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老鼠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on2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的井下,除了矿工,没有任何生命。岩石。煤。地下水。风钻。支柱。矿车。到处都是冷冰冰的,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命的灵动。
  那一天,在采准巷道的车场,我和五个师傅一起等矿车。矿车,装煤或石碴。矿车出井下井,要走的巷道有十几公里,很耗时间。矿车周转不活,我们就只有等。等矿车的地方,放着几块排楔,或一根还没有运走的支柱,矿工就在这上面坐一坐。岩石上是不能坐的。坐到十几分钟,就像夏天手拿着冰棒一样,会冰得骨头刺疼。我们等矿车时,漫无边际扯卵谈。
  忽然,一只老鼠从什么地方钻出来,跑到了我矿灯的光圈里。“老鼠老鼠!”我惊喜地大叫起来。井下三年多,我连一苍蝇都没有看见,这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只老鼠,真令我喜出望外。
  那老鼠,不大,灰色的毛,像松针一样,没有家鼠那样的光泽。听到我的叫声,灰鼠惊惶失措,顺着潮湿的水沟逃跑。
  我急忙捡起一块石头,朝老鼠砸去。叭。石头砸在离老鼠一寸远的地方,惊得老鼠一跳,回头又逃。我反应特快,拣起第二块岩石。正要扔出,陈师傅突然大喝一声,不要砸!几乎同时,许师傅也叫了一声,别砸!
  我一下子僵在那里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不就是一只老鼠嘛。也不至于对我如此动怒。
  在这一瞬间,那只灰色的小老鼠,慌慌张张地,跑到不远处的小巷,钻了进去。
  陈师傅瞪着我,发火说,老鼠同我们一样,也是一条性命。我们在井下,天天同岩头打交道,是在岩头下面求生存的人。你用岩头砸老鼠,多不吉利。
  难怪陈师傅发这么大的火,原来他蛮迷信的。我心里便不以为然。
  这时候,许师傅,比陈师傅大十几岁的许师傅,说,老鼠是我们煤矿工人的保护神。如果采区来大压,老鼠会比我们先知道。他惊慌地乱跑,乱叫,就是通知我们赶快避难。我的师傅就是这样告诉我的。
  来大压,就是大面积的采空区的岩石即将垮蹋,像小地震一样。
  在唐山大地震后,我听人们说起过地震知识,一些动物如老鼠,对灾难有特殊的敏感。
  听了许师傅的话,我暗暗庆幸自己扔出的石头没有伤害到这只老鼠。
  从这一天起,在井下遇到老鼠,我心中的敬畏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老鼠,在地面,一个人人喊打的可恶的小动物,来到井下,竟成了我们矿工敬畏的神灵,一个圣神不可侵犯的生命。
  环境不同,同样的事物,就会有不同的价值。
  当遇到不利于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时,不如换一个环境;让环境的需要,帮你实现心中的愿景。
其他文献
陈经理是我们公司管理部经理,是老板特地从台湾聘请来的。陈经理平时没啥爱好,就爱种菜。业余时间,陈经理把厂区的花池和绿化带的间隙里都种上了菜,有辣椒、茄子、西红柿、小白菜等。下班后,总见到陈经理在花池和绿化带里忙碌的身影。中午吃完饭后,大多都回宿舍午休了,可陈经理却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戴着草帽拔起草来,只要看到西红柿或辣椒被风刮倒了,陈经理就用棍子插上支起来。晚上下班后,又见陈经理在给菜和花草浇水和施
期刊
同无数个晚上一样,吃过晚饭后,我急急忙忙地返回车间加班。像我们这样的打工者,除了多加点班多挣点钱以外,还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好做。  流水线上产品在飞快地走着,所有的人也都跟着飞快地挥动着双手埋头苦干。四周静悄悄的,掉根针下地也能听见声音。要知道,如果做不完规定的产量,是要留下来义务加班的。所以每个人都不敢怠慢,丝毫不敢慢下半秒,我也不例外。  我的工作是用挑针将502胶水均匀地涂在产品上,然后在涂好
