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41593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孕产妇的常见并发症,而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是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严重并发症,亦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该病发病急剧,且病情凶险,可严重地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故及时地进行诊断与正确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008年2月~2012年3月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例,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2月~2012年3月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例,均符合妊高征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和早期心衰诊断标准2,3。年龄22~40岁,平均33.7±5.1岁;其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15例,均为单胎;产检16例,未产检12例;发病孕周30~41周23例,产后3例。全部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病、高血压及肾病史,均因妊娠而并发高血压与心力衰竭。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硫酸镁进行解痉治疗,其中17例患者采用10~20mg酚妥拉明加入250ml 5%葡萄糖中,以0.2~0.5mg/分滴速滴入;另11例患者采用10~20mg硝酸甘油加入250ml 5%葡萄糖中以微量泵推注,根据患者的血压每15分钟调节滴速,同时缓慢静推西地兰0.4mg,2~4小时后重复用半量西地兰。全部患者均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产妇情况:本研究28例患者中,行剖宮产25例(89.29%);阴道分娩2例(7.14%),均采用会阴侧切;其中1例(3.57%)采用阴道吸引产助产。25例行剖宫产患者在抗心衰同时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2例患者产后5~12小时内再次出现心衰,后经抢救成功;2例行阴道分娩患者术后6小时均再次出现心衰,后经抢救成功。全部患者均无死亡。
  新生儿情况:结果显示,由于1例胎儿死亡,故新生儿27例。结果显示,新生儿Apgar's评分1分钟>7分9例(32.14%),5分钟10分;1分钟4~7分15例(53.57%),5分钟9分,10分钟10分;1分钟2~3分3例(10.72%),经抢救后5分钟4~6分。新生儿的Apgar's评分比较,见表1。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全身会出现小动脉痉挛,左心负荷过大,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进而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不足。积极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衰的同时,医护人员考虑终止妊娠为抢救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对策,因为妊娠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其对心脏的影响,加上患者产时出现的疼痛刺激与疲劳,往往会引起心衰急骤增加,而于麻醉监护下进行剖宫产能保证分明顺利并迅速结束,故采用剖宫产来终止妊娠是最有效出去病因的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28例患者中行剖宫产25例(89.29%),阴道分娩2例(7.14%),1例(3.57%)胎儿死亡而采用阴道产钳助产。25例行剖宫产患者在抗心衰同时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2例患者产后5~12小时内再次出现心衰,后经抢救成功;2例行阴道分娩患者术后6小时均再次出现心衰,后经抢救成功。1例胎儿死亡,新生儿27例,其中新生儿Apgar's评分1分钟>7分9例(32.14%),5分钟10分;1分钟4~7分15例(53.57%),5分钟9分,10分钟10分;1分钟2~3分3例(10.72%),经抢救后5分钟4~6分。综上所述,孕妇应按时接受孕期检查,及早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避免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应视病情的变化,无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衰是否纠正应及时终止妊娠,以有利于母婴的预后。
其他文献
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重要的助产手术,隨着剖宫产术的广泛开展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剖宫产手术在阴道分娩失败时若施术及时,不但可挽救母子生命,而且能使产妇保持正常的产后体能和继续繁殖后代的能力。做为自然分娩的一种补救措施,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且持续不降,全国均存在高手术率的现象,尽管近几年通过妇产科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5%的上限相比较,仍居高不下。且随着人们生
期刊
  运动心电图试验是冠心病心绞痛新药临床试验不可缺少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能较客观评价冠心病药物(如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和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反应。由于设备性能、运动类型、评价指标等不统一,新药客观性和准确性评价受到一定影响。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就运动心电图试验操作和评价的质量控制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运动心电图试验在新药临床试验规范化应用,提高新药临床试验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期刊
2010年10月~2012年1月采用微创颅骨钻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46~70岁,平均58.9岁。临床资料:头晕头痛9例,呕吐5例,意识不清4例,精神障碍5例,偏瘫10例,失语1例,锥体束征阳性6例,视乳头水肿5例,脑膜刺激征阳性2例。CT扫描:血肿部位分别在额颞枕顶处,其中左侧15例,右侧10例,血肿
期刊
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临床上气管内插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困難气管插管的发生率有时高达3%,是麻醉医生常常遇到的问题1。由于麻醉医师反复地尝试气管插管,可以导致患者缺氧,气道损伤,牙齿损害和过度的心血管反应,甚至死亡。困难插管便成为气道管理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用于困难插管的装置不断出现,如喉罩(LMA),光杖(Light loand)、弹性探条、纤维支气管镜等,这些新装置各有利弊
期刊
  1980年以来收治闭合性胸外伤患者5000余例,其中合并右主支气管断裂9例,左主支气管断裂3例,早期多被误诊为肋骨骨折肺挫裂伤并血气胸,后经剖胸探查发现主支气管不全或完全断裂,经修补及吻合支气管治愈出院,现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男性青壮年,年龄17~50岁,平均25岁,全组闭合性胸外伤合并右侧主支气管断裂9例,左侧主支气管断裂3例,还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后肋骨骨折。2例是马
期刊
  再灌注治疗虽然是缺血性卒中的最佳治疗方法,但狭窄的治疗时间窗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1。亚低温(28~35℃)具有确切的的神经保护手段2。为此,观察了再灌注期内实施亚低温能否延长再灌注治疗时间窗并观察了Bcl-2、Bax、AQP4的表达,探讨了其可能的机理。  资料与方法  動物分组及主要试剂: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24小时组6只;常温
期刊
    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症状分为3类:①鼻部症状:如间歇性或经常性鼻塞,流黏液性或黏脓性鼻涕及鼻出血等,有时鼻涕倒流入咽部,则无流涕症状,头痛、头晕,但嗅觉减退障碍罕见。②临近器官症状:如支气管及肺部炎症,声嘶,颈淋巴结肿大,慢性中耳炎、泪囊炎、结膜炎及咽炎等。③全身及继发症状:如发育障碍、精神迟
期刊
  目前小儿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基层医院应用广泛,但是氯胺酮的不良反应也受普遍关注。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氯胺酮的量,从而减少了其不良反应。本研究比较基础联合神经麻醉和单纯氯胺酮麻醉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08~2009年收治小儿上肢骨折患者50例,年龄2~6岁,体重10~22kg,ASA Ⅰ~Ⅱ尺桡肱骨骨折手术患者,其中急诊14例,择期36例。  
期刊
  2005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睾丸扭转患者2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8例,年龄7~55岁,平均19岁,左侧17例,右侧11例。13例在睡眠或晨起时发病。15例有阴囊外伤、跑步、性交等剧烈活动史。发病至就诊时间1小时~3个月。  临床表现:18病例以突发一侧睾丸剧烈疼痛起病,为持续性向腹股沟、下腹部及腰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8例(28%),2例伴发热。体格检查除1例
期刊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抢救胎儿的重要手段,新式剖宫产不但要求麻醉效果好,也要求术者及助手熟练协调配合,否则影响胎头顺利娩出,一旦胎头娩出困难,极易造成新生儿窒息、子宫切口撕裂、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给母婴带来不良后果,现将2011年1月~2012年8月新式产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行新式剖宫产孕产妇2645例,年龄21~42岁;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