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上篇对电影《潘菲洛夫28勇士》作了概要介绍,并对影片中苏德使用的轻武器及防御工事予以呈现,特别点赞了影片在这些方面细节上还原的历史真实。下篇继续品评影片中双方的战术表现以及对历史英雄的真实还原——
影片中双方的战术表现
《潘菲洛夫28勇士》影片制作精细,除了武器装备呈现到位外,双方的战术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影片中可以看到,苏军的防御作战战术表现比较出色,但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特别是反坦克方面,而这种缺陷正是当时苏军技战术水平较低的反映,同时也是苏军武器装备缺乏的表现。直到苏德战争的中后期,苏军才解决了上述大部分问题。
从战术角度讲,苏军的防御阵地布置比较合理。当时,苏军的任务是抵御德军向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推进,以阻止其向莫斯科侧后进行迂回。由于德军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大部队的行动离不开公路,所以德军只能沿着公路及其两侧地区推进。从影片画面来看,克拉奇科夫所在的4连据守的是一个两侧都是树林的通道,虽然地势起伏较大,看起来不是公路通过的地方,但其通行条件还是不错的。只要控制住这个狭窄的通道,就可以阻止德军通过这一地区。苏军将自己的阵地设置在两侧树林之间比较狭窄的地方,就控制住了德军的必经之路。这一地区可能是位于主要公路侧翼的道路,苏军守住这里就能够防止德军向防守主要公路的守军侧后迂回,其战术意义十分重要。确定了主要的防御地带,苏军便部署兵力兵器。
苏军首先将主要的兵力兵器放在通道内正面防御阵地内,然后将主要的支援火器部署在通道左右两翼。其主要的反坦克兵器——2门45mm反坦克炮,被部署在阵地前方左翼树林里靠近边缘的地方,也就是位于德军进攻战斗队形的右翼;而1挺M1905重机枪则部署在阵地前方右翼堑壕内,即德军进攻战斗队形的左翼。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对德军战斗队形的交叉火力。特别是苏军反坦克炮的穿甲力较差,更需要从侧翼打击德军坦克的侧装甲。45mm反坦克炮是在德式37mm反坦克炮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口径比较大,但是穿甲能力并没有大的提高。这种火炮从正面对付德军3号和4号坦克非常吃力,因此将其部署在德军战斗队形的侧翼,主要打击德军坦克的侧装甲是非常正确的。而苏军的重机枪位于另一侧翼,用以有效切断德军的步坦联系,支援步兵对坦克进行打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位于侧翼的支援火器必须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比如需要交通壕进行连接,以在必要时撤回主阵地,否则就可能因为位置过于突出孤立而被对方切断消灭。总体来看,苏军的这一阵地布置效果还是不错的。影片中,德军进攻时首先被机枪火力吸引。就在其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机枪火力時,苏军左翼的反坦克炮突然开火,毁伤部分德军坦克。当德军压制苏军反坦克炮后再次发动攻击时,又被苏军右翼的重机枪将步兵打得稀里哗啦,形成坦克单独突前的状态,结果又被苏军步兵以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瓶击毁数辆。由此可见,苏军的阵地布置以及火力运用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了德军最大的打击。
此外,苏军负责对4连进行火力支援的122mm榴弹炮部署的方位也在树林边缘地带,这有利于其在被德军发现后迅速撤入树林进行隐蔽,也是比较合适的,毕竟当时苏军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己方炮兵阵地的安全才能持续作战。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苏军反坦克炮指挥官发现一辆德军的4号坦克虽然被击伤无法动弹,但损伤情况并不严重,就命令炮手继续向这辆坦克射击,将其彻底击毁,阻止德军将其拖回去修理后再次投入战斗。这确实是实战中一个重要的经验。
苏德战争初期,因为德军依靠突然袭击的优势以及苏军战前准备的严重不足,造成了苏军陷入极度被动的境地。防御中的苏军往往遭到对方集中火力的压制而无法有效抵抗,再遭到德军装甲部队集中兵力的突击,防御稳定性是非常差的。在这种情况下,伪装和设置假目标就成了苏军改变被动状态的有效措施。伪装使得德军难以发现苏军真实阵地的位置,无法进行有效打击,而假目标则将德军火力吸引,从而掩护了真实目标。
