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梦”之旅再启程
现今服装设计界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国际的顶级时尚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并涌现出一批新生的设计力量。他们年轻、有创造力、懂得抓住市场与机遇,他们的时尚观念与国际接轨,在国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同时,这些新一代年轻设计师在时装界迅速蹿红的速度令人惊讶。
中国新锐设计师们开启了他们新一轮的海外征程。在2013年秋冬四大国际时装周发布会上,他们国际的舞台上吹起了一股中国时尚旋风。
王培沂:米兰掠影
2013秋冬米兰时装周的最后一天,是新锐设计师日,王培沂也在这天带来了自己在米兰的首秀。发布会以“隐匿的极光”为主题,广泛运用蓝黑两色,并嵌以亮饰和钻石打造出深邃神秘的天穹之态,仿佛黑暗中神秘舞者,展示出女性的性感魅力和高贵气场。雪纺、薄纱等女性化的轻盈材质贯穿整个系列中,高贵之余也展示了力量感的一面。
周翔宇:再赴伦敦
2013秋冬伦敦男装周是伦敦举办的第二届男装周,周翔宇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设计师第二次亮相伦敦。主题为“Homies”的发布,从经典的男装美学出发,融入街头嘻哈的气息,将男生玩味的“Boy Will Be Boys”不羁精神贯穿到服饰中,擦出了别样趣味的火花。并且他还通过科技面料与毛呢、羊毛等传统材质充分糅合将廓形、拼接等设计手法诠释得淋漓尽致,配上拿手的黑灰色调,并加入蓝色、红色和驼色的点缀。周翔宇运用其缜密的剪裁技巧打造的短版卫衣、改良棒球夹克和工装夹克、后部开衩的长外套甚至是裙装等单品都受到了专业买手的广泛关注与青睐。
王大仁:抢眼纽约
业界公认四大时装周当中,纽约时装周是最注重实穿性的。2013纽约秋冬时装周华裔设计师王大仁把自己的实穿性设计新作带到了纽约,并且得到了外界的好评。王大仁是纽约时装周上最受关注的设计师之一。2011年他被著名的奢侈品品牌巴黎世家任命为创意总监时还不到30岁。2013年纽约秋冬系列,王大仁运用优雅的灰色和厚实的毛呢及羊绒面料,突出了服装温暖特性的同时兼顾了女性的妩媚、精致。整个系列彰显出女性的成熟魅力又带着些许的幽默感。
楚艳:巴黎东方情
2月25日,“2013欢乐春节——中国风格时尚发布”系列活动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青年服装设计师楚艳以29套带有东方写意美学韵味的服装作品,给法国带来一股清新、隽永的东方文化时尚风。她大量采用丝、麻、羊毛、棉等纯天然面料,通过手工印染、刺绣、盘滚、压褶等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传递出服装优雅、恬淡与从容的韵味,突出了东方浓重的审美哲学。
T台到柜台的距离
中国新锐设计师闪耀国际时尚最顶尖的舞台,受到了越来越多西方专业时尚人士的关注与好评。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止于鲜花簇拥的绚烂秀场,商业生命力无法持久却也变成了他们的无奈。
周翔宇的品牌Xander Zhou在海外的多数时间里,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有时甚至没有销售,只是通过他广泛的社交圈来带小部分定制顾客,或寄售于个别店面进行少量成衣销售。他用风险投资与商业赞助,办了一次又一次风生水起的发布会,都似乎与真正的国际市场并无太大交集。
中国年轻一代有才华与梦想的设计师缺乏完善的商业渠道与国际市场环境,毕竟设计师想要年纪轻轻便功成名就还属“造梦”阶段。教育培育机制的相对薄弱、资金的匮乏、商业渠道的单一等问题一一摆在了他们眼前。
而“家底殷实”的前辈设计师走过的路为新锐们提供了不少经验与教训。谢锋是第一个参加巴黎时装周的中国设计师,携品牌JEFEN连续举办5场带有强烈特色的发布会后,还是毅然选择放弃这个令人无限神往的舞台。高昂的成本、犀利的“前排嘉宾”,让中国设计师倍感压力。
寻找商业价值
谢锋认为,中国品牌还是应该把中国作为战略重点。海外市场尚不是取得营业额的产生地,只要发布会不带来经营亏损,那就可以给国内市场加分。的确,对于很多中国本土品牌来说,发布会和国外销售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帮助品牌在顾客心中产生差异化的印象。
但夏姿陈品牌创始人王陈彩霞却持有与谢锋不同的观点。“如果你在国际市场上看不到夏姿陈,那么国际化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即使你做出了很好的产品,仍有可能被市场扼杀。仅仅靠在时装周上办秀是不够的,因为店铺才是最好的舞台,没有销售就没有市场。”她在巴黎开的一间店铺,到今年为止已经开了11年。虽然小得有些不起眼,但这家店却是夏姿陈在巴黎发展的关键。
