基础知识体系,引导学困生自学数学,提高学困生自学数学的能力.
二、习惯策略
学困生学不好数学,主要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不会学习,不愿意动脑筋思索. 有些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对数学学习也有积极性,智力水平也不低,但是数学成绩总是提不上去.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会学习,对一些数学概念、公式、定义、法则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只会搞题海战术,遇到不会的问题,立刻就问老师,问完了也不作整理与反思,更有甚者对此类问题不管不问. 对这样的学困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数学思维活动的规律,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找出 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解决问题时,注意启发学生,不直接给学生指出答案,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随时纠正他们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学生自学数学的习惯,尤其是学困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技能. 三、信心策略
一般学困生都认为数学很抽象、难学,他们对学好数学没有信心,以至于自暴自弃、对学习失去信心. 学困生的意志力往往比较薄弱,很难克服学习上出现的困难,这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引导、适当的鼓励,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首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只有从内心真正尊重他们,才能体现出师生间的平等,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接受数学学习.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弄清楚重难点,对学困生的教学要降低难度,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由易到难,逐层提升. 对学困生不能一下子安排过多内容,要让学生慢慢接受,否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个别辅导给学困生补课. 一般学困生的心理比较敏感,遇到不会的问题,也很难主动地请教别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兼顾到学困生的消化状态,课下给予适当的辅导. 只有这样,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自学数学的能力.
四、问题情境策略
素质教育倡导,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传统数学教学中采用一刀切模式,没有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 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体验成功. 教师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对他们出现的困惑及时地给予引导、鼓励,引导学困生自学,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情感策略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扬. 作为教师不能因为学困生的问题多,就忽视、冷落学困生,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赞美他们. 如果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得到教师及时的发现与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被赏识、被重视,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对学困生尤其要注意不能讽刺、挖苦,要给予适当的启发开导. 学困生回答问题后,要及时地给予正面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即使回答错误,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引导学困生克服困难. 学生得到了肯定与赞扬,会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六、学法策略
帮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对下一节的教学内容,给学困生列出一个专门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预习,做好预习笔记,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并告知学困生,做笔记有利于理解知识,强化记忆. 同时数学教师在学生完成预习后,要及时地检查学困生的预习笔记. 其次,课堂教学中,要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激发学困生的参与热情,对简单的变式、推断部分有意留出让学困生集体展示,时间允许的话尽可能到黑板前展示. 最后,课后要让学生记住所学知识,数学教师要指导学困生记忆的方法. 比如边阅读、边记忆、边思考的习惯,合理地分配学习、复习时间,通过联想推论方法回忆相关学习内容等.
总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困生的心理,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帮助学困生不断地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引导学困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学会学习,养成学困生自学数学的习惯,提高学困生自学数学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龚桂春.对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初探.教育教学论坛,2010(36).
[2]周步文.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育策略浅谈.中国校外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