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国家馆?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ue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189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到今年是第54届,虽然外界对这种展览机制的争议不断,众说不一,但一个多世纪以来它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艺术世界三大展,是众多艺术家、策展人追逐的展示平台。威尼斯双年展的现行机制成立于1999年。绿园城堡中固定的国家馆有28个,与遍布军械库和威尼斯水城各处的其他受邀国家馆共同组成了双年展规模最大、分量最重的部分,今年参展国家多达89个,正是这些以国家出发的展览使威尼斯双年展成为对当下国际艺术事态最为敏感的风向标。
  代表国家参展的艺术家,国籍似乎已经构成的明确身份标签,然而不少国家馆都邀请了与该国没有直接联系的策展人和艺术家,这条政治边线在艺术圈中淡化。在今天,国家馆是否还代表国家?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两年之后,中国馆能否代表中国的问题是否还有意义?
  
  今年夏天,在具国际视野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全球化引发的社会问题显得尤其尖锐,笼罩于艺术的光环中犹若绵里藏针。总策展人碧切·古里杰(Bice Curger)拟定的主题“启迪”(ILLUMInations)不仅暗示了在当下社会艺术机制正急切面临改进的现状,同时讨论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身份、位置、归属于威尼斯双年展以及整个艺术层面的再定义。多个国家馆的策展人都异曲同工地从选择带有模糊身份或多重身份的艺术家入手,延续并回应了主题,从文化符号、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艺术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各自的考虑,抛出了新的问题。
  对于进入此类国际盛会的艺术家来说,尤其是代表国家参展的艺术家,国籍似乎已经构成的明确身份标签,然而不少国家馆都邀请了与该国没有直接联系的策展人和艺术家,这条政治边线在艺术圈中淡化。随着这一趋势,在不久的将来似乎看到西方中心主义的弱化。
  本届双年展策展人苏黎世美术馆馆长碧切·古里杰,将主题定为“启迪”ILLUMInations,带有“启迪、照亮”的意思,将字拆开,前后两个词分别有“光”和“国”的意思(这里要特别强调“国”为复数,意指世界)。策展人认为“光”是艺术史上的经典主题而且与威尼斯本土文化密切相关,“国”不仅指出了国家馆是双年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力图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艺术超越国界的社会凝聚力。以“启迪”命名的主题展力争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挖掘艺术的潜在力量,聚合艺术世界的启迪之光,探索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的另种境域,寻找划分区界的更多可能性。策展人的雄心在策划初步落实中已略有表露,这次入选的艺术家,女性比往届明显增加,接近半数,而年轻艺术家比例也大为上升。从主体表面来看,古里杰开门见山,阐明了双年展在国际艺术视野中的导向标的功能,深入分析,策展人用于拼合“启迪”的两个单词似乎暗含了对双年展机制本身的质疑,用其揭示并于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全球化进程中艺术自身的地形图。
  