影片中苏军在自己构筑的堑壕上面架设了用木棍支撑起来的伪装网,使得其与周围雪地覆盖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也就大大减少了被德军空中侦察发现阵地位置的可能性。此外,苏军还在比较空旷的地方使用木头搭建了假的火炮阵地。这些假火炮还用伪装网加以覆盖,使得其看起来更像是真的火炮。当然,对假目标的伪装要适可而止,既要看起来像是加上了伪装,也要保证被敌军的侦察所发现。如果假目标伪装过于完善,敌军发现不了也就无法发挥吸引其火力的作用了。
影片中,德军的第一次炮火准备完全被假目标吸引,将苏军的假火炮全部炸毁。而苏军的堑壕阵地却极少落弹,最大程度地保存了有生力量。由此可见,伪装和假目标对于火力劣势一方有重要意义。即使到了侦察监视器材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一方法仍然具有实际意义。北约在空袭南联盟过程中,其火力被众多的假目标吸引,而真实目标都被南联盟军队加以严格伪装,使得其对南联盟军队的空袭效果大打折扣,以致于北约在空袭过程中宣布的战果与战后调查的最终结果大相径庭,很没面子。
如果说二战中各国军队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会回答:如何对付坦克!作为一场典型的机械化战争,苏德战争几乎可以说就是围绕着坦克的突击作战展开的。而无论是战争初期和中期的苏军,还是战争后期的德军,进行防御作战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阻止敌军坦克的进攻。《潘菲洛夫28勇士》一片就为我们展示了苏军在战争初期的打坦克战术。前面已经提到,这一时期的苏军严重缺乏反坦克武器,只好更多地依靠步兵使用近战武器打坦克。这种情况下,步兵要想取得较好的作战效果,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条件:部队必须勇敢坚定;利用复杂的堑壕体系作为依托;打步兵和打坦克的动作紧密协调。从影片内容来看,4连显然具备了上述条件。首先,4连是一支士气高昂的部队,他们具有为了祖国不惜牺牲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其次,苏军临时抢修的堑壕体系为步兵提供了良好的依托,并且可以为其提供机动的空间;最后,4连在进行反坦克作战时分工明确,做到了打步兵和打坦克的有机结合。
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苏军步兵打坦克时非常注意切断德军的步坦联系。苏军利用重机枪火力从德军左翼进行突然射击,压制跟在德军坦克后面的步兵,使得前面的坦克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德军坦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单独冲上了苏军阵地,遭到苏军步兵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瓶的袭击而损失惨重。苏军步兵在阵地内打坦克时,往往组成2~3人的小组。即使这样小的作战单位,其内部仍然进行了压制步兵和打坦克的分工。他们通常由一名或两名士兵使用冲锋枪或步枪阻止德军步兵接近坦克,然后由一名反坦克手负责投掷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瓶消灭坦克。如此一来,这个小组成为一个结合了打步兵和打坦克火力的有机整体,作战效能也就有了保障。此外,苏军遂行反坦克作战时还要保证其兵器具有良好的机动性。从这一点上说,影片中苏军的反坦克步枪做得较好,而反坦克炮做得不够好。苏军的反坦克步枪组在遭到德军火力压制后能够及时机动。其中一个枪组的成员伤亡后,一名未使用过反坦克步枪的苏军士兵接替了其射击位置。这名士兵一个人扛着反坦克步枪沿着交通壕不断变换射击位置,从不同角度对敌军坦克实施射击。这样的机动性既提高了打击效果,也使得自身的生存率大大提高(最后起到关键作用的那挺重机枪,看样子也是利用交通壕转移到德军战斗队形的右侧开火,将德军进攻打垮的)。反观苏军反坦克炮则基本上都是在原地实施射击,即使在遭到德军坦克火力打击之后,仍没有变换阵地。虽然苏军反坦克炮指挥员在遭到炮轰后曾下令移动,但炮组似乎只是稍稍挪动了一点距离就停下来继续射击,这无疑是个错误。45mm反坦克炮质量很轻,2、3名士兵就可以使其快速移动。反坦克炮最好能在射击数发炮弹后,在德军坦克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进行机动,否则面对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德军坦克,被击毁是不可避免的。
