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 必修课程摆在我们面前,这是新世纪的数学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自主性呢?本人24年的教坛生涯悟出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意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
自主学习提高效率有些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坐等上课,等老师把要上课的内容讲完,做题时只是按教师教的例题方法去解,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也很认真的完成。如果习题以本为本,还是能考出较好的成绩,但是当习题是一道开放性较强的,或是要融会运用所学知识的,就又把困难归罪于是题目太难。这样的被动学习,有的学生感觉很满意,有的家长也很满意,认为孩子很乖,但我们教师却要敢于打破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努力寻求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不断发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情感激发往往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儿童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时期,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激起共鸣。如果我们平等对待他们,把微笑带给他们,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赖带给他们,在他们心目中建立起可亲、可敬的形象,去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构建起和谐的情感的背景层面。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以往自己是怎么做的,而对教师对自己评价的关心却尤为强烈,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所以在课堂上,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引导;当解决问题时,要加强表扬;当自主解题出现错误时,要赞赏他勇于自主学习的好表现。我们要在学生的学习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我认为,要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向学生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或者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引导他们主动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在,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兴趣对人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力,愉快紧张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等,从而提高活动的效果。从上课现状来看,常规的教学手段根深蒂固,课中活动内容枯燥单调,学生的练习兴趣无法调动,因而影响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优化师生、生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二)、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三)、组织学习小组,通过互帮互学,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四)、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五)、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六)、创设成功体验的情境,实施激励评价,激发成就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七)、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八)、以旧引新,以旧孕新,循序渐进,培养学习兴趣。(九)、营造活动育人的情境,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十)、创设创造型教学情境,运用推想猜测法,激发学习兴趣。
三、注意培养观察力,提高表达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工作。观察力是人们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一种能力。通过观察认识了解事物,才可能反映事物。而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要具有正确细致的观察力,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没有观察力也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小学生的口语、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观察事物和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忽视了培养观察力这项工作。
当然,学生年级有高低,年龄有大小,智力有差异,性别有不同,爱好不一致。要针对这些情况,去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并使他们逐步得到发展和提高,是存在着一定困难的。如果不在教学中做大量细致、艰巨的工作,如果不能抓住小学生的特点,按照规律办事,那是无法达到目的的。
小学生喜新奇,但观察事物时往往笼统、不精细、不注意事物的特点,不善于区别事物之间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注意积极引导,逐步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兴趣,提高其观察的能力。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无意注意”起看重要作用。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把“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上来。我把小学六个年级分为三个阶梯:一、二年级为低年级,三、四年级为中年级,五、六年级为高年级。对每个阶梯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对低年级学生只要求观察一些简单的色彩鲜明,活动变化的事物,通过观察,能够说出事物的名称、形状、颜色就行了;要求中年级在低年级观察要求的基础上,除观察色彩较鲜明的事物外,开始对人物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不但要能够说出某一事物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简单说明其作用,同时还要把观察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对人物的观察,要求他们能说出人物的高矮、身体的胖瘦,年龄的大小;高年级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观察比较复杂事物,加强进行对人物的观察,不仅要他们观察外貌特征,而且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还要求他们逐步学会抓住事物特征进行快速观察的本领,在观察过程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每次观察后,不但要学生们进行口头表达,而且结合作文让他们用文字表达出来。
对同一个年龄中,年龄、性别、爱好不同的,智力存在差别的学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使他们各得其所,逐步提高。由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积极引导,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观察事物能力提高较快。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应积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步骤地加以具体指导。要使学生坚持对具体事物的观察,要保持学生观察的兴趣,提高观察的效果,就必须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的效果。我们重视着重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上下功夫,观察的方法一般来说可分为:由近及远、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由易到难、由表及内等。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将这些方法教给学生。
四、注意教育观念的改变,提高教学质量
面对时代的发展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课堂环境仍存在着与素质教育不相符的现象。如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很好的体现,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素质教育落不到实处。主动参与,学会思考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基本素质。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学科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
从以上探讨可知,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去激发学生兴趣可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在教材上要注意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不同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和行为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把学习看做是一种负担。并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满意的效果。我认为“自主学习”,不只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课上获取知识的乐趣,更应是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最终不再把学数学当作一项任务,而是学生自主体验数学的神奇与力量。老师们,让我们给学生一把走进数学王国的金钥匙—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自主探究数学广阔无垠的海洋。
