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算管理是煤炭企业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推行预算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文章简单阐述了预算管理的内涵、内容和意义,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强化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煤炭企业;预算管理;考核机制
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的组织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预算管理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以上各项预算的有机组合构成企业总预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面预算。预算管理是煤炭企业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推行预算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行预算管理,已成为各大煤炭企业的共识。预算管理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基础。实行预算化管理,是企业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对企业了解家底,有效调动和分配资源、把握机遇、抢占先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将实行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宣传到每位员工。要使每位员工认识到实行预算管理是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良好机制的有效办法,是现代企业管理必要的一种管理体制,既能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也能使职工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借鉴国内外预算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吸取别人已有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澄清预算管理中的模糊认识,避免再走弯路,为煤炭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全面预算组织体制,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为从组织体系上保证预算体系建立,企业应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由董事长挂帅,总经理直接领导,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和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组成。根据公司的发展,将原二级核算、二级预算改为三级核算、三级预算的管理体制。通过三级预算管理,以求促进成本核算和预算编制更趋正确,使全面预算目标更加明确,同时,也有利于全面预算过程控制。三级预算层次为母公司和子公司;母公司下属分公司、直属厂和处室;直属厂下属车间。预算管理委员会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中枢机构,具体要对企业的预算目标、政策的审查、考核及协调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负责。企业内部的各基层单位是预算管理的执行单位,要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单位、本部门预算目标负责组织实施,接受检查、考核,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明确预算编制原则
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前提,以财务管理为手段,力求达到全面完整既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又体现积极进取精神,使全面预算各项指标具有科学性、严肃性和可靠性。笔者认为,企业新预算应在上一年的后两个月内编制为最佳时间。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平衡、协调后,提交董事会,经董事会批准定稿,以经济责任书形式分解下达。
四、确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程序,保证预算管理体系的完整实施
在建立各级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由各职能部门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预算管理指标,拿出符合本企业的各项预算管理指标和办法,全面推行预算管理。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法,以“下达目标→编制上报→审查平衡→审议批准→下达执行→监督考核”的程序进行,真正保持预算管理覆盖企业经营的全部,以提高企业管理控制水平,增强企业实力和竞争力。
五、把握预算内容编制的重点
预算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和切合点。营业收入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中枢环节,它上承市场调查与预测,下启企业在整个预算期的经营活动计划。营业收入预算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成本费用预算是预算支出的重点,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控制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功,可以反映出企业管理的水平。现金流量预算则是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否则整个预算管理将是无米之炊。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特别是对资本性支出项目的预算管理,要坚决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这里的“入”一方面要从过去自由资金的狭义范围拓宽到举债经营,同时又要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杜绝没有资金来源或负债风险过大的资本预算。
六、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考核机制,确保预算管理体系真正发挥效益
煤炭行业各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好各自的《预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内部规章制度,规范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由各级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各项预算执行分析考核会议,将预算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节奖超罚。针对预算执行偏差,各预算执行部门应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其原因,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解决方法或建议,保证企业预算目标得以实现,促进企业不断前进和发展。
七、建立项目预算内部审计制度
设立独立内审机制,建立两级审计网络,及时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经营预算决策,强化审计监控,规范审计工作。同时,围绕预算,企业应建立一系列单项审计制度,加强对项目预算的审计监督。首先开展经济合同预算审计,未经审计的合同,财务部门拒绝付款;对外协项目、联营合同必须经过可行性分析和审计论证。其次,对子公司、分公司的年度经营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每年进行两次审计,使其既能行使自主经营权,又能严格地执行国家和企业的财务制度。
八、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尽管涉及面宽广,但其核心在于“全面”二字上,一是指“全员”,即预算过程的全员发动,二是指“全额”,即预算金额的总体性,不仅包括财务预算更重要的是包括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三是指“全程”,即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改善物流和资金流,最终达到提高经营质量的目的,这是管理者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为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应当狠抓“四个结合”。一是与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结合起来。预算管理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控制为核心。只有控制现金流才能保证收入资金的及时回笼,以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执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效发挥企业内部结算中心的功能,才能保证财权的高度集中,从而形成资金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发展资金的合理需求。二是与目标成本管理结合起来。全面预算管理和企业的利润目标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深化目标成本管理力度,从企业实际出发,找准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性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管理水平,制定降本增效的目标和措施,依靠全员降成本,依靠科技降成本。要加强成本费用指标控制,确保完成企业的利润目标。三是与落实制度、提高预算控制及约束力结合起来。预算管理要求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要在预算执行中落实策略,强化管理。在企业内部,预算一经下达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切实围绕预算开展经济活动,并严格执行。企业的执行机构要依照预算要求,按“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月、季滚动预算,建立“周资金调度会”、“月预算执行分析会”等例会制度。依据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要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及成本管理两大主题,从严执行预算相关政策,及时反馈和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适时采取必要的制约手段,将企业管理的方法策略融会贯通于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形成全员、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体系。四是与企业经营者及员工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跟踪控制”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预算指标的全面完成,要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根据各责任部门执行预算的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可实行“月度考核、季度兑现、年度统算”的办法,做到考核结果奖惩到位。把预算执行情况和经营者、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从而使经营者、员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王燕,吴慎全,孙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内蒙古煤炭经济》.2007(6)