从影片中的表现来看,德军此次作战的战术缺陷主要是炮火准备和冲击失调、步坦协同失调和对苏军侧防火力重视不够。德军在火力上占有优势,其炮火准备的强度很大,虽然第一次轰击被假目标和伪装欺骗,但第二次轰击还是很有效果的。然而,德军步坦混合部队是在炮火准备后隔了一段时间才发起攻击,这就给苏军从炮火准备的打击中反应过来的时间。结果,德军的两次进攻都遭到苏军火力的迎头痛击。一般说来,冲击部队最好能够在炮火准备期间最大程度接近敌军阵地,然后利用对方还没有从防炮洞里出来占领阵地的时候冲上去,将敌军堵在防炮洞内。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即使不能达到起码也要做到尽量冲上敌阵地的时间。影片中德军的这一时间间隔过长,给自身造成严重损失也是很自然的。
影片中德军的步坦联系反复被切断,造成己方坦克在失去步兵掩护的情况下损失惨重的局面。德军最关键的失误在于步兵的冲击不够果敢,有时需要在不顾忌对方压制火力的情况下冲击。如果德军步兵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苏军的防御就会失败。而德军步兵反复被苏军的步枪、冲锋枪和重机枪火力阻止,直接造成步坦协同的失调。
最后,德军对于苏军的侧防火力重视不够,没有事先对苏军阵地两侧树林内进行详细侦察和压制,造成其战斗队形侧翼反复被火力打击。当时,德军即使是时间紧迫无法详细侦察树林内情况,也应该对该地进行一定的火力侦察,或者由冲击部队分出若干战斗小组占领树林边缘地带进行警戒,以保证自己的侧翼不受威胁。德军一味针对正面阵地进行冲击,却忽视侧翼安全,是招致惨重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原历史真实的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多次强调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及时指出当今社会上一些人头脑中存在的错误思想倾向。今天世界上历史观的一大特征,就是在西方媒体和好莱坞将自己的英雄包装在“人性光环”之下一波又一波地向全世界推销的同时,东方世界历史上的很多英雄却遭到了各种“抹黑”。这些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之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句振聋发聩的警句,应成为各个国家的警示。俄罗斯人在经历了苏联解体这一巨大变动之后,开始以一种更为客观、真实、理性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历史(当然也包括苏联时期的历史),开始在一种全新的认识基础之上对待自己的英雄。苏联后期和俄罗斯独立初期那种一味对苏联时期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抹黑的狂潮开始退去,转而重新拾起苏联时期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作为今天俄罗斯强国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支撑。在这一大的背景之下,很多苏联时期的历史视角及人物也都在全新的基础上重新加以认识。
潘菲洛夫28勇士是苏德战场初期莫斯科会战期间涌现出来的英雄集体,隶属于苏军第316步兵师。该师因在会战中表现非常英勇,其师长潘菲洛夫少将也牺牲在前线,因此被命名为“潘菲洛夫师”,并且还被改编为第8近卫步兵师。按照苏联时期的宣传资料,“潘菲洛夫28勇士”在见习指导员克拉奇科夫上尉的率领下与德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共计击毁德军坦克18辆,造成德军伤亡800余人。这28名官兵很快就被全部追授“苏联英雄”称号。长时间以来,潘菲洛夫28勇士成为苏军英勇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象征之一,并且在战后被隆重纪念,不仅建立了纪念公园和雕塑,還被写入学校教材加以宣传。但是,一些事实很快就显示出当时所作的公开宣传存在着很大的失实之处。两名已经被列入28勇士名单的“阵亡者”先后被发现还活着,其身份都得到了证实。其中一人还被德军俘虏,虽然自己想办法逃脱但并未返回部队,而是回到家乡加入了辅助警察组织(德国人利用与其合作的苏联人组织的治安部队,与我国抗战时期的伪警备队属于同一类组织),后来才又加入苏军。