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夕阳红”为何不如“养生堂”火
CCTV有一档“夕阳红”节目,创办20多年了;BTV有一档“养生堂”节目,创办了6年。如果我问你,这两个节目哪个更火?你大概会说:还是“养生堂”吧?
恭喜你答对了。百度一下,你就会发现,“夕阳红”视频基本上只在央视自己的网站上播出,而“养生堂”的视频,却在爱奇艺、百度视频等其他网站上也能看到。
也许你会说,这两档内容不同的节目怎么好比?是啊,两档节目定位并不相同,但是他们的观众群却高度重合。
我说的应该没错吧,看看“养生堂”的现场观众,即便不是100%的老年人,恐怕除了主持人,也难得见到年轻面孔。
养生节目的火,似乎透露出某种信息:如果把咱中国老年人的需求排个队,“养生”恐怕名列前茅。学会养生,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对于中国的老年人来说,这渴望是如此深切和巨大。
养生,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保健方式,来自我们古老悠久的文化。利用这样的文化资源,让自己活得更健康更长久,这本身没什么不好。但如果养生成为了老年生活中唯一的重心,恐怕就值得思考了。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朋友,她是“养生堂”节目的铁杆粉丝。我们一见面,她就会告诉我“养生堂”中这个专家说了什么,那个教授又是怎样讲的。为了“深化”自己的养生知识,除了看电视外,她还买了不少养生的书籍。而且,这个不到60岁的女人的一天,几乎都被养生充斥着:几点该起床,几点要睡觉;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水要怎么个喝法,路要怎么个走法,胳膊要怎么个甩法,腰要怎么个扭法,都有一套章程;每天不同时段,拍哪儿捏哪儿揉哪儿搓哪儿叩哪儿,决不会耽误。一言以蔽之,她的生活就是一个中心:养生。
不过,对养生的关注也让她变得焦虑:今天担心自己胃出了毛病,明天照镜子觉得自己舌苔不对,后天又对着自己的手掌发呆。
其实,这并非个案。随着养生节目的热播,医院里出现了一批“养生堂病人”——这些老人养生节目看得多了,常会主动对号入座,电视上医生说到某种症状,就觉得好像自己也有,于是赶紧去求医。但看来看去,往往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在心理学上,这叫做“疑病性神经症”。
从心理角度来说,任何事情超出一定限度时,都值得去探索。
有些人为何要过度养生
为什么对一些老人来说,养生变得如此重要,乃至于生活中除了养生,几乎容纳不下别的事情?
过度重视养生的行为,折射的是内心深处的“惜命”,或者反过来说是对死亡的恐惧。
按说,现代人活得比以前长多了,但生命长度的增加,并没有让人感到满足,感到自己比上一代多活的每一天都是一种福气,反而让人更加害怕死亡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一个深深困扰着我的谜。解开这个谜颇为不易,或许社会变迁和个体心理可以给出一些解谜的线索。
我在自己的“影像中的生死学”课上给学生留过一个作业“死亡离我有多远”,结果发现,来自农村的同学大都写得非常生动,而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只能做空泛的议论。这是怎么回事?很简单,因为在农村,死亡就发生在身边。过去农村有个习俗:到了一定的年龄,人就要给自己准备寿材和寿衣。寿材就是死后装殓尸体的棺材,寿衣就是死后穿的衣服,且大都是自己缝制的。寿材寿衣做好后,如果活到了下一个生日,寿材就要重新油漆一遍,而过生日时老人就会穿上这套衣服,所以称为“寿材”和“寿衣”。我在陕北插队时,看到过很多老人的寿材和寿衣,它们作为一种死亡的准备,自然而然地出现、存在,客观上帮助人们对死亡“脱敏”。
可是现在呢?在大都市中,死亡已经医学化了,它不再发生在家中,也没有人愿意提前为它做准备。死亡越来越成为禁忌,成为一件不能谈论的事情。我周围有些朋友的父母已经活过了90岁,但是孩子们都不敢问他们所谓的后事,比如,是否该写遗嘱?将来希望如何安葬?还有哪些未了的愿望?当大限来临时,是希望子女不余遗力地抢救还是不进ICU不做开胸插管等有创抢救?
