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了好的素材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吗?当然未必。如果希望自己的文章思想深刻,能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那就不得不在文章立意上费一番苦心。
那么,什么是立意呢?“立”就是确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叫文章主题。“立意”也就是确立文章主题的意思。主题是文章的血液和生命,素材的选择和写作方式都是以它为统帅的。所以立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如此说来,立意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首先,思想健康,格调高雅。因为一篇好的作文必须给人以美感,要能陶冶人的情操。立意消极、庸俗,有可能会腐蚀读者的思想。
其次,要立意鲜明、集中,一以贯之,求多求杂,只会搞得中心混乱,不着边际。
再次,立意应该能反映社会生活。没有社会生活作为基础,立意再新颖,也没有针对性,这样的立意就犹如海市蜃楼一样虚无缥缈。
知道了立意的要求,还得了解立意的一般方法,但愿下面的内容能给你一点启迪。
1 推陈出新
你一定希望自己的作文能跳出传统的框子,写出新意来,可是这时却没有新鲜韵材料。你此时一定感到无比彷徨,一下难以打开思路,请你千万别着急,现在你可以回忆一些老的写作素材,想想从它们之中能否挖掘出新的主题。这种推陈出新的方法,仍然会让你的作文充满新意。此法主要是把以往希望却未出现的局面写出来。如《我们的双休日》,一般学生总是写双休日作业如何多,如何想玩,渴望得到一个自由的双休日。可是某省的一考生却反过来描写了令人愉快、轻松的双休日。这就是在旧题的基础上写出了新意,同时又反映了新时代“减负”的要求,读来真是耳目一新。
2 变废为宝
生活中让你头疼的事好多,令你厌恶的事也一定不少,你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要把这些内容写进自己的作文之中,因为它们的确使你心中一度不快活。其实,你丢掉的这些材料,也许正是写作的绝妙内容呢。问题是你要从这些消极的素材里找到积极的因素。这些新的发现会让你的文章大放异彩。例如2002年吉林考生《我不喜欢我的爸爸》一文,文章叙写了作者与爸爸的紧张关系,原因是自己的爸爸“总是摆出一副封建式的家长作风”,“惟我独尊”。总是把“我”禁锢在家里读书,“我”稍有“越轨”,便免不了“皮肉之苦”。这些其实都是消极材料,如果只是这样写。那阅卷老师除了听到你的满腹离骚,又能得到什么呢?本文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在结尾笔锋一转,“希望天下所有的爸爸能够不忘记自己的童年,并且永远与孩子心心相通”。这不能不说是对“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父母们的一个真诚的劝告——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你能说这篇作文没有新意吗?如果有,那就是对消极材料进行了合理的利用,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3 化整为零
作文立意經常需要“沙里掏金”。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往往千头万绪,交错混杂,并不是全盘写下就能反映中心。你必须经过筛选、提炼,得到你所需要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将素材化整为零,择其一点。如《学习游泳给我的启示》。如果作者仔细描写游泳的过程,得出的道理一定很平常,而小作者只抓住跳出游泳圈才能真学会游泳这一点,悟出一个道理:我们要跳出常规的圈子,才能获得成功。这个立意集中、鲜明、富有哲理,又能反映时代的创新要求,特别是文末提出了思考:为何有这么多圈子?可谓发人深省,将主题推向了更高的层面。
4 托物寓意
不要认为只有人和事才能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你的思想感情。其实,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山水景物,甚至是毫无生命的事物,都能显示深层的内蕴。如果你能打开思维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具体事物寄托所要表现的主题,这样可以使你的作文立意产生质的飞跃,焕发新的光彩,同时能把主题表现得深刻含蓄,余味无穷。本书中《冬的个性》(2000年山东考生)一文就是运用了托物寓意的立意方法。文中以冬雪寓冬的圣洁,以大雪压青松寓冬的刚傲,以冬孕育春天寓冬的无私,乍一看,作者在赞颂冬的个性,可仔细一想,文章赞美的又岂只是冬天?它的真实意图完全是在赞颂人类所具有的圣洁、刚傲、无私的个性。这样的文章,怎能不让人如品佳茗,回味良久呢?