在这种情况下,苏军被迫对潘菲洛夫28勇士的宣传内容进行内部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当时苏联《红星报》的记者,在前线听到了克拉奇科夫等人英勇作战的事迹,但并未深入部队进行调查,即在《红星报》总编的授意下撰写了关于28勇士的事迹并公开刊登。后来,《红星报》又派出另一名记者到前线进行详细采访,但他并未亲自进行寻访,而是向4连所在部队索要28勇士的名单。基层部队在没有详细了解的情况下,就匆忙在4连阵亡名单中选了包括指导员克拉奇科夫在内的28个名字上报。因为这一系列的失误,加上战时统计方面不可能精确的客观原因,造成其中包括了2名并未阵亡的人员。不仅如此,苏军调查还发现除了这2个人外,名单中还有4个人并没有阵亡,2人重伤被送到后方医院,另外2人被德军俘虏并活了下来。到1948年5月,最终的调查报告出炉,但因为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而没有公开。直到2015年7月,调查报告才由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予以公开,事实上承认了潘菲洛夫28勇士的具体事迹是虚构出来的。
《潘菲洛夫28勇士》一片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对于传统上的宣传内容进行了相当大的改进,以使其更接近历史真实。例如,蘇军调查发现,4连参战的人数为140余人,而并非是原来宣传的28人。影片中的4连参战时齐装满员,只是在抗击德军进攻过程中受到很大损失,到最后阶段才剩下28人,这就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了。对于28勇士并非全部牺牲的事实,影片也没有回避,而是在最后结束的镜头中显示了6人幸存下来。这同样是对历史事实的回归。至于说28勇士在战斗中给敌军造成的损失,影片同样没有延续原来宣传中敌方伤亡惨重的说法,而是采用了后来较为客观的数字,如歼敌数量从画面看也就是大几十人的样子(苏联方面的宣传后来将歼敌数字修正为70余人),击毁坦克的数量也大大减少,看样子也就是大几辆的样子(苏联后来将击毁德军坦克的数量由18辆修正为9辆),更为接近历史的真实。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说,后人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只能做到接近,或者说更加接近历史事实,但无法做到完全还原历史,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影片开头,就展现了316师师长潘菲洛夫留下的一句话:“让我们记住这场战争,记住痛苦和悲伤,记住战斗英雄,记住他们的胜利!”
当如何理解历史上真实状态的英雄?苏军的调查证明,潘菲洛夫28勇士的故事确实是一些宣传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战时为了鼓舞士气,然后利用并非是第一手调查素材加以拼接组合而成的。如果说其不够完全真实,这也是在有一定事实根据的情况下的夸张,或者说是当时的新闻工作者工作态度不严谨导致的失误。但是我们要看到苏军的调查也确实证明了28勇士中的绝大部分都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牺牲,他们的英勇顽强乃至牺牲迟滞了德军的进攻。而无数苏军官兵的英勇牺牲,使得纳粹德军向莫斯科推进的速度大大降低,最终使其闪电战在莫斯科城下被粉碎。对苏联毫无好感的以色列著名军事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马丁·范克里维尔德,在其名著《制空权时代》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苏德战场的价值:“所有在‘二战’中阵亡的国防军士兵(指德国国防军——本文作者注)有3/4都是在东部前线丢掉性命……与之相比,西线就是一次郊游。”这就是说,德军3/4以上的损失发生在苏德战场。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苏联军民的浴血奋战,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确实,苏联时代存在着很多缺陷,包括很多违反法治精神的“清洗”,也包括很多对整个民族实施的不公正的惩罚措施。但是,在抗击法西斯这一点上,苏联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功过分明,这才是针对历史实事求是的认识态度。