  中国馆:艺术搭台,文化唱戏
  
  国内关于中国馆的争议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似乎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各大艺术门户网关于中国馆的报道无一例外地呈现批评和质疑的姿态。其争议无非针对两点:展览策展人选拔机制所折射出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其主题“中国味道”引发关于后殖民文化与国际语境的争议。吊诡的是这一切争论到了水城威尼斯的现场,竟不知不觉地弥散在中国馆的“闻香、品茶、饮酒、观花”之中。中国当代艺术以优雅唯美的古典姿态出现在双年展的国际舞台上。
  在中国馆前处女花园的草地上,可以看到一片朦胧烟雾间似乎飘着几朵白云。渐渐地,一股茶香飘来,观众随着这股茶香进入仓库,馆内水雾不断地从油罐上冒出,整个馆都浸于一种神秘雾霭中。馆中间的长廊展示的是潘公凯的《融》,通道两旁投射着墨荷以及如雪花般飘落的文本。在长廊的两旁,朦朦胧胧地能看到地上摆着一组组大小不一的陶罐,这便是杨茂源的作品——《All Things Are Visible》(世界上并不存在秘密)。这些陶罐释放着一股说不清的味道,这异香随着小陶罐被观众领走带到各自前往的地方。中国馆整体给人一种马可·波罗乘船返乡的味道,带着一船陶陶罐罐的香料,漂浮在雾蒙蒙的海面上。关注威尼斯双年展的人都知道,中国馆所处的军械库空间极难把握,仓库固有的建筑结构、油罐以及其他遗留物件使得作品在狭长的空间里显得挺委屈。对固有空间的利用和改造,这次的中国馆还算令人满意。
  最令人期待的也许是蔡志松的《浮云》,作品利用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达到浮云随风左右飘浮的效果。遗憾的是,这次并未能完全呈现方案的构思,蔡志松谈到在威尼斯布展情况极其不顺,与国内相比,布展条件可能不够理想,由于材料、运输、语言等各方面的不便使得作品未能依照方案实施,也许在国内可以做得更好。
  与其说这次中国馆的空间处理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不如说中国符号在跨文化语境下再一次征服了外国观众。策展人在作品的结合上也花了不少心思,馆内外的作品几乎融为一体,与旁边的意大利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意大利艺术家说:“进入中国馆,尤其是走完了《融》,看着两旁如雪花散落的文字和字母,我的心情平静许多。”
  与意大利馆相比,中国馆面对全球化导致的变幻莫测的景象倒是显得出奇地冷静。不少参展艺术家都未能回避民族问题、话语权、环境问题、艺术机制的转型、全球化贸易问题、宗教与文化的冲突、人类自身命运等,而与这些作品相比,中国这次闻香、品茶、饮酒、观花等倒更像几位隐士的一次水城雅集。这次出场的“中国味”打出了文化主体的老牌。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今天,文化相互交融,国籍、身份多重化,中国馆策展人彭锋选择了牢牢地守住了中国“身份”。
  
  美国馆:戏玩美国符号,嘲讽艺术机制
  
  隆隆的坦克声吸引了不少观众,美国馆前,运动员踩着在黄色倒装坦克上的跑步机跑步,奇怪的组合使现场不时传来阵阵笑声。馆内一个房间体操运动员正在商务舱模型上表演,另一房间是一台置顶的内嵌了ATM机的管风琴。美国馆以Gloria(光耀,同时也为女子名)为主题,推出的是年轻艺术家组合阿罗拉和卡萨帝利亚(Allora&Calzadilla)。他们出现在美国馆引起了不少争议,当然这是策展人有意之举,策展人芙莱曼(Lisa Freiman)通过选择国籍模糊的艺术家呈现美国身份的界定问题,以此带出艺术圈乃至当今社会中的国家主义、民族与身份的探讨。
  上一届获得了金狮奖的美国馆,今年的参展艺术家应该担负着不小的压力。美国馆的两位艺术家在作品中戏玩了艺术界的竞争概念,他们把奥运会的奖牌得主搬到了坦克链上,让著名体操健儿在机舱模型周围空翻。在绿园城堡展示运动员,真算是狠狠地嘲讽了号称艺术奥运会的威尼斯双年展。
  摆放在房间中央顶置的管风琴营造的教堂气氛,使人不禁联想到双年展在艺术界的教父级权威,走到背面才见一台ATM机代替了管风琴按键,观众只能通过取款来奏响音乐。艺术家自豪地说:“美国 馆是整个双年展展区唯一能够取款的地方。”艺术家对美国符号戏用,让笑着出去的人们不禁打了个颤,这玩笑开得挺严肃,暂且不论是金钱演奏的音乐还是交易谱写的艺术,艺术与市场已经是老掉牙的话题,但当你从ATM取出VISA卡,听到神圣的音色奏响的凌乱甚至嘈杂的音乐时,心里总会泛起一种说不出的尴尬。
  出了馆,坦克周围还是围着一圈圈的人,据说这是从英国进的货,因为美国的军火市场供货紧张,貌似缺货了。
  