而另外一位新锐设计师Masha Ma与其他许多在时装周上昙花一现的中国设计师相比,最大的进步也是商业上的,他赢得了买手的青睐,并成功获得海外的订单。以她参加3次伦敦时装周的经验看,“欧洲和中国时装产业的一个重要差别是他们把时装周和买手系统连接起来,时装周时间固定,这意味着所有设计师都必须按照这个时间表来做事,竞争更激烈,也更容易形成系统性的工作。”
王培沂对现今中国设计师整体的环境发表了自己的感触,他认为,很多中国设计师的秀仅停留在秀本身的阶段。中国的买手制发展滞后,随着现在一些集合店的慢慢发展,中国式的买手模式或许将慢慢成熟。而在国外,买手店、设计师精品店甚至是艺术画廊都扮演了销售和推广的角色,但在国内可靠的买手却少之又少。这是设计师常常抱怨的事实,也是为什么很多新锐设计师要到海外作秀的原因之一。
破题海外发展
得到海外商业订单、谋求开店是设计师及其品牌取得国际商业价值的根本。但在海外获得商业渠道的中国设计师寥寥无几,如何通过海外秀场把自己的商品销售出去,成为了一个难题。
夏姿陈从1978年在台湾开出自己的缝纫店算起,用了30年才将品牌送上了巴黎时装周的日程表;出道相对较早的谢锋却在巴黎等待了5年。难道设计师真得应了时下那句流行的话,“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吗?面对海外发布这样的“烧钱”大工程,恐怕没有几个能“耐得住寂寞”。
设计师在海外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巴黎WHO’S NEXT时尚创意成衣及配饰展会似乎给想要走到海外的设计师一个新的参考。参展往届WHO’S NEXT的设计师詹文舒介绍,透过参加WHO’S NEXT Paris确实让自己的品牌作品接触到来自各国的买家和媒体,建立起了新的合作关系。她认为,相对发布会的高昂费用,可以通过展览累积更多国际商业合作经验。自己的设计师品牌Rachelle Jim Shanghai连续几季系列都获得国际媒体和买手的好评和青睐,所以未来会继续在国际和国内同步发展和开拓市场。
海外对设计师来说始终都是无可争议的重要市场,“新一代”已经大有起色。王培沂、周翔宇、Masha Ma、Uma Wang……他们正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瞩目。对独立设计师而言,走向国际这条路或许还任重道远,如果要生存下去,你就必须有所不同,设计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创意来阐释品牌文化,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商业经验与实践去开拓未来的市场。
现今服装设计界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国际的顶级时尚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并涌现出一批新生的设计力量。他们年轻、有创造力、懂得抓住市场与机遇,他们的时尚观念与国际接轨,在国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同时,这些新一代年轻设计师在时装界迅速蹿红的速度令人惊讶。
中国新锐设计师们开启了他们新一轮的海外征程。在2013年秋冬四大国际时装周发布会上,他们国际的舞台上吹起了一股中国时尚旋风。
王培沂:米兰掠影
2013秋冬米兰时装周的最后一天,是新锐设计师日,王培沂也在这天带来了自己在米兰的首秀。发布会以“隐匿的极光”为主题,广泛运用蓝黑两色,并嵌以亮饰和钻石打造出深邃神秘的天穹之态,仿佛黑暗中神秘舞者,展示出女性的性感魅力和高贵气场。雪纺、薄纱等女性化的轻盈材质贯穿整个系列中,高贵之余也展示了力量感的一面。
周翔宇:再赴伦敦
2013秋冬伦敦男装周是伦敦举办的第二届男装周,周翔宇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设计师第二次亮相伦敦。主题为“Homies”的发布,从经典的男装美学出发,融入街头嘻哈的气息,将男生玩味的“Boy Will Be Boys”不羁精神贯穿到服饰中,擦出了别样趣味的火花。并且他还通过科技面料与毛呢、羊毛等传统材质充分糅合将廓形、拼接等设计手法诠释得淋漓尽致,配上拿手的黑灰色调,并加入蓝色、红色和驼色的点缀。周翔宇运用其缜密的剪裁技巧打造的短版卫衣、改良棒球夹克和工装夹克、后部开衩的长外套甚至是裙装等单品都受到了专业买手的广泛关注与青睐。
王大仁:抢眼纽约
业界公认四大时装周当中,纽约时装周是最注重实穿性的。2013纽约秋冬时装周华裔设计师王大仁把自己的实穿性设计新作带到了纽约,并且得到了外界的好评。王大仁是纽约时装周上最受关注的设计师之一。2011年他被著名的奢侈品品牌巴黎世家任命为创意总监时还不到30岁。2013年纽约秋冬系列,王大仁运用优雅的灰色和厚实的毛呢及羊绒面料,突出了服装温暖特性的同时兼顾了女性的妩媚、精致。整个系列彰显出女性的成熟魅力又带着些许的幽默感。
楚艳:巴黎东方情