还原历史真相,英雄依旧在。那些带有典型俄罗斯粗犷线条的巨大雕塑矗立在原野上,在俄罗斯人的眼中它们必然是永恒的。(全文完)
编辑/郑双雁
影片中双方的战术表现
《潘菲洛夫28勇士》影片制作精细,除了武器装备呈现到位外,双方的战术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影片中可以看到,苏军的防御作战战术表现比较出色,但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特别是反坦克方面,而这种缺陷正是当时苏军技战术水平较低的反映,同时也是苏军武器装备缺乏的表现。直到苏德战争的中后期,苏军才解决了上述大部分问题。
从战术角度讲,苏军的防御阵地布置比较合理。当时,苏军的任务是抵御德军向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推进,以阻止其向莫斯科侧后进行迂回。由于德军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大部队的行动离不开公路,所以德军只能沿着公路及其两侧地区推进。从影片画面来看,克拉奇科夫所在的4连据守的是一个两侧都是树林的通道,虽然地势起伏较大,看起来不是公路通过的地方,但其通行条件还是不错的。只要控制住这个狭窄的通道,就可以阻止德军通过这一地区。苏军将自己的阵地设置在两侧树林之间比较狭窄的地方,就控制住了德军的必经之路。这一地区可能是位于主要公路侧翼的道路,苏军守住这里就能够防止德军向防守主要公路的守军侧后迂回,其战术意义十分重要。确定了主要的防御地带,苏军便部署兵力兵器。
苏军首先将主要的兵力兵器放在通道内正面防御阵地内,然后将主要的支援火器部署在通道左右两翼。其主要的反坦克兵器——2门45mm反坦克炮,被部署在阵地前方左翼树林里靠近边缘的地方,也就是位于德军进攻战斗队形的右翼;而1挺M1905重机枪则部署在阵地前方右翼堑壕内,即德军进攻战斗队形的左翼。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对德军战斗队形的交叉火力。特别是苏军反坦克炮的穿甲力较差,更需要从侧翼打击德军坦克的侧装甲。45mm反坦克炮是在德式37mm反坦克炮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口径比较大,但是穿甲能力并没有大的提高。这种火炮从正面对付德军3号和4号坦克非常吃力,因此将其部署在德军战斗队形的侧翼,主要打击德军坦克的侧装甲是非常正确的。而苏军的重机枪位于另一侧翼,用以有效切断德军的步坦联系,支援步兵对坦克进行打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位于侧翼的支援火器必须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比如需要交通壕进行连接,以在必要时撤回主阵地,否则就可能因为位置过于突出孤立而被对方切断消灭。总体来看,苏军的这一阵地布置效果还是不错的。影片中,德军进攻时首先被机枪火力吸引。就在其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机枪火力時,苏军左翼的反坦克炮突然开火,毁伤部分德军坦克。当德军压制苏军反坦克炮后再次发动攻击时,又被苏军右翼的重机枪将步兵打得稀里哗啦,形成坦克单独突前的状态,结果又被苏军步兵以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瓶击毁数辆。由此可见,苏军的阵地布置以及火力运用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了德军最大的打击。
此外,苏军负责对4连进行火力支援的122mm榴弹炮部署的方位也在树林边缘地带,这有利于其在被德军发现后迅速撤入树林进行隐蔽,也是比较合适的,毕竟当时苏军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己方炮兵阵地的安全才能持续作战。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苏军反坦克炮指挥官发现一辆德军的4号坦克虽然被击伤无法动弹,但损伤情况并不严重,就命令炮手继续向这辆坦克射击,将其彻底击毁,阻止德军将其拖回去修理后再次投入战斗。这确实是实战中一个重要的经验。
苏德战争初期,因为德军依靠突然袭击的优势以及苏军战前准备的严重不足,造成了苏军陷入极度被动的境地。防御中的苏军往往遭到对方集中火力的压制而无法有效抵抗,再遭到德军装甲部队集中兵力的突击,防御稳定性是非常差的。在这种情况下,伪装和设置假目标就成了苏军改变被动状态的有效措施。伪装使得德军难以发现苏军真实阵地的位置,无法进行有效打击,而假目标则将德军火力吸引,从而掩护了真实目标。