  丹麦馆:包容姿态,艺术无国界
  
  远远望去,“圣母像”出现在以言论自由为题的丹麦馆外墙上。丹麦馆对双年展主题的回应显得相当开放,艺术无国境,从策展人到艺术家都没有国籍限定,不少艺术家都同意Han Hoogerbrugge感言:“参加双年展,我很荣幸,不过奇怪的是,这次我是代表丹麦而非荷兰参展。”这位以轻松的动画形式讨论发言权艺术家来自荷兰。在参展的18位艺术家中,仅有两位是丹麦籍,其中还有来自中国的张大力。据策展人格莱格斯(Katerina Gregos)说,以言论自由为题是因为探讨全球各处都面临各种言论自由的复杂问题,而且这个话题与丹麦更是直接相关,丹麦毕竟曾经一直享有舆论自由的美誉。当然这究竟是这位外籍策展人独具匠心的策划,还是为了应和国家馆展示机制而找的由头,我们不得而知。
  
  英国馆:艺术家主体性的回归
  
  双年展主题的回应在英国馆不易觉察,除却国家馆的意义,策展人更多地是突出了艺术的自治性,强调艺术家主体的回归。这样的策展思路同样体现在展示博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大型装置的法国馆和最后牵走金狮的德国馆(施林根席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的回顾性展览)。曾经代表英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有亨利·莫尔、芭芭拉·惠浦沃斯、弗洛伊德、汉密尔顿等史上的重要艺术家,而今年英国馆的选择也不出意外——双年展老将麦克·聂尔森(Hike Nelson)。这是个制作时空机的老手,2001年获得Paul Hamlyn奖,并两次提名透纳奖(Turner Prize),他的名声也为他迎来了不少观众。从预展到开幕,英国馆前都排着展区内最长的队伍。聂尔森干脆在双年展中创造了另一个世界。进馆之后,观众似乎已经忘记自己身在威尼斯,随着狭窄的走廊走到一个个不见日光的环境,空气中飘着寒酸的记忆,窗框、门楣、吊帘、灯座都散发着苦闷的情绪,走到天井抬头看到的仿佛另一个时代的天空。他成功了,通过这个空间装置完成了他当初的愿望——“让它消失”。后来有人问,里面到底展的是什么,是录像还是绘画?回答是:“你一定亲自进去。
  人们在国际盛会上用于定位身份的标签多以国家为首,但这个标签对于在场很多人已经不再明晰。在今天讨论双年展,依然无法脱离全球化与双年展之间的平行关系语境,但艺术逐渐冲淡了各种称谓,剩下的只有因艺术而起的身份。正如在威尼斯双年展之外,还有一群自称行为艺术家的人们,他们在威尼斯双年展外围的街道上、花园里进行着他们的行为。至于需不需要贴上艺术的标签,他们也许不怎么在乎。也许没有标签的艺术才会自由,也许当中国馆不再需要代表中国,艺术家才能够撇开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文化负担。
其他文献
傅抱石的绘画自1949年之后在表现内容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变化之一就是以毛泽东诗意和毛泽东故乡作为绘画题材。其中以毛泽东诗词为题材的创作从195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而韶山题材则始于1959年6月,其时他应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邀请赴长沙,到韶山毛泽东故乡参观并以毛泽东故乡为题材进行山水画写生创作,从那时起一直到1965年,他创作了多幅韶山题材的作品,构成了建国之后他的山水画作品中“红色题材”的重要组成部份
期刊
时光荏苒,穿梭千年。2011年5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广州分部联袂《收藏·拍卖》杂志举办的“雕刻时光续写传奇——欧洲古董自鸣钟艺术赏鉴会”在私人银行所在的国际金融广场举行。工行私人银行被《欧洲货币》杂志授予2010年度“中国最佳私人银行”,而《收藏·拍卖》杂志亦是国内独一无二的高端艺术生活杂志,此次活动可谓财富和艺术的融汇。活动当天,来自工行私人银行的贵宾们在青葱郁郁的午后时分,汇聚一堂
期刊
中国的儒家是轻视艺术的,孔子说:“吾不试,故艺。”意思是我不是被国家所重用,故学一点技艺,聊以糊口。他们又承认艺术是“小道”,而且说“虽小道必有可观”。但一见到技艺精湛的作品,又惊呼:“神乎技哉”,“技进乎道”。技艺精到一定程度,则近乎道,通乎神,那就不可小视了。在西方,文艺复兴之前,王公贵族们更是十分轻视画家的,但他们见到一些杰出的画家创作出“神乎技哉”的作品后,也不得不赞叹和推崇。但“神平技哉
