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是对语文学习的综合实践运用与尝试,良好的作文表现需要较强的语文表达能力、扎实的文字功底。是对学生掌握的的字、词、句,篇的整合考验,学生多重心理的具体表现,完美的作文表现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力,也可以增强人际交流能力,对后续的语言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作文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1-0086-01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改革不仅仅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小学生能够对小学阶段的作文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日后的小学语文作文教育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不论是小学老师还是小学生,对于作文的教学和学习都有着抵触心理,一直是个教学难题,久久得不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因此,为学生创造更加享受和自然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汲取到更多的知识。
一、善于观察,增加素材
1、艺术来源于生活,写作高于生活。
为了更好地保证作文内容更加充实,最简单实用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不断的观察以及感悟,来丰富小学生语文作文的素材,以保证学生有事可述。有话可写。而且写得形象,写得具体。
2、丰富作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主要由素材、感情以及语言组成,所谓的语言就是写作的硬件,而情感表达也是写作的软件。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内心的写作激情,使得学生的感情以及观察事物的能力有所提升,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强化学生日常生活的敏感性。这样的文章才会有生命,有活力。
二、体味生活,畅写生活
目前,现在进行时所不仅指的是生活事件,还有就是应对生活的感情变化,只有掌握这两点因素,才能够真正表达学生的真实想法,以至于能够将眼前最新鲜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记录下来。因此,对于各种新鲜的、印象深刻的事观察的会更加仔细,感情表达也是最直接和浓烈的。所以,应该让学生多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这样才能用最真实的语言叙述生活。小学阶段的作文题目多以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最难忘的事情等。然而作为农村地区的孩子平时很少接触新鲜事物,信息闭塞,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所以,在写人写事类作文就要竭力挖掘关于父母的故事和瞬间,或是一次生病......或是一次过生日......或是一次进城.....这样的话题简单易写,還能激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三、正确引领,大胆创新
学习离不开模仿,学生在儿童阶段,模仿能力是极强的,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方面得到更加本质的优化,应该强化范文引路的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的,而什么样的文章是不宜模仿的。在引路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绝对效仿的情况发生,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防止学生一味地模仿范文而失去自我的写作风格。
如在描写自然的时候可以打破传统的风景描述,加以人物化,动作化词语,配以想象,既可以丰富文章,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力。如:风儿妹妹是这样的温柔......大雨哥哥是那么的无情,来得那么突然......轻抬轻放你的象腿,初生的小草弟弟经不起你折腾。在描写人物时尽量抓住人物的面貌特征,情感变化,神情动作。如学生因一次没做作业,老师的严肃表情。一次犯错后父亲的严厉批评,或是一次给父母做家务、捶背、洗脚。在这些点滴之间寻找语言素材。农村小学平时积累的素材较少,可利用班上和书廊的图书角,图书馆资料充实自己的语言文字基础。
四、具体指导,尊重个性
在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去想象,去感受。让学生积极地创作才是保证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重点。从写句、写段到写篇,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文中,做一个剧情创作者,做一个小导演。
同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利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小导游等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写作对象,之后再慢慢地、具体指导学生写作思路,最后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才是最佳的教学成果。
五、细查巧评,激励习作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马虎,对优差生的作文都要一视同仁。每次批改时都要认真、仔细审查,字斟句酌,并作好修改提示。如错别字、语句不通顺、修饰词不规范、标点不恰当等。当然也要避免用成人的想法去指导小学生写作,这样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会导致学生理解出现偏差,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恰当的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作文的动力,要使其愿意说,乐意说,敢于表达。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增强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六、总结
总而言之,作文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语文形式,只有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不断优化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育模式,才能够提升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学习效率,以保证小学教育水平得到改革。因此,教师应该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提高重视,激发写作热情,拓展小学语文作文素材采集范围,同时还应该重视教师对小学生的指导作用。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通过感悟与写作相结合,将生活的场景移植到作文中去,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以至实现教育即生活,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J].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陆春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6(25)