影片中苏军在自己构筑的堑壕上面架设了用木棍支撑起来的伪装网,使得其与周围雪地覆盖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也就大大减少了被德军空中侦察发现阵地位置的可能性。此外,苏军还在比较空旷的地方使用木头搭建了假的火炮阵地。这些假火炮还用伪装网加以覆盖,使得其看起来更像是真的火炮。当然,对假目标的伪装要适可而止,既要看起来像是加上了伪装,也要保证被敌军的侦察所发现。如果假目标伪装过于完善,敌军发现不了也就无法发挥吸引其火力的作用了。
影片中,德军的第一次炮火准备完全被假目标吸引,将苏军的假火炮全部炸毁。而苏军的堑壕阵地却极少落弹,最大程度地保存了有生力量。由此可见,伪装和假目标对于火力劣势一方有重要意义。即使到了侦察监视器材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一方法仍然具有实际意义。北约在空袭南联盟过程中,其火力被众多的假目标吸引,而真实目标都被南联盟军队加以严格伪装,使得其对南联盟军队的空袭效果大打折扣,以致于北约在空袭过程中宣布的战果与战后调查的最终结果大相径庭,很没面子。
如果说二战中各国军队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会回答:如何对付坦克!作为一场典型的机械化战争,苏德战争几乎可以说就是围绕着坦克的突击作战展开的。而无论是战争初期和中期的苏军,还是战争后期的德军,进行防御作战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阻止敌军坦克的进攻。《潘菲洛夫28勇士》一片就为我们展示了苏军在战争初期的打坦克战术。前面已经提到,这一时期的苏军严重缺乏反坦克武器,只好更多地依靠步兵使用近战武器打坦克。这种情况下,步兵要想取得较好的作战效果,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条件:部队必须勇敢坚定;利用复杂的堑壕体系作为依托;打步兵和打坦克的动作紧密协调。从影片内容来看,4连显然具备了上述条件。首先,4连是一支士气高昂的部队,他们具有为了祖国不惜牺牲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其次,苏军临时抢修的堑壕体系为步兵提供了良好的依托,并且可以为其提供机动的空间;最后,4连在进行反坦克作战时分工明确,做到了打步兵和打坦克的有机结合。
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苏军步兵打坦克时非常注意切断德军的步坦联系。苏军利用重机枪火力从德军左翼进行突然射击,压制跟在德军坦克后面的步兵,使得前面的坦克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德军坦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单独冲上了苏军阵地,遭到苏军步兵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瓶的袭击而损失惨重。苏军步兵在阵地内打坦克时,往往组成2~3人的小组。即使这样小的作战单位,其内部仍然进行了压制步兵和打坦克的分工。他们通常由一名或两名士兵使用冲锋枪或步枪阻止德军步兵接近坦克,然后由一名反坦克手负责投掷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瓶消灭坦克。如此一来,这个小组成为一个结合了打步兵和打坦克火力的有机整体,作战效能也就有了保障。此外,苏军遂行反坦克作战时还要保证其兵器具有良好的机动性。从这一点上说,影片中苏军的反坦克步枪做得较好,而反坦克炮做得不够好。苏军的反坦克步枪组在遭到德军火力压制后能够及时机动。其中一个枪组的成员伤亡后,一名未使用过反坦克步枪的苏军士兵接替了其射击位置。这名士兵一个人扛着反坦克步枪沿着交通壕不断变换射击位置,从不同角度对敌军坦克实施射击。这样的机动性既提高了打击效果,也使得自身的生存率大大提高(最后起到关键作用的那挺重机枪,看样子也是利用交通壕转移到德军战斗队形的右侧开火,将德军进攻打垮的)。反观苏军反坦克炮则基本上都是在原地实施射击,即使在遭到德军坦克火力打击之后,仍没有变换阵地。虽然苏军反坦克炮指挥员在遭到炮轰后曾下令移动,但炮组似乎只是稍稍挪动了一点距离就停下来继续射击,这无疑是个错误。45mm反坦克炮质量很轻,2、3名士兵就可以使其快速移动。反坦克炮最好能在射击数发炮弹后,在德军坦克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进行机动,否则面对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德军坦克,被击毁是不可避免的。