期刊
你得到了什么,在遥远的异地?你失去了什么,在你自己的故乡?  ——莱蒙托夫  1  老徐说,这两天他已经死了两次,下午准备再死一次。但那天下午他没有去死,而是在我家喝得酩酊大醉。他举起两个手指,说这是两棵树。我只能说是的,好大的两棵树。他接着说要砍树,我看他站起来,直奔厨房寻找菜刀,大惊失色,一把抱住他,连哄带骗让他在沙发上躺下,但没多久,他又站起来,说要去找铁莲,我说铁莲不在;他便要去找苗导要工
期刊
六年前,我在深圳松岗一家台资企业担任部门课长。工厂老总范先生是台湾人,不到50岁,身高近1.8米,戴副近视眼镜,看起来蛮斯文、年轻和帅气。不过他有一个毛病,就是脾气特别暴躁,动不动就爱冲下属特别是管理人员发火,大家都十分怕他。在这家工厂工作的几年中,我挨了他不少骂,有一次被他骂得狗血淋头,至今仍记忆犹新。  记得那年临近年底,工厂特别赶货,生产相当繁忙。可不巧的是,有个车间的锅炉突然出现了故障,只
期刊
一天下午,日落西山,我到外面办事路过农贸市场时,人声喧闹,你拥我挤,人们肩擦肩,脚碰脚,从这边挤到那边。小贩的叫卖声,小孩的呼喊声,摊主与顾客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组成了一首丰富多彩的交响乐。  在左边出口处一块巴掌大的空地上,吆吆喝喝密密麻麻围满了一大堆人,我扒开围观的人群一看,一个身穿牛仔衫满脑壳黄头发的年轻人站在那里指手划脚在推销什么产品。在他前面平铺着一块红白相间的塑料纸,塑料纸上横七竖
期刊
2005年9月份,我带着行李去广东投奔我哥,一路上心情很欢快,因为在我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一幅美好的画面:我想象自己是怎样凭着自身能力和运气,在这个据说遍地是机遇和黄金的富饶地域,风生水起,平步青云,成家置业,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顺利地到了哥哥那里,当务之急便是好好休息,虽对旅途并无恐惧,但半天一夜的火车让我着实累了一把。  几天下来,我对周围的环境也有所熟悉了。这里除了人口繁多,却未能像像电
期刊
周 一  新的一周开始,新的一天到来。  黎明,曙光初照。我家的小院开始明亮起来了。我坐在小院里,利用早晨还没下地干活的空余时间看书,这已经成为我多年的生活习惯。我看的书范围很广,农业的有之、科技的有之、经商的有之、做人处事的有之、文学方面的有之、法律的有之……只要是书,只要对我有所启示,有所收益,我都爱看。  这时,红彤彤的太阳早已越过村边的那座小山头,把灿烂的曙光照射到小院里。我掩卷而立,放
期刊
一  南方的冬天格外恬静格外柔美。  强子独自站在大鹏湾一个叫霞涌的海滩上望着深邃的海水发呆。没有风,海面异常平静。不远处的几只小渔船似乎也在安享这难得的宁静——它们纹丝不动,极像一群熟睡的孩子,显得格外惬意和安详。  强子记得两年前,也是这样一个略显慵懒的宁静午后,他和公司的十几个男女同事相邀来到这里游玩,同行者中包括了公司的两大美女——秋菊和冬梅。风平浪静的海滩并不缺少浪漫。时下的年轻人都热衷
期刊
一个母亲的自白 (外二首)  黄素芳  自从没有你,薯干和咸菜一罐罐地越来越多  田头的蟋蟀不知怎地都不说话啦  我蹲在地上,捡豆子  碗,是你用过的碗  雪花在外飘,也在我头上长  想想,想想,再想想  想不起来了,想不起来你的脸了  那张照片的你,还是七八岁的样子,怎么看也长不大  一年,两年  又是一年,两年  第五个年头,你说你还是不能回来  我藏起牵挂,藏起过多的言语  别,别回
期刊
这个有趣的美德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广东潮汕地区。  话说有一日,潮阳县某地有两个贫富悬殊的女子恰好同日同时出嫁潮州。其中家富的这位姓黄名月,家贫的那位姓马名兰。黄月这四人抬的花轿走在前头;马兰那二人抬的花轿则跟在后面。走至半途,不料天下起了大雨。他们走至一道独木桥时,溪水已把桥淹没了。在进退无路的情况下,两台花轿只得到附近的一棵大榕树下去避雨。  这时,马兰透过轿帘窥视,见黄月的嫁妆有好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