一、注意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
自主学习提高效率有些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坐等上课,等老师把要上课的内容讲完,做题时只是按教师教的例题方法去解,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也很认真的完成。如果习题以本为本,还是能考出较好的成绩,但是当习题是一道开放性较强的,或是要融会运用所学知识的,就又把困难归罪于是题目太难。这样的被动学习,有的学生感觉很满意,有的家长也很满意,认为孩子很乖,但我们教师却要敢于打破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努力寻求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不断发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情感激发往往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儿童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时期,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激起共鸣。如果我们平等对待他们,把微笑带给他们,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赖带给他们,在他们心目中建立起可亲、可敬的形象,去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构建起和谐的情感的背景层面。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以往自己是怎么做的,而对教师对自己评价的关心却尤为强烈,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所以在课堂上,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引导;当解决问题时,要加强表扬;当自主解题出现错误时,要赞赏他勇于自主学习的好表现。我们要在学生的学习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我认为,要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向学生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或者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引导他们主动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在,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兴趣对人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力,愉快紧张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等,从而提高活动的效果。从上课现状来看,常规的教学手段根深蒂固,课中活动内容枯燥单调,学生的练习兴趣无法调动,因而影响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优化师生、生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二)、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三)、组织学习小组,通过互帮互学,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四)、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五)、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六)、创设成功体验的情境,实施激励评价,激发成就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七)、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八)、以旧引新,以旧孕新,循序渐进,培养学习兴趣。(九)、营造活动育人的情境,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十)、创设创造型教学情境,运用推想猜测法,激发学习兴趣。
三、注意培养观察力,提高表达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工作。观察力是人们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一种能力。通过观察认识了解事物,才可能反映事物。而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要具有正确细致的观察力,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没有观察力也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小学生的口语、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观察事物和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忽视了培养观察力这项工作。
当然,学生年级有高低,年龄有大小,智力有差异,性别有不同,爱好不一致。要针对这些情况,去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并使他们逐步得到发展和提高,是存在着一定困难的。如果不在教学中做大量细致、艰巨的工作,如果不能抓住小学生的特点,按照规律办事,那是无法达到目的的。
小学生喜新奇,但观察事物时往往笼统、不精细、不注意事物的特点,不善于区别事物之间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注意积极引导,逐步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兴趣,提高其观察的能力。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无意注意”起看重要作用。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把“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上来。我把小学六个年级分为三个阶梯:一、二年级为低年级,三、四年级为中年级,五、六年级为高年级。对每个阶梯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对低年级学生只要求观察一些简单的色彩鲜明,活动变化的事物,通过观察,能够说出事物的名称、形状、颜色就行了;要求中年级在低年级观察要求的基础上,除观察色彩较鲜明的事物外,开始对人物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不但要能够说出某一事物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简单说明其作用,同时还要把观察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对人物的观察,要求他们能说出人物的高矮、身体的胖瘦,年龄的大小;高年级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观察比较复杂事物,加强进行对人物的观察,不仅要他们观察外貌特征,而且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还要求他们逐步学会抓住事物特征进行快速观察的本领,在观察过程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每次观察后,不但要学生们进行口头表达,而且结合作文让他们用文字表达出来。
对同一个年龄中,年龄、性别、爱好不同的,智力存在差别的学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使他们各得其所,逐步提高。由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积极引导,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观察事物能力提高较快。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应积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步骤地加以具体指导。要使学生坚持对具体事物的观察,要保持学生观察的兴趣,提高观察的效果,就必须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的效果。我们重视着重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上下功夫,观察的方法一般来说可分为:由近及远、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由易到难、由表及内等。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将这些方法教给学生。
四、注意教育观念的改变,提高教学质量
面对时代的发展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课堂环境仍存在着与素质教育不相符的现象。如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很好的体现,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素质教育落不到实处。主动参与,学会思考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基本素质。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学科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
从以上探讨可知,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去激发学生兴趣可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在教材上要注意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不同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和行为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把学习看做是一种负担。并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满意的效果。我认为“自主学习”,不只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课上获取知识的乐趣,更应是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最终不再把学数学当作一项任务,而是学生自主体验数学的神奇与力量。老师们,让我们给学生一把走进数学王国的金钥匙—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自主探究数学广阔无垠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