从影片中的表现来看,德军此次作战的战术缺陷主要是炮火准备和冲击失调、步坦协同失调和对苏军侧防火力重视不够。德军在火力上占有优势,其炮火准备的强度很大,虽然第一次轰击被假目标和伪装欺骗,但第二次轰击还是很有效果的。然而,德军步坦混合部队是在炮火准备后隔了一段时间才发起攻击,这就给苏军从炮火准备的打击中反应过来的时间。结果,德军的两次进攻都遭到苏军火力的迎头痛击。一般说来,冲击部队最好能够在炮火准备期间最大程度接近敌军阵地,然后利用对方还没有从防炮洞里出来占领阵地的时候冲上去,将敌军堵在防炮洞内。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即使不能达到起码也要做到尽量冲上敌阵地的时间。影片中德军的这一时间间隔过长,给自身造成严重损失也是很自然的。
影片中德军的步坦联系反复被切断,造成己方坦克在失去步兵掩护的情况下损失惨重的局面。德军最关键的失误在于步兵的冲击不够果敢,有时需要在不顾忌对方压制火力的情况下冲击。如果德军步兵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苏军的防御就会失败。而德军步兵反复被苏军的步枪、冲锋枪和重机枪火力阻止,直接造成步坦协同的失调。
最后,德军对于苏军的侧防火力重视不够,没有事先对苏军阵地两侧树林内进行详细侦察和压制,造成其战斗队形侧翼反复被火力打击。当时,德军即使是时间紧迫无法详细侦察树林内情况,也应该对该地进行一定的火力侦察,或者由冲击部队分出若干战斗小组占领树林边缘地带进行警戒,以保证自己的侧翼不受威胁。德军一味针对正面阵地进行冲击,却忽视侧翼安全,是招致惨重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原历史真实的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多次强调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及时指出当今社会上一些人头脑中存在的错误思想倾向。今天世界上历史观的一大特征,就是在西方媒体和好莱坞将自己的英雄包装在“人性光环”之下一波又一波地向全世界推销的同时,东方世界历史上的很多英雄却遭到了各种“抹黑”。这些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之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句振聋发聩的警句,应成为各个国家的警示。俄罗斯人在经历了苏联解体这一巨大变动之后,开始以一种更为客观、真实、理性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历史(当然也包括苏联时期的历史),开始在一种全新的认识基础之上对待自己的英雄。苏联后期和俄罗斯独立初期那种一味对苏联时期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抹黑的狂潮开始退去,转而重新拾起苏联时期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作为今天俄罗斯强国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支撑。在这一大的背景之下,很多苏联时期的历史视角及人物也都在全新的基础上重新加以认识。
潘菲洛夫28勇士是苏德战场初期莫斯科会战期间涌现出来的英雄集体,隶属于苏军第316步兵师。该师因在会战中表现非常英勇,其师长潘菲洛夫少将也牺牲在前线,因此被命名为“潘菲洛夫师”,并且还被改编为第8近卫步兵师。按照苏联时期的宣传资料,“潘菲洛夫28勇士”在见习指导员克拉奇科夫上尉的率领下与德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共计击毁德军坦克18辆,造成德军伤亡800余人。这28名官兵很快就被全部追授“苏联英雄”称号。长时间以来,潘菲洛夫28勇士成为苏军英勇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象征之一,并且在战后被隆重纪念,不仅建立了纪念公园和雕塑,還被写入学校教材加以宣传。但是,一些事实很快就显示出当时所作的公开宣传存在着很大的失实之处。两名已经被列入28勇士名单的“阵亡者”先后被发现还活着,其身份都得到了证实。其中一人还被德军俘虏,虽然自己想办法逃脱但并未返回部队,而是回到家乡加入了辅助警察组织(德国人利用与其合作的苏联人组织的治安部队,与我国抗战时期的伪警备队属于同一类组织),后来才又加入苏军。在这种情况下,苏军被迫对潘菲洛夫28勇士的宣传内容进行内部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当时苏联《红星报》的记者,在前线听到了克拉奇科夫等人英勇作战的事迹,但并未深入部队进行调查,即在《红星报》总编的授意下撰写了关于28勇士的事迹并公开刊登。