当死亡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远离,变成一个仿佛只有医学才能处理的问题时,自然会让人感到恐惧——未知,正是恐惧的重要来源。
放生,就是放开自己的生命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并非人人都害怕死亡。欧文·亚隆,是美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多年为癌症晚期患者以及丧亲者进行心理治疗。他认为,“死亡的焦虑其实伴随着整个人生,它是人生的背景音乐,只是在一些时候,它被别的声音掩盖了,或者变形为其他种种东西,比如沉溺、冒险、献身、抚育后代、艺术创造等等。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用种种方式,与人之必死所带来的恐惧做斗争。这斗争的成功,带来的不是不死,而是死得坦然和平静。而斗争失败的标志,就是对死亡的恐惧更加强烈”。在大量的案例中,亚隆发现:“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
按照亚隆医生的观点,那些过度养生,过分惜命的人,会不会其实对自己的一生并不满意?尤其是在我们中国,很多人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发挥自身生命潜能的机会被命运剥夺了,大段的生命在“折腾”中被荒废了。或许正因为如此,“活着”、“活下去”、“活到百岁”,才能让他们感觉到一种成功、一种价值,虽然这一切可能仅仅存在于潜意识中。
然而,吊诡的是,过分地投入一个事物,其实反而会被这一事物控制。一位朋友在题为《放生,放生你自己的》博客文章中,极为透彻地说出了这一点:“你一生提着自己的生命小心翼翼地行走,这恰被死亡之神紧紧地抓住。如果你过分热爱自己的生命,那么‘生命’就成了死神的人质。当你过分关注自己的生命时,生命就成了天空中的一只风筝,而死神却是抓着它线的手。如果你如此爱护你生命,生命正在失去生命力。”
对于还处于老年生活的早期或中期,还没有丧失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的人,或许可以想一想,除了养生,你是否还可以“放生”自己?
所谓“放生”,就是放开自己的生命,趁着还有能量,去发挥自己的生命潜能,满足自己未曾满足的愿望,在追求生命长度的同时,也扩展自己的生命的宽度和高度,让生命变得更丰富,更有价值。正如台湾女作家简嫃所说:“一个老者最后活几岁,对别人而言毫无意义也不会有人在意,但是,他活着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却有人在乎,甚至让人永难忘怀。”“养生,不应是为了把自己养到理想的岁数,而是重新养出对生命的态度:不管活到几岁,这一生都够了。”
CCTV有一档“夕阳红”节目,创办20多年了;BTV有一档“养生堂”节目,创办了6年。如果我问你,这两个节目哪个更火?你大概会说:还是“养生堂”吧?
恭喜你答对了。百度一下,你就会发现,“夕阳红”视频基本上只在央视自己的网站上播出,而“养生堂”的视频,却在爱奇艺、百度视频等其他网站上也能看到。
也许你会说,这两档内容不同的节目怎么好比?是啊,两档节目定位并不相同,但是他们的观众群却高度重合。
我说的应该没错吧,看看“养生堂”的现场观众,即便不是100%的老年人,恐怕除了主持人,也难得见到年轻面孔。
养生节目的火,似乎透露出某种信息:如果把咱中国老年人的需求排个队,“养生”恐怕名列前茅。学会养生,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对于中国的老年人来说,这渴望是如此深切和巨大。
养生,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保健方式,来自我们古老悠久的文化。利用这样的文化资源,让自己活得更健康更长久,这本身没什么不好。但如果养生成为了老年生活中唯一的重心,恐怕就值得思考了。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朋友,她是“养生堂”节目的铁杆粉丝。我们一见面,她就会告诉我“养生堂”中这个专家说了什么,那个教授又是怎样讲的。为了“深化”自己的养生知识,除了看电视外,她还买了不少养生的书籍。而且,这个不到60岁的女人的一天,几乎都被养生充斥着:几点该起床,几点要睡觉;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水要怎么个喝法,路要怎么个走法,胳膊要怎么个甩法,腰要怎么个扭法,都有一套章程;每天不同时段,拍哪儿捏哪儿揉哪儿搓哪儿叩哪儿,决不会耽误。一言以蔽之,她的生活就是一个中心:养生。
不过,对养生的关注也让她变得焦虑:今天担心自己胃出了毛病,明天照镜子觉得自己舌苔不对,后天又对着自己的手掌发呆。
其实,这并非个案。随着养生节目的热播,医院里出现了一批“养生堂病人”——这些老人养生节目看得多了,常会主动对号入座,电视上医生说到某种症状,就觉得好像自己也有,于是赶紧去求医。但看来看去,往往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在心理学上,这叫做“疑病性神经症”。
从心理角度来说,任何事情超出一定限度时,都值得去探索。
有些人为何要过度养生
为什么对一些老人来说,养生变得如此重要,乃至于生活中除了养生,几乎容纳不下别的事情?