[3] 彭昕.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J].天津教育出版社.天津.2009.7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作文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1-0086-01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改革不仅仅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小学生能够对小学阶段的作文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日后的小学语文作文教育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不论是小学老师还是小学生,对于作文的教学和学习都有着抵触心理,一直是个教学难题,久久得不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因此,为学生创造更加享受和自然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汲取到更多的知识。
一、善于观察,增加素材
1、艺术来源于生活,写作高于生活。
为了更好地保证作文内容更加充实,最简单实用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不断的观察以及感悟,来丰富小学生语文作文的素材,以保证学生有事可述。有话可写。而且写得形象,写得具体。
2、丰富作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主要由素材、感情以及语言组成,所谓的语言就是写作的硬件,而情感表达也是写作的软件。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内心的写作激情,使得学生的感情以及观察事物的能力有所提升,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强化学生日常生活的敏感性。这样的文章才会有生命,有活力。
二、体味生活,畅写生活
目前,现在进行时所不仅指的是生活事件,还有就是应对生活的感情变化,只有掌握这两点因素,才能够真正表达学生的真实想法,以至于能够将眼前最新鲜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记录下来。因此,对于各种新鲜的、印象深刻的事观察的会更加仔细,感情表达也是最直接和浓烈的。所以,应该让学生多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这样才能用最真实的语言叙述生活。小学阶段的作文题目多以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最难忘的事情等。然而作为农村地区的孩子平时很少接触新鲜事物,信息闭塞,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所以,在写人写事类作文就要竭力挖掘关于父母的故事和瞬间,或是一次生病......或是一次过生日......或是一次进城.....这样的话题简单易写,還能激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三、正确引领,大胆创新
学习离不开模仿,学生在儿童阶段,模仿能力是极强的,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方面得到更加本质的优化,应该强化范文引路的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的,而什么样的文章是不宜模仿的。在引路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绝对效仿的情况发生,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防止学生一味地模仿范文而失去自我的写作风格。
如在描写自然的时候可以打破传统的风景描述,加以人物化,动作化词语,配以想象,既可以丰富文章,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力。如:风儿妹妹是这样的温柔......大雨哥哥是那么的无情,来得那么突然......轻抬轻放你的象腿,初生的小草弟弟经不起你折腾。在描写人物时尽量抓住人物的面貌特征,情感变化,神情动作。如学生因一次没做作业,老师的严肃表情。一次犯错后父亲的严厉批评,或是一次给父母做家务、捶背、洗脚。在这些点滴之间寻找语言素材。农村小学平时积累的素材较少,可利用班上和书廊的图书角,图书馆资料充实自己的语言文字基础。
四、具体指导,尊重个性
在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去想象,去感受。让学生积极地创作才是保证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重点。从写句、写段到写篇,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文中,做一个剧情创作者,做一个小导演。
同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利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小导游等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写作对象,之后再慢慢地、具体指导学生写作思路,最后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才是最佳的教学成果。
五、细查巧评,激励习作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马虎,对优差生的作文都要一视同仁。每次批改时都要认真、仔细审查,字斟句酌,并作好修改提示。如错别字、语句不通顺、修饰词不规范、标点不恰当等。当然也要避免用成人的想法去指导小学生写作,这样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会导致学生理解出现偏差,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恰当的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作文的动力,要使其愿意说,乐意说,敢于表达。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增强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六、总结
总而言之,作文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语文形式,只有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不断优化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育模式,才能够提升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学习效率,以保证小学教育水平得到改革。因此,教师应该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提高重视,激发写作热情,拓展小学语文作文素材采集范围,同时还应该重视教师对小学生的指导作用。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通过感悟与写作相结合,将生活的场景移植到作文中去,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以至实现教育即生活,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J].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陆春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6(25)
[3] 彭昕.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J].天津教育出版社.天津.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