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教育的探究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xl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永恒的主题。21世纪的教育呼唤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要求基础教育肩负起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格的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必有问题学生的存在,不管大家持什么样的教育观点,这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本课题涉及的所谓问题学生,就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有悖于社会公认的正常学生的行为道德标准,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一、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了解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促进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研究之一,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的实际问题”。以“问题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德育“课堂活动”为策略,以“全面转化问题学生思想”为目标展开。所谓“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教育的探究”就是指课题组成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理论,对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有悖于社会公认的正常学生的行为道德标准,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问题学生”的类属分布、“问题学生”与年级、性别的依存关系,某些重点类属的“问题学生”的特质及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总结出有针对性的途径和方法,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及其它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组织和进行教育转化工作,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实际策略
  1、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发现,对“问题”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事与愿违,而当老师们运用教育学原理帮助学生时,不少问题迎刃而解。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学生是自己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各种思想健康教育的形式必须作用于主体才能产生效果,同时思想转化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以互动式情景来激活或唤醒学生思想活动,诱发行动愿望;
  2、因材施教理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论。
  3、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理论强调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障碍,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咨询、辅导和预防矫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开展“问题”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问题”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根据不同“问题”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制约作用,积极而科学的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问题辅导能有效的帮助其预防和解决有关的心理问题,促使其顺利而健康的发展,逐渐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将成为其一笔由弱变强的精神财富。经过环境和教育的优化,通过心理素质的培育和科学及时的心理辅导,“问题”学生的心理是可以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其心理问题是可以预防并矫正的,对“问题”学生的帮助要从心理援助开始,心病需用“心药”医。心理教育与辅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其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问题”学生具有适应初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问题”学生乐观、向上的思想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同时帮助“问题”学生树立在出现思想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其形成健康的思想素质,维护其的思想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思想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摘 要】汉语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每个龙的传人都应掌握汉语。而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藏族地区,受藏语影响,孩子们学习汉语十分吃力,尤其是在学习字、词方面。如何进行汉语字词教学呢?成为每个小学汉语老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藏区 小学语文 字词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曾强调:“在整个小学阶段,千万不要忽视了识字教学。”这就告诉我们,字词教学非常的重要。那么,如
一、学会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系统而周密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认真仔细,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
思维是人的智力能力的核心因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思维品德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等。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重视教学中“学”与“思”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为思的基础,以思为学的途径,学思并重。学习和思考是基础和深入的关系。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不仅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初中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现对初中数学和多媒体整合途径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探析。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