运用托物寓意的方法,一定要注意恰如其分。所谓恰如其分,就是咏物与寓意应有相似之处,不能强拉硬拼。另一点要注意的是必须利用想象,由事物的表象联想到它的精神境界。如《荔枝蜜》一文中,通过写蜜蜂的忙碌。写出了它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奉献精神。难道蜜蜂真的乐于奉献吗?当然不是,蜜蜂的忙碌只是它的本能,所谓奉献精神完全是作者自己想象出来的,然而正是这种想象,使文章立意有了新的突破。
立意的方法固然好多,在使用时应根据自己的习惯,尤其是要依照不同的问题和体裁,决定相应的立意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写出文情并茂的应试佳作。
那么,什么是立意呢?“立”就是确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叫文章主题。“立意”也就是确立文章主题的意思。主题是文章的血液和生命,素材的选择和写作方式都是以它为统帅的。所以立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如此说来,立意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首先,思想健康,格调高雅。因为一篇好的作文必须给人以美感,要能陶冶人的情操。立意消极、庸俗,有可能会腐蚀读者的思想。
其次,要立意鲜明、集中,一以贯之,求多求杂,只会搞得中心混乱,不着边际。
再次,立意应该能反映社会生活。没有社会生活作为基础,立意再新颖,也没有针对性,这样的立意就犹如海市蜃楼一样虚无缥缈。
知道了立意的要求,还得了解立意的一般方法,但愿下面的内容能给你一点启迪。
1 推陈出新
你一定希望自己的作文能跳出传统的框子,写出新意来,可是这时却没有新鲜韵材料。你此时一定感到无比彷徨,一下难以打开思路,请你千万别着急,现在你可以回忆一些老的写作素材,想想从它们之中能否挖掘出新的主题。这种推陈出新的方法,仍然会让你的作文充满新意。此法主要是把以往希望却未出现的局面写出来。如《我们的双休日》,一般学生总是写双休日作业如何多,如何想玩,渴望得到一个自由的双休日。可是某省的一考生却反过来描写了令人愉快、轻松的双休日。这就是在旧题的基础上写出了新意,同时又反映了新时代“减负”的要求,读来真是耳目一新。
2 变废为宝
生活中让你头疼的事好多,令你厌恶的事也一定不少,你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要把这些内容写进自己的作文之中,因为它们的确使你心中一度不快活。其实,你丢掉的这些材料,也许正是写作的绝妙内容呢。问题是你要从这些消极的素材里找到积极的因素。这些新的发现会让你的文章大放异彩。例如2002年吉林考生《我不喜欢我的爸爸》一文,文章叙写了作者与爸爸的紧张关系,原因是自己的爸爸“总是摆出一副封建式的家长作风”,“惟我独尊”。总是把“我”禁锢在家里读书,“我”稍有“越轨”,便免不了“皮肉之苦”。这些其实都是消极材料,如果只是这样写。那阅卷老师除了听到你的满腹离骚,又能得到什么呢?本文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在结尾笔锋一转,“希望天下所有的爸爸能够不忘记自己的童年,并且永远与孩子心心相通”。这不能不说是对“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父母们的一个真诚的劝告——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你能说这篇作文没有新意吗?如果有,那就是对消极材料进行了合理的利用,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3 化整为零
作文立意經常需要“沙里掏金”。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往往千头万绪,交错混杂,并不是全盘写下就能反映中心。你必须经过筛选、提炼,得到你所需要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将素材化整为零,择其一点。如《学习游泳给我的启示》。如果作者仔细描写游泳的过程,得出的道理一定很平常,而小作者只抓住跳出游泳圈才能真学会游泳这一点,悟出一个道理:我们要跳出常规的圈子,才能获得成功。这个立意集中、鲜明、富有哲理,又能反映时代的创新要求,特别是文末提出了思考:为何有这么多圈子?可谓发人深省,将主题推向了更高的层面。
4 托物寓意
不要认为只有人和事才能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你的思想感情。其实,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山水景物,甚至是毫无生命的事物,都能显示深层的内蕴。如果你能打开思维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具体事物寄托所要表现的主题,这样可以使你的作文立意产生质的飞跃,焕发新的光彩,同时能把主题表现得深刻含蓄,余味无穷。本书中《冬的个性》(2000年山东考生)一文就是运用了托物寓意的立意方法。文中以冬雪寓冬的圣洁,以大雪压青松寓冬的刚傲,以冬孕育春天寓冬的无私,乍一看,作者在赞颂冬的个性,可仔细一想,文章赞美的又岂只是冬天?它的真实意图完全是在赞颂人类所具有的圣洁、刚傲、无私的个性。这样的文章,怎能不让人如品佳茗,回味良久呢?
运用托物寓意的方法,一定要注意恰如其分。所谓恰如其分,就是咏物与寓意应有相似之处,不能强拉硬拼。另一点要注意的是必须利用想象,由事物的表象联想到它的精神境界。如《荔枝蜜》一文中,通过写蜜蜂的忙碌。写出了它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奉献精神。难道蜜蜂真的乐于奉献吗?当然不是,蜜蜂的忙碌只是它的本能,所谓奉献精神完全是作者自己想象出来的,然而正是这种想象,使文章立意有了新的突破。
立意的方法固然好多,在使用时应根据自己的习惯,尤其是要依照不同的问题和体裁,决定相应的立意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写出文情并茂的应试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