过度重视养生的行为,折射的是内心深处的“惜命”,或者反过来说是对死亡的恐惧。
按说,现代人活得比以前长多了,但生命长度的增加,并没有让人感到满足,感到自己比上一代多活的每一天都是一种福气,反而让人更加害怕死亡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一个深深困扰着我的谜。解开这个谜颇为不易,或许社会变迁和个体心理可以给出一些解谜的线索。
我在自己的“影像中的生死学”课上给学生留过一个作业“死亡离我有多远”,结果发现,来自农村的同学大都写得非常生动,而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只能做空泛的议论。这是怎么回事?很简单,因为在农村,死亡就发生在身边。过去农村有个习俗:到了一定的年龄,人就要给自己准备寿材和寿衣。寿材就是死后装殓尸体的棺材,寿衣就是死后穿的衣服,且大都是自己缝制的。寿材寿衣做好后,如果活到了下一个生日,寿材就要重新油漆一遍,而过生日时老人就会穿上这套衣服,所以称为“寿材”和“寿衣”。我在陕北插队时,看到过很多老人的寿材和寿衣,它们作为一种死亡的准备,自然而然地出现、存在,客观上帮助人们对死亡“脱敏”。
可是现在呢?在大都市中,死亡已经医学化了,它不再发生在家中,也没有人愿意提前为它做准备。死亡越来越成为禁忌,成为一件不能谈论的事情。我周围有些朋友的父母已经活过了90岁,但是孩子们都不敢问他们所谓的后事,比如,是否该写遗嘱?将来希望如何安葬?还有哪些未了的愿望?当大限来临时,是希望子女不余遗力地抢救还是不进ICU不做开胸插管等有创抢救?
当死亡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远离,变成一个仿佛只有医学才能处理的问题时,自然会让人感到恐惧——未知,正是恐惧的重要来源。
放生,就是放开自己的生命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并非人人都害怕死亡。欧文·亚隆,是美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多年为癌症晚期患者以及丧亲者进行心理治疗。他认为,“死亡的焦虑其实伴随着整个人生,它是人生的背景音乐,只是在一些时候,它被别的声音掩盖了,或者变形为其他种种东西,比如沉溺、冒险、献身、抚育后代、艺术创造等等。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用种种方式,与人之必死所带来的恐惧做斗争。这斗争的成功,带来的不是不死,而是死得坦然和平静。而斗争失败的标志,就是对死亡的恐惧更加强烈”。在大量的案例中,亚隆发现:“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
按照亚隆医生的观点,那些过度养生,过分惜命的人,会不会其实对自己的一生并不满意?尤其是在我们中国,很多人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发挥自身生命潜能的机会被命运剥夺了,大段的生命在“折腾”中被荒废了。或许正因为如此,“活着”、“活下去”、“活到百岁”,才能让他们感觉到一种成功、一种价值,虽然这一切可能仅仅存在于潜意识中。
然而,吊诡的是,过分地投入一个事物,其实反而会被这一事物控制。一位朋友在题为《放生,放生你自己的》博客文章中,极为透彻地说出了这一点:“你一生提着自己的生命小心翼翼地行走,这恰被死亡之神紧紧地抓住。如果你过分热爱自己的生命,那么‘生命’就成了死神的人质。当你过分关注自己的生命时,生命就成了天空中的一只风筝,而死神却是抓着它线的手。如果你如此爱护你生命,生命正在失去生命力。”
对于还处于老年生活的早期或中期,还没有丧失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的人,或许可以想一想,除了养生,你是否还可以“放生”自己?
所谓“放生”,就是放开自己的生命,趁着还有能量,去发挥自己的生命潜能,满足自己未曾满足的愿望,在追求生命长度的同时,也扩展自己的生命的宽度和高度,让生命变得更丰富,更有价值。正如台湾女作家简嫃所说:“一个老者最后活几岁,对别人而言毫无意义也不会有人在意,但是,他活着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却有人在乎,甚至让人永难忘怀。”“养生,不应是为了把自己养到理想的岁数,而是重新养出对生命的态度:不管活到几岁,这一生都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