期刊
癸卯年七月初二日,即公历1963年8月2日,为吴湖帆七十大寿的日子。这位久负盛名的一代书画大师七秩寿辰是怎么过的?本文作者在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一册抄本中,意外发现了长久隐藏的几页手抄资料——吴湖帆七十寿辰“词寿序”及祝寿礼单。  吴湖帆先生为人豪爽,平生好交友,或词酒唱酬,或交流藏品,或切磋画艺。晚年由于两度中风,精力大减,加上许多日子又是在医院度过,故友朋往来大大减少。不过,在他七十大寿这个特殊的
期刊
古代希腊以降,表现人体美在西方艺术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而近百年间,由于商业浪潮的猛烈冲击,一部分广告、影视,突出裸体的肉感、性感,以色情(erotie)的诱惑刺激观者的情欲。遂使“反传统”的现代派艺术家们,或鄙弃女性的人体美,或使之扭曲变形成为狞厉怪异的形象。一如毕加索或美国的德·库宁(De kooning)等。  洪世杰先生的油画,塑造了一种纯净秀雅艺术形象,表现了女性裸体中的青春朝气,予人以
期刊
只是为了一个收藏,为了一个艺术的愿望,真正可以把自己的房产卖掉,把自己银行的钱取出来去追求的这种人非常少,所谓真正的收藏家,他是不在乎少吃一点,少住一点,或者少用一点,但他希望能有一个好的艺术品收藏在他家中。我相信将来的发展肯定是这样,现在只不过是大浪淘沙。  ——王义强    1999年,纽约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的现场,有华人收藏家魁首之称的王季迁端坐其间,在场准备参与竞投的台湾富商也紧紧盯着
期刊
任伯年《华祝三多图》又称《华封三祝图》,作为任氏艺术生涯中的经典之作其艺术价值已毋庸赘言。作者在此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此图所采用的“华封三祝”这一人物祝寿画题材是否一开始便为民间所用,与民间所风行的多寿、多福、多子构成的“三多”图案——到底存在何种差异?其中是否带有晚清即十九世纪以来某种观念变革?带着以上问题,让我们重新审视这幅作品,希望能有新的发现。    首先尚待知悉的是此图为谁而画。任氏款题云
期刊
2010年6月25日,吴冠中先生因病去世,享年91岁。其一生淡泊名利,致力于探索融合东西方绘画两种不同艺术语言的美学观念,尽管画作价值千万,但吴冠中先生多次向世界各地公立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捐赠作品,多达360余幅。吴冠中曾说:“我的画不是个人遗产,……要送给公共机构,让历史来检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不忘将自己心爱的作品让儿子吴可雨带到香港,捐赠给香港艺术馆,这也导致吴可雨最终因此痛失
期刊
松风琴名之由来    历史上,相传嵇康作《风入松》曲。唐代皎然有《风入松歌》:“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飕飚。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明显可知是松间抚琴之咏。而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诗:“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皎然月色之下独坐磐石,“松风”或为曲名,或为琴名,亦或是松涛相伴中抚琴之境。在历代诗词中“松风”便常常成为一种听琴、抚琴的意象。
期刊
此端所刊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致李辛白书札各一,不佞收藏之前均未见著录,所谈所涉皆为《每周评论》。  《每周评论》由陈独秀、李大钊创办,陈独秀主编,1918年12月22日于北京创刊。  1918年11月27日,陈独秀召集《每周评论》创刊会议,参加者有李大钊、高一涵、高承元、张申府、周作人等人。会议公推陈独秀为书记及编辑,其他人皆为撰述,发行所位于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米市胡同79号,编辑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