后来,《红星报》又派出另一名记者到前线进行详细采访,但他并未亲自进行寻访,而是向4连所在部队索要28勇士的名单。基层部队在没有详细了解的情况下,就匆忙在4连阵亡名单中选了包括指导员克拉奇科夫在内的28个名字上报。因为这一系列的失误,加上战时统计方面不可能精确的客观原因,造成其中包括了2名并未阵亡的人员。不仅如此,苏军调查还发现除了这2个人外,名单中还有4个人并没有阵亡,2人重伤被送到后方医院,另外2人被德军俘虏并活了下来。到1948年5月,最终的调查报告出炉,但因为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而没有公开。直到2015年7月,调查报告才由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予以公开,事实上承认了潘菲洛夫28勇士的具体事迹是虚构出来的。
《潘菲洛夫28勇士》一片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对于传统上的宣传内容进行了相当大的改进,以使其更接近历史真实。例如,蘇军调查发现,4连参战的人数为140余人,而并非是原来宣传的28人。影片中的4连参战时齐装满员,只是在抗击德军进攻过程中受到很大损失,到最后阶段才剩下28人,这就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了。对于28勇士并非全部牺牲的事实,影片也没有回避,而是在最后结束的镜头中显示了6人幸存下来。这同样是对历史事实的回归。至于说28勇士在战斗中给敌军造成的损失,影片同样没有延续原来宣传中敌方伤亡惨重的说法,而是采用了后来较为客观的数字,如歼敌数量从画面看也就是大几十人的样子(苏联方面的宣传后来将歼敌数字修正为70余人),击毁坦克的数量也大大减少,看样子也就是大几辆的样子(苏联后来将击毁德军坦克的数量由18辆修正为9辆),更为接近历史的真实。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说,后人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只能做到接近,或者说更加接近历史事实,但无法做到完全还原历史,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影片开头,就展现了316师师长潘菲洛夫留下的一句话:“让我们记住这场战争,记住痛苦和悲伤,记住战斗英雄,记住他们的胜利!”
当如何理解历史上真实状态的英雄?苏军的调查证明,潘菲洛夫28勇士的故事确实是一些宣传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战时为了鼓舞士气,然后利用并非是第一手调查素材加以拼接组合而成的。如果说其不够完全真实,这也是在有一定事实根据的情况下的夸张,或者说是当时的新闻工作者工作态度不严谨导致的失误。但是我们要看到苏军的调查也确实证明了28勇士中的绝大部分都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牺牲,他们的英勇顽强乃至牺牲迟滞了德军的进攻。而无数苏军官兵的英勇牺牲,使得纳粹德军向莫斯科推进的速度大大降低,最终使其闪电战在莫斯科城下被粉碎。对苏联毫无好感的以色列著名军事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马丁·范克里维尔德,在其名著《制空权时代》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苏德战场的价值:“所有在‘二战’中阵亡的国防军士兵(指德国国防军——本文作者注)有3/4都是在东部前线丢掉性命……与之相比,西线就是一次郊游。”这就是说,德军3/4以上的损失发生在苏德战场。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苏联军民的浴血奋战,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确实,苏联时代存在着很多缺陷,包括很多违反法治精神的“清洗”,也包括很多对整个民族实施的不公正的惩罚措施。但是,在抗击法西斯这一点上,苏联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功过分明,这才是针对历史实事求是的认识态度。
还原历史真相,英雄依旧在。那些带有典型俄罗斯粗犷线条的巨大雕塑矗立在原野上,在俄罗斯人的眼中它们必然是永恒的。(全文完)
编辑/郑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