2月25日,“2013欢乐春节——中国风格时尚发布”系列活动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青年服装设计师楚艳以29套带有东方写意美学韵味的服装作品,给法国带来一股清新、隽永的东方文化时尚风。她大量采用丝、麻、羊毛、棉等纯天然面料,通过手工印染、刺绣、盘滚、压褶等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传递出服装优雅、恬淡与从容的韵味,突出了东方浓重的审美哲学。
T台到柜台的距离
中国新锐设计师闪耀国际时尚最顶尖的舞台,受到了越来越多西方专业时尚人士的关注与好评。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止于鲜花簇拥的绚烂秀场,商业生命力无法持久却也变成了他们的无奈。
周翔宇的品牌Xander Zhou在海外的多数时间里,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有时甚至没有销售,只是通过他广泛的社交圈来带小部分定制顾客,或寄售于个别店面进行少量成衣销售。他用风险投资与商业赞助,办了一次又一次风生水起的发布会,都似乎与真正的国际市场并无太大交集。
中国年轻一代有才华与梦想的设计师缺乏完善的商业渠道与国际市场环境,毕竟设计师想要年纪轻轻便功成名就还属“造梦”阶段。教育培育机制的相对薄弱、资金的匮乏、商业渠道的单一等问题一一摆在了他们眼前。
而“家底殷实”的前辈设计师走过的路为新锐们提供了不少经验与教训。谢锋是第一个参加巴黎时装周的中国设计师,携品牌JEFEN连续举办5场带有强烈特色的发布会后,还是毅然选择放弃这个令人无限神往的舞台。高昂的成本、犀利的“前排嘉宾”,让中国设计师倍感压力。
寻找商业价值
谢锋认为,中国品牌还是应该把中国作为战略重点。海外市场尚不是取得营业额的产生地,只要发布会不带来经营亏损,那就可以给国内市场加分。的确,对于很多中国本土品牌来说,发布会和国外销售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帮助品牌在顾客心中产生差异化的印象。
但夏姿陈品牌创始人王陈彩霞却持有与谢锋不同的观点。“如果你在国际市场上看不到夏姿陈,那么国际化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即使你做出了很好的产品,仍有可能被市场扼杀。仅仅靠在时装周上办秀是不够的,因为店铺才是最好的舞台,没有销售就没有市场。”她在巴黎开的一间店铺,到今年为止已经开了11年。虽然小得有些不起眼,但这家店却是夏姿陈在巴黎发展的关键。
而另外一位新锐设计师Masha Ma与其他许多在时装周上昙花一现的中国设计师相比,最大的进步也是商业上的,他赢得了买手的青睐,并成功获得海外的订单。以她参加3次伦敦时装周的经验看,“欧洲和中国时装产业的一个重要差别是他们把时装周和买手系统连接起来,时装周时间固定,这意味着所有设计师都必须按照这个时间表来做事,竞争更激烈,也更容易形成系统性的工作。”
王培沂对现今中国设计师整体的环境发表了自己的感触,他认为,很多中国设计师的秀仅停留在秀本身的阶段。中国的买手制发展滞后,随着现在一些集合店的慢慢发展,中国式的买手模式或许将慢慢成熟。而在国外,买手店、设计师精品店甚至是艺术画廊都扮演了销售和推广的角色,但在国内可靠的买手却少之又少。这是设计师常常抱怨的事实,也是为什么很多新锐设计师要到海外作秀的原因之一。
破题海外发展
得到海外商业订单、谋求开店是设计师及其品牌取得国际商业价值的根本。但在海外获得商业渠道的中国设计师寥寥无几,如何通过海外秀场把自己的商品销售出去,成为了一个难题。
夏姿陈从1978年在台湾开出自己的缝纫店算起,用了30年才将品牌送上了巴黎时装周的日程表;出道相对较早的谢锋却在巴黎等待了5年。难道设计师真得应了时下那句流行的话,“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吗?面对海外发布这样的“烧钱”大工程,恐怕没有几个能“耐得住寂寞”。
设计师在海外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巴黎WHO’S NEXT时尚创意成衣及配饰展会似乎给想要走到海外的设计师一个新的参考。参展往届WHO’S NEXT的设计师詹文舒介绍,透过参加WHO’S NEXT Paris确实让自己的品牌作品接触到来自各国的买家和媒体,建立起了新的合作关系。她认为,相对发布会的高昂费用,可以通过展览累积更多国际商业合作经验。自己的设计师品牌Rachelle Jim Shanghai连续几季系列都获得国际媒体和买手的好评和青睐,所以未来会继续在国际和国内同步发展和开拓市场。
海外对设计师来说始终都是无可争议的重要市场,“新一代”已经大有起色。王培沂、周翔宇、Masha Ma、Uma Wang……他们正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瞩目。对独立设计师而言,走向国际这条路或许还任重道远,如果要生存下去,你就必须有所不同,设计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创意来阐释品牌文化,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商业经验与实践去开拓未来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