[2]钱飞.《我国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24)
【关键词】煤炭企业;预算管理;考核机制
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的组织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预算管理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以上各项预算的有机组合构成企业总预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面预算。预算管理是煤炭企业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推行预算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行预算管理,已成为各大煤炭企业的共识。预算管理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基础。实行预算化管理,是企业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对企业了解家底,有效调动和分配资源、把握机遇、抢占先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将实行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宣传到每位员工。要使每位员工认识到实行预算管理是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良好机制的有效办法,是现代企业管理必要的一种管理体制,既能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也能使职工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借鉴国内外预算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吸取别人已有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澄清预算管理中的模糊认识,避免再走弯路,为煤炭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全面预算组织体制,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为从组织体系上保证预算体系建立,企业应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由董事长挂帅,总经理直接领导,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和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组成。根据公司的发展,将原二级核算、二级预算改为三级核算、三级预算的管理体制。通过三级预算管理,以求促进成本核算和预算编制更趋正确,使全面预算目标更加明确,同时,也有利于全面预算过程控制。三级预算层次为母公司和子公司;母公司下属分公司、直属厂和处室;直属厂下属车间。预算管理委员会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中枢机构,具体要对企业的预算目标、政策的审查、考核及协调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负责。企业内部的各基层单位是预算管理的执行单位,要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单位、本部门预算目标负责组织实施,接受检查、考核,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明确预算编制原则
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前提,以财务管理为手段,力求达到全面完整既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又体现积极进取精神,使全面预算各项指标具有科学性、严肃性和可靠性。笔者认为,企业新预算应在上一年的后两个月内编制为最佳时间。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平衡、协调后,提交董事会,经董事会批准定稿,以经济责任书形式分解下达。
四、确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程序,保证预算管理体系的完整实施
在建立各级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由各职能部门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预算管理指标,拿出符合本企业的各项预算管理指标和办法,全面推行预算管理。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法,以“下达目标→编制上报→审查平衡→审议批准→下达执行→监督考核”的程序进行,真正保持预算管理覆盖企业经营的全部,以提高企业管理控制水平,增强企业实力和竞争力。
五、把握预算内容编制的重点
预算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和切合点。营业收入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中枢环节,它上承市场调查与预测,下启企业在整个预算期的经营活动计划。营业收入预算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成本费用预算是预算支出的重点,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控制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功,可以反映出企业管理的水平。现金流量预算则是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否则整个预算管理将是无米之炊。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特别是对资本性支出项目的预算管理,要坚决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这里的“入”一方面要从过去自由资金的狭义范围拓宽到举债经营,同时又要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杜绝没有资金来源或负债风险过大的资本预算。
六、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考核机制,确保预算管理体系真正发挥效益
煤炭行业各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好各自的《预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内部规章制度,规范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由各级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各项预算执行分析考核会议,将预算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节奖超罚。针对预算执行偏差,各预算执行部门应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其原因,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解决方法或建议,保证企业预算目标得以实现,促进企业不断前进和发展。
七、建立项目预算内部审计制度
设立独立内审机制,建立两级审计网络,及时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经营预算决策,强化审计监控,规范审计工作。同时,围绕预算,企业应建立一系列单项审计制度,加强对项目预算的审计监督。首先开展经济合同预算审计,未经审计的合同,财务部门拒绝付款;对外协项目、联营合同必须经过可行性分析和审计论证。其次,对子公司、分公司的年度经营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每年进行两次审计,使其既能行使自主经营权,又能严格地执行国家和企业的财务制度。
八、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尽管涉及面宽广,但其核心在于“全面”二字上,一是指“全员”,即预算过程的全员发动,二是指“全额”,即预算金额的总体性,不仅包括财务预算更重要的是包括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三是指“全程”,即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改善物流和资金流,最终达到提高经营质量的目的,这是管理者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为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应当狠抓“四个结合”。一是与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结合起来。预算管理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控制为核心。只有控制现金流才能保证收入资金的及时回笼,以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执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效发挥企业内部结算中心的功能,才能保证财权的高度集中,从而形成资金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发展资金的合理需求。二是与目标成本管理结合起来。全面预算管理和企业的利润目标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深化目标成本管理力度,从企业实际出发,找准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性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管理水平,制定降本增效的目标和措施,依靠全员降成本,依靠科技降成本。要加强成本费用指标控制,确保完成企业的利润目标。三是与落实制度、提高预算控制及约束力结合起来。预算管理要求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要在预算执行中落实策略,强化管理。在企业内部,预算一经下达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切实围绕预算开展经济活动,并严格执行。企业的执行机构要依照预算要求,按“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月、季滚动预算,建立“周资金调度会”、“月预算执行分析会”等例会制度。依据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要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及成本管理两大主题,从严执行预算相关政策,及时反馈和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适时采取必要的制约手段,将企业管理的方法策略融会贯通于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形成全员、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体系。四是与企业经营者及员工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跟踪控制”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预算指标的全面完成,要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根据各责任部门执行预算的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可实行“月度考核、季度兑现、年度统算”的办法,做到考核结果奖惩到位。把预算执行情况和经营者、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从而使经营者、员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王燕,吴慎全,孙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内蒙古煤炭经济》.2007(6)
[2]钱